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健文

作品数:23 被引量:190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市荔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流行病
  • 9篇流行病学
  • 5篇登革热
  • 5篇疫情
  • 5篇SARS
  • 5篇病毒
  • 4篇流感
  • 3篇严重急性
  • 3篇严重急性呼吸
  • 3篇疫情流行
  • 3篇疫情流行病学
  • 3篇急性呼吸
  • 2篇登革热病毒
  • 2篇医务
  • 2篇医务人员
  • 2篇禽流感
  • 2篇综合征
  • 2篇小学生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机构

  • 22篇广州市荔湾区...
  • 5篇广州市疾病预...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广东药学院
  • 2篇广州市第八人...
  • 2篇山东大学
  • 2篇山东省疾病预...
  • 2篇中山大学
  • 2篇江门市疾病预...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北京市怀柔区...
  • 1篇北京市西城区...
  • 1篇成都市疾病预...

作者

  • 23篇范健文
  • 8篇杨丽莉
  • 7篇杨翠辉
  • 5篇余毅
  • 4篇张瑞丹
  • 4篇张建华
  • 3篇马冠生
  • 3篇张万方
  • 3篇曾祥越
  • 2篇邹宇华
  • 2篇唐小平
  • 2篇洪佳冬
  • 2篇潘淑贤
  • 2篇钟文龙
  • 2篇刘于飞
  • 2篇张倩
  • 2篇蔡明伟
  • 2篇陈少贤
  • 2篇张瑛
  • 2篇李孝权

传媒

  • 4篇热带医学杂志
  • 3篇华南预防医学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广州医药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营养学报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2008年我...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州市荔湾区首例人禽流感疫情索源调查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搜索人禽流感死亡病例的感染来源。[方法]通过对死者生前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血液、咽拭子检测和医学观察,对死者生前的活动场所进行外环境自然检测等方式谋求获取死者的感染来源。[结果]搜索并采集了124名接触者的样本并对其进行医学观察,发现死者的女友出现发热症状,经留院观察排除感染人禽流感,其余123名接触者均无相关流感样症状,所有接触者和外环境自然检索标本均没有检出禽流感抗体阳性。[结论]死者为广东省首例人感染禽流感病毒(H5N1)的确诊病例,尽管目前仍未找出真正感染来源证据,但政府高度重视、多部门协助、信息共享以及跨区域性合作的经验对今后的传染病索源是非常有意义和重要的。
张瑞丹张建华范健文洪佳冬
关键词:禽流感H5N1疾病控制
荔湾区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存质量与相关耻辱调查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荔湾区HIV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耻辱现状,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一对一问卷调查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MOS-HIV量表和Berger-HIV耻辱量表对72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调查,其中收回有效问卷56份,对其生活质量和相关耻辱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耻辱量表中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个人耻辱(X1),载荷量是-0.761;生存质量量表中影响较大的是情绪(Y9),载荷量是0.952。个人耻辱与情绪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27,P<0.05)。结论HIV/AIDS患者的个人耻辱感越强,其情绪就越差。
张万方张建华唐小平范健文何国宽
关键词:HIV感染者/AIDS患者耻辱
广州市荔湾区SARS病例对照研究
2004年
目的探索广州市荔湾区SARS传播和发病的可疑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结果调整年龄、性别后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ARS患者接触史,医护人员,经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家庭和工作区饮自来水等因素增加SARS发病的机率,OR值分别为31.020,8.70,2.259,3.634和5.390;饮自来水(家庭和工作中)OR为0.714。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护人员,经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住宅周围环境卫生状况和饮自来水为可疑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9.740,3.136,2.231和3.186。结论SARS的传播和发病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范健文郜艳晖陈思东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病例对照研究
广州市荔湾区首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监测结果分析
2009年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首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监测情况,为探讨禽流感疫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监测方案》,对2008年3月13日广州市荔湾区农贸市场发生的一起H5NI亚型动物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采样、医学观察;对监测医院上报的发热伴流感样症状病例进行追踪和排查,在疫点周围开展入户搜索。结果对19名密切接触者和160名一般接触者进行健康监测未发现发热、咳嗽等异常临床表现。19名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H5N1核酸及血标本禽流感病毒H5抗体均为阴性,其中有4份血标本H9抗体呈阳性,3份来自市场鸡档人员,1份来自卫生处理厂工人。6家哨点监测医院共报告门诊流感样病例3971例,未发现不明原因肺炎及疑似人禽流感病例。结论此次广州市荔湾区农贸市场动物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未造成人群感染。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时,在处理疫点的同时立即开展应急监测,是及时发现病人、切断传播途径、有效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的重要措施。
杨丽莉范健文杨翠辉
关键词:流行病学研究
霍乱弧菌毒力强弱及菌株同源性的快速检测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建立一套快速检测霍乱弧菌毒力强弱及不同菌株同源性的实验方法。方法设计4对引物进行多重PCR检测菌株毒力基因特征;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结合SPSS软件分析不同菌株的同源性。结果通过多重PCR同时检测菌株CtxA、TcpA、Ace、Zot4种主要的毒力基因,并快速判定其毒力强弱;RAPD产生的指纹图谱条带清晰、数目较多、片段大小分布均匀,结合SPSS软件分析可判断菌株间的同源性关系。结论多重PCR和RAPD结合SPSS软件分析可在4h内完成对霍乱弧菌毒力强弱及不同菌株间同源性的检测,有助于在疫情处理中判断病菌来源和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易鸿王鸣1刘于飞莫自耀李孝权范健文
关键词:霍乱弧菌多重PCR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广州市荔湾区2009年首起职业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2010年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首起职业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评估防控措施,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一版)》附录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个案调查表,对每1病例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发病3d内的现症患者采集咽拭子标本,送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对密切接触者进行7d的医学观察。结果疫情持续7d,共确诊36例病例,罹患率为1.68%;男女性别比0.5∶1;住宿生走读生比3.5∶1。结论此次疫情为广州市荔湾区首起职业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感染来源为社区。及时隔离病例以及规范对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是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有效措施。
杨丽莉范健文杨翠辉曾伟锋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疾病暴发流行流行病学
2013年广州市荔湾区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2013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各医院报告的荔湾区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病例血液样本开展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并划定疫点进行蚊媒调查和病例搜索。结果广州市荔湾区2013年报告本地登革热病例781例,发病率为86.95/10万,无死亡病例;流行季节为7月下旬至11月下旬,高峰为9月下旬至11月上旬;男女性别比1∶1.14;发病年龄最大92岁,最小2岁,以中青年为主。全区疫情以城乡结合部为主,随后向老城区扩散,最后波及21个行政街,有8个较大暴发点;病毒型别主要为登革Ⅰ型。结论2013年荔湾区发生登革热大流行,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疫情主要发生在城乡结合部。病媒控制不理想是疫情扩散的主要原因。荔湾区存在不利于登革热防控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杨丽莉景钦隆曾伟锋王敏蔡明伟杨翠辉何国宽范健文
关键词:登革热登革病毒流行病学
中国四城市中小学生的饮水量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调查中国4个城市中小学生饮水量,为制定中国中小学生饮水参考摄入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1年9—10月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抽取了5914名中小学生,完成调查5868名。采用连续7d24h的饮水记录法,调查研究对象每次饮水量等信息。分析比较不同城市、城乡、性别、年龄段中小学生的饮水量。结果中国4个城市中小学生每天的饮水量为(1089±540)ml;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分别为(1165±549)、(1126±544)、(866±421)、(1185±568)ml,各城市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28,P〈0.05);男生每天饮水量[(1157±575)m1]高于女生[(1026±498)ml](Z=8.88,P〈0.05);城区[(1185±578)m1]高于农村[(991±480)m1](Z=13.94,P〈0.05);7—10、11~13和14~17岁3个年龄段中小学生的饮水量依次增加,分别为(953±483)、(1134±551)和(1170±55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53,P〈0.05)。结论在中国4个城市中,不同城市、城乡、性别、年龄中小学生的饮水量存在差别。
杜松明潘慧胡小琪张倩王晓君卢立新邹淑蓉范健文李晓辉马冠生
关键词:儿童少年饮水适宜摄入量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情况调查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的生活质量、社会支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7年3月至2008年5月,采用MOS-HIV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广州市荔湾区的56名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进行社会支持度与生存质量调查及典型相关分析。[结果]典型相关分析结果,社会支持中影响较大的是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2个因素,生存质量中影响较大的是生活质量、健康感受、疼痛、精力、情绪、健康转换(即身体及情绪的转变)6个因素。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与生活质量、健康感受、精力、情绪、健康转换成正相关,客观支持与患者躯体疼痛成负相关。第一对与第二对典型变量(L1,M1)与(L2,M2)的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658、0.596(P<0.05)。[结论]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获得的客观支持越多,其生活质量及情绪、健康转换越好;患者对支持的利用度越少,其健康感受及精力就越差。客观支持越少,疼痛越严重。
张万方张建华唐小平范健文张瑞丹谢晰文余毅
关键词: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社会支持
广州市一起登革热家族聚集性暴发事件的调查与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登革热家庭聚集性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传播效率,为今后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登革热暴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广州市一起登革热家庭聚集性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采用ELISA、RT-PCR和病毒分离的方法对标本进行检测。结果2006年8月广州市荔湾区发生一起登革热家庭聚集性暴发事件,该家族15名家庭成员先后共有6人发病,罹患率40.0%,其中6例患者登革热抗体IgM或IgG阳性3例,病毒分离阳性3例,荧光PCR检测阳性者1例,基因序列测序和病毒分离结果最终确定为登革Ⅰ型病毒。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流行病学调查,虽然该家族部分患者登革热抗体为阴性,但病例发病均在一个最长潜伏期内,因此可以确定该家族发生了登革热聚集性暴发,荔湾区龙津中路龙兴里最有可能是共同感染地,感染来源不明,感染时间为家庭聚会日可能性大。
罗雷范健文杨丽莉
关键词:登革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