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耿进朝

作品数:43 被引量:25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骨折
  • 10篇关节
  • 9篇磁共振
  • 7篇腰椎
  • 6篇中医
  • 5篇影像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5篇成像
  • 5篇磁共振成像
  • 4篇腰椎间盘
  • 4篇腰椎间盘突出
  • 4篇腰椎间盘突出...
  • 4篇手法
  • 4篇突出症
  • 4篇椎间盘
  • 4篇椎间盘突出
  • 4篇椎间盘突出症
  • 4篇流行病学研究
  • 4篇类风湿

机构

  • 31篇中国中医科学...
  • 5篇北京大学第三...
  • 5篇北京世纪坛医...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唐山市第二医...
  • 5篇航空工业中心...
  • 4篇北京酒仙桥医...
  • 3篇河北医学院
  • 3篇清华大学
  • 3篇天津医院
  • 2篇空军总医院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广岛大学
  • 1篇日本广岛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台州市立医院

作者

  • 42篇耿进朝
  • 9篇韩雪
  • 6篇韩磊
  • 6篇张伟
  • 5篇周君琳
  • 5篇部文茜
  • 5篇韩鸿宾
  • 5篇张英泽
  • 5篇王仁贵
  • 4篇赵书英
  • 4篇李岩
  • 4篇戴金汉
  • 4篇张军
  • 4篇崔莹
  • 3篇李明山
  • 3篇李明山
  • 3篇马信龙
  • 3篇王海立
  • 3篇周宇
  • 3篇李微

传媒

  • 4篇人民军医
  • 4篇中华创伤骨科...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地方病防...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现代科学仪器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医正骨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医教育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8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5
  • 2篇1994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0年至2011年京津唐地区多中心成人股骨干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京津唐(北京、天津、唐山)地区成人股骨干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比较股骨干骨折的地区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A组)、天津(B组)及唐山地区(C组)8家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所诊治的所有成人股骨干骨折患者资料,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AO分型等数据,总结京津唐地区成人股骨干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对比分析3组的数据。结果共收治1455例成人股骨干骨折患者,占同期成人股骨骨折的17.13%(1455/8495),占同期成人全身骨折的2.72%(1455/53462)。男女比为3.77:1。骨折高发年龄段为16。45岁(64.47%),高发骨折类型为32.A型(49.28%)。A组、B组和C组成人股骨干骨折分别为88、235和1132例。3组骨折高发年龄段均为16—45岁(A组占59.09%,B组占51.49%,C组占67.58%)。C组患者男女比(4.93:1)显著高于A组(2.52:1)和B组(1.6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高发骨折类型为均32.A型,A组32.A型骨折构成比(71.59%)显著高于B组(52.34%)和C组(46.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京津唐地区成人股骨干骨折占同期成人股骨骨折的17.13%,占同期成人全身骨折的2.72%。男性患者多于女性,青年患者比例最高,32.A型骨折最常见。京津唐地区成人股骨干骨折患者存在地区差异,唐山地区男女比最高,北京地区32-A型骨折构成比最高。
孙涛王海立朱燕宾陈伟张英泽马信龙韩鸿宾周君琳部文茜王仁贵耿进朝杜继晨彭如臣
关键词:股骨骨折流行病学成年人多中心研究
单源能谱CT对膝关节急性骨损伤中骨髓水肿的诊断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单源能谱CT(SECT)对膝关节急性骨损伤中骨髓水肿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5例膝关节急性骨损伤患者,行膝关节MRI和SECT扫描,获得MRI图像和虚拟去钙(VN Ca)图。将每个膝关节划分为股骨下端(6个)和胫骨上端(6个)共12个区域,由2名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对MRI和VNCa图像进行评估,测定常规CT和VNCa图中的CT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VNCaCT值对膝关节急性骨损伤中骨髓水肿的诊断效能。结果105个膝关节共1260个区域,股骨上端和胫骨上端各630个区域。MRI图显示股骨下端194个区域出现骨髓损伤,胫骨上端440个区域出现骨髓损伤,VNCa图像显示股骨下端202个区域出现骨髓水肿,胫骨上端449个区域出现骨髓损伤。以MRI为诊断金标准,SECT诊断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骨髓水肿的灵敏度(Sen)、特异度(Spe)、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和准确度(ACC)分别为91.75%、94.50%、88.12%、96.26%、93.65%和92.05%、76.84%、90.20%、80.66%、87.46%,与MRI诊断的一致性良好(Kapaa值=0.823、0.698,P<0.05)。定量分析VNCa图像股骨下端骨髓水肿阳性区域平均CT值为(90.36±14.97)Hu,高于阴性区域的(68.56±12.03)Hu(P<0.05),胫骨上端阳性区域平均CT值为(100.94±16.51)Hu,高于阴性区域的(68.71±11.80)Hu(P<0.05)。RQC曲线显示,VNCaCT值诊断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骨髓水肿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5、0.936(P均<0.01)。结论SECT对膝关节急性骨损伤中骨髓水肿的诊断效能较好,测量VNCa图上的CT值有助于骨髓水肿的定量分析。
李微耿进朝回瑾王丹周宇
关键词:骨髓水肿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比较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腕关节在MRI上表现的差异,为RA的中医辨证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方法 :收集70例辨证属寒湿痹阻型或湿热痹阻型RA的患者,并分为早期组(病程≤24月)及中晚期组(病程>24月),以MRI检查观察腕关节的滑膜增厚、血管翳强化、骨侵蚀、骨髓水肿、关节积液及腱鞘炎的发现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湿热痹阻型RA早期组血管翳强化及骨侵蚀的发生率较寒湿痹阻型早期组显著增高(P均<0.01),而滑膜增厚、骨髓水肿、关节积液及腱鞘炎的发生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寒湿痹阻型及湿热痹阻型RA中晚期组滑膜增厚、血管翳强化、骨侵蚀、骨髓水肿、关节积液及腱鞘炎的发生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寒湿痹阻型及湿热痹阻型RA早期组及中晚期组上述指标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MRI检查RA早期患者腕关节的血管翳及骨侵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中医辨证寒湿痹阻型及湿热痹阻型RA提供参考依据。
孙轶耿进朝赵书英王义军
关键词:腕关节磁共振成像
实验性胫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X线表现与骨密度、骨灰重及钙磷元素、病理学变化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观察实验性胫骨骨折愈合过程中,X线表现与骨密度、骨灰重及钙磷元素含量及病理变化的相关性,从而确定骨折愈合不同时期X线表现对于判定骨折愈合情况及指导临床康复治疗的意义。方法:取(250±10)g左右的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锯开法造成胫骨骨折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在术后2周和4周两个时间点进行采样,测试大鼠胫骨的骨密度、骨灰重,拍摄X线片以及病理切片观察,检测术后2周的钙磷含量。结果:2周时,实验组的骨密度、骨灰重均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钙磷元素在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X线片显示实验组表现出骨折线模糊,病变端密度增高,少量骨痂形成,病理学切片显示实验组均有新生骨小梁形成。4周时,两组之间的骨密度、骨灰重均没有显著性差异,X线片显示实验组的骨痂明显,病理学切片显示骨小梁粗大,并逐步融合成板状骨。结论:骨折愈合过程中,X线表现与骨密度、骨灰重、钙磷元素、病理变化呈正相关,可以判定骨折愈合情况,并指导临床康复治疗。
赵书英张万强耿进朝张景国
关键词:胫骨骨折骨密度
Seldinger法肝动脉化疗和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被引量:2
1995年
作者报告4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治疗效果。其中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HAI)11例,肝动脉灌注化疗加碘油栓塞(HAI+HAE-I)15例,肝动脉灌注化疗加碘油和明胶海绵栓塞(HAI+HAE-I-GS)l4例。随访结果,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5.0%、62.5%和25.0%。作者从肝动脉联合用药、肿瘤类型与治疗方法选择及肝外转移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赵俊京李志岗耿进朝杨风鸣
关键词:晚期肝动脉栓塞疗法
影响桡骨远端骨折中医康复效果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影响桡骨远端骨折中医康复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门诊就诊的桡骨远端骨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72例,通过中央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试验组36例,脱落1例,男3例,女32例,平均年龄(61.78±8.61)岁;对照组36例,脱落2例,男7例,女27例,平均年龄(61.64±10.12)岁,最终完成69例。试验组给予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熏洗+功能锻炼治疗,均治疗3周。以Gartland和Werley腕关节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影像数据为评定标准,采集治疗前、治疗3周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康复介入时间、骨折复位质量、康复方法、焦虑情绪4个因素与腕关节中医康复疗效有相关性,康复方法的选择和焦虑情绪是影响腕关节功能中医康复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系统完善的中医综合康复指导及治疗对腕关节康复疗效的影响至关重要,而焦虑情绪作为影响腕关节功能康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生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赵勇董青青秦伟凯闫安张宽赵国东王钢耿进朝王站峰卢泽明
关键词:中医综合康复桡骨远端骨折腕关节功能障碍
全文增补中
京津冀地区1334例60岁及以上患者股骨颈骨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分析京津冀地区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调阅该地区8所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前数字化X线片,统计相关研究信息,应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描述及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纳入6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1334例,男女比例为1∶1.88,平均年龄(74.7±8.2)岁。左侧多于右侧;71-80岁所占42.3%;合并其他部位骨折61例(4.53%)。AO分型中31-B2型占40.3%,31-B3型骨折明显增加(P〈0.001)。移位的GardenⅢ、Ⅳ型骨折高达74.2%。结论京津冀地区女性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人数明显高于男性,〉70-80岁年龄段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同以往研究相比,31-B3型骨折比例有了明显增加;移位的GardenⅢ、Ⅳ型比例增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朱燕宾马信龙韩鸿宾周君琳部文茜王仁贵耿进朝杜继臣彭如臣张英泽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老年人流行病学AO分型
成人白血病骨髓MRI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成人白血病患者骨髓的MRI增强扫描影像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 :经病理证实 ,成人白血病患者 2 0例 ,其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AML) 1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6例 ,行腰椎、髂骨、股骨中上段骨髓SE及增强、脂肪抑制各序列成像MRI检查 ,与同期骨髓象白血病细胞计数 (BMT)对比分析。结果 :按骨髓MRI表现以及病变的信号强度、形态及病变范围等分成 3种类型。 (1)弥漫性斑片状影 ;(2 )弥漫性信号变化 ;(3 )不规则形阴影。结论 :MRI能为白血病确诊提供影像学依据 ,并有助于临床治疗和疗效的评价。
耿进朝时高锋李彩英李如迅梶间敏男伊藤胜阳
关键词:成人白血病骨髓MRI脂肪抑制
2010年至2011年京津唐地区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摘要】目的调查京津唐地区成人肱骨近端骨折流行学特征。方法多中心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京津唐地区8所医院诊治的成人新鲜骨折患者资料,筛选肱骨近端骨折纳入本研究。定义北京地区医院患者资料为A组,天津地区医院患者资料为B组,唐山地区医院患者资料为C组,统计患者年龄、性别、骨折AO/OTA分型等数据,分析影响骨折严重程度的因素。结果共收治1485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平均年龄为58.47岁,其中50—79岁年龄段患者最多(59.06%)。男568例,女917例,男女比为0.62:1。11-A型、11-B型和11-C型骨折分别占67.47%、20.34%和12.19%。11.A1、11.A2、11-A3和11-B1型骨折最常见,共占80.00%。A、B、C组男女比分别为0.05:1、0.55:1和1.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29.410,P〈0.001),A、B、C组骨折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160,P〈0.001),3组患者AO/OTA分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74.524,P〈0.001)。年龄、性别、地区和季节是骨折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随年龄增长更易发生严重骨折[OR=1.015,95%CI(1.009,1.021),P〈0.001],男性比女性发生严重骨折风险低[OR=0.738,95%CI(0.599,0.909),P〈0.001],北京[OR=0.244,95%CI(0.190,0.313),P〈0.001]和天津[OR=0.281,95%CI(0.217,0.362),P〈0.001]患者比唐山患者发生严重成人肱骨近端骨折风险低,夏季比冬季更易发生严重骨折[OR=1.366,95%CI(1.088,1.717),P:0.007]。结论成人肱骨近端骨折以女性患者为主,50—79岁患者最多,随骨折严重程度升高骨折例数减少。年龄、性别、患者来源地区和季节均为影响骨折复杂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骨折严重程度的预测提供了科学参考。
孙涛张英泽马信龙韩鸿宾周君琳部文茜王仁贵耿进朝杜继晨彭如臣
关键词:肩骨折流行病学研究性别分布年龄分布
2010年至2011年京津唐地区尺桡骨远端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摘要】目的调查京津唐地区尺桡骨远端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京津唐地区9所医院诊治的所有骨折患者资料,筛选出尺桡骨远端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北京地区医院患者资料定为A组,天津地区医院患者资料定为B组,唐山地区医院患者资料定为C组。统计患者性别、年龄、骨折AO分型等数据,对三组性别构成及年龄段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收治尺桡骨远端骨折4909例,占尺桡骨骨折的60.58%(4909/8104),占全身骨折的8.31%(4909/59080)。平均年龄46.5岁(1—99岁),其中儿童555例(11.31%),成人4354例(88.69%)。男女比为1:1.04。男性占49.11%,11~20岁年龄段患者构成比最高(19.87%)。女性占50.89%,51~60岁构成比最高(31.18%)。成人尺桡骨远端骨折高发骨折类型为23-A型(60.77%)。A组、B组和C组分别为1696例、2062例和1151例,分别占尺桡骨骨折的74.75%、68.57%和40.70%,占全身骨折的11.64%、15.79%和3.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年龄从高到低依次为A组、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23-A型构成比分别为64.19%、70.46%和3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京津唐地区尺桡骨远端骨折占尺桡骨骨折的60.58%,占全身骨折的8.31%,男性患者高发年龄段为11~20岁,女性为51~60岁,成人尺桡骨远端骨折高发类型为23-A型。
王海立马信龙韩鸿宾周君琳部文茜王仁贵耿进朝杜继晨彭如臣张英泽
关键词:桡腕关节流行病学研究性别分布年龄分布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