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树军

作品数:208 被引量:741H指数:13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6篇期刊文章
  • 57篇会议论文
  • 1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4篇化学工程
  • 42篇理学
  • 3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1篇医药卫生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6篇聚乳酸
  • 34篇改性
  • 28篇乙烯
  • 27篇复合材料
  • 27篇复合材
  • 26篇共混
  • 22篇共聚
  • 21篇聚乙烯
  • 18篇性能研究
  • 17篇淀粉
  • 16篇聚氨酯
  • 15篇树脂
  • 15篇共聚物
  • 13篇共混物
  • 12篇弹性体
  • 11篇电性能
  • 11篇热塑性
  • 11篇力学性能
  • 10篇增韧
  • 8篇热塑性弹性

机构

  • 205篇华东理工大学
  • 9篇复旦大学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船舶重工...
  • 2篇上海信息技术...
  • 2篇维科医疗器械...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海洋腐蚀与防...

作者

  • 208篇程树军
  • 60篇陆冲
  • 49篇王耀先
  • 27篇龚飞荣
  • 19篇桂宗彦
  • 17篇张伟阳
  • 16篇饶炬
  • 16篇李勇锋
  • 16篇赵燕超
  • 14篇汪济奎
  • 13篇戎宗明
  • 13篇周达飞
  • 8篇高华星
  • 7篇杲云
  • 6篇李凡
  • 6篇赵德仁
  • 6篇吴张永
  • 6篇林嘉平
  • 6篇陈建定
  • 6篇李伟

传媒

  • 32篇华东理工大学...
  • 21篇功能高分子学...
  • 12篇塑料
  • 10篇塑料工业
  • 6篇化工新型材料
  • 5篇2004全国...
  • 4篇涂料工业
  • 4篇玻璃钢/复合...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工程塑料应用
  • 3篇高分子材料科...
  • 3篇计算机与应用...
  • 3篇塑料科技
  • 3篇2003全国...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食品工业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中国塑料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5篇2017
  • 9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15篇2012
  • 8篇2011
  • 10篇2010
  • 21篇2009
  • 15篇2008
  • 7篇2007
  • 12篇2006
  • 24篇2005
  • 22篇2004
  • 15篇2003
  • 9篇2002
  • 6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2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性能介电复合材料用树脂的研究进展
简要介绍了影响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主要因素,概述了聚四氟乙烯树脂、聚苯醚树脂、氰酸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改性BT树脂和其它高性能介电复合材料用树脂的介电性能、优缺点、改性研究及其应用概况,并指出了它们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孙大伟王耀先王万兴程树军
关键词:复合材料树脂介电性能
文献传递
聚乳酸/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的增容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3年
根据现阶段植物纤维增强聚乳酸的研究状况,围绕PLA与植物纤维相容性差的问题,展开详细讨论,着重综述了不同的纤维表面改性方法和PLA基体改性方法,以提高两者的相容性。并指明了植物纤维增强PLA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沈子铭张伟阳桂宗彦陆冲程树军
关键词:聚乳酸植物纤维改性相容性
芳纶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性能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为了改善芳纶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性能,从树脂基体入手,依据相似相容原理和芳纶的结构特点,合成出新型热固性树脂(AFR–T)用作芳纶复合材料的基体,以未经表面处理的芳纶作增强材料,采用热压成型法制备了AFR–T/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并通过测定溶度参数、接触角、线膨胀系数、层间剪切强度(ILSS)和横向拉伸强度等方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性能。结果表明,AFR–T树脂浇注体与芳纶的溶度参数相近,AFR–T树脂溶液在芳纶纸表面的接触角为36.9°,小于环氧树脂(EP)溶液与芳纶纸的接触角(53.2°),说明AFR–T树脂对芳纶的浸润性优于EP;AFR–T/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的ILSS和横向拉伸强度为73.0 MPa和25.3 MPa,分别比EP/芳纶纤维复合材料提高了25.9%和32.5%,这表明AFR–T树脂与芳纶纤维之间的浸润性和界面粘结性能较好。
董超亮王耀先周洁鹏朱恒程树军
关键词:芳纶纤维复合材料接触角层间剪切强度
可生物降解的柔韧性聚乳酸合金薄膜及其制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柔韧性聚乳酸合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品,其组分包括(A)聚乳酸基树脂和(B)聚多元酸多元醇,(A)聚乳酸类树脂的重量含量为50%~99.5%,(B)聚多元酸多元醇的重量含量为0.5%~50%,...
李勇锋程树军陆冲戎宗明桂宗彦程晓燕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芳胺固化剂的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以双酚A为原料,通过硝化和还原反应制备2,2-二(3-氨基-4-羟基)苯基丙烷化合物(HAPP)。以HAPP为固化剂,测定环氧树脂的凝胶特性,用DSC研究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确定固化工艺条件,并用K issinger及Ozawa方法分别计算得到该体系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42.30kJ/mol和46.68kJ/mol,固化反应级数为0.86。研究结果表明,HAPP在固化环氧树脂时具有自催化作用,因而固化反应活化能较低。与间苯二胺顺丁烯二酸酐和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固化剂相比,由于HAPP的苯环上带有羟基且为刚性的分子结构,既降低了固化温度,又提高了力学性能。HAPP固化环氧树脂/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为34.1MPa,弯曲强度为375MPa,拉伸强度为380MPa。
冯新贤王耀先程树军
关键词:芳香二胺固化剂环氧树脂固化动力学
气固法合成氯磺化聚乙烯I.气-固相反应机理被引量:6
2001年
以氯化聚乙烯为原料 ,氯气和二氧化硫为反应气体 ,紫外光引发 ,气固法合成了氯磺化聚乙烯。通过元素分析得出 ,氯磺化反应中不存在氯化和脱氯的副反应。在釜式反应器内研究了氯磺化反应的气固相反应机理 ,发现气体的内扩散和本征化学反应是氯磺化反应的控制步骤。升高温度(在 30~ 50°C范围内 )使氯磺化反应后期的速率显著提高 ,这是由氯化聚乙烯的共结晶的熔融引起的。还讨论了氯化聚乙烯的链结构和固态结构对氯磺化反应的影响。
赵若飞孙岩黄拥军程树军
关键词:氯化聚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反应机理氯气二氧化硫
新型生物可降解心血管涂层支架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的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采用共价键连接技术,以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DCC)为偶联剂,将肝素与具有官能侧基的脱保护聚乳酸和吗啉二酮衍生物共聚物材料连接,肝素本体重量含量达到15%。与共混肝素材料的肝素体外释放实验对比结果证明该连接技术对肝素有良好的控制释放效果。并且利用独特的计算机控制喷涂工艺将共聚物的四氢呋喃(THF)溶液喷涂到支架上,制备出了心血管涂层支架,扩张后表面涂层无脱落和撕裂。涂层支架与金属裸支架对比动物实验发现,1、2和3个月的动物实验血管切片显示涂层支架无急性血栓和再狭窄情况的发生。说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赵燕超刘学波葛均波龚飞荣陈功雨胡源浚程树军陈建定
关键词:肝素化心血管支架再狭窄
气固法合成氯磺化聚乙烯II.氯磺化反应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01年
以氯化聚乙烯为原料 ,氯气和二氧化硫为反应气体气固法合成了氯磺化聚乙烯 ,研究了气体有效浓度、气体配比、引发方式对氯磺化反应的影响。气体有效浓度增加 ,氯磺化反应速率增加 ,氯气和二氧化硫的体积配比以 1∶ 1为佳。紫外光可有效引发该反应 ,但即使在黑暗状态下该反应也可进行。另外 ,氯化氢对氯磺化反应的速率有促进作用 ,氧气的存在使氯磺化反应速率提高 ,而且合成的氯磺化聚乙烯具有更高的硫含量。
赵若飞孙岩黄拥军程树军
关键词:氯化聚乙烯氯磺化聚乙烯氯气气体浓度
ADR扩链对PLA/PC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以环氧扩链剂ADR-4368CS为增容剂,采用熔融共混制备了不同质量配比的聚乳酸/聚碳酸酯(PLA/PC)共混物,通过扫描电镜(SEM)、核磁共振仪(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以及拉伸和冲击测试等,分析了ADR对PLA/PC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相形态、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LA/PC中加入ADR能有效提高共混物界面黏结力,促进了共聚物的生成,相容性得到改善,且共混物黏度提高;SEM显示,ADR的加入使PC分散相尺寸减小,PC分布均匀;DSC测得加入ADR后,体系中PLA分子链运动更加困难,结晶能力降低。材料韧性明显改善,尤其对于B50,断裂伸长率与冲击强度分别为163.9%和72.9 J/m。
程伟鹏张伟阳张俊超陆冲程树军
关键词:扩链增容韧性
犬内皮细胞化动脉支架的建立及体外测试
2007年
目的建立犬血管内皮细胞支架的制作方法,并在体外初步检测其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取犬颈静脉分离培养出血管内皮细胞,并进行体外鉴定。将血管内皮细胞贴附于含有肝素的高分子材料涂层的不锈钢支架表面,形成内皮化支架。采用体外模拟血流冲刷试验观察0—24h冲刷后的细胞形态,并计每1mm长度支架表面的黏附细胞数以检测其黏附能力。结果培养获得犬血管内皮细胞。形成具有完整细胞层的内皮化支架。体外冲刷0、12、24h细胞计数为305.30±22.54、294.70±20.45.288.60±30.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犬血管内皮细胞可牢固贴附于含有肝素的药物高分子材料涂层的不锈钢支架表面,形成具有一定抗血流冲刷能力的内皮化细胞支架。
朱巍程树军汪洋周良辅田彦龙宋冬雷毛颖
关键词:内皮细胞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