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炜婷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酸化
  • 1篇岩石力学
  • 1篇砂岩酸化
  • 1篇酸化预处理
  • 1篇酸岩反应
  • 1篇酸预处理
  • 1篇微观结构

机构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作者

  • 2篇范炜婷
  • 2篇薛仁江
  • 1篇邓燕
  • 1篇郭建春
  • 1篇闫燕华

传媒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胜利油田职工...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定量计算酸预处理降低破裂压力模型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酸化预处理是降低地层破裂压力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特定地层,预处理酸液类型、酸液浓度、用酸强度及酸化后储层破裂压力降低程度往往依赖于经验,亟需理论指导。通过分析酸化引起的岩石力学性质变化,建立砂岩酸化损伤模型,在此基础上定量计算了酸化后破裂压力值。通过现场2口井酸化前后的破裂压力降低值与模拟计算结果对比认为:所建模型合理,可以用于指导现场酸化施工,降低施工风险。研究对于推动深层储层水力压裂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郭建春薛仁江邓燕范炜婷
关键词:酸化预处理岩石力学
砂岩酸化的微观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砂岩酸化是油气井稳产、增产,注水井稳注、增注的主要措施,同时也是油气田降低破裂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深入研究酸岩反应动力学,从微观角度分析酸岩反应后岩石微观结构发生的变化是认识酸化效果的基础。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实验、全岩分析实验、铸体薄片实验和岩石孔隙结构实验四个方面对比分析了注酸前和注酸后砂岩基质矿物和孔隙结构的变化。砂岩酸化的微观实验研究时于推动砂岩基质酸化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闫燕华薛仁江范炜婷
关键词:酸化酸岩反应微观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