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睿韬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废水
  • 5篇酵母
  • 5篇酵母废水
  • 2篇生化处理
  • 2篇生物处理
  • 2篇内电解
  • 1篇厌氧
  • 1篇厌氧处理
  • 1篇有机物
  • 1篇预处理
  • 1篇皂素废水
  • 1篇综合利用
  • 1篇微生物产物
  • 1篇可溶性微生物...
  • 1篇好氧
  • 1篇好氧处理
  • 1篇废水研究
  • 1篇废水治理
  • 1篇SMP
  • 1篇处理过程

机构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武汉工程大学

作者

  • 6篇史郁
  • 6篇刘慧
  • 6篇程睿韬
  • 6篇周旋
  • 5篇王焰新
  • 1篇信欣
  • 1篇杨雪芬

传媒

  • 3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全国玉米深加...

年份

  • 4篇2007
  • 2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酵母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7年
文章总结了酵母废水厌氧、厌氧-好氧、厌氧-好氧-兼氧反硝化等生物处理工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并介绍了酵母废水厌氧处理的菌种筛选、复合微生物技术等能改善其生物处理效果的研究,阐述了生物处理酵母废水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周旋刘慧王焰新史郁程睿韬
关键词:酵母废水生物处理厌氧处理好氧处理
内电解预处理酵母工业废水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酵母工业废水属于高浓度、高色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如果不进行有效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研究了以铁屑和活性炭为原料的内电解方式处理酵母废水,对影响内电解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试验,确定了反应条件。在确定条件下试验,内电解对色度、COD的去除有一定的效果,重要的是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生物处理。
周旋刘慧王焰新史郁程睿韬
关键词:酵母废水内电解
酵母废水处理技术进展被引量:16
2007年
酵母工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浓度、高色度有机废水。对国内外酵母废水处理技术新进展进行了综述。目前在酵母废水处理工程实践中运用最多的是UASB,废水经厌氧—好氧生物处理系统处理后,出水COD达到1000~1800mg/L。适当预处理可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提高生化处理效果。生物强化处理、化学混凝、化学氧化、膜分离等工艺有较好处理效果。高浓度酵母废水制肥、循环使用等综合利用技术已得到应用,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周旋刘慧王焰新史郁程睿韬
关键词:酵母废水生化处理
酵母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综述了国内外酵母废水处理技术新进展,介绍了酵母废水厌氧-好氧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工艺的成果、发展方向,并展望了酵母废水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周旋刘慧王焰新史郁程睿韬
关键词:酵母废水生化处理综合利用废水治理
文献传递
皂素废水处理过程中有机物变化的表征被引量:2
2007年
通过比较皂素废水、内电解、好氧与厌氧处理后废水中有机物质的分子量分布以及组成特点,确定皂素废水处理过程中有机物的变化。结果表明:厌氧与好氧处理后,COD值有显著减少;皂素废水经过厌氧和好氧处理后还生成一些新物质,微生物产物(SMP)。
程睿韬刘慧周旋信欣杨雪芬史郁
关键词:皂素废水内电解生物处理有机物
酵母废水处理出水中可溶性微生物产物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在厌氧条件下对酵母废水中惰性可溶COD(SI)进行了测定,对不同COD浓度废水的可溶性微生物产物(SMP,Sp)的产生量与残余可溶性COD(SR)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当酵母废水初始COD浓度S0在1230.5~6516.3mg/L时,研究发现SI/S0为0.101,Sp/S0在0.06~0.09之间;Sp/SR在0.3~0.4之间,SI/SR比值在0.4~0.6之间;随着S0升高,SR、Sp也相应增加,呈一定的线性关系,其关系式分别为SR=0.1556S0+125.34(r=0.9841),Sp=0.0509S0+79.224(r=0.909)。
周旋刘慧王焰新史郁程睿韬
关键词:酵母废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