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心病
  • 3篇介入
  • 3篇介入治疗
  • 3篇冠心病
  • 2篇动脉介入治疗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心室
  • 2篇右室
  • 2篇右心
  • 2篇右心室
  • 2篇皮素
  • 2篇贫血
  • 2篇起搏
  • 2篇综合征
  • 2篇综合征患者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素
  • 2篇内皮素-1

机构

  • 12篇包头医学院第...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2篇纪晓玲
  • 6篇金树琦
  • 6篇郭晓玲
  • 4篇张杰梅
  • 4篇王蒙琴
  • 3篇周丽芹
  • 3篇蔺雪峰
  • 2篇吕运梅
  • 2篇杨艳红
  • 2篇张慧恩
  • 2篇孙丽
  • 1篇吕文武
  • 1篇宋俊挺
  • 1篇李志芹
  • 1篇马俊彪
  • 1篇李敏
  • 1篇裴汉军
  • 1篇闫俊文
  • 1篇李淑华
  • 1篇崔锦钢

传媒

  • 3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心血管病防治...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4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多年来,人们一直怀疑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改变了心室激动及收缩顺序,导致心室收缩不同步,最终将诱发心力衰竭。为了减轻这种不良后果,有学者提出了更生理的起搏部位如右室中位间隔和高位间隔起搏替代右室心尖部起搏。为此,我们采用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技术评估了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纪晓玲张杰梅吕运梅
关键词:不同部位起搏血流动力学右心室右室心尖部起搏心室收缩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CD133^+循环祖细胞水平研究
2010年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CD133+循环祖细胞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对照组和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膜上CD133+的表达率。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CD133+表达的EPCs水平为(0.09217±0.01428)%。不稳定性心绞痛组CD133+表达的EPCs水平(0.04507±0.02474)%。对照组为(0.03739±0.02127)%。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CD133+循环祖细胞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郭晓玲蔺雪峰安莉金树琦王蒙琴张杰梅周丽芹张慧恩孙丽李志芹马俊彪宋俊挺杨艳红郭晓滨纪晓玲金丁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右心室不同部位临时起搏对心脏收缩的同步性和心功能的影响
纪晓玲
应用Tei指数评价干燥综合症患者的右室功能
2011年
目的 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PW)测定右室Tei指数评价干燥综合症(SS)的右室功能,为临床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PW对30例正常对照者及SS患者30例进行右室Tei指数测定,并记录心脏结构及其它功能参数如E峰、A峰、E/A等,同时测量三尖瓣口返流速度,应用三尖瓣返流法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结果 SS患者组右室Tei指数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右室Tei指数还不能作为SS患者早期心功能改变的指标.
吕运梅吕文武纪晓玲
关键词:脉冲多普勒TEI指数右室功能
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治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是临床常见的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原因之一,也是肺动脉高压常见的类型之一,其发病率高,预后差[1-2],以临床特点、超声心动图指标、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作为诊断和评估预后和治疗这类肺动脉高压的重要依据。这一领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值得进一步探索。
纪晓玲郭晓玲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
冠心病患者内皮素-1基因TaqⅠ多态性的研究
郭晓玲金树琦王蒙琴张杰梅周丽芹张慧恩杨艳红孙丽纪晓玲李敏闫俊文李淑华
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并且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研究其发病原因以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成为医疗界迫在眉睫的问题。研究表明冠心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起很重要的作用。本课...
关键词:
关键词:冠心病内皮素-1基因多态性
贫血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远期预后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贫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08年8月~2011年10月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84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贫血的诊断标准(血红蛋白男性<130g/L,女性<120g/L),将患者分为贫血(211例)组和非贫血组(635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平均随访620d。结果贫血组患者较非贫血组年龄大、糖尿病比例高、血肌酐水平偏高、冠脉病变程度重(P<0.05),术后病死率和不良心脑血管事件高。结论贫血是PCI术后远期病死率及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金树琦纪晓玲
关键词:贫血预后
慢性贫血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病死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关系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慢性贫血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病死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8月—2011年10月接受PCI治疗的8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分为贫血组(211例)和非贫血组(635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病死率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贫血组年龄、糖尿病比例、血肌酐水平、冠脉病变程度较非贫血组偏高,术后病死率和不良心血管事件亦高。结论:慢性贫血是PCI术后远期病死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纪晓玲郭晓玲蔺雪峰王蒙琴金树琦
关键词:贫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内皮素-1基因Taq I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基因Taq I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对138例中国汉族CHD患者和112例对照组进行ET-1基因Taq I多态性分析。结果CHD组ET-1基因Taq I多态性TT、TC、CC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TC和CC基因型频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着性(X^2=17.5,P<0.01)。T、C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C等位基因频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着性(X^2= 15.56,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CHD的危险因素显示,ET-1基因Taq I多态性(C等位基因)为CHD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T-1基因Taq I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CHD的发生具有相关性,C等位基因可能是CHD的易感性标志。
金树琦郭晓玲王蒙琴纪晓玲
关键词:冠心病内皮素-1TAQ基因多态性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AMI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治疗,根据手术时间被分为急诊组和择期组,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治疗后两组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均明显下降,但急诊组术后明显低于择期组,而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均明显上升,但急诊组术后明显高于择期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心输出量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后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介入治疗,可有效预防再梗死和心肌缺血,改善心功能和预后,其中急诊PCI治疗效果更佳。
金树琦纪晓玲蔺雪峰郭晓玲周丽芹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心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