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万章

作品数:140 被引量:688H指数:1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40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3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9篇皮肤
  • 36篇狼疮
  • 33篇雷公藤
  • 32篇红斑
  • 31篇中西医
  • 31篇中西医结合
  • 31篇红斑狼疮
  • 30篇西医
  • 26篇银屑
  • 26篇银屑病
  • 22篇皮肤病
  • 21篇系统性红斑
  • 21篇系统性红斑狼...
  • 17篇皮肤科
  • 16篇细胞
  • 9篇中药
  • 9篇疗效
  • 7篇硬皮病
  • 7篇皮肤病研究
  • 5篇性病

机构

  • 88篇复旦大学
  • 42篇上海医科大学...
  • 18篇上海医科大学
  • 7篇上海中医药大...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花王株式会社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苏州大学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杭州市第三人...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市皮肤病...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武汉市第四医...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作者

  • 140篇秦万章
  • 13篇杨春欣
  • 12篇王强
  • 8篇吴文媛
  • 7篇孟炜
  • 7篇江峰
  • 7篇沈福民
  • 5篇戴克敏
  • 5篇吴厚生
  • 5篇吴京海
  • 5篇金岚
  • 4篇王强
  • 4篇李斌
  • 4篇胡应
  • 4篇沈熊
  • 4篇陈亚峰
  • 4篇金岚
  • 4篇李明
  • 3篇吴惠琍
  • 3篇许爱娥

传媒

  • 21篇中国中西医结...
  • 7篇中国中西医结...
  • 7篇上海医科大学...
  • 4篇临床皮肤科杂...
  • 4篇中国皮肤性病...
  • 3篇中华皮肤科杂...
  • 3篇上海医学
  • 3篇复旦学报(医...
  • 3篇新药与临床
  • 3篇第四届中韩皮...
  • 2篇皮肤病与性病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上海中医药杂...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赣南医学院学...
  • 2篇健康促进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2002中国...

年份

  • 3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4篇2004
  • 12篇2003
1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银屑病血证与调血研究被引量:30
2008年
银屑病是慢性、复发性、红斑鳞屑性、细胞增生性、难治性皮肤病,中医有“白疙”、“干癣”、“松皮癣”之称,病因不明,近年来发病较以往有明显增加,是当前防治的重点。
秦万章
关键词:银屑病
一种治疗红斑狼疮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红斑狼疮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治疗红斑狼疮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含去皮根的雷公藤15~45重量份、鸡血藤15~45重量份和红藤15~45重量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治疗红斑狼疮的中药胶...
秦万章杨春欣王强沈熊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本文从著书立说、组织建设及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回顾了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的历史,以及取得的成果,并论述了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的现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
秦万章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皮肤病
文献传递
皮肤科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被引量:4
2020年
皮肤科的中西医结合,是应用现代医学与科技方法的同时,结合传统中医药知识与理论,对皮肤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由于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均有一定局限性,目前医学模式也渐由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加之以人为本的伦理要求,使结合医学成为了发展的趋势。众所周知,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大多数皮肤的症状是系统疾病的外在表现,加之对疾病迁延反复和医源性疾病增加的思考,为皮肤科的中西医结合提供了可能性与必然性。
张理涛何俊辰秦万章
关键词:皮肤科中西医结合
新工艺乙醇提取法获取的三藤胶囊混悬液对MRL/lpr狼疮鼠影响的药效学研究
2013年
目的从"量-效"和"时-效"角度,探讨不同浓度三滕胶囊水混悬液对MRL/lpr狼疮鼠的影响。方法通过新型工艺乙醇提取法获取不同浓度三藤胶囊水混悬液。MRL/lpr狼疮样小鼠48只,随机等分为6组:三藤胶囊水混悬液高、中、低剂量(K、L、M)组、抗狼疮散(Q)组、强的松(R)组和MRL/lpr模型(S)组,连续饲养8周,每次灌胃容量0.10mL/10g体质量;于给药第0天、4周和8周(结束时),观察小鼠情况并留取小鼠的24h尿(尿蛋白定量测定,考马斯亮蓝法)、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检测,ELISA方法)和肾脏组织(结束时,PAS染色,半定量分析)。另设8只C57B46小鼠为正常对照组。结果狼疮鼠给药4周和8周后,体质量变化:K、L和M组的小鼠体质量明显轻于R组(P<0.05);蛋白尿的纠正:L、M、R组的小鼠蛋白尿干预后均有一个下降过程(P<0.05),与S组相比有明显好转(P<0.05);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的改善:L、M、Q、R组的小鼠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均呈现下降趋势,以L组下降最为明显(P<0.05),且与S组相比有明显下降(P<0.05);肾脏病理变化(总活动指数):K、L、M组小鼠与R组相当,好于S组(P<0.05),肾脏组织PAS染色阳性强度灰阶比值,各干预组均好于模型组(P<0.05)。结论新工艺乙醇提取法获取的三藤胶囊混悬液各剂量组都能降低MRL/lpr狼疮鼠血清抗ds-DNA抗体的水平,纠正蛋白尿,改善肾脏病理严重度,以中剂量(0.880g/10g体质量)的疗效最佳,其作用效价与强的松相当,而无激素样的水钠潴留不良反应;并显示了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
王强封玉荣杨春欣沈熊秦万章
关键词:MRL组织病理
论血燥与皮肤病
'血燥',是一个既传统又新颖的话题何谓'燥',何谓'血燥',何谓'血燥证'?《素问·玄机原病式》论燥说:'燥胜则干'血爆证,是中医气血津液辨证中一个症候群,它与《新血证论》中的血虚、血热、血瘀是同一范畴的证,既可互相转化...
秦万章
特非那丁治疗146例过敏性和瘙痒性皮肤病的对照试验被引量:2
1991年
特非那丁治疗急、慢性荨麻疹,湿疹,虫咬皮炎和瘙痒症146例。男73例,女73例,年龄38±17yr。用阿司咪唑105例和赛庚啶91例作对照。特非那丁60mg,bid,po;阿司咪唑10mg,qn,po;赛庚啶2mg-4mg,tid,po。6d为一个疗程。特非那丁疗效高于2个对照组(P<0.05)。特非那丁还具有疗效快,疗程短和副作用小的优点。
金岚吴玲秦万章
关键词:特非那丁瘙痒症
痤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
本病在中医学文献中很早就有记载,但名称不一,唐宋以前称为粉刺、面疱、面粉渣。明代以后又称酒刺、粉花疮、肺风粉刺等。关于其症状、治疗很早就有描述,如隋代《诸病源候论·面疮候》中说:“面疮者……头如米,亦如谷大,白色者是。”...
秦万章
文献传递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史上的一座丰碑——祝贺《中国皮肤科学史》出版发行
2018年
承载着几代皮肤科学人夙愿的《中国皮肤科学史》,于今年3月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我国皮肤科学界一件值得称道的大事。该书由马振友、张建中、郑怀林主编,全国百余名皮肤科专家共襄盛举,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华医学会会长陈竺等作序,历经二十年精心著述,终得以奉献给全国及国际同仁阅览。该书不仅全面客观地叙述了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医,近代传入中国后不断发展成就辉煌的西医,还系统总结了在两种医学基础上,由皮肤科同仁创造的中国独具的中西医结合皮肤科学史。
秦万章
关键词:皮肤性病学中西医结合科学史皮肤科学皮肤科专家
雷公藤水溶性免疫抑制作用部位的筛选研究被引量:16
2001年
目的 :寻找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雷公藤水溶性部位。方法 :以 BAL B/ c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 ,用有丝分裂原刀豆蛋白 A(Con A)活化淋巴细胞 ,采用噻唑盐 (MTT)实验方法 ,体外检测雷公藤水溶性提取物对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在该免疫药理实验追踪下 ,导向分离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雷公藤水溶性部位。结果 :雷公藤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水溶性部位是 IA部分以及进一步分离得到的 IAa、IAb、IAc、IAe、IAf、IAk和 IAl。结论
杨春欣马爱妞董颖王达妹秦万章
关键词:雷公藤免疫药理水溶性成分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