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苗朝阳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银屑
  • 3篇银屑病
  • 3篇细胞
  • 2篇寻常型
  • 2篇寻常型银屑病
  • 2篇肿瘤
  • 1篇队列研究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血热
  • 1篇血热证
  • 1篇异常性
  • 1篇预后
  • 1篇增殖
  • 1篇色素异常
  • 1篇色素异常性
  • 1篇肾脏
  • 1篇肾脏疾病
  • 1篇树突
  • 1篇树突细胞

机构

  • 9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9篇苗朝阳
  • 8篇张晓艳
  • 5篇郭付云
  • 5篇王建峰
  • 5篇杨旭芳
  • 4篇黄彬彬
  • 3篇李若虹
  • 1篇李京
  • 1篇田海刚
  • 1篇梁思
  • 1篇李颖
  • 1篇王晓彦
  • 1篇黄彬彬
  • 1篇王建峰
  • 1篇张淼

传媒

  • 3篇实用皮肤病学...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国际皮肤性病...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2014全国...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匐行疹一例
2018年
临床资料患者,男,33岁。因右足背皮疹伴瘙痒15天,于2017年2月13日至我院就诊。患者1个月前到泰国旅游,曾赤脚在海边游玩,回国后发现右足背部近端出现一约8 cm长的线条状皮损,足背远端近第4、5足趾处出现一约3 cm长线条状皮损,伴瘙痒,夜间加重,皮损末端轻微触痛。随后足背近端皮损向足踝处蜿蜒游走,足背远端皮损向第5足趾内侧蜿蜒游走,每天移动约2~3 mm。
李京李颖李颖张晓艳
关键词:匐行疹足背部皮损瘙痒近端CM
副肿瘤天疱疮1例
患者,男,75岁,以'全身红斑伴表皮剥脱1月余'为主诉收入院。2013年12月初,患者因脑梗塞住院治疗期间,无明显诱因于胸部、双上肢及双下肢内侧出现红斑,伴瘙痒。
苗朝阳
文献传递
皮肤纤毛囊肿一例被引量:3
2015年
患者男,24岁,发现左侧锁骨下皮肤一粟粒大小小孔伴液体流出8年余.8年前,患者发现左侧锁骨下皮肤一小孔,挤压小孔周围皮肤可见清亮、略粘稠胶冻样液体流出.小孔下可触及一囊管状肿物,周围皮肤呈正常肤色,无红肿、疼痛、痒等.曾于当地医院就诊,未曾做过相应检查,未明确诊断.体检:患者左锁骨下缘可见一小孔,周围皮肤外观正常(图1),无红肿,挤压小孔可见略粘稠的胶冻样液体流出(图2),小孔周围可触及皮下囊性肿物,质地中等.为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皮肤科,于2013年11月局部麻醉下行病损组织切除术,切除一0.8 cm×0.6 cm×0.3 cm皮肤组织,送病理检查.
苗朝阳李若虹王建峰杨旭芳郭付云黄彬彬张晓艳
关键词:周围皮肤囊肿纤毛囊性肿物病理检查锁骨下
PI_3K/AKT信号通路与寻常型银屑病表皮增殖失调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is)是一种具有顽固性、易复发特点的以红斑、鳞屑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炎性皮肤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普遍认为多与免疫、感染、代谢障碍、遗传及精神因素等有关,近年主要研究其在免疫方面的发病机制,多认为是通过免疫介导的共同信号通路引起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过度,但目前角质细胞过度增殖机制尚未清楚,本文主要从PI_3K/AKT信号通路与银屑病表皮增殖的关系方面做一综述。
张淼苗朝阳张晓艳
银屑病与肾脏疾病风险相关性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银屑病与肾脏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检索Medline、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收集银屑病患者肾脏疾病发生风险的队列研究文献。所有的统计学处理均采用Stata 12.0软件。结果 6篇队列研究文献符合入选标准。将各研究调整后的效应值及其95%可信区间合并后发现,纳入的6篇队列研究文献,经异质性检验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非银屑病患者相比,银屑病患者患肾脏疾病风险增加(OR=1.17,95%CI 1.07~1.29),重度银屑病患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病风险更高(OR=2.06,95%CI 1.93~2.2),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屑病能显著增加肾脏疾病的发病风险。
梁思李若虹王建峰苗朝阳张晓艳
关键词:银屑病肾脏疾病队列研究META分析
棘层松解性鳞状细胞癌一例被引量:2
2015年
棘层松解性鳞状细胞癌又名假腺样鳞状细胞癌、腺样鳞状细胞癌,它是鳞状细胞癌组织病理学上的一种亚型,多见于老年人的面部、耳部、手背等暴露部位,也可发生于口腔、眼结膜及外阴等部位。本文报道1例成功手术治疗高危老龄患者的棘层松解性鳞状细胞癌。
黄彬彬郭付云李若虹杨旭芳苗朝阳王建峰张晓艳
关键词:棘层松解高龄
原发皮肤的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二例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报道2例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PDCN).方法 从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对2例BPDCN进行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为女性,皮损为首发症状.例1结节位于腰背部及左上臂,呈紫红色,组织病理:真皮及皮下脂肪层大量淋巴样细胞呈弥漫性浸润,浸润区与表皮之间形成无浸润带.例2皮损为左膝关节皮下肿块,组织病理:真皮及皮下组织淋巴样细胞呈结节状浸润.2例免疫组化均示CD4、CD56、CD123强阳性,Ki-67阳性约40%,MPO、EBER阴性.例1 TdT阴性,例2 TdT阳性.骨髓象均显示:粒系、红系及巨核系增生活跃,分叶阶段细胞比例增高.骨髓免疫表型均显示:未累及骨髓.血常规均示贫血.例1于确诊2个月后死亡,例2经VDLP及CHOP化疗后皮损消退,并进行同种异体骨髓移植,目前状况良好,皮损无复发.结论 BPDCN是少见的常以皮损为首发症状的恶性肿瘤,以迅速生长和高度侵袭性为特征,预后不良,无标准的治疗方法,早期诊断,进行治疗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异体骨髓移植可明显延长生存期.
杨旭芳王晓彦苗朝阳王建峰郭付云黄彬彬张晓艳
关键词:皮肤肿瘤树突细胞干细胞预后
儿童持久性色素异常性红斑一例被引量:3
2014年
患儿,女,6岁。主因躯干、四肢散在对称分布的灰褐色及灰红色斑1年余,于2013年10月10日就诊。1年余前,患儿双侧腘窝处皮肤自发出现对称分布灰红色斑,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未治疗,逐渐变为灰褐色斑,皮损逐渐增多,扩展至双侧四肢、躯干及足背部。遂后灰褐色斑片颜色逐渐变浅,未完全消退,无疼痛、瘙痒等明显的自觉症状。曾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他克莫司软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病情短暂缓解,停药后皮损反复,范围扩大。2013年9月就诊于当地省人民医院,臀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基底细胞灶状液化变性,真皮浅层血管周围稀疏单一核细胞浸润,未明确诊断。既往无结核病、药物过敏史及长期用药史,家族中亦无类似疾病。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躯干、四肢、臀部及足背部皮肤散在对称分布的灰褐色、灰红色斑及少量淡灰褐色斑,表面平坦光滑,部分皮损融合成片,灰红色斑片边缘可见少许细薄鳞屑。新旧皮损共存,旧皮损颜色变淡,但有色素沉着;新发皮损表面粗糙,边缘呈堤状、红色微隆起(图1)。头面部、颈部及手部未见皮损。右下肢灰红色皮损处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基底层细胞灶状液化变性,基底层色素轻度增加,真皮浅层稀疏淋巴细胞浸润(图2)。结合临床诊断为持久性色素异常性红斑。本例患儿给予维生素C 0.4 g每日2次口服,他克莫司软膏和维生素E乳膏每日1次、尿素乳膏每日2次外用。治疗4个月后,原有皮损颜色变淡,未见新发皮损,目前仍在随访中。
苗朝阳王建峰杨旭芳郭付云黄彬彬张晓艳
关键词:持久性色素异常性红斑儿童
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活化和增殖相关因子的表达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Th17细胞活化和增殖相关因子在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物质基础与辨证依据。方法收集我院皮肤科门诊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12例为观察组,11例正常人为对照组。通过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Thl7细胞活化相关因子HLA-DR、增殖因子Ki-67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外周血Thl7细胞活化因子HLA-DR的表达及增殖因子Ki-67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活化因子HLA-DR及增殖因子Ki-67与银屑病的病情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均无相关性(r1=-0.021,r2=0.098,均P>0.05)。结论 Th17细胞活化因子HLA-DR和增殖因子Ki-67在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外周血中表达上调,提示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处于高活化状态且增殖活跃,二者可能间接参与了银屑病血热证的发病过程,是银屑病血热证新的物质基础与辨证依据。
田海刚吴厚男王建峰郭付云黄彬彬杨旭芳苗朝阳张晓艳
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TH17细胞活化增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