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缪锦来

作品数:145 被引量:692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3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15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4篇生物学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医药卫生
  • 1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1篇化学工程
  • 9篇农业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1篇冰藻
  • 40篇南极冰藻
  • 17篇活性
  • 10篇活性物质
  • 10篇降解
  • 8篇嗜冷菌
  • 8篇南极微生物
  • 8篇SP
  • 7篇绿藻
  • 7篇还原酶
  • 7篇谷胱甘肽还原...
  • 6篇低温降解
  • 6篇植物
  • 6篇抗氧化
  • 6篇UV-B辐射
  • 5篇入侵
  • 5篇生物降解
  • 5篇生物入侵
  • 5篇啤酒
  • 5篇极端环境

机构

  • 136篇国家海洋局第...
  • 33篇中国海洋大学
  • 16篇山东大学
  • 13篇哈尔滨工业大...
  • 11篇广东海洋大学
  • 9篇青岛科技大学
  • 5篇国家海洋局
  • 4篇海南大学
  • 4篇颐中(青岛)...
  • 3篇青岛大学
  • 3篇青岛华仁药业...
  • 2篇广西科学院
  • 2篇青岛海洋大学
  • 2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作者

  • 145篇缪锦来
  • 64篇李光友
  • 54篇郑洲
  • 22篇王以斌
  • 20篇刘芳明
  • 18篇石红旗
  • 18篇阚光锋
  • 15篇王波
  • 15篇张波涛
  • 14篇姜英辉
  • 14篇丁燏
  • 11篇王全富
  • 11篇侯旭光
  • 8篇刘发义
  • 7篇梁强
  • 7篇金青
  • 6篇沈继红
  • 5篇刘均玲
  • 5篇李灏
  • 5篇臧家业

传媒

  • 17篇中国海洋药物
  • 15篇海洋科学进展
  • 8篇中国水产科学
  • 8篇现代农业科技
  • 7篇海洋科学
  • 6篇中国海洋学会...
  • 4篇海洋与湖沼
  • 4篇极地研究
  • 3篇生物技术通报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微生物学通报
  • 3篇海洋环境科学
  • 3篇化学与生物工...
  • 2篇自然杂志
  • 2篇生命的化学
  • 2篇高技术通讯
  • 2篇海岸工程
  • 2篇2003'青...
  • 2篇全国首届海洋...
  • 1篇化工生产与技...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0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14篇2008
  • 11篇2007
  • 10篇2006
  • 30篇2005
  • 12篇2004
  • 10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1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在南极冰藻低温适应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15
2016年
对低温胁迫下两种南极冰藻胞内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两种冰藻对低温的适应性机制。测定不同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下两种南极绿藻细胞中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获得其在低温下随温度和胁迫时间变化的趋势,分析其产生变化的原因。结果显示,温度越低,塔胞藻Pyramidomonas sp.L-1胞内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越明显。-5℃,培养48 h后,脯氨酸含量是初始值的6.5倍,可溶性糖含量增加60%。衣藻Chlamydomonas sp.L-4胞内脯氨酸的含量同样为温度越低,胞内脯氨酸的含量越高;但随时间变化趋势与塔胞藻Pyramidomonas sp.L-1相反,含量随温度作用时间的增加出现减少的趋势。-5℃,48 h后脯氨酸含量基本维持不变,可溶性糖含量增幅达90%。结果表明,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在南极冰藻的低温适应性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不同藻种中的作用机制不同。
王以斌缪锦来姜英辉刘芳明郑洲李光友
关键词:南极冰藻脯氨酸可溶性糖
用ICP-AES方法检测啤酒中的复合微量元素被引量:2
2005年
本文建立了一种用ICP-AES的方法检测啤酒中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的方法,用该方法对啤酒中五种微量元素进行测定,所有元素的分析结果与推荐值偏差在4.5%之内.
尹花 钱中华 单连菊 缪锦来
关键词:ICP-AES啤酒复合微量元素氨基酸
Hg^(2+)对南极冰藻ChlorophyceaeL-4生长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及藻体富集Hg^(2+)的规律被引量:1
2015年
南极冰藻Chlorophyceae L-4是南极生态系统重要的初级生产力和组成部分,其长期生长在极地环境中,有着特殊的生理机制。在生存环境和生长条件发生变化时,冰藻的膜脂系统和蛋白含量都会发生变化,而在受到重金属胁迫时,冰藻的超微结构也会发生明显变化。【目的】研究Chlorophyceae L-4在重金属离子Hg2+胁迫条件下的状态和Hg2+富集以及对其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为南极环境监测提供依据。【方法】绘制南极冰藻细胞在重金属离子Hg2+不同浓度胁迫条件下的生长曲线,观察其超微结构;测定丙二醛含量和SOD酶活性变化;ICP-MS法研究藻体富集Hg2+规律。【结果】Hg2+在低浓度时(≤100μg/L),细胞个数较正常条件明显偏少;在高浓度时(≥250μg/L),出现细胞死亡。丙二醛含量随Hg2+浓度升高而升高,SOD酶活性则先增强再减弱。藻体富集Hg2+在1 h达到峰值,而在Hg2+浓度持续升高时,富集量轻微降低。【结论】Hg2+离子对冰藻生长有抑制毒害作用;对Chlorophyceae L-4抗氧化系统有明显不利影响;L-4富集Hg2+在1 h内饱和,Hg2+过高时,富集量稍微降低。
李冲杰綦晓青安美玲缪锦来王以斌刘芳明郑洲
关键词:CHLOROPHYCEAE抗氧化系统南极冰藻
南极冰藻在栉孔扇贝亲贝暂养中的应用研究
2008年
用南极冰藻和常温藻对栉孔扇贝进行对比暂养,结果表明:暂养后2组栉孔扇贝的摄食率无明显差异,栉孔扇贝的生化成分相差不大,南极冰藻不影响栉孔扇贝的生长、发育及性腺发育,说明南极冰藻适合在栉孔扇贝亲贝暂养中应用。
郑洲缪锦来
关键词:南极冰藻栉孔扇贝暂养
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测定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6
2002年
研究了银杏叶黄酮醇甙灌注色谱( Perfusion chromatography)测定方法。该方法采用外标定量法,使用YWG-C18反相柱,确定了较好的测定条件为:流动相甲醇-0.5%磷酸水溶液(60/40,v/v),流速1.5ml/min,检测波长360nm。槲皮素浓度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的范围为10~18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7.5%,RSD为0.67%。实验表明,黄酮醇甙水解经放置后,槲皮素含量下降,山奈酚含量上升,异鼠李素含量变化不明显,总黄酮醇甙含量呈下降趋势。
石红旗缪锦来韩丽张爱军吕培顶石书河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总黄酮
高含量9,11共轭亚油酸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高含量9,11共轭亚油酸的组合物。其9,11-共轭亚油酸总含量在95—99%,其它脂肪酸含量1—5%,不含10,12CLA。该组合物制备方法:以蓖麻油为原料;采用甲磺酰化反应,直接将连接在甘油三酯上的蓖麻醇酸...
石红旗缪锦来
文献传递
南极冰藻DNA光修复酶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被引量:3
2017年
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氯仿-乙醚混合溶剂(2∶3,体积比)为有机相,固态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为膜材,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南极冰藻DNA光修复酶脂质体。经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光修复酶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膜材比3∶1、药脂比1∶10、油相与水相体积比4∶1、超声时间6min,在此条件下,光修复酶脂质体的平均包封率达到(44.13±2.90)%。所制得的光修复酶脂质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平均粒径为(490.9±2.3)nm,Zeta电位在-30^-60mV范围内,制剂的质量标准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要求,为DNA光修复酶在日用防晒品中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李然陈璐陈璐金青金青
关键词:脂质体包封率正交实验
法莫替丁的多晶型与生物利用度被引量:20
1994年
本文研究了法莫替丁的多晶型问题,给出两种晶型的制备方法,并通过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谱和差热分析等测试确定了两种不同晶型的特征。另外,10名志愿健康受试者分两组口服A,B晶型的法莫替丁片(40mg含量)后,采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将不同血药浓度对时间的数据进行曲线拟合,计算得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46.8%和49.1%,经统计学处理,两种晶型的片剂在健康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
程卯生王敏伟缪锦来薛淑英孙建春沈建民
关键词:法莫替丁多晶型生物利用度高效液相色谱
南极冰藻的研究及其应用前景
1.南极冰藻的研究现状南极是一个严寒、低光照、强辐射的环境,除了短暂的夏季,常年被冰雪所覆盖,最大面积可达22×106KM,严寒的气候在南极已存在至少1400万年。南极冰藻主要是指在南极极端环境海冰中生长的一大类微型藻类...
缪锦来王波阚光锋姜英辉张波涛侯旭光李光友
文献传递
南极海冰细菌科尔韦尔氏菌低温适应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以南极海冰细菌(Colwellia sp.NJ341)为材料,从蛋白质、酶和脂肪酸等方面对0℃下低温适应性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与15℃相比,0℃下菌株NJ341的生长量和蛋白质含量处于较高值;不饱和脂肪酸C16∶1ω9和C16∶1ω7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C18∶1显著下降(P<0.05);脂质过氧化的重要参数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但在4^-5℃变化幅度不大;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力在8~22℃温度范围内没有检测到,而在4^-5℃范围内其活力极显著增加(P<0.01)。这些重要生理参数的变化将有助于了解低温微生物在接近冰点温度下的适应机制。
王全富侯艳华缪锦来徐仲阚光锋李光友沈继红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