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志红
- 作品数:26 被引量:96H指数:7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空军医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严重内毒素血症对家兔脑组织内部血流的影响
- 1999年
- 笔者采用^(99m)TC标记蛙红细胞制成放射性生物球,观察严重内毒素血症状况下家兔脑组织内部血流分布的变化及注射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后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大量内毒素注入家兔脑组织后,可引起脑组织内部血流分配紊乱,应用抗体进行保护可抑制脑血流量减少,能有效地纠正血流分配紊乱现象.
- 朱明光吴兴裕韩厉萍章志红
- 关键词:脑组织
- +GZ暴露时M-3动作的防护效果及动作周期时间被引量:2
- 1998年
- +GZ暴露时M-3动作的防护效果及动作周期时间罗新林荆茂玲章志红【关键词】(Keywords)加速度(acceleration)抗G动作(anti-Gmaneuver)G耐力(G-tolerance)【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852.21笔者于1...
- 罗新林荆茂玲章志红
- 关键词:加速度
- +Gz重复暴露后大鼠脑皮层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被引量:37
- 1996年
- 为探讨+Gz重复暴露对脑皮层神经元的损害及其机理,用光镜与电镜对+10Gz/3min重复暴露三次后不同时间大鼠脑皮层结构进行了定性观察。结果表明:①光镜下可见,+Gz重复暴露三次后大鼠顶叶皮层少数神经元表现为缺血性改变,暴露后24h即已基本恢复正常。②电镜下可见,+Gz重复暴露三次后大鼠脑皮层少数锥体细胞线粒体肿胀、嵴模糊不清;散在锥体细胞变性,内质网、核糖体减少,溶酶体增多;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伸向管腔的突起增多。暴露后24h皮层神经元超微结构则基本恢复正常。提示,+10Gz/3min重复暴露引起的大鼠脑皮层神经元损害是可逆的。其可能主要与+Gz引起的脑缺血及脑内应力变化等有关。
- 孙喜庆张立藩吴兴裕姜世忠章志红
- 关键词:正加速度大脑皮质形态学
- 可变角度简易倾斜床的研制被引量:7
- 1998年
- 为了头低位倾斜卧床模拟失重实验和进行立位耐力检查,设计研制了一种可变角度的简易倾斜床.倾斜床系钢管钢架结构,由躺床、支架和固定部分组成.通过钢栓固定装置,躺床可稳定固定在-15°,-6°,0°,10°,20°,60°,70°,75°,90°位置.设计满足了躺床角度调整灵活方便、固定安全可靠,最小转角为2°的要求.倾斜床造价低,重量轻,操作方便,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 姚永杰吴兴裕孙喜庆李志学章志红
- 关键词:模拟失重
- +G_Z重复暴露对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8
- 1996年
- 目的探讨反复+GZ暴露对脑的病理生理影响及其机制。方法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GZ重复暴露后1h组和6h组三组,每组6只。实验组大鼠在动物离心机上经历3次+10GZ/3min(两次之间间歇30min)作用。对照组大鼠G值为+1GZ。分别于暴露后1h及6h将大鼠麻醉后原位固定,完整取脑,利用NADPH-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分布与染色强度的变化。结果NOS阳性神经元在脑内的一些特殊核团出现。+GZ重复暴露3次后大鼠脑组织NOS阳性神经元及纤维的形态特点与对照组相似。暴露后1h,大鼠顶叶皮层、海马CA1区及纹状体内的NOS阳性神经元数目较对照组分别增加30.0%、250.0%及45.0%(P<0.05);暴露后6h,顶叶皮层、海马CA1区及纹状体内的NOS阳性神经元数目则分别增加30.0%、300.0%及55.0%(P<0.05)。梨状皮层内NOS阳性神经元数目有增加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未达到显著性水平。上述区域内NOS阳性神经元的灰度较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0GZ/3min重复暴露3次可引起大鼠顶叶皮层、海马及纹状体等部位NOS阳性神经元数目显著增多?
- 孙喜庆张立藩马丹吴兴裕姜世忠章志红
- 关键词:脑损伤一氧化氮合酶
- +Gz重复暴露对大鼠脑组织离子含量及ATP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5
- 1995年
- 为探讨持续性高十Gz对脑的影响及新的有效防护措施,观察了十10Gz/3min重复暴露3次对大鼠脑皮层K+、Na+、Ca2+和水含量以及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Gz/3min重复暴露3次后即刻及1h,大鼠脑皮层K+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Na+-K+-ATP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暴露后6hK+含量及Na+-K+-ATP酶活性已基本恢复,与对照组相差均不显著;在十Gz暴露后即刻,Na+含量有升高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水含量则无明显变化,暴露后1h及6hNa+及水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Gz暴露后各时间组的Ca2+含量及Ca2+-ATP酶活性较对照组则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十10Gz/3min重复暴露3次可引起大鼠脑皮层离子平衡的紊乱。后者可能在十Gz致脑水肿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孙喜庆张立藩吴兴裕姜世忠章志红
- 关键词:正加速度腺苷三磷酸酶
- 全身Z轴低频振动对人计算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 1997年
- 随着航空和航天事业的发展,振动给人们造成的危害日益受到重视,直升机飞行更为突出.近年研究表明,振动对人体的生理心理影响主要是,视敏度降低。
- 姚永杰韩厉萍吴兴裕章志红
- 关键词:全身振动
- 下体负压致兔意识丧失的监测被引量:5
- 1997年
- 目的用下体负压(LBNP)技术建立兔意识丧失(LOC)的模型,旨在找出一些切实可行的LOC监测指标。方法按阶梯下降的方法,将8只兔暴露于不同的负压值下(-1.33kPa、-2.67kPa、-4.00kPa、-5.33kPa和-6.67kPa),每种负压值持续作用1min,观察兔发生LOC的动态过程,并记录有关生理指标。结果LBNP可致兔发生LOC、EEG拉平,但滞后于颈总动脉血流量(CBF)降到零后39.75±6.40s;CBF与动脉血压的变化关系密切(r=0.971,P<0.01),其直线回归方程为Q=1.40BP-4.72(Q为CBF,Q=0时,BP=3.37kPa)。结论可选用CBF降为零作为发生LOC的监测指标;以EEG拉平作为监测指标,会夸大LOC的病理损害性;离心机实验时,眼水平动脉血压降为0kPa似乎可代替CBF作为LOC的监测指标。
- 李靖吴兴裕孙喜庆章志红姚永杰李志学
- 关键词:负压下体负压加速度动物模型
- 抗肿瘤坏死因子单抗对内毒素血症家兔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观察内毒素血症对家兔外周血管阻力、心输出量和平均动脉压的影响及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的对抗效果。方法 内毒素静脉注射复制动物内毒素血症模型 ,电磁血流量计测量心输出量 ,多道生理记录仪测量血压。结果 内毒素组和无关抗体组在注射内毒素后 ,平均动脉压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P <0 0 1 ) ;抗体保护组经历一过性血压降低后 ,平均动脉压在 60min基本恢复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的水平 (P >0 0 5)。心输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的变化情况与血压改变相类似。结论 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可有效防止内毒素血症导致的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下降 。
- 朱明光谢淑丽吴兴裕章志红
- 关键词:低血压内毒素血症家兔血流动力学
- 兔病理性氧供依赖性模型的血液流变学变化
- 1995年
- 以小剂量大肠杆菌内毒素分次注射复制了家兔病理性氧供依赖性(POSD)模型,观察了氧供(DO-2)、氧耗量(VO-2)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特点。结果显示,在DO-2-VO-2的关系中,对照组依赖段的斜率与内毒素组斜率相差显著(P<0.05),POSD时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浓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等增加。循环系统状态基本稳定,肝、肾功能及肺湿/干重比结果尚无显著变化,而血液流变性质已发生改变,故可认为在POSD现象时,其血液流变学改变早于机体出现的其它机能变化,是其早期改变之一。
- 韩厉萍吴兴裕姜世忠章志红张立藩
- 关键词:内毒素血液流变学氧供氧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