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祁欣

作品数:10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小鼠
  • 5篇裂头蚴
  • 3篇中华按蚊
  • 3篇吡喹酮
  • 3篇裂头蚴病
  • 3篇曼氏裂头蚴
  • 3篇菊酯
  • 3篇按蚊
  • 2篇溴氰菊酯
  • 1篇代谢酶
  • 1篇代谢酶活性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旋毛虫
  • 1篇乙醇
  • 1篇鼠模型
  • 1篇绦虫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体外

机构

  • 9篇郑州大学
  • 5篇河南省疾病预...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10篇祁欣
  • 9篇崔晶
  • 7篇王中全
  • 5篇姜鹏
  • 4篇张玺
  • 3篇李楠
  • 3篇王明明
  • 3篇蔺西萌
  • 2篇汤林华
  • 2篇张红卫
  • 2篇周水森
  • 2篇郑彬
  • 1篇井丰军
  • 1篇苏云普
  • 1篇陈雨
  • 1篇刘若丹
  • 1篇刘莉娜
  • 1篇徐铁龙
  • 1篇井封军
  • 1篇范思洋

传媒

  • 5篇中国病原生物...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国际医学寄生...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及河南省部分地区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抗性及kdr突变频率调查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了解云南及河南省部分地区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杀虫剂的抗药性状况及该抗性与击倒抗性基因型的关联性。方法2010年7-8月采集云南省勐腊和元阳县,河南省桐柏、淮滨县以及永城市中华按蚊样本,F1代成蚊用接触筒内成蚊药膜滤纸接触法,按照WHO区分剂量,调查5个地区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的抗药性状况,并以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抽取部分样本对kdr相关钠离子通道1014位点的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5个地区中华按蚊溴氰菊酯区分剂量死亡率均<98%,其中淮滨县、永城市、桐柏和元阳县中华按蚊的死亡率均<80%,为抗性群体;勐腊县中华按蚊为初步抗性群体。PCR产物测序结果显示,河南省淮滨县、永城市和桐柏县中华按蚊样本中均发现kdr位点突变,云南省元阳和勐腊县中华按蚊样本中未发现kdr位点突变。结论河南省永城市和桐柏县的溴氰菊酯抗性与kdr位点突变相关;淮滨县中华按蚊kdr突变率高,但未发现其与溴氰菊酯抗性的关联。
祁欣崔晶
关键词:中华按蚊溴氰菊酯
河南省中华按蚊抗药性及其与kdr突变关联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主要传疟媒介中华按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其与击倒抗性基因型的关联性。方法2009年以区分剂量法调查河南省桐柏、淮滨和永城3地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和氟氯氰菊酯的抗药性,并抽取部分样本进行了kdr基因序列检测。x^2检验判断其抗药性与kdr基因突变的关联性。结果河南省3县(市)中华按蚊溴氰菊酯和氟氯氰菊酯的区分剂量死亡率均〈95%,其中淮滨地区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的死亡率及永城地区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和氟氯氰菊酯的死亡率均〈80%,为抗性群体;其余为初步抗性群体。溴氰菊酯(x^2=2.955,P〉0.05)和氟氯氰菊酯(x^2=0.000,P〉0.05)抗药性与kdr突变均无关联。结论kdr基因突变并不能直接引起中华按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具体的抗药性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祁欣崔晶张红卫苏云普汤林华周水森郑彬
关键词:中华按蚊抗药性拟除虫菊酯类
裂头蚴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建立裂头蚴感染小鼠模型。方法分别采用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头部灌胃法和全虫喂饲法建立裂头蚴病小鼠模型,比较两种方法的感染率与裂头蚴生长情况;采用连续转种的方式观察灌胃法建立动物模型的稳定性。结果采用灌胃法和全虫喂饲法建立裂头蚴病小鼠模型,感染率分别为93.00%和9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2,P>0.05);感染后2个月,两组剖检回收的裂头蚴长度分别为(5.13±1.71)cm和(5.56±1.26)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1,P>0.05);感染2个月灌胃组裂头蚴长度平均增加(5.09±0.58)cm,喂饲法增加(2.37±0.937)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34,P<0.01)。每隔2个月对同一批裂头蚴应用灌胃法转种1次,连续转种18次后裂头蚴的感染性和活力无明显改变,每次转种时均可获取除头部外的新鲜虫体。结论用裂头蚴头部进行灌胃可建立稳定的裂头蚴感染小鼠模型。
姜鹏张玺祁欣淮漫修王秋敏满宇鑫董小雪田璇张余彬崔晶王中全
关键词:曼氏裂头蚴小鼠模型
河南省部分地区溴氰菊酯抗性中华按蚊代谢酶活性的调查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部分地区溴氰菊酯抗性中华按蚊的代谢酶活性,探讨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的代谢抗性机制。方法 2010年8月在河南省桐柏、淮滨县和永城市采集中华按蚊样本,子1代成蚊用接触筒内成蚊药膜滤纸接触法,按照WHO标准,区分溴氰菊酯抗性与敏感样本,并用微量滴定板法测定抗性样本的非特异性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P450单加氧酶活性。以实验室敏感品系蚊为对照。结果淮滨、永城和桐柏三地中华按蚊抗性样本的A、B型非特异性酯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t=2.41,3.30,10.31,7.67,7.90,11.17,均P<0.05);永城和淮滨地区中华按蚊抗性样本GST活性高于对照组的敏感品系(t=3.687,2.484,均P<0.05);淮滨、永城及桐柏三地的中华按蚊抗性样本和敏感品系的P450单加氧酶活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89,0.397,-0.413,均P>0.05)。结论永城、淮滨两个地区中华按蚊的溴氰菊酯抗性与酯酶和GST活性增高有关;桐柏地区中华按蚊的溴氰菊酯抗性与酯酶活性增高有关。
祁欣张红卫徐铁龙汤林华周水森郑彬
关键词:溴氰菊酯中华按蚊非特异性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
曼氏迭宫绦虫半胱氨酸蛋白酶体外表达条件的优化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优化曼氏(欧猥)迭宫绦虫半胱氨酸蛋白酶(Spirometra erinaceieuropaei cysteine protease,SeCP)基因的体外表达条件。方法对含有SeCP基因重组表达质粒pMAL-c2X-SeCP的大肠埃希菌TB1在不同培养温度、不同诱导剂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sopropyl-1-thio-β-galactopyranoside,IPTG)浓度及不同培养时间等条件下进行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与蛋白图谱扫描分析重组SeCP蛋白(rSeCP)的表达水平,选择rSeCP适宜的体外表达条件。结果SDS-PAGE显示重组质粒pMAL-c2X-SeCP转化大肠埃希菌TB1在常规诱导条件(培养温度30℃,1 mmol/L IPTG诱导培养4h)下,rSeCP以可溶性蛋白和包涵体2种形式表达。当重组菌TB1在28、30、31、32、34、35及37℃条件下培养时,rSeCP的表达量分别占全菌上清蛋白量的9.4%、15.1%、12.2%、6.6%、6.4%、5.4%和1.2%;当重组菌TB1在30℃条件下IPTG终浓度0.1、0.2、0.5及1.0mmol/L诱导时,rSeCP表达量分别占全菌总蛋白量的32.6%、25.7%、26.7%和25.7%;当重组菌TB1在30℃条件下IPTG终浓度0.1mmol/L诱导培养1、2、3、4、5和6h,rSeCP的表达量分别占全菌总蛋白量的13.4%、18.6%、22.4%、33.2%、45.2%和34.6%。结论培养温度为30℃,IPTG终浓度为0.1mmol/L诱导培养5h,为重组质粒pMAL-c2X-SeCP转染大肠埃希菌TB1表达rSeCP最佳条件,该研究为大量制备和纯化rSeCP奠定了基础。
刘莉娜崔晶祁欣林美龙张匀露王涵姜鹏刘若丹张玺王中全
关键词:曼氏迭宫绦虫半胱氨酸蛋白酶
河南省部分地区蛙类曼氏裂头蚴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部分地区蛙类曼氏裂头蚴感染情况。方法 2008~2011年在河南省不同地区的农村池塘及农贸市场采集蛙类,剖检曼氏裂头蚴,记录其寄生部位和感染数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采集并检查黑斑蛙、泽蛙、林蛙、蟾蜍及蝌蚪等4 848只,其中感染曼氏裂头蚴者728只,总感染率15.02%,发现曼氏裂头蚴4 034条,平均感染强度为5.54条/只。不同种类的蛙中以泽蛙的感染率最高(20.82%);多数虫体(76.37%)的寄生部位为后腿肌肉;有病例地区的蛙类感染率(18.36%)高于无病例地区(12.38%)(P<0.05);市售蛙类的感染率为11.71%(295/2520)。结论河南省蛙类感染曼氏裂头蚴的情况较为普遍,进食不熟的蛙肉或吞服活蝌蚪具有感染裂头蚴的高度危险性。
崔晶姜鹏祁欣蔺西萌李楠王明明王中全
关键词:曼氏裂头蚴
不同剂量吡喹酮治疗曼氏裂头蚴感染小鼠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吡喹酮对曼氏裂头蚴感染小鼠的疗效。方法156只昆明小鼠分2批感染,每只经口(灌胃)接种感染5条裂头蚴。第1批36只小鼠分为6组(每组6只),1-5组小鼠分别接种含不同浓度吡喹酮培养液中培养3d的裂头蚴,6组小鼠接种正常培养液中培养3d的裂头蚴,作为对照组;第2批120只小鼠分成12组(每组10只),分别接种青蛙或蝌蚪体内的裂头蚴,1-9组于感染后1周或5周用不同剂量的吡喹酮灌胃治疗,10-12组为对照组。各组小鼠于治疗结束后1周或2周剖杀,收集裂头蚴数并计算各组的平均检出虫数和减虫率。结果第1批小鼠接种在10-40μg/ml吡喹酮中培养3d的裂头蚴后,检出虫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在50μg/ml吡喹酮中培养3d的裂头蚴后,减虫率仅为16.60%,各剂量组减虫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批小鼠感染青蛙体内裂头蚴1周后,用200、400、800mg/kg吡喹酮治疗后1周和2周的检出虫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同剂量组治疗后1周和2周后减虫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感染蝌蚪体内裂头蚴1周后,200、400mg/kg吡喹酮治疗后1周检出虫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800mg/kg治疗后1周减虫率为17.02%,各剂量组减虫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感染青蛙体内裂头蚴5周后,用1200、1800mg/kg吡喹酮治疗1周和2周后,检出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相同剂量组减虫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喹酮(10~50μg/ml)在体外对裂头蚴无明显杀伤作用,但大剂量(1800mg/kg)灌胃时对裂头蚴感染小鼠疗效较好。
李楠蔺西萌崔晶王明明井丰军祁欣王莉王中全
关键词:曼氏裂头蚴裂头蚴病吡喹酮疗效
乙醇对旋毛虫幼虫活力及感染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对旋毛虫幼虫活力及感染性的影响。方法在体外模拟胃内环境条件下,将100条旋毛虫用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处理,美蓝-伊红-硼砂(M.E.B)染液鉴定幼虫的活力。64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6组小鼠分别经口接种或喂饲500条用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处理不同时间后的幼虫或含500条幼虫的肌肉,另2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处理幼虫与含幼虫肌肉的对照组,感染后7 d与40 d每组各剖杀4只小鼠,分别观察肠道雌虫数与肌幼虫数。结果肌幼虫用体积分数为0.20和0.25的乙醇溶液处理240 min,死亡率分别为0和1.4%;在体积分数为0.30、0.35、0.40、0.45、0.50、0.55和0.60的乙醇溶液处理组幼虫全部死亡所需时间分别为180、90、45、30、30、20和20 min;肌幼虫用体积分数为0.65的乙醇溶液处理1和6 min的死亡率分别为44.4%和100%。旋毛虫幼虫经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溶液处理不同时间后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趋势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体积分数为0.25~0.60的乙醇处理组,幼虫的死亡率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增加及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5)。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处理不同时间的幼虫接种小鼠后7 d和40 d,未发现肠道成虫与肌幼虫。结论乙醇对旋毛虫幼虫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幼虫用体积分数≥0.35的乙醇溶液处理30 min其感染性及生殖力完全丧失。
张玺崔晶祁欣井封军王中全
关键词:旋毛虫肌幼虫感染性乙醇小鼠
吡喹酮对曼氏裂头蚴感染小鼠治疗效果的进一步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进一步研究吡喹酮对裂头蚴感染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等分为10组,每只小鼠经口感染8条裂头蚴;1~5组小鼠分别在感染后1、2、4、6和8周应用吡喹酮治疗(总剂量2 800mg/体重kg,3次/d,疗程3d),治疗后1周剖杀;6~9组小鼠均在感染后1周以相同剂量吡喹酮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后2、4、6和8周剖杀;第10组小鼠仅灌服蒸馏水,感染后第9周剖杀。检获裂头蚴,计算各组平均检获虫数和减虫率。结果裂头蚴感染后1、2、4、6和8周,小鼠应用吡喹酮治疗1周(1~5组)的减虫率分别为39.00%、18.00%、17.13%、14.00%和8.38%(P〈0.05);减虫率具有随感染后开始治疗时间的延迟而降低的趋势(P〈0.05)。小鼠感染裂头蚴后1周,应用吡喹酮治疗后1、2、4、6和8周(1、6~9组)的减虫率分别为39.00%、29.63%、18.75%、14.00%和6.25%(P〈0.05),减虫率具有随治疗后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的趋势(P〈0.05)。感染裂头蚴后1~8周小鼠应用吡喹酮治疗和感染1周后小鼠应用吡喹酮治疗1~8周,减虫率变化趋势一致,即随感染后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吡喹酮对小鼠裂头蚴感染无明显疗效。
祁欣姜鹏崔晶田翔宇陈梦欢范思洋陈雨张玺王中全
关键词:裂头蚴病小鼠吡喹酮
吡喹酮对曼氏裂头蚴感染小鼠治疗效果的进一步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进一步观察吡喹酮对曼氏裂头蚴感染小鼠的疗效。方法将72只小鼠分为8组(每组9只),每只小鼠经口感染5条裂头蚴,感染后1周1-3组分别应用2 000、2 800、3 600mg/kg吡喹酮治疗1个疗程(每日3次,疗程3d)后1周剖杀,4-6组治疗2个疗程后1周剖杀,7、8组为对照组。另选40只小鼠分为4组(每组10只),每只经口感染5条裂头蚴,感染后14周1~3组应用2 000mg/kg吡喹酮治疗后1、3、5周剖杀;4组为对照组。各组小鼠剖杀后收集裂头蚴数并计算各组的平均检出虫数和减虫率,光镜下观察虫体形态变化。结果小鼠感染裂头蚴后1周,应用2 000、2 800、3 600mg/kg吡喹酮治疗1个疗程后的减虫率分别为70.6%、77.3%及84%(P>0.05),治疗2个疗程后的减虫率分别为57.1%、54.6%及54.6%(P>0.05)。小鼠感染裂头蚴后14周,应用2 000mg/kg吡喹酮治疗后1、3及5周的减虫率分别只有28%、20%及20%(P>0.05);虽然治疗后裂头蚴虫体有断裂现象,体壁上出现突起、溃烂及溶解等,但虫体头部无明显破坏。结论增加剂量与疗程不能提高吡喹酮对裂头蚴感染小鼠的疗效;吡喹酮对裂头蚴病的治疗效果可能与感染后的治疗时间有关。
王中全王明明祁欣姜鹏李楠蔺西萌崔晶
关键词:裂头蚴病吡喹酮小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