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莫慧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骨密度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皮质
  • 2篇糖皮质激素
  • 2篇皮质激素
  • 2篇细胞
  • 2篇细胞损伤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细胞
  • 2篇内皮细胞损伤
  • 2篇激素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清
  • 1篇炎症

机构

  • 5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5篇刘石平
  • 5篇莫慧
  • 3篇陈晶
  • 3篇周智广
  • 2篇李建伟
  • 2篇廖二元
  • 2篇冯琼
  • 2篇盛志峰
  • 2篇伍贤平
  • 2篇唐炜立
  • 2篇戴如春
  • 2篇杨淑敏
  • 1篇刘唯
  • 1篇彭健
  • 1篇黄干
  • 1篇邓小戈
  • 1篇金艳
  • 1篇颜湘
  • 1篇马育林
  • 1篇姚岚

传媒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糖皮质激素对大鼠骨密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对大鼠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52只3.5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基线组10只、糖皮质激素造模组(GCT)22只和对照组(Control)20只。基线组10只实验开始时即处死,GCT组和Control组分别在实验开始后1周、9周各处死11只和10只,应用QDR-4500A扇形束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测量大鼠全身、离体股骨及其兴趣区(FROI)的BMD。结果①1周和9周GCT组的全身、离体股骨整体及兴趣区BMD均较Control组下降(1周时,FROI-1例外),其中,9周时,全身、股骨整体和FROI-5的BMD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大鼠造模9周后与Control组比较,骨量变化率从大到小依次为:FROI-2(-11.43%)、FROI-5(-9.83%)、FROI-7(-9.21%)、FROI-1(-8.71%)、股骨整体(-8.33%)、FROI-3(-8.12%)、FROI-4(-6.10%)、全身(-5.77%)、FROI-6(-5.18%)。③Control组随增龄出现全身、股骨整体及兴趣区BMD的增加,但GCT组BMD变化不大。结论GC所致骨丢失以松质骨含量丰富的兴趣区明显;GC可影响生长期大鼠骨量的获得。
刘石平陈晶杨淑敏伍贤平廖二元莫慧戴如春盛志峰
关键词:骨密度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CD14的变化及其意义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14(sCD14)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低度炎症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新诊断T2DM患者和血糖正常者血清sCD14和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新诊断T2DM组血清sCD14、sE-selectin和hsCRP均高于血糖正常组[sCD14:(300.7±136.6)ng/mL vs.(273.3±86.0)ng/mL;sE-selectin:(21.3±7.7)ng/mL vs.(32.9±11.4)ng/mL;hsCRP:(1.45±1.21)mg/L vs.(2.37±1.45)mg/L],后两者在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匹配血压、血糖和血脂后,新诊断T2DM组中,肥胖者的hsCRP,sCD14和sE-selectin高于非肥胖者,但后两者在肥胖与非肥胖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在新诊断T2DM患者中,血清sE-selectin与空腹血糖(r=0.369,P<0.001)、餐后2 h血糖(r=0.421,P<0.001)、糖化血红蛋白(r=0.291,P=0.005)、sCD14(r=0.312,P=0.002)和胰岛素抵抗(r=0.247,P=0.018)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CD14是新诊断T2DM患者血清sE-selectin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结论:血清sCD14在新诊断T2DM患者体内较正常人有增高趋势,肥胖者更明显,是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主要影响因素,Toll样受体4(TLR4)介导的天然免疫可能参与新诊断T2DM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莫慧刘石平周智广唐炜立颜湘黄干李建伟冯琼
关键词:可溶性CD14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炎症
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胰岛素抵抗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 探讨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IR)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对10例新诊断T2DM患者进行2周CSII.CSII前后,依次进行静脉糖耐量试验(IVGTT)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用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评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可溶性CD14(sCD14)评价机体的炎症状态.结果 (1)与治疗前比较,CSII后IVGTT各时点血糖值、血糖曲线下面积、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和LDL-C水平下降(P〈0.05或〈0.01).(2)与治疗前比较,CSII后IVGTT各时点(空腹胰岛素除外)胰岛素增加、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增大、急性胰岛素分泌增加(P〈0.05或〈0.01).(3)与治疗前比较,CSII后葡萄糖输注率[由(3.46±1.66)mg·kg^-1·min^-1升高到(7.14±2.37)mg·kg^-1·min^-1]和稳态模型评估的基础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升高,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下降(P〈0.05或0.01).(4)与治疗前比较,CSII后患者血清sE-selectin、sCD14和hsCRP下降(除hsCRP外,P〈0.01).结论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利于恢复新诊断T2DM患者胰岛功能、减轻IR、修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改善糖、脂代谢,其机制可能与机体炎症状态的减轻有关.
刘石平莫慧刘碧莲唐炜立邓小戈苏欣姚岚林健冯琼彭健周智广李一君
关键词:胰岛素分泌细胞胰岛素抗药性内皮细胞
糖皮质激素对大鼠胫骨松质骨密度和微结构的动态影响
2008年
目的应用显微CT研究糖皮质激素(GC)随时间延长对大鼠胫骨松质骨密度和微结构的影响。方法52只3.5个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基线组10只、糖皮质激素造模组(GCT)22只和对照组20只。基线组10只实验开始时即处死,GCT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实验开始后1周、9周各处死11只和10只,分别保存右侧胫骨,行显微CT扫描,并在扫描完成后,进行三维重建,获取骨小梁三维结构图像,最后进行松质骨定量分析。结果GCT组的体积骨密度(vBMD)、组织骨密度(tBMD)、骨体积分数(BVF)、骨小梁数量(Tb.N)、各向异性度(DA)和骨小梁连接密度(Conn.D)较对照组下降,9周时,改变更显著(均P〈0.05),而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间隔(Tb.Sp)和结构模型指数(SMI)较对照组升高;GCT组随造模时间的延长,BVF、Conn.D、Tb.N和DA进一步下降,Tb.Th和Tb.Sp显著增加(均P〈0.05)。GCT组1周和9周时,Tb.Th分别为(0.076±0.020)mm和(0.086±0.026)mm,高于基线组(0.067±0.014)mm,也高于对照组1周(0.075±0.022)mm和9周(0.072±0.009)mm。结论GC可引起大鼠胫骨松质骨进行性骨量下降和骨微结构破坏,但残余的骨小梁有代偿性肥厚表现。
刘石平陈晶杨淑敏伍贤平廖二元盛志峰莫慧马育林章玉海刘唯金艳戴如春
关键词:胫骨糖皮质激素骨密度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影响因素和骨质疏松患病率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BMD)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97例绝经后T2DM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体重指数、年龄和绝经年限是影响腰椎和髋部BMD的主要因素。②低体重组的BMD低于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P<0.05或P<0.01),其骨质疏松(OP)患病率为100%,显著高于肥胖组(69%)(P<0.0)。③绝经年限≥6年组的BMD明显低于绝经年限<6年组的BMD(P<0.01),其OP患病率为88%,也显著高于绝经年限<6年组(55%)(P<0.0)。④随着尿白蛋白排泄量的增加,BMD逐渐下降,但组间BMD和OP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⑤并发视网膜病变组其髋部BMD明显低于未并发视网膜病变组(P<0.05),前者OP患病率为91%,显著高于后者(75%)(P<0.0)。结论绝经年限长、体重低、并发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或高龄的绝经后T2DM妇女BMD低,易发生OP。
莫慧刘石平周智广李建伟陈晶
关键词:绝经后2型糖尿病骨密度骨质疏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