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志伟

作品数:58 被引量:158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6篇心脏
  • 12篇外科
  • 11篇细胞
  • 10篇手术
  • 10篇外科治疗
  • 10篇先天性
  • 9篇心肌
  • 9篇心脏病
  • 9篇先天
  • 8篇缺血
  • 7篇动脉
  • 7篇先天性心脏
  • 7篇先天性心脏病
  • 6篇血管
  • 6篇体外循环
  • 6篇瓣膜
  • 5篇心脏外科
  • 5篇置换术
  • 5篇静脉
  • 5篇过氧化

机构

  • 4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5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58篇胡志伟
  • 29篇张凯伦
  • 26篇董念国
  • 23篇孙宗全
  • 20篇杜心灵
  • 16篇周诚
  • 16篇苏伟
  • 13篇肖诗亮
  • 9篇王国华
  • 8篇洪昊
  • 7篇史嘉玮
  • 7篇蒋雄刚
  • 5篇刘成硅
  • 4篇陈澍
  • 4篇蔡俊坚
  • 3篇刘金平
  • 3篇汪文东
  • 3篇尚小珂
  • 3篇杨运海
  • 3篇夏家红

传媒

  • 9篇临床心血管病...
  • 9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中国胸心血管...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华小儿外科...
  • 3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体外循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9篇2017
  • 3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8
  • 2篇1996
  • 1篇1994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腱索技术在婴幼儿二尖瓣膜关闭不全中的应用
周诚董念国苏伟王国华胡志伟杜心灵洪昊
婴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外科治疗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总结23例婴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otal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全组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其中急诊手术6例。患儿平均年龄(5.7±3.6)个月,平均体重(5.8±1.5)kg。心上型11例采用双房径路矫治并结扎垂直静脉,用可吸收缝线吻合肺静脉共干与左心房后壁切口;心内型12例,仔细辨认合并三房心畸形,避免损伤传导系统。均采用心包补片修补扩大的房间隔缺损。结果手术早期死亡2例(死亡率8.7%)。18例随访2个月~3年,患儿心功能明显改善,生长发育正常。结论TAPVC可由超声心动图确诊,应尽早手术矫治。对于新生儿或婴儿期反复出现肺炎、低氧血症、心衰等患儿,在临床症状相对改善的情况下应急诊手术;同时加强体外循环和监护室的密切协作,完善术后处理方法。
胡志伟董念国孙宗全张凯伦肖诗亮杜心灵蒋雄刚刘成硅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心脏外科手术
肝素涂层管道对体外循环中血小板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常规剂量肝素体外循环 (CPB)下使用肝素涂层CPB管道 (HCC)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 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HCC组 (n =8)和对照组 (n =1 5)。分别在CPB前、CPB 60min、肝素中和后 30、60min及手术后 1 2h测定血小板计数 (PLT) ,血浆α颗粒膜蛋白 1 4 0 (GMP 1 4 0 )的浓度及手术后 1 2h出血量。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两组转流后微栓过滤网上沉积物的附着情况。结果 对照组PLC在转流中、后显著低于HCC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且血浆GMP 1 4 0浓度在转流 60min、转流中和后 30、60min显著高于HCC组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但手术后 1 2h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HCC组手术后 1 2h出血量较对照组少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HCC组动脉过滤网表面光洁 ,网眼边缘清晰 ,偶见白细胞和血小板附着 ;对照组动脉过滤网表面可见纤维蛋白沉积 ,网眼边缘模糊 ,有大量白细胞及少数活化血小板粘附。结论 HCC在CPB中对血小板具有保护作用 。
胡志伟张凯伦黄如清范慧敏孙宗全
关键词:体外循环血小板CPBHCC
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术式改良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ITAPVC)的诊断价值,分析超声心动图漏误诊原因,旨在提高超声对ITAPVC诊断的准确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手术、64排螺旋CT或心导管造影证实为IT...
董念国杜心灵苏伟周诚胡志伟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
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时机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IE)外科治疗时机。方法收集儿童IE病例43例。其中合并基础心脏病38例,予手术治疗28例,药物治疗10例;无基础心脏病5例,予手术治疗3例,药物治疗2例。结果行手术治疗IE者31例,全部治愈;药物治疗12例,近期死亡2例。手术治疗患儿随访27例,无死亡及心内膜炎复发等并发症,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儿童感染IE的临床特征和超声心动图的表现与成人患者心内膜炎表现相似,外科手术是治疗IE的有效手段,掌握手术时机是治愈本病的关键。急症手术治疗指征为心力衰竭恶化,心腔赘生物或瓣膜赘生物大于10mm者,经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的感染。儿童感染IE大多数有心脏结构异常,先天性心脏畸形,患儿应早期治疗,以减少IE的发生。
汪文东张凯伦胡志伟
关键词: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药物治疗外科治疗治愈
聚乙二醇载药缓释微球复合去细胞瓣制备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制备聚乙二醇(PEG)载药缓释微球复合去细胞瓣组织工程心脏瓣膜(TEHV)支架。方法:制备PEG微球,电镜观察粒径。去细胞瓣与PEG微球偶联,吸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行ELISA检测,分子生物学、形态学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PEG微球粒径(42.72+3.48)nm。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示缓释效果明显,7dTGF-β1释放率67.22%,PEG微球的TGF-β1包封率为82.01%。与单纯去细胞瓣膜比较,复合支架羟脯氨酸含量和DNA含量无显著变化,形态学检测显示复合支架细胞外基质联合紧密,胶原纤维结构紧凑,且瓣叶生物力学性能提高。结论:制备PEGTGF-β1缓释微球去细胞瓣复合支架可行。
邓诚董念国史嘉玮胡志伟陈思郭超洪昊
关键词:组织工程心脏瓣膜聚乙二醇纳米微球
大动脉调转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对策
董念国苏伟胡志伟周诚王国华洪昊
携带质粒的PLGA纳米粒-超声微泡复合体的构建及细胞相容性研究
2013年
目的构建携带tPA基因质粒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超声微泡复合体,检测其理化性质、体外缓释方式、细胞相容性。方法应用双次乳化法制备携有tPA基因质粒的PLGA纳米粒;应用薄膜水化超声法制备阳离子超声微泡;两者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形成质粒-纳米粒-超声微泡复合体(plasmid encapsulated nanoparticle-mi-crobubble complex,PENMC)。检测PLGA纳米粒的质粒载量,该复合体PENMC的质粒载量;检测PLGA纳米粒及复合体体外缓释质粒的情况;CCK-8法检测纳米粒及复合体PENMC的细胞毒性。结果检测携带质粒的纳米粒粒径为(217.2±2.2)nm,zeta电位为(-15.24±0.83)mV。微泡平均大小为(3.2±1.5)μm,zeta电位为(13.66±2.05)mV。微泡浓度为(4.3±1.1)×108/mL。PENMC平均直径为(4.6±1.7)μm,zeta电位为(2.23±1.45)mV。浓度为(3.0±1.3)×108/mL。1mg PLGA纳米粒载有质粒(42.3±2.1)μg。1mL PENMC中带有质粒(20.5±2.7)μg。PLGA纳米粒及复合体PENMC前7d累计释放量均为(57±3)%。起始段短时间内快速释放,后呈现稳定、缓慢释放。体外细胞毒实验证实PLGA纳米粒及复合体PENMC均未见明显细胞毒性效应。结论所构建的纳米粒-超声微泡复合体显示出较好的缓释效果,较低的细胞毒性,为后续将其应用于基因治疗奠定了实验基础。
程龙刘成珪张凯伦胡志伟李源
关键词:纳米粒超声微泡造影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非病毒载体
不同部位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经典心脏缺血预处理、肾缺血预处理及双下肢缺血预处理动物Langendorff灌注模型比较三种方法对缺血 /再灌(I/R)未成熟心肌损伤的效应。分为5组 :正常对照组(NC,n=6) ,离体心脏仅灌注KH液70min;缺血 /再灌 (I/R ,n=6) ,离体心脏灌注15min转为工作心15min后停灌45min,恢复灌注15min改为工作心30min;心脏缺血预处理组 (IPC,n=6),离体心脏灌注15min转为工作心15min后反复2次缺血5min/再灌5min,然后重复I/R组方法 ;肾缺血预处理组(K -IPC ,n=6) ,反复3次阻断左肾动脉5min,放开5min,然后重复I/R组方法。双下肢缺血预处理组 (DL-IPC ,n=6) ,反复3次捆扎双下肢5min,松开5min,然后重复I/R组方法。以左心室功能恢复、心肌含水量、血清肌酸激酶 (CK)和乳酸脱氢酶 (LDH)漏出率 ,心肌组织ATP和丙二醛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电镜作为观察指标。结果IPC、DL-IPC及K-IPC组在左心室功能恢复优于I/R组 (P<0.05) ,在ATP含量、SOD活性及心肌超微结构方面均优于I/R组(P<0.01) ,心肌含水量低于I/R组 (P<0.05) ,在MDA含量、CK、LDH漏出率方面均低于I/R组 (P<0.01)。结论不同部位的非心脏缺血预处理 。
孙忠东杨辰垣陈涛胡志伟邢建洲董念国宋玉娥
关键词:未成熟心肌心肌保护
姑息性手术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姑息性手术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策略,提高其治疗效果及生存率。方法回顾性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04年1月至2011年5月95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接受姑息性手术的临床资料,男62例,女33例;年龄1个月~37岁。施行改良Blalock-Taussig shunt(B-T分流术)12例,改良Brock’s手术23例,双向Glenn手术55例和肺动脉环缩术(Banding手术)5例;对术式的选择、手术效果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共死亡10例,总病死率为10.5%(10/95),其余患者顺利出院。主要并发症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低氧血症和肺部感染等。随访5个月~6年,心功能(NYHA)Ⅰ~Ⅱ级。9例行改良Brock’s手术后患者已完成根治术,6例双向Glenn手术后患者完成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讨论由于相当部分患者错过了最佳手术干预时机,而影响手术效果;在姑息手术方式的选择策略上,需根据患者肺动脉发育状况、心内畸形特点、最终治疗目标等共同决定。
周诚董念国杜心灵胡志伟张凯伦肖诗亮蒋雄刚
关键词:姑息手术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外科手术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