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晓波

作品数:21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会议论文
  • 8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动脉
  • 13篇斑块
  • 9篇动脉粥样硬化
  • 9篇超声
  • 8篇血管
  • 7篇血管内超声
  • 6篇动脉粥样硬化...
  • 6篇硬化斑块
  • 6篇粥样硬化斑块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5篇成像
  • 4篇弹性成像
  • 3篇动脉斑块
  • 3篇组织定征
  • 3篇发心
  • 2篇动脉疾病
  • 2篇动脉硬化
  • 2篇心病
  • 2篇心肌

机构

  • 21篇山东大学
  • 2篇四川省医学科...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淄博矿业集团...
  • 1篇北京集翔多维...

作者

  • 21篇胡晓波
  • 16篇张梅
  • 15篇张运
  • 11篇王琳
  • 9篇张鹏飞
  • 9篇徐铭俊
  • 7篇李继福
  • 7篇苏海军
  • 7篇陈文强
  • 6篇张伟
  • 5篇陈玉国
  • 4篇李赵欢
  • 4篇刘欣欣
  • 3篇孙春丽
  • 3篇李大庆
  • 3篇陈良
  • 3篇吴林娣
  • 2篇由倍安
  • 2篇安贵鹏
  • 2篇齐天军

传媒

  • 3篇中华超声影像...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THE 23...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北京生物医学...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2013中国...
  • 1篇中华医学会超...
  • 1篇中国超声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内超声弹性成像中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被引量:1
2010年
基于射频信号处理的血管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为验证超声弹性重建算法的准确性,设计了一种血管内超声射频信号采集系统,系统利用线同步信号为触发源,同步采集超声射频信号、心电和血压信号;引入基于单片机的控制模块,解决多块采集卡同步和超声射频信号帧间旋转不一致性矫正问题;将采集卡和控制模块等集成到同一控制平台下,实现各硬件块之间的协同工作;利用ini配置文件和MATLAB计算引擎调用技术,简化采集卡配置过程,实现采集结果的可视化。
陶晟臻邵金华朱新建张鹏飞胡晓波白净
关键词:射频信号LABWINDOWS/CVI
面积应变在兔模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定征和易损性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表明血管内超声弹性图(IVUSE)可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组织定征和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易损性。目前国内外构建的血管内超声弹性图主要显示的是一维的径向应变和周向应变。面积应变(areastrain)是一种新的二...
胡晓波张梅张鹏飞苏海军易新陈良王琳张运
Hs-CRP和PC-PLC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再发心脏事件具有独立预测价值
张梅陈文强张运胡晓波王琳陈良张伟徐铭俊孙春丽李继福陈玉国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声学特征与局部炎症反应的关系
张梅陈文强张运胡晓波王琳陈良张伟徐铭俊孙春丽李继福陈玉国
斑块形态学特征对斑块弹性力学的影响
目的:采用IVUSE技术评价斑块形态学特征对斑块弹性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方法:在兔斑块模型中,进行腹主动脉IVUS检查。采集不少于3个心动周期的原位血管内超声图像。测量指标包括:血管外弹力膜面积(EEMarea)、血管腔...
张梅李赵欢王琳胡晓波张鹏飞陈逸飞刘欣欣徐明俊苏海军张运
文献传递
冠脉斑块特性和弹性对ACS合并糖尿病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弹性图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20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DM)患者。入选后所有患者均进行病史采集、实验室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胡晓波李大庆吴林娣徐铭俊张运张伟张梅张鹏飞苏海军胡波王琳陈文强李继福
血管内超声弹性图力学特征在识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中的应用价值
王琳胡晓波张鹏飞张运张梅苏海军易新
基于图像分析的二维应变血管内超声弹性图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定征和易损性评估中的基础研究
胡晓波张梅张鹏飞王琳张运苏海军易新
趋化因子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分子机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中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对5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和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分别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应用Transwell小室检测2组患者血单核细胞的趋化活性,ELISA法检测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和Fractalkine的水平,用实时PCR检测单核细胞中MCP-1、RANTES和Fractalkine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IVUS共检出SAP组85处斑块,UAP组90处斑块,其中,UAP组主要为脂质性斑块48%(43/90),而SAP组主要为纤维性斑块54%(46/85),脂质斑块仅占16%(14/85)。与SAP组比较,UAP组斑块负荷和血管重构指数明显大于前者(P均〈0.01)。UAP组单核细胞趋化活性明显增强,单核细胞移动数量明显多于SA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P组血清中hs—CRP、MCP-1、RANTES和Fractalkine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5或P〈0.01)。UAP组MCP-1、RANTES和Fractalkine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5)。结论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RANTES和Fractalkine可能促进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
齐天军陈文强姜翠玲杨天豪翟梅青李大庆由倍安安贵鹏胡晓波陈玉国张运李继福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趋化因子类介入性
口服雷帕霉素抑制支架内再狭窄的血管内超声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观测口服雷帕霉素抑制支架内再狭窄的作用。方法通过球囊损伤腹主动脉和高脂(1%胆固醇)饲料喂养雄性新西兰纯种兔8周,然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口服雷帕霉素组、裸支架组、裸支架+口服雷帕霉素组和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组,每组8只。口服雷帕霉素每天0.5 mg/kg或支架干预4周。检测动脉粥样硬化造模前后及干预前后的血脂指标,应用IVUS检测各组实验兔支架置入前后及用药前后腹主动脉病变部位管腔最小直径(MLD)、血管外弹力膜面积(EEMA)、管腔面积(LA)、斑块面积(PA),并计算管腔丢失、斑块负荷(PB)、斑块的偏心指数(EI)及血管的重构指数(RI)。通过比较各组IVUS指标,明确口服雷帕霉素抑制支架内再狭窄的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及裸支架组比较,口服雷帕霉素组、裸支架+口服雷帕霉素组以及雷帕霉素涂层支架组的血脂指标未见明显降低。口服雷帕霉素组、裸支架+雷帕霉素组、雷帕霉素药物支架组的PA、PB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和裸支架组(P均<0.01);裸支架+雷帕霉素组、雷帕霉素药物支架组的MLD明显高于裸支架组,管腔丢失明显小于裸支架组(P均<0.05),而裸支架+雷帕霉素组、雷帕霉素药物支架组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口服雷帕霉素能够抑制斑块生长、降低支架内再狭窄,口服雷帕霉素配合裸支架与雷帕霉素药物支架的作用相似。
邵娜陈文强李大庆由倍安安贵鹏齐天军徐福彪胡晓波杜金玲杨敏王晨张运陈玉国李继福
关键词:血管内超声动脉硬化雷帕霉素再狭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