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纪永佳

作品数:13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血清
  • 6篇肝炎
  • 5篇免疫
  • 4篇纤维化
  • 4篇病毒
  • 3篇蛋白
  • 3篇血清免疫
  • 3篇血清免疫抑制...
  • 3篇血清透明质酸
  • 3篇制酸
  • 3篇酸性蛋白
  • 3篇透明质酸
  • 3篇免疫缺陷
  • 3篇免疫抑制
  • 3篇免疫抑制酸性...
  • 3篇急性肝
  • 3篇急性肝炎
  • 3篇肝纤维化
  • 2篇缺陷病
  • 2篇综合征

机构

  • 12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市公共卫...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纪永佳
  • 9篇张占卿
  • 7篇吕莹
  • 4篇陆伟
  • 4篇丁贤
  • 4篇童海涛
  • 4篇卢洪洲
  • 3篇陆伟
  • 1篇刘莉
  • 1篇肖宏
  • 1篇王冯滨
  • 1篇张仁芳
  • 1篇沈银忠
  • 1篇齐唐凯
  • 1篇张锋镝
  • 1篇皱颖
  • 1篇刘惜年
  • 1篇孙建军

传媒

  • 2篇肝脏
  • 2篇第五届全国肝...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世界感染杂志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09
  • 1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19例艾滋病患者并发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探讨AIDS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一科确诊为AIDS并符合DILI诊断的患者119例。分析患者用药情况、CD4^+T淋巴细胞计数、临床表现、肝脏生化指标、治疗方法、肝损伤持续时间及预后,并对患者DILI进行分型及分级,观察不同药物导致的DILI对肝生化指标的影响。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58例已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患者的肝损伤分级(χ~2=15.756,P<0.001)、TBil水平(Z=-3.466,P=0.010)及Alb水平(Z=-1.968,P=0.049)明显高于61例未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患者;已明确导致患者DILI的药物种类中8例为抗真菌药物、41例为抗细菌药物、18例为抗结核药物、24例为抗病毒药物,抗结核药物较其他3种药物所致DILI患者的TBil水平更高(H=12.804,P=0.005),抗细菌药物及抗结核药物所致DILI的Alb水平低于其他2组(H=14.236,P=0.003),抗结核药物及抗病毒药物造成的肝损伤等级明显高于抗细菌药物和抗真菌药物(χ~2=16.373,P=0.008)。肝细胞损伤型患者住院治疗时间较短(χ~2=8.046,P=0.045);高水平ALP、低水平ALT提示需较长时间住院治疗(Z值分别为-2.943、-2.592,P值均<0.05)。结论 AIDS患者用药复杂,易并发DILI,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加重肝损伤,但对患者预后影响不明显。临床用药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肝功能,实时了解肝脏炎症活动状态,有助于减少AIDS患者的DILI发生率。
杨君洋齐唐凯张仁芳刘莉沈银忠纪永佳卢洪洲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药物性肝损伤预后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相关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随着HIV感染者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生存时间延长,HIV感染相关神经认知功能障碍(HAND)引起广泛关注。研究证据表明,HIV感染过程中各种细胞因子上调,导致血脑屏障通透性上升。受益于此,外周游离HIV病毒以及被HIV感染的免疫细胞(单核/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可加速穿越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并导致中枢神经细胞感染HIV。此外,HIV感染的单核/巨噬细胞或T淋巴细胞进入中枢系统后还分泌多种促炎性细胞因子如TNF、IL-1β等激活小胶质细胞以及星形胶质细胞。脑胶质细胞被激活后与血管周围外来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共同作用分泌炎症介质,导致HIV感染相关中枢神经系统炎症以及神经功能损伤。HAND发病尽管受多种因素影响,但越来越多证据表明,HIV相关神经炎症反应是导致HIV感染者出现神经认知功能以及行为异常最重要的原因,未来应当围绕于此进行HAND相关治疗研究。本文就近年来HAND免疫发病机制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纪永佳卢洪洲
关键词:免疫
血清透明质酸预测肝纤维化的再评价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分析影响慢性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水平的因素,进一步探讨血清HA预测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慢性肝炎81例,诊断参照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血清HA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肝穿刺活检标本进行分级和分期。统计分析采用SPSS11.5软件,采用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协方差分析,考察影响血清HA水平的主要因素。结果年龄与病理分级和分期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s=-0.006,P=0.956和rs=0.124,P=0.270),年龄与血清HA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13,P=0.000);病理分级与分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s=0.633,P=0.000);病理分级和分期与血清HA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s=0.290,P=0.009和rs=0.543,P=0.000);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病理分级和分期患者血清HA水平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F=3.871,P=0.025和F=8.476,P=0.000),双因素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血清HA水平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年龄和病理分期,其偏Eta平方值分别为0.198和0.103。结论血清HA水平可预测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但血清HA受年龄因素的影响。
张占卿陆伟纪永佳吕莹童海涛
关键词:透明质酸年龄慢性肝炎肝纤维化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免疫活性细胞与临床、病理关系
2005年
肖宏张占卿纪永佳皱颖
关键词:乙型肝炎外周血免疫活性细胞机体免疫
2016年反转录病毒及机会性感染大会亮点荟萃
2016年
每年一届的反转录病毒及机会性感染大会(Conference on Retroviruses and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CROI)作为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HIV)科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会议,自从创办以来备受关注。第23届CROI会议于2016年2月22-25日在美国波士顿举行。此次会议通过全体会议、专题讨论、小组讨论、主题讨论、
孙建军张锋镝纪永佳杨君洋卢洪洲
关键词:疫情防控代谢综合征
慢性肝炎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影响因素的探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肝炎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的因素。方法慢性肝炎78例,肝活检标本的病理分级和分期参照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typeⅢ,PCⅢ)、层粘蛋白(laminin,LN)和Ⅳ型胶原(typeⅣcollagen,ⅣC)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统计分析采用SPSS 11.5软件。结果患者年龄与血清HA和PCⅢ水平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0和0.048),与血清LN和ⅣC水平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210和0.892);病理分级与血清HA、PCⅢ和ⅣC水平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33、0.005和0.002),病理分期与HA、PCⅢ、LN和ⅣC水平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0、0.000、0.031和0.000)。双因素协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影响血清HA水平的因素依次分别为年龄和病理分期,其偏Eta平方分别为0.149和0.111;年龄以及病理分级和分期对血清PCIII水平无显著影响。双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影响血清LN水平的因素依次分别为分期、分级与分期的交互作用和分级,其偏Eta平方分别为0.193、0.174和0.136;病理分级和分期对血清ⅣC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年龄对血清HA水平有显著影响,病理分期对血清HA水平也可能有显著影响;年龄以及病理分级和分期对血清PCⅢ水平无显著影响;病理分级和分期对血清LN水平有显著影响;病理分级和分期对血清ⅣC水平无显著影响。
张占卿陆伟吕莹丁贤纪永佳童海涛
关键词:层粘蛋白慢性肝炎
急性肝炎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变化的因素和作用
张占卿陆伟吕莹纪永佳丁贤
血清透明质酸预测肝纤维化程度的再评价
张占卿陆伟纪永佳吕莹童海涛
血清透明质酸预测肝纤维化程度的再评价
目的:分析影响慢性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水平的因素,进一步探讨血清HA预测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慢性肝炎81例,血清HA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参照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对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标本进行分...
张占卿陆伟纪永佳吕莹童海涛
文献传递
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9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 71)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和临床特点。[方法]对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08年5月—2008年7月收治的实验室确诊的91例EV 71型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结果]5月、6月、7月收治患者分别占收治患者总数的53.85%、38.46%、7.69%;年龄分布30 d^15岁,其中3岁以下患者占患者总数的69.23%。以发热为首发症状患者占患者总数的93.41%;有手掌、足底疱疹的患者占患者总数的100.00%,同时有手掌、足底疱疹和口腔黏膜疱疹患者占患者总数的70.33%。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异常患者分别占患者总数的51.65%、82.42%。[结论]上海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高峰季节为5—7月,3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受累人群;发热、手足皮疹和口腔疱疹为手足口病的主要表现,EV 71型易导致心肌损害。
纪永佳张占卿王冯滨刘惜年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流行病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