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祁寒梅

作品数:15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骨密度
  • 5篇小梁
  • 5篇骨微结构
  • 5篇骨小梁
  • 4篇细胞
  • 4篇小鼠
  • 4篇骨质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肥胖
  • 3篇干细胞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内分泌
  • 2篇基因
  • 2篇甲状腺
  • 2篇甲状腺功能
  • 2篇间充质
  • 2篇骨质量
  • 2篇骨质疏松
  • 2篇肥胖小鼠
  • 2篇分化

机构

  • 15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南京鼓楼医院

作者

  • 15篇祁寒梅
  • 12篇丁国宪
  • 8篇程鹏
  • 6篇张爱森
  • 6篇吕珊
  • 6篇蔡金梅
  • 6篇王思婷
  • 5篇赖滨
  • 5篇盛云露
  • 4篇刘娟
  • 4篇俞静
  • 3篇王龙
  • 3篇狄文娟
  • 3篇吴琳
  • 2篇姜敏
  • 2篇汤婷婷
  • 2篇赖兵
  • 1篇钱云
  • 1篇毕建华
  • 1篇查娟民

传媒

  • 4篇中国骨质疏松...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华骨质疏松...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天津医药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外妇儿健康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通过建立饮食诱导的高脂小鼠的模型,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的骨量变化的影响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分化的情况,探讨PPARγ与MSCs分化之间的关系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饮食诱导的肥胖鼠模型,吡格列酮(10mg·kg-1.d-1)对肥胖小鼠进行灌胃,一个月后检测肥胖小鼠及灌胃组肥胖小鼠的葡萄糖耐量,骨密度及骨组织形态学,并取小鼠原代MSC进行培养,提取其RNA,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在MSCs分化过程中成骨及成脂特异性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吡格列酮灌胃的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改善的同时,骨密度虽无明显改变,但骨组织形态学中成骨细胞周长百分率明显增加,原代MSCs的成骨分化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增加而成脂基因明显下降。结论PPARγ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同时,促使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增强,向脂肪细胞分化的能力下降,PPARγ除直接参与调节MSCs的分化外,还可能通过间接作用在MSCs的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吕珊吴琳程鹏张爱森祁寒梅俞静刘娟王龙丁国宪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吡格列酮间充质干细胞脂肪细胞成骨细胞
不同年龄组男性人群甲状腺功能与骨密度及骨微结构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组男性人群中正常范围内的甲状腺功能与骨密度及新型骨微结构评估指标骨小梁评分的相关性。方法:191例<60岁和97例≥60岁且符合入选标准的男性体检者,检测一般生化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股骨颈、总髋部及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运用TBS i Nsight软件分析得出骨小梁评分(trabecular bone score,TBS)。结果 :在两个年龄组,TBS与各部位BMD均呈正相关;在青中年男性人群中,FT3水平不仅与总髋部BMD、腰椎BMD呈负相关,而且与腰椎TBS呈负相关,且较BMD更明显;在老年男性人群中,股骨颈BMD、总髋部BMD及TBS与年龄呈负相关,而与甲状腺功能无相关性。结论:TBS和各部位BMD有良好的相关性;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青中年男性人群中,正常上限的FT3可能导致骨量下降和骨微结构破坏。而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老年男性人群中,较之于甲状腺功能,年龄对骨密度及骨微结构的不利影响更大。
盛云露马丹王思婷丁国宪祁寒梅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骨密度骨微结构不同年龄组
男性人群中甲状腺功能与骨微结构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甲状腺功能影响骨代谢及骨密度,但对于骨微结构的影响却鲜有研究。骨小梁评分是近年来新出现的评估骨微结构的指标,通过测定甲状腺功能正常男性人群的骨小梁评分,探讨正常范围内甲状腺功能状态与骨微结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86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我科住院男性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及一般生化指标,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运用TBS i Nsight软件分析腰椎DXA图像,得出骨小梁评分(Trabecular Bone Score,TBS),统计分析甲状腺功能各项指标与BMD及TBS的相关性。结果 1Pearson’s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T3,FT4及TSH与腰椎骨密度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FT3与TBS呈负相关(r=-0.193,P=0.009),FT4及TSH与TBS无相关性(P>0.05);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年龄及体重指数后FT3与TBS的相关性仍然存在(β=-0.211,P=0.006),而FT4及TSH与TBS仍无明显相关性(P>0.05);FT3,FT4及TSH与腰椎骨密度也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男性人群中,FT3与骨小梁评分呈负相关,正常上限水平的FT3会导致骨微结构的破坏。
张爱森祁寒梅程鹏吕珊盛云露狄文娟蔡金梅丁国宪赖兵
关键词:骨密度甲状腺功能骨微结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运用骨小梁分数(TBS)技术评价帕金森病患者骨质量的变化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骨质量、骨量的变化。方法本研究纳入年龄≥40岁的中老年男性和女性共计276人,排除帕金森病外的其他影响骨代谢的继发性疾病及药物,分PD组和健康对照组,PD组共77人,其中男性39人,女性38人,健康对照组共199人,其中男性97人,女性102人。运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股骨颈、总髋部、腰椎BMD测定;运用骨小梁分数(TBS)技术,进行腰椎TBS的测定。分析PD组和健康对照组TBS、BMD的差异。结果 1.男性PD患者的腰椎TBS(1.261±0.074)低于男性对照组的腰椎TBS(1.298±0.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而男性PD患者的股骨颈BMD、总髋部BMD、腰椎BMD与男性对照组相比均无差异;2.女性PD患者的腰椎TBS(1.223±0.149)亦低于女性对照组的腰椎TBS(1.301±0.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女性PD患者的股骨颈BMD、总髋部BMD、腰椎BMD均低于女性对照组(P值均<0.01)。结论 1.无论男性还是女性,PD患者骨质量均明显下降;2.PD患者骨量的变化则存在性别差异,男性PD患者骨量无明显变化,女性PD患者骨量则明显降低。
祁寒梅王思婷张爱森程鹏蔡金梅丁国宪赖兵
关键词:帕金森病骨质量骨密度
小鼠11β-HSD1基因过表达的前成骨细胞系的建立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索小鼠11β-HSD1基因过表达的前成骨细胞系的建立方法。方法:构建过表达小鼠11β-HSD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包装、收集、纯化慢病毒,感染小鼠MC3T3-E1前成骨细胞系,用BSD(一种核苷抗生素)筛选出感染成功的细胞,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11β-HSD1过表达情况,诱导成骨分化后用茜素红染色法染色矿化结节。结果:成功构建了小鼠11β-HSD1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高效感染MC3T3-E1细胞系。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11β-HSD1过表达病毒组细胞11β-HSD1 mRNA水平是空载病毒对照组的17.4倍,蛋白表达量比空载病毒对照组增加。茜素红染色结果表明慢病毒感染的细胞成骨分化良好,细胞正常成骨分化功能未受影响,11β-HSD1过表达细胞成骨分化减少。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过表达小鼠11β-HSD1的前成骨细胞系,为研究11β-HSD1对成骨细胞的具体作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祁寒梅吴琳王龙毕建华丁国宪
关键词:慢病毒载体
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Val66Met多态性与载脂蛋白基因多态性关联性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Val66Met、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在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poradic Alzheimer disease,s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80例sAD患者和86例健康人中BDNF基因Val66Met和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并通过比值比(OR)对这两种基因与AD之间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BDNF基因Val66Met多态性与sAD的发病风险显著相关;Met/Met基因型与Val等位基因携带者的OR=2.87,95%CI=1.31-6.28。SAD患者与APOE基因的ε4等位基因正关联,APOEε4与非ε4的OR=3.87,95%CI=1.91-7.88。在APOEε4中携带BDNF Met等位基因的OR=3.95,95%CI=1.40-11.16。结论BDNF基因Val66Met多态性可能是sAD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BDNF基因Val66Met多态性与APOE基因多态性之间有协同作用,APOEε4等位基因与BDNF Met等位基因同时存在时,患AD的危险性显著提高。
祁寒梅查娟民盛云露钱云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载脂蛋白E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
南京地区成年女性衰老过程中各部位骨密度的变化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成年女性骨质疏松的患病情况,及衰老过程中各部位骨密度的变化。方法对南京地区成年女性,20~79岁,共计388人,均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症,运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所有患者进行腰椎及髋部骨密度测定。结果1.南京地区成年女性,骨量正常者占33.5%,骨量低下者占48.5%,骨质疏松者占18%;其中绝经前成年女性骨量正常者占52.7%,骨量低下者占47.3%,无骨质疏松患者;绝经后女性骨量正常者占12%,骨量低下者占49.7%,骨质疏松患者占38.3%;2.20~39岁年轻女性,随年龄增加,各部位骨密度均无明显下降;但自40岁开始至49岁,股骨颈骨密度首先开始下降,而此时腰椎及总髋部骨密度无明显变化;到50岁开始,各部位骨密度均明显下降;其中50~69岁时,腰椎骨密度T值与股骨颈骨密度T值之间的差异消失,但均低于总髋部骨密度T值。结论 1.南京地区年轻女性骨量低下者患病率较高,随年龄增加,绝经后女性骨量低下者进一步增多,且骨质疏松患病率高达38.3%;2.在女性50岁前,股骨颈骨密度下降最早,诊断骨质疏松最敏感,而50岁后,腰椎骨密度与股骨颈骨密度均明显下降,诊断骨质疏松同样敏感。
祁寒梅程鹏刘娟蔡金梅赖滨丁国宪
关键词:衰老骨密度骨质疏松
通过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模型研究肥胖与骨质疏松的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建立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模型,观察高脂饮食后骨量变化,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的分化情况,研究肥胖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建立高脂饮食诱导(high-fat diet,HDF)的肥胖小鼠模型,双能X-射线吸收法测定肥胖小鼠和对照小鼠股骨远端的骨密度,非脱钙切片法测量骨组织形态学参数,同时取小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原代培养,评价成骨集落形成能力,利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SCs分化过程中成骨成脂特异性基因的表达。结果:肥胖小鼠与对照组相比,股骨重量及骨密度均有明显增加,并且骨小梁厚度也明显增加。原代培养结果表明高脂饮食组的MSCs成骨集落形成能力显著高于正常饮食组,MSCs的成骨分化基因Runx2、Osterix的表达量明显上调,而成脂分化基因PPARγ的表达量明显下调。结论:饮食诱导的肥胖可能对骨形成有保护性作用,并且跟MSCs的成骨分化能力增强相关。
吴琳吕珊祁寒梅程鹏刘娟王龙俞静张爱森丁国宪
关键词:肥胖骨质疏松间充质干细胞
江苏正常男性维生素D水平与骨微结构的相关性
2016年
目的探讨江苏正常男性人群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骨微结构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自2013年至2015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体检的234例男性患者资料,患者平均年龄为58岁。对其进行双能X线吸收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扫描,采用TBS Insight软件进行骨小梁分数(trabecular bone score,TBS)计算,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等临床指标。结果 234例男性受试者血清25OHD的平均水平是(46.19±19.41)nmol/L,25OHD与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无明显相关性(r=0.060,P=0.390),而与骨微结构(trabecular bone score,TBS)呈正相关(r=0.140,P=0.030)。将研究对象按年龄分成2组:≤55岁组(n=108),>55岁组(n=126),对比≤55岁组,>55岁组TBS数值随年龄降低(P<0.05),而BMD、25OHD随年龄无明显变化;同时发现,年龄与TBS呈负相关(r=-0.230,P=0.001),但与BMD无相关性(r=-0.080,P=0.260)。多元回归分析在校正了年龄、腰围、臀围、血糖、HDL-C这些影响骨代谢的因素之后,25OHD(nmo/L)与TBS依然存在相关性(β=0.001,P=0.010)。结论血清25OHD水平在江苏正常男性人群可能与骨微结构相关,TBS较BMD更为灵敏。
吕珊汤婷婷祁寒梅狄文娟程鹏俞静刘娟蔡金梅赖滨丁国宪姜敏
关键词:骨微结构骨密度维生素D
新生小鼠颅盖骨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模型的建立
2013年
目的:探索新生小鼠颅盖骨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方法:取新生小鼠颅盖骨,采用胶原酶消化获得间充质干细胞,观察细胞的形态及增殖情况,通过细胞周期分析细胞增殖能力,通过流式测定细胞表面标志来分析细胞纯度,对细胞进行成骨成脂诱导分化,并分别予茜素红及油红O染色定性,荧光定量PCR检测成骨标志基因Osteocalcin及成脂标志基因PPARγ、Fabp4表达情况。结果:培养出的纺锤形细胞均一性好、增殖能力强。流式测定细胞表面标志显示细胞纯度好,高表达CD29、CD44,几乎不表达CD34、CD45。诱导分化后分化率高,茜素红染色及油红O染色分别可见较多矿化结节及脂滴,荧光定量PCR显示随分化相关标志基因均明显增高。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新生小鼠颅盖骨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模型,为进一步研究间充质干细胞奠定基础。
盛云露吕珊祁寒梅俞静丁国宪
关键词:颅盖骨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诱导分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