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国军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脑损伤
  • 4篇颅脑
  • 4篇颅脑损伤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梗死
  • 2篇星形
  • 2篇星形细胞
  • 2篇星形细胞瘤
  • 2篇药物敏感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有创颅内压监...
  • 2篇人脑
  • 2篇人脑星形细胞...
  • 2篇损伤救治
  • 2篇体外
  • 2篇内压
  • 2篇重型
  • 2篇重型颅脑
  • 2篇重型颅脑损伤

机构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桂林医学院

作者

  • 9篇苏国军
  • 8篇韩瑞璋
  • 7篇赵保
  • 7篇于烽
  • 6篇盛文国
  • 6篇马强
  • 5篇李斌
  • 3篇李斌
  • 3篇叶晶亮
  • 1篇张建忠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心电与循环
  • 1篇2013浙江...
  • 1篇2015浙江...
  • 1篇浙江省神经科...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银杏苦内酯B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探讨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的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及银杏苦内酯B(BN52021)对脑组织形态学影响.方法:体质量250g左右健康SD大鼠48只,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4组:正常组(未创伤);模型组;低剂量组(BN52021溶解于...
韩瑞璋苏国军于烽赵保盛文国李斌叶晶亮马强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病理形态学银杏苦内酯B免疫组织化学
人脑星形细胞瘤细胞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实验研究
目的:应用偶氮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常用化疗药物卡莫司丁(BCNU)、替尼泊甙(VM26)、多柔比星(ADM)、顺铂(CDDP)、环磷酰胺(CTX)单用及联合应用对人脑星形细胞瘤(AT)细胞的敏感性,比较不同类型(...
苏国军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药物敏感MTT法
文献传递
人脑星形细胞瘤原代细胞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实验研究
2012年
目的应用偶氮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常用化疗药物卡莫司丁(BCNU)、替尼泊甙(VM26)、多柔比星(ADM)、顺铂(CDDP)、环磷酰胺(CTX)单用及联合应用对人脑星形细胞瘤(AT)细胞的敏感性,比较不同类型(高分级,低分级,原发,复发)星形细胞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差别,以期对AT术后化疗提供合理、个性化的用药依据。方法 44例不同类型人脑星形细胞瘤细胞(术后病理证实为AT),在CO2培养体系中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差速贴壁法将其分离纯化,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脑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对其鉴定;在分离纯化鉴定后的AT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化疗药物进行干预,MTT法测光密度值(OD值),计算敏感率。结果 38例AT标本成功进行了体外培养,培养成功率86%,高分级AT培养成功率最高;五种药物对AT细胞的抑制范围差异性很大,敏感性均不同;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应用对AT的敏感率高于其单一药物,单用与联合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分级及复发AT细胞对单一药物的敏感率均高于低分级及原发AT细胞,高分级与低分级间、原发与复发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用药时,高分级与低分级间、原发与复发间均无差异性(P>0.05)。结论 AT细胞可在体外成功地培养、纯化及鉴定,培养成功率与肿瘤病理类型密切相关;不同肿瘤个体对药物敏感性差异很大,联合用药可提高药物的敏感性,化疗药物对高分级及复发AT的敏感性比对低分级及原发的高;临床上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性药物,行个体化化疗,以提高疗效,最大限度地减少副反应及肿瘤复发。
苏国军韩瑞璋于烽赵保盛文国李斌叶晶亮马强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药物敏感MTT法
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126例重型颅脑损伤损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进行前瞻性研究,每组63例。监测组患者入院后24h内或开颅术后行侧脑室穿刺,放置颅内压(ICP)监测装置,根据I...
苏国军韩瑞璋于烽赵保盛文国李斌马强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
文献传递
成人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成人颅脑损伤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580例成人颅脑损伤患者损伤后发生脑梗死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相关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颅脑损伤后并发脑梗死与其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580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脑梗死者32例,发生率5.5%;高龄、GCS<8分、脑疝、低血压、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脱水剂及活血药物的使用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成人颅脑损伤后脑梗死发生率高,高龄、GCS<8分、脑疝、低血压、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脱水剂及活血药物的使用为影响因素。
苏国军于烽赵保盛文国李斌马强韩瑞璋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梗死影响因素
老年脑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PTX3、Lp-PLA2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CI)合并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五聚素3(PTX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29例老年CI合并CH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存在颈动脉不稳定斑块72例,稳定斑块36例,无斑块21例,比较3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Spearman秩相关分析PTX3、Lp-PLA2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PTX3、Lp-PLA2及两者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效能。结果 3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清PTX3、Lp-PLA2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均P<0.05)。IMT≥1.55 mm(OR=2.386)、PTX3≥2.78滋g/L(OR=2.063)、Lp-PLA2≥52.61滋g/L(OR=1.845)是老年CI合并CHD患者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的危险因素(均P<0.05)。血清PTX3、Lp-PLA2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存在相关性(rs=0.703、0.651,均P<0.05)。PTX3、Lp-PLA2及两者联合预测老年CI合并CHD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775、0.819和0.880。结论 老年CI合并CHD患者血清PTX3、Lp-PLA2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评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国军韩瑞璋李斌
关键词:脑梗死冠心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颈动脉斑块
顶部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的外科治疗策略探讨
2012年
目的:探讨顶部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策略,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27例颅脑创伤后发生的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病例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总结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按GOS治疗结果评定,保守治疗的15例患者均恢复良好;开颅手术的12例患者中,7例恢复良好,1例中残,1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全组病人均经头颅X线或CT检查提示血肿区域有骨折或冠状缝或矢状缝分离,并经手术证实,其中伴有上矢状窦破裂2例。单纯骨折不伴有矢状窦损伤者手术效果较好,而伴有矢状窦撕裂者预后较差。结论:顶叶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临床少见,病情变化快,正确掌握顶部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把握手术指征,有助于改善其预后。
韩瑞璋苏国军于烽赵保叶晶亮李斌张建忠
关键词:上矢状窦手术预后
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126例重型颅脑损伤损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进行前瞻性研究,每组63例。监测组患者入院后24h内或开颅术后行侧脑室穿刺,放置颅内压(ICP)监测装置,根据I...
苏国军韩瑞璋于烽赵保盛文国李斌马强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
成人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颅脑损伤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580例成人颅脑损伤患者损伤后发生脑梗死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相关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颅脑损伤后并发脑梗死与其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580例...
苏国军于烽赵保盛文国李斌马强韩瑞璋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梗死影响因素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