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荣欣

作品数:30 被引量:127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州市卫生局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免疫缺陷
  • 10篇艾滋病
  • 9篇缺陷综合征
  • 9篇综合征
  • 9篇免疫缺陷综合...
  • 9篇获得性
  • 9篇获得性免疫
  • 9篇获得性免疫缺...
  • 9篇获得性免疫缺...
  • 8篇病毒
  • 6篇梅毒
  • 5篇疱疹
  • 4篇乳头
  • 4篇生殖
  • 4篇生殖器
  • 4篇生殖器疱疹
  • 4篇缺陷病
  • 4篇瘤病毒
  • 4篇免疫缺陷病
  • 4篇免疫缺陷病毒

机构

  • 29篇广州市第八人...
  • 6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市惠爱医...

作者

  • 30篇胡荣欣
  • 28篇卢斯汉
  • 17篇李英
  • 15篇杜健群
  • 11篇李水凤
  • 9篇王军雄
  • 4篇赖英荣
  • 3篇汤琳
  • 3篇梁健瑜
  • 3篇陈谐捷
  • 2篇唐小平
  • 2篇高谦
  • 2篇宋伟南
  • 2篇陈万山
  • 2篇韩建德
  • 2篇陈志浩
  • 2篇柯迎春
  • 1篇杨诗聪
  • 1篇唐旭华
  • 1篇邓西龙

传媒

  • 3篇中国皮肤性病...
  • 3篇皮肤性病诊疗...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岭南皮肤性病...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山大学研究...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真菌学杂...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16全国...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5篇2007
  • 1篇2005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Ⅱ型单纯疱疹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共感染者肾功能损伤危险因素的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揭示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HIV1共感染对HIV-1感染者肾功能的影响,分析肾损伤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4年2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就诊的HIV-1阳性者302例,分为HIV阳性HSV-2阳性组和HIV阳性HSV-2阴性组,选取同期HIV阴性HSV-2阳性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肾功能指标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HSV-2DNA定量与肾功能受损程度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肾损伤相关危险因素。结果HIV-1阳性HSV-2阳性组128例,HIV-1阳性HSV-2阴性组174例,HIV-1阴性HSV2阳性组143例。与HIV1阴性HSV-2阳性组相比,HIv_1阳性HSv-2阳性组和HIV-1阳性HSV-2阴性组血肌酐(F=14.37,P〈0.01)、BUN(F=12.54,P〈0.01)、24h尿蛋白定量(F=16.58,P〈0.01)和尿蛋白/肌酐比值(F=6.37,P=0.018)均显著升高,而肾小球滤过率(eGFR)显著下降(F=11.96,P〈0.01)。同时,与HIV-1阳性HSV-2阴性组相比,HIV1阳性HSV-2阳性组HIV1RNA定量水平(t=5.876,P〈0.01)、血肌酐(t=2.315,P=0.012)、24h尿蛋白定量(t=3.648,P=0.004)和尿蛋白/肌酐比值(t=2.312,P=0.012)均升高,而CD4+T淋巴细胞计数(t=4.903,P〈0.01),eGFR(t=2.275,P=0.016)则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SV-2DNA与HIV-1RNA定量水平(r=0.626,P=0.002)、血肌酐(r=0.798,P〈0.01)、24h尿蛋白定量(r=0.702,P〈0.01)、尿蛋白/肌酐比值(r=0.686,P〈0.01)呈正相关,而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r=0.796,P〈0.01)、eGFR(r=0.656,P〈0.01)呈负相关。HSV-2DNA定量(OR=1.166,P=0.021)、HIV-1RNA定量(OR=1.581,P〈0.01)、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μL(OR=1.762,P〈0.01)、年龄(OR=1.472,P〈0.01)、≥1项并发症(OR=1.062,P=0.032)、糖化血红蛋白(OR=1.124,P=0.015)是患者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SV
李英卢斯汉胡荣欣杜健群李水凤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疱疹病毒2型肾功能不全
181例隐性梅毒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对181例隐性梅毒患者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期间在我院确诊的181例隐性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1例隐性梅毒患者,其中男117例,女64例;男女比例为1.828:1.30~ 40岁年龄段隐性梅毒感染率最高,为30.39%,其次为20~30岁,为20.44%,20岁以下年龄较小的人群隐性梅毒感染率最低,为3.31%.非婚性接触为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49.7%患者存在非婚异性性接触史.初中文化程度的患者感染率最高(33.1%),初中及以下者占大部分.已婚人群梅毒感染率高于未婚、离异者.相当部分患者合并其他性病.结论:隐性梅毒是重要传染源,因此对其进行早期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控制梅毒感染意义重大.
杜健群卢斯汉李英胡荣欣许绮娴
关键词:隐性梅毒统计分析
中国汉族人艾滋病相关型皮肤卡波西肉瘤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卡波西肉瘤(Kaposi’s sarcoma,KS)是一种由异常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形成的血管肿瘤,可分为经典型、地方型、免疫抑制相关型及AIDS相关型。KS是最常见的AIDS相关肿瘤,1994年至2001年,在西欧17个国家的AIDS患者中,KS发生率为7.9%~10.7%,其中同性或双性恋男性患者KS的发生率为18.8%~22.7%。我国KS主要见于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汉族人罕见发生。
卢斯汉唐小平赖英荣胡荣欣李凌华陈谐捷易俊卿
关键词:中国汉族人艾滋病AIDS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血管肿瘤
二期梅毒合并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42例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总结二期梅毒合并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驱梅治疗后血清转归的影响。方法 :对42例二期梅毒合并HIV感染者进行病史资料采集、临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皮疹特征和治疗后血清滴度的变化。结果:二期梅毒合并HIV感染传播方式均为性接触传播,男男同性传播有27例(27/42,64.3%),为主要感染方式。临床表现以躯干四肢皮肤玫瑰疹为主,共有30例(30/42,71.4%)。接受HAART治疗的11例患者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滴度下降快于未接受HAART治疗的31例患者。结论:男男同性恋人群为二期梅毒合并HIV感染高危人群,二期梅毒皮疹形态多种多样,同时接受HAART治疗有利于梅毒RPR滴度的降低。
胡荣欣卢斯汉李英杜健群钟活麟汤琳
关键词:HIV二期梅毒
登革热102例皮疹特征分析及鉴别诊断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2014年广州地区流行时间,登革热患者的皮疹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014年8月1日-11月30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皮肤科诊治的102例出疹的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2例患者中,男47例,女55例,平均年龄(30.5±12.1)岁,平均病程(10.1±3.2)d。其中93.14%(95/102)的患者出现发热,T(38.9±0.6)℃。平均出疹时间在发热或不适后(4.9±1.3)d。88.24%(90/102)的患者皮疹主要表现为四肢、前胸、颜面密集分布的针尖大小的红斑或出血点,疹间可见正常皮肤,90.20%(92/102)的皮疹伴有明显瘙痒。皮疹平均消退时间为(3.9±1.4)d。结论本病好发于夏秋季节,多见于中青年人群,皮疹主要为密集分布的针尖大红斑,围绕正常皮肤,并常伴瘙痒,其是登革热皮疹的主要特征,有助于鉴别诊断。
李水凤卢斯汉胡荣欣杜健群李英王军雄
关键词:登革热
178例艾滋病皮肤表现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皮肤粘膜疾病的病种分布、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78例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皮肤粘膜疾病的种类、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结果:艾滋病皮肤粘膜损害复杂,以真菌、病毒感染为主,分别为165例(92.7%)、120例(67.4%),疾病种类依次为口腔念珠菌病、口腔毛状粘膜白斑、马内青霉病、带状疱疹等23种。有2种以上皮肤粘膜疾病者128例(71.9%)。91.6%的艾滋病患者皮肤粘膜疾病发生于CD4+T淋巴细胞小于200 cells/μL时,其中发生于小于50 cells/μL占74.7%。结论:艾滋病皮肤粘膜损害以真菌、病毒感染为主,皮损的镜检、真菌培养可作为艾滋病皮损常规检查之一,皮肤马内青霉感染是诊断艾滋病的重要线索,部分皮肤粘膜病变可作为诊断疾病进入艾滋病期的依据之一。
卢斯汉胡荣欣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皮肤表现
12例中国汉族人艾滋病相关型皮肤Kaposi肉瘤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12例汉族人艾滋病(AIDS)相关型皮肤Kaposi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学表型,探讨其有效治理的方法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2例汉族人AIDS相关型皮肤Kaposi肉瘤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学表型。结果:12例汉族人AIDS相关型皮肤Kaposi肉瘤患者HIV均阳性;12例患者的皮损主要表现为暗红或紫黑色的丘疹、斑块;病理表现为真皮内见片状或弥漫分布的棱形细胞浸润,增生活跃的血管多呈裂隙状,组织间隙见红细胞渗出,含铁血黄素沉积,有炎症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结果如下:T细胞UCHL1(+),局部CD31(+),增生的血管内皮细胞factorⅧ(+),血管壁HHF-35(+),vimentin(+++),S-100蛋白(-),6例梭形细胞CD34(+++),1例梭形细胞CD34(-)。12例患者均使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4例皮损局限者手术切除,局部辅以微波,预后良好;另2例皮损局限者辅以微波治疗,皮损消退;6例全身泛发皮损者,其中5例辅以微波、1例联合化疗,5例患者的皮损缓解,1例死亡。结论:12例汉族人AIDS相关型皮肤Kaposi肉瘤患者与其他人群的AIDS相关型皮肤Kaposi肉瘤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学及免疫学表现无明显差异。HAART是治疗AIDS相关型皮肤Kaposi肉瘤的必要手段。早期患者肉瘤直径小于2 cm,可给予手术切除肿物,微波治疗;肿物直径大于2 cm,可给予化疗和微波治疗。
赖英荣胡荣欣卢斯汉郑晓克杨诗聪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KAPOSI肉瘤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HIV/AIDS患者合并生殖器疱疹5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HIV/AIDS合并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HIV/AIDS合并初发性生殖器疱疹53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及其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和治疗转归。结果 53例患者中,男24例,女29例,平均年龄(37.8±10.4)岁;11例为AIDS的首发症状,13例发现HIV 1个月内发生生殖器疱疹。皮损主要分布在阴茎、龟头、大阴唇、小阴唇及肛周,少部分分布在臀部、阴囊及腰部。以糜烂、溃疡为主要表现。CD4+T淋巴细胞平均计数169.7个/μL,67.92%患者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皮损完全愈合时间(15.6±6.9)d。结论 HIV/AIDS合并生殖器疱疹患者皮损以外阴肛周糜烂溃疡为主要表现,皮损范围广泛者多见,持续时间长,核苷类抗病毒药及膦甲酸治疗有效,但疗程长,皮损愈合慢;发病率、皮损愈合时间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密切相关。
杜健群卢斯汉李英胡荣欣赖焕兴
关键词:生殖器疱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HIV/AIDS患者负性情绪及其与外周血T细胞计数关系的探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负性情绪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02例HIV/AIDS患者进行问卷测评,进行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计数。CD4^+T细胞〈0.2×10^9/L分为A组,≥0.2×10^9/L分为B组,分析A、B组负性情绪的差异性,CD4^+细胞计数与SCL-90各项得分相关性,分别将CD3^+、CD4^+、CD8^+T细胞计数作为因变量进行线形回归分析。结果77例(75.49%)HIV/AIDS患者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卫生问题,除敌对情绪外,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八项因子分均较常模明显异常(P均〈0.05),抑郁和焦虑主观感受的发生率分别为67.65%(69/102)和43.13%(44/102),较正常人明显突出;A组患者的心理卫生问题、在抑郁、焦虑方面的主观感受较B组突出(P〈0.05);CD4^+T细胞数量与SCL-90总分及多项均分呈负相关,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症状对CD3^+、CD4^+、CD8^+T细胞的影响最大。结论大部分HIV/AIDS患者心理卫生状况存在明显异常,HIV/AIDS人群的情绪表达与CD4^+T细胞计数有一定的相关性,以抑郁症状最明显。
卢斯汉唐小平邓西龙陈伟烈胡荣欣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T淋巴细胞亚群心理学试验
人乳头瘤病毒16L1/E7CTL重组杆状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2007年
目的研制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L1/E7CTL重组杆状病毒载体。方法以包含HPV16标准病毒株的质粒pHPV16为模板,采用PCR技术扩增HPV16主要衣壳蛋白L1(1-471aa)的基因序列,同时人工合成E7蛋白CTL表位E749-57的编码序列,将两个目的基因逐步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UC19HPV16L1/E7CTL,HPV16L1/E7CTL片段经质粒pFast Bac1转位至Bacmid DNA后通过PCR鉴定重组杆粒。结果成功构建了包含融合基因HPV16L1/E7CTL片段的克隆质粒pUC19HPV16L1/E7CTL,制备了L1/E7CTL重组杆状病毒载体杆粒BACMID DNA。结论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了包含L1/E7CTL的重组杆粒BACMID DNA,有利于下一步融合蛋白的表达,制备一种能够更有效激发CTL杀伤作用的嵌合病毒样颗粒疫苗,为疫苗研制打下基础。
胡荣欣高谦卢斯汉林正
关键词:乳头瘤病毒16型重组杆状病毒疫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