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朝翔

作品数:17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文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10篇文学
  • 5篇文学理论
  • 4篇莎士比亚
  • 3篇学术
  • 3篇战争
  • 2篇代文
  • 2篇当代文学
  • 2篇当代文学理论
  • 2篇学科
  • 2篇言说
  • 2篇隐喻
  • 2篇文化
  • 2篇文学研究
  • 2篇西方文学
  • 2篇免疫
  • 2篇跨学科
  • 2篇共同体
  • 1篇登场
  • 1篇电影
  • 1篇电影艺术

机构

  • 16篇北京大学
  • 5篇石河子大学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作者

  • 16篇程朝翔
  • 1篇姚成贺

传媒

  • 5篇社会科学研究
  • 2篇英美文学研究...
  • 1篇国外文学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 1篇外国文学评论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 1篇中国外语
  • 1篇东吴学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理论之后,哲学登场--西方文学理论发展新趋势被引量:16
2014年
20世纪下半叶,"理论"在西方盛行,成为一切人文学科的统治话语。进入21世纪,特别是在9·11之后,"理论帝国"开始衰落,西方进入理论之后的时代。在这一新时代,有"回归美学"的尝试,也有强势的"伦理转向"。不过,"回归美学"的尝试似乎动力不足,难以为继,而纯粹的"伦理转向"则受到猛烈抨击,对于伦理的关注更多地走向了形而上学和辩证哲学。在这一背景下,形而上学转向、神学转向、辩证转向似乎更具动力。就文学理论而言,更多地走向哲学,包括文学哲学。哲学开始登场,但哲学已经经过理论的洗礼,不再是以往的哲学。
程朝翔
关键词:美学伦理形而上学哲学
莎士比亚与战争
莎士比亚的剧作《亨利五世》是一部战争描写较多的剧作,人们在谈到莎士比亚与战争的关系时经常提到。其实,莎士比亚的许多其他剧作也直接或者间地涉及到战争或者征服。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不仅涉及到内战,也涉及到外来侵略;不仅涉及到...
程朝翔
文献传递
文学与世界:21世纪文学研究展望——程朝翔教授学术访谈录被引量:2
2017年
本文是对我国英美文学研究界著名学者、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程朝翔教授的学术访谈。程朝翔教授认为文学研究是人文学的组成部分,应该对当今世界有些作用。他强调人文学需具有现实相关性,避免成为原教旨主义的人文学,并且在访谈中谈到文学理论与文化批评、批判理论关系密切,而跨学科研究正是拓展新领域、引发学术范式转移的重要途径,由此引申到他对于21世纪文学研究转型的思考。学术访谈还涉及师生关系、学术民主、学者本分等问题。
姚成贺程朝翔
关键词:人文学多元文化原教旨主义跨学科研究学术民主
战争对于莎士比亚的利用:一个文学为社会所用的个案被引量:4
2005年
文学经常在战争中为人所用。毛泽东在抗日战争中提出了“革命文艺”的理论;中国翻译家也以莎士比亚作为文化象征和武器,反抗日本法西斯。在西方,本雅明认为“政治的审美化”会以战争而告终。在今天的伊拉克战争中,莎士比亚被用来支持或者反对战争。文学可以被社会正当地利用,但也可以被误用或者滥用。本文主要涉及国际政治和战争对于文本之外、纯粹作为文化符号的莎士比亚的利用,而作者的另一篇文章则涉及莎士比亚文本和电影在战争中的利用。
程朝翔
关键词:战争莎士比亚文学理论社会功能
21世纪文学研究转向被引量:3
2019年
21世纪的现实生活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而文学研究也随之发生了“范式转移”。这一“范式转移”突出体现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上。在21世纪,一些理论所赋含的价值已经过时,该理论的方法也随之失效;在以往的理论中,有的是以形式来承载价值的,而随着价值的过时,形式也就完全空洞化,并丧失了全部意义。21世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理论家们似乎更注重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意义和方法的统一,以及两者之间的新的辩证和二律背反。
程朝翔
关键词:文学研究
无语与言说、个体与社区:西方大屠杀研究的辩证——兼论大屠杀研究对亚洲共同体建设的意义被引量:16
2015年
在西方许多国家,大屠杀研究是学术界、文化界、教育界、政界的重要话题,涉及文学、哲学、历史、政治、国际关系等多个研究领域,是重要的思想资源。汲取这一丰富的思想资源,有利于反思亚洲地区的历史问题,特别是日本侵华的野蛮罪行及其对于亚洲现实问题的影响,有助于建设和平、和谐的亚洲共同体。本文围绕阿多诺的著名论断"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探讨对于再现的禁令,以及再现的必要性、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并进而探讨与之有关的各种社区/共同体理论,以分析与大屠杀有关的诸多重要话题,既揭示大屠杀研究本身的重要理论意义,也为亚洲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参照。
程朝翔
关键词:阿多诺奥斯维辛日本侵华
免疫、自启免疫与自启免疫共同体:文学理论与跨学科的生命政治学隐喻被引量:1
2020年
西方当代文学理论通过借用其他学科的隐喻来打破学科疆界,实现学科之间的跨越。例如,人体的自启免疫这一医学和生物学的概念被用来阐释人类社会的社区/共同体。自启免疫原本指的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在没有外界抗原入侵的情况下,将人体器官识别为“他者”,对其进行攻击,导致疾病甚至死亡。但在文学理论里,“自启免疫共同体”也有积极的意义,可以使人类社会时刻感知到“他者”的存在,回应“他者”的诉求。在人类抗击病毒和疫情的过程中,如何使人体和社会的免疫系统既能充分应对威胁,又不过分反应而导致自身机体的毁灭,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程朝翔
关键词:当代文学理论
免疫、自启免疫与自启免疫共同体:文学理论与跨学科的隐喻被引量:2
2020年
引言:当代文学理论的跨学科性在21世纪,主导西方文学的仍是理论。理论已成为创造性写作的一个新的体裁,可以和旧的体裁平起平坐,而且表现出更大的活力和韧性。同时,理论是跨学科的,涵盖了人文社科的各个领域,而且越来越走向自然科学。文学理论和文学研究走向自然科学的一个例子来自斯提芬·格林布拉特。
程朝翔
关键词:当代文学理论跨学科性西方文学创造性写作共同体
中国新文化身份塑造中的莎士比亚被引量:4
2016年
中国新文化身份的塑造其实也是中国现代身份的塑造。在此过程中,外来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极大;而两位外来文化的代表人物,即莎士比亚和易卜生,产生了不同影响,发挥了不同作用。易卜生以对社会的犀利批判而受到新文化运动领军人物的青睐;而莎士比亚虽以丰富厚重的文化含量而受到众人的仰望,但更多的是作为文化符号出现,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似乎较有隔阂。莎士比亚更需要学术层面的支撑,进而渗透到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层面。新文化运动更多的是文化运动,需要有在学术层面发酵、成型的时间。莎士比亚需要学术与文化的结合,而这种结合在今天仍是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身份塑造所必需的。
程朝翔
关键词:莎士比亚新文化运动文化学术
“我们”的文学与“他们”的文学——程朝翔教授学术访谈录
2023年
在本篇访谈录中,程朝翔教授围绕着“我们”的文学和“他们”的文学进行系统深入的阐述,认为文学研究者需要不断变换自己的视角,不断否定“我们”,从“我们”的文学进入“他们”的文学——所谓“他们”,也许就是我们的一部分,是我们尚未理解的自己的一部分。基于对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及新冠疫情的思考,程朝翔教授还阐述了“自启免疫共同体”的隐喻在文学理论和跨学科研究中的启示作用,即理论隐喻能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打破各个文学类别之间的界限,并在“我们的文学”与“他们的文学”之间沟通中发挥作用。基于目前西方理论和社会政治中对“身份政治”的强烈关切,他也探讨了“身份政治”以及类似理论可能引发的冲突,以及“身份政治”与文学研究之间的互动,提出文学研究对身份政治应该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对其负面成分应该进行反思和批判。身份政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种复杂性在纳粹大屠杀文学研究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应该对历史上德国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利用文化、文明、意识形态等而实施的犯罪政治进行深入、不断的反思和批判;在当代,也需要对所谓“反犹主义”进行认真的甄别。程朝翔教授还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研究经验,认为在高校文学教育的课程思政教学中,需要从文学或人文学专业的角度入手,在讲思想、讲政治的同时,重视文学隐喻和文化隐喻的解读。文学研究的目的是让社会更加和谐,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也有我们和他们之别,对我们的文学和他们的文学之间关系的研究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
阿伊努尔·阿卜杜热合曼程朝翔
关键词:身份政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