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花兰女

作品数:29 被引量:335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创面
  • 13篇细胞
  • 12篇糖尿
  • 12篇糖尿病
  • 7篇伤创
  • 7篇烫伤
  • 6篇血管
  • 6篇愈合
  • 6篇糖尿病大鼠
  • 5篇血管化
  • 5篇烧伤
  • 5篇烫伤创面
  • 4篇真皮
  • 4篇糖基化
  • 3篇增殖
  • 3篇深二度
  • 3篇糖基化终末产...
  • 3篇终末产物
  • 3篇瘢痕
  • 3篇晚期糖基化终...

机构

  • 27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浙江省台州医...
  • 1篇杏林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广州市红十字...
  • 1篇上海市公安消...

作者

  • 29篇花兰女
  • 21篇陆树良
  • 17篇金曙雯
  • 13篇史济湘
  • 13篇青春
  • 11篇廖镇江
  • 10篇董叫云
  • 8篇牛轶雯
  • 7篇乔亮
  • 6篇葛奎
  • 6篇谢挺
  • 5篇原博
  • 5篇韦俊
  • 5篇王志勇
  • 4篇戎柳
  • 4篇王敏骏
  • 4篇宋菲
  • 3篇田鸣
  • 3篇王西樵
  • 3篇林炜栋

传媒

  • 5篇中华烧伤杂志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华整形烧伤...
  • 2篇第八届全国烧...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实用美容整形...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药品评价
  • 1篇感染、炎症、...
  • 1篇第四届全国烧...
  • 1篇2005’中...
  • 1篇第六届全国烧...
  • 1篇中华医学会烧...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89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糖尿病合并创面难愈的机制研究被引量:20
2011年
糖尿病合并难愈创面是导致创面修复”失控”难愈的因素中最值得重视的领域之一。其患病率日渐升高,治疗手段局限,使相关预后较差.从而需要耗费大量的卫生保健资源。糖尿病下肢溃疡,特别是糖尿病足溃疡在糖尿病合并难愈创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国内外对其相关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陆树良谢挺牛轶雯葛奎乔亮田鸣林炜栋董炜金曙雯董叫云花兰女
关键词:糖尿病创面愈合
糖尿病大鼠深二度烫伤创面血管化现象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建立糖尿病大鼠深二度烫伤模型,研究创面愈合过程中血管化现象及其与创面愈合的关系。方法60只清洁级SD大鼠,随即分为正常组(对照组,n=30)和以链脲霉素(STZ)诱导的速发型糖尿病组(糖尿病组,n=30)。制备占总体表面积(TBSA)20%的深二度烫伤模型,分别取伤后1、3、7、10、14、21 d创面皮肤组织样本,行组织学观察并计算创面愈合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创面组织的血管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创面组织中CD31抗原表达,以了解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改变。结果伤后14 d,糖尿病组大鼠创面愈合较对照组显著延迟,为(31.5±1.0)%vs(59.4±4.2)%(P<0.01)。伤后1、3、7、14、21 d,糖尿病组新生血管化荧光密度值分别为1±0.1、7±0.8、12±1.4、15±2.1和17±1.8,对照组分别为8.5±0.5、35±1.5、60±3.0、72±3.4和72±3.4。各时间点糖尿病组创面血管化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各时间点两组创面组织中CD31抗原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但糖尿病组大鼠仅少量血管内皮细胞周边有代表血管化的蓝色荧光微球。结论糖尿病深二度烫伤难愈创面存在血供不良特征,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跃与血管化低下的分离现象,其本质是新生血管形成障碍。
乔亮陆树良王志勇韦俊原博金曙雯花兰女廖镇江史济湘
关键词:糖尿病烫伤难愈创面血管化血管内皮细胞
瘢痕形成机制的研究:真皮“模板缺损”学说被引量:64
2007年
创面愈合过程由细胞、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等共同参与完成,以往瘢痕形成机制的研究主要着眼于这些环节。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范围的拓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细胞、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等扮演着“参与者”和“执行者”的角色,对瘢痕形成而言,其变化及相互调控等诸多环节可能属于后续的“连锁”或“瀑布”效应,是一种修复的“中间过程”,而非导致瘢痕超常增生的始动因素和根本原因。
陆树良青春刘英开王西樵向军毛志刚章伏生金曙雯董叫云花兰女
关键词:瘢痕细胞外基质修复细胞真皮
无细胞真皮基质的研制被引量:16
2000年
目前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方法是刃厚自体皮移植 ,后者因缺乏足够的真皮成分 ,常常造成瘢痕和挛缩。因此 ,研制一种含有足够量真皮成分的永久性皮肤替代物将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将异体 (或异种 )皮用高渗盐溶液处理以去除表皮 ,去污剂处理以去除真皮中细胞成分 ,得到一种无细胞真皮基质。经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证实 ,它去除了表皮全层和真皮中所有细胞成分 ,保留了完整的基底膜复合物 ,胶原束结构和排列保持正常 ,弹力纤维亦正常存在。与AlloDerm相比 ,无细胞真皮基质具有以下主要优点 :①由于延长去污剂的作用时间 ,真皮中残留的细胞成分被完全清除 ,因此制得的真皮基质更为理想 ;②AlloDerm用同种异体皮制备 ,而无细胞真皮基质除用同种异体皮外 ,亦可用异种猪皮制备 ,因此来源广泛 。
贾生贤金曙雯陈玉英张蕙心花兰女史济湘
关键词:无细胞真皮基质ALLODERM
人工真皮与自体表皮细胞复合移植的研究被引量:6
1998年
目的探索覆盖三度烧伤切痂创面的新方法。方法酸溶解法提取鼠尾腱Ⅰ型胶原,与6-硫酸软骨素混合,制成人工真皮。该人工真皮灭菌后,移植于兔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外用辐照猪皮覆盖保护。移植后2周,去除表面的辐照猪皮,移植自体表皮细胞,外用辐照猪皮保护。结果制成的人工真皮为半透明薄膜,内部为有孔的网状结构。移植于兔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后2周,人工真皮已被血管化,复合移植后2~4周,表皮细胞已分化增殖使创面愈合。结论人工真皮与自体表皮细胞复合移植方法覆盖三度烧伤切痂创面是可行的。
李孝建花兰女史济湘
关键词:人工真皮表皮细胞烧伤
全文增补中
糖基化基质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的研究
目的阐述糖尿病皮肤组织和溃疡创面中细胞增殖凋亡状态,通过体外建立糖基化 ECM 模型模拟细胞的生存环境,探讨皮肤微环境改变与细胞增殖凋亡平衡之间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糖尿病或非糖尿病患者的皮肤组织和溃疡创面标本组织学观察同...
王文奎牛轶雯谢挺葛奎花兰女陆树良
文献传递
高糖环境对浅Ⅱ度烫伤创面血管化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采用建立糖尿病大鼠浅Ⅱ度烫伤模型和建立不同浓度的高葡萄糖体外培养体系,研究高糖对创面血管化以及促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清洁级大鼠,分成正常组和以
乔亮陆树良高见佳宏董叫云杨弈敏花兰女廖镇江史济湘
文献传递
几种临床常用猪皮性能测定和比较被引量:7
1989年
本文用实验方法对几种临床常用猪皮的主要盐能作了测定和比较,发现新鲜猪皮细菌污染率为9.8%。保存猪皮灭菌性能稳定;创面粘合力无显著改变。新鲜猪皮透水性值为37.84±9.37克/M^2/n。辐照皮透水性下降(P<0.8),GA.S,ARS透水性明显升高(P值均<<0.001)。对大鼠皮肤移植显示新鲜猪皮,辐照皮皮片内较早出现细胞侵润,移植后9天皮片腐离或开始窝离;而GAS,ARS在移植后12天还能保持皮片的组织学完整性。
曹启栋张德珍徐丽菊金曙雯花兰女孔令雯
关键词:猪皮切痂植皮烧伤
糖尿病病程对真皮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病程对糖尿病皮肤和真皮成纤维细胞(FB)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制备不同病程糖尿病模型,对皮肤中的组织生化和真皮FB的生物学行为进行检测。结果短程糖尿病皮肤厚度变薄,糖含量升高,且病程至8周有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蓄积,真皮S期细胞比例升高和单位面积皮肤羟脯氨酸含量减少。高糖和AGEHSA导致真皮FB生长抑制和凋亡,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糖尿病皮肤随着病程延长,病理生理异常会不断加重;糖尿病真皮FB的生物学改变与皮肤高糖和AGEs蓄积存在直接关系。
王敏骏陆树良青春花兰女史桂英盛昭园廖镇江
关键词:糖尿病病程真皮成纤维细胞S期细胞比例皮肤厚度病程延长生理异常
大鼠烫伤后局部组织Ⅰ、Ⅲ型前胶原mRNA测定被引量:2
1997年
青春冯世杰史济湘花兰女徐飒英
关键词:前胶原细胞外基质CDNA探针MRNA水平地高辛配基组织切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