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纪莹童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先天
  • 3篇先天性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病
  • 2篇用药
  • 2篇手术
  • 2篇术前
  • 2篇术前用药
  • 2篇七氟烷
  • 2篇咪达唑仑
  • 2篇先天性心脏
  • 2篇先天性心脏病
  • 2篇麻醉
  • 2篇麻醉诱导
  • 2篇患儿
  • 2篇氟烷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先天性...
  • 1篇心脏病患儿
  • 1篇胸腔

机构

  • 6篇首都儿科研究...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7篇纪莹童
  • 5篇潘守东
  • 4篇陈刚
  • 3篇张弦
  • 3篇马旭波
  • 2篇陈增芳
  • 2篇于沛洁
  • 2篇卿恩明
  • 1篇冯敏
  • 1篇欧阳川
  • 1篇任宪凤
  • 1篇晏馥霞
  • 1篇马立霜
  • 1篇韩丁
  • 1篇刘宏妍
  • 1篇李帆

传媒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中国医刊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第八届北京五...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用于患儿术前用药效果的比较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比较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用于患儿术前用药的效果。方法择期行普通外科或泌尿外科手术的患儿92例,年龄1.6岁,其中1~3岁及4~6岁儿童各46例,ASA分级I或Ⅱ级,按年龄段分层后随机分为2组(n=46):咪达唑仑组(M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于麻醉诱导前约20min由家长陪同进入麻醉准备室,分别于10min内静脉输注咪达唑仑0.1mg/kg或右美托咪啶1μg/kg。采用异丙酚-罗库溴铵.瑞芬太尼行麻醉诱导,七氟醚-瑞芬太尼-罗库溴铵维持麻醉。于用药前(T1)、与家长分离(T2)和进入手术室(T3)时记录改良耶鲁术前焦虑评分(mYPAS)、镇静评分、HR、MAP、RR、SpO2。于T2-3时记录患儿进入睡眠状态(镇静评分4分)的发生情况。记录七氟醚呼气末浓度(CetSev)、瑞芬太尼输注速率、拔除喉罩时间、意识恢复时间 、麻醉恢复室观察时间、苏醒期谵妄发生率、补救镇痛药使用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1时比较,两组T2-3时mYPAS评分降低、镇静评分升高,D组T2时HR及T2-3时MAP降低,M组L时HR升高(P〈0.05);与M组比较,D组T2-3时镇静评分和睡眠发生率升高,T2时HR降低(P〈0.05),mYPAS评分、RR、MAP、SpO2、CetSev、瑞芬太尼输注速率、拔除喉罩时间、意识恢复时间、麻醉恢复室观察时间、苏醒期谵妄发生率、补救镇痛药使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用于患儿术前用药的镇静效果优于咪达唑仑,但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强于咪达唑仑,需注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潘守东马旭波陈刚张弦冯敏纪莹童陈增芳于沛洁任宪凤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咪达唑仑术前用药法
机械通气对室间隔缺损婴儿脑血流速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测量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cerebral blood flow velocity,CBFV),MostCare监测血流动力学,分析室间隔缺损患儿在麻醉诱导期间机械通气对CBFV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择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7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入室麻醉诱导行气管插管后,给予定容机械通气,吸入氧浓度50%。调整潮气量和呼吸频率,使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从30mmHg(T1)逐渐上升至35mmHg(T2)、40mmHg(T3)、45mmHg(T4)。测量各时间点CBFV、搏动指数、阻力指数,记录脉搏氧饱和度、心率、心指数、每搏量指数、体循环阻力指数。参数相关性采用Pearson分析。结果T1~T4时刻,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CBFV显著增加(P<0.05);与T1相比,T4时刻体循环阻力指数显著降低(P<0.05);患儿心率、心指数、每搏量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T1~T4过程中CBFV与潮气量、呼吸频率和每分通气量呈负相关,搏动指数、阻力指数与潮气量、呼吸频率和每分通气量呈正相关。结论室间隔缺损患儿在麻醉诱导阶段,维持较低每分通气量可以提升CBFV和降低脑血管阻力,而对体循环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纪莹童谢思远韩丁欧阳川欧阳川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机械通气脑血流速度血流动力学
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麻醉用于不同年龄段患儿手术效果的比较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 比较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CL-TCI)麻醉用于不同年龄段患儿手术的效果.方法 拟在全麻下择期行泌尿外科手术患儿45例,ASA分级Ⅰ或Ⅱ级,性别不限,体重10~63 kg,根据患儿年龄分为3组(n=15):幼儿组(1~3岁)、学龄前组(4~6岁)和学龄组(7~12岁).将BIS监测仪与CL-TCI系统连接,麻醉维持期系统进入CL-TCI模式,自动调整丙泊酚血浆靶浓度,设置目标BIS值为45~55.术中采用血浆靶浓度TCI瑞芬太尼,按需静脉注射罗库溴铵.记录BIS40~60时间占比和反映输注系统性能的执行误差中位数(MDPE)、执行误差绝对中位数(MDAPE)、摆动度、总体评分.记录术中丙泊酚用量、平均血浆靶浓度、调整频率、瑞芬太尼和罗库溴铵的用量,记录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时间、自主睁眼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结果 与幼儿组比较,学龄前组和学龄组BIS40~60时间占比升高,MDPE、MDAPE、摆动度和总体评分降低,瑞芬太尼用量降低(P〈0.05);与学龄前组比较,学龄组瑞芬太尼用量降低(P〈0.05),BIS40~60时间占比、MDPE、MDAPE、摆动度和总体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丙泊酚用量、平均血浆靶浓度、调整频率、罗库溴铵用量、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CL-TCI麻醉用于学龄前和学龄患儿手术的稳定性优于幼儿.
潘守东谢洁张弦陈刚纪莹童马旭波
关键词:二异丙酚药物释放系统
七氟烷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麻醉诱导的效果比较
目的 评价七氟烷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吸入麻醉诱导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16例(均为非发绀型).性别不限,年龄1-6岁,体重10-25kg,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七氟烷试验组(S组,n=8),氯胺酮...
纪莹童卿恩明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七氟烷麻醉诱导氯胺酮
胸腔镜下新生儿先天性膈疝微创手术的病死率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以胸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在新生儿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中的应用日益增多。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在微创外科时代,新生儿CDH的病死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所有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病例,分析术后30 d内病死率。根据入组患儿术后30 d内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术前、术中和术后可能预测因素的差异。结果研究期间共有50例CDH新生儿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其中32例(64.0%)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术后30 d内死亡15例(病死率为30.0%)。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孕25周产前诊断(P=0.006)、低出生体重(<2500 g,P=0.029)、合并简单先天性心脏病(P=0.037)、术前使用高频震荡通气(HFOV,P<0.001)、术前氧合指数(OI,P=0.007)、美国麻醉医师体格分级(ASA分级,P=0.014)、手术时年龄(P=0.045)、开腹手术(P<0.001)和术毕OI(P<0.001)共9项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微创外科时代,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术后30 d病死率为30.0%,主要与患儿自身病情危重程度有关;微创手术在改善新生儿膈疝转归中的价值仍需要进行更深入研究。
潘守东潘守东纪莹童纪莹童陈刚马立霜
关键词:新生儿先天性膈疝转归胸腔镜手术
咪达唑仑经鼻喷雾用于幼儿术前焦虑的疗效评价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评价咪达唑仑经鼻喷雾用于幼儿术前焦虑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拟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幼儿(年龄1~3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生理状态评分Ⅰ~Ⅱ级,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和生理盐水组各40例,进入手术室前5 min采用MAD Nasal^(TM)经鼻黏膜喷雾给药装置分别给予咪达唑仑(5 mg/m L)和生理盐水0.04 m L/kg。观察并记录患儿与家长分离时的镇静评分(G评分)、麻醉诱导时的面罩接受程度评分(S评分)、术毕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EA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咪达唑仑组G评分、S评分均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EA评分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两组术毕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术前用药或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咪达唑仑经鼻喷雾可有效用于幼儿术前焦虑。
张弦潘守东马旭波陈刚纪莹童李帆刘宏妍陈增芳于沛洁
关键词:咪达唑仑术前用药
七氟烷应用于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麻醉诱导效果的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七氟烷应用于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吸入麻醉诱导的效果。方法选择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试验组(S组,n=30),氯胺酮对照组(K组,n=30)。记录首次数据后,S组用面罩密闭于患儿口鼻处,将麻醉剂氧流量开至4L/min,七氟烷挥发罐刻度开至8%,先让患儿自主呼吸,当呼吸减弱后立即手控通气,当心率开始下降,患儿体动静止后降低氧流量和七氟烷吸入浓度,开放外周静脉注入肌肉松弛剂,当肌肉松弛后经鼻或口插入气管内导管,结束麻醉诱导。K组处理先同S组,准备就绪后肌注氯胺酮6mg/kg,当患儿入睡后开放外周静脉注入肌肉松弛剂,手控呼吸,当肌肉松弛后经口或鼻插入气管内导管,结束麻醉诱导。两组患儿均在入睡时开始记录各种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入睡时间及对刺激的各种反应。结果 S组与K组相比较,两组患儿入室时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HR、SPO2与麻醉诱导结束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之间的MAP、SPO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麻醉诱导结束时两组之间的HR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儿入睡时间S组为(57.4±18.5)秒,K组为(88.7±31.7)秒,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中K组患儿对刺激反应明显较S组强烈,且维持时间长;K组患儿经口或经鼻行气管内插管时口腔分泌物明显多于S组。结论七氟烷可应用于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麻醉诱导。
纪莹童卿恩明
关键词:七氟烷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麻醉诱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