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5篇血管
  • 5篇病变
  • 3篇动脉
  • 3篇血管病
  • 3篇血管病变
  • 3篇糖尿病下肢
  • 3篇下肢血管
  • 3篇下肢血管病
  • 3篇下肢血管病变
  • 3篇2型糖尿
  • 3篇2型糖尿病
  • 2篇动脉内
  • 2篇血管成形
  • 2篇血管成形术
  • 2篇血清
  • 2篇糖尿病下肢血...
  • 2篇2型糖尿病下...
  • 2篇成形术

机构

  • 9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白磊
  • 7篇王富军
  • 4篇张玉娜
  • 3篇侯琳
  • 2篇丁海霞
  • 2篇刘月芹
  • 2篇杜亚萍
  • 2篇齐会卿
  • 2篇邢娜
  • 1篇檀淼
  • 1篇侯晓娟
  • 1篇李艳艳
  • 1篇孙金
  • 1篇赵钦
  • 1篇刘桂红
  • 1篇孙世超
  • 1篇高倩
  • 1篇董玉霞
  • 1篇马红芳

传媒

  • 4篇临床荟萃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药物涂层球囊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治疗中的价值
2019年
下肢动脉病变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其在糖尿病患者中更为常见,且往往临床发展、结局更差,尤其发展为下肢截肢的概率较非糖尿病患者提高4~5倍,膝以下的动脉血管病变为主。下肢动脉病变不仅仅是糖尿病足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更贯穿于糖尿病足整个进展过程,并影响其最终结局。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当中,有相当高的比例需要进行血管重建,经皮穿刺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作为一种风险小、创伤小的血管重建技术在近些年得到了长足发展,尽管如此,这项技术在发展过程当中仍需要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或者说重要限制就是再狭窄或再堵塞,药物涂层球囊的应用是基于基础的球囊血管成形术结合局部的药物释放,同时避免了永久性的血管内异物植入,从而减低再狭窄或再堵塞发生的概率,提高远期预后效果。本综述综合了大量临床及基础的研究证据,现将药物涂层球囊在临床中的应用及特点总结如下。
白磊王富军孙世超
关键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血管成形术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362例5年随访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特点及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的远期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对2007-2014年7年间因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于我院行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362例患者进行5年疗效随访,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所有患者Fontaine分期均在Ⅱb~Ⅳ期之间,362例患者393条下肢(31例为双下肢)均进行了下肢动脉造影(DSA)检查,根据DSA情况选择合适的介入治疗方式。术后常规应用降糖、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及降压等治疗,指导饮食和运动治疗,定期随访。结果362例患者43例失访,其余319例患者中死亡74例,病死率23.2%,其中36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6例死于糖尿病肾病,4例死于足部感染,3例死于呼吸道感染,16例死于肿瘤,9例死因不明。现存活的245例患者中,髂动脉病变为主者19例(20条血管),股腘动脉病变为主者63例(69条血管),膝下动脉病变为主者124例(133条血管),股腘动脉和膝下动脉病变均较严重者39例(46条血管)。5年内介入血管再狭窄的93例(94条血管:双侧再狭窄者仅1例,为双侧膝下动脉介入治疗后者),76例为膝下动脉的介入后再狭窄,其中截肢6例,再次行介入治疗者52例。介入血管通畅者132例,其余20例无法判断。结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患者以膝下病变为主,介入治疗成功率高,保肢率高,远期疗效好。介入治疗成功后的运动治疗和内科治疗对保持介入血管的长期通畅起决定性作用。
王富军白磊丁海霞张玉娜刘桂红杜亚萍
关键词:糖尿病血管病变介入治疗
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血清presepsin水平与感染程度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血清presepsin水平与感染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河北省退役军人总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住院治疗的64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感染组)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感染程度分为轻度组(19例)、中度组(24例)和重度组(21例),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41例)和预后不良组(23例),另选取同期64例糖尿病足患者(未发生感染)为未感染组及40例门诊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presepsin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presepsin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足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resepsin水平对糖尿病足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血清presepsin水平高于未感染组及对照组(P<0.05),且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血清presepsin水平逐次升高(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presepsin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血清presepsin水平与感染程度、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呈正相关(r=0.664、0.546,P=0.001、0.012),与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呈负相关(r=-0.692、-0.47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resepsin、HbA1c、HOMA-IR是糖尿病足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presepsin水平评估糖尿病足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11,灵敏度为78.05%,特异度为91.30%。结论presepsin在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且与患者感染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对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王军锋阴兆辉王俊利白磊苏丽梅王红梅乔钦增郭菁菁
关键词:糖尿病足
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介入治疗对缺血动脉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蛋白原的影响及其意义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对下肢动脉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 factor,vWF)、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Fontaine分级Ⅱb~Ⅳ级)患者66例,术前常规检查并取静脉血检测vWF、Fb水平。行介入手术时于动脉鞘植入成功后动脉鞘内、介入前缺血部位动脉血和介入后病变动脉以远段、介入前和术后1天、2天、7天、14天分别取静脉血检测vWF、Fb水平。观察内皮功能、凝血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其他临床指标。结果介入组介入前动脉鞘内、介入前缺血部位动脉和介入后病变动脉以远段的vWF、Fb水平逐渐升高;vWF(147.6±17.3)%、(231.3±32.6)%、(299.2±35.2)%,Fb(3.91±0.26)g/L、(4.97±0.29)g/L、(5.69±0.28)g/L(均P<0.01);静脉血vWF、Fb水平于术后1天达高峰,术后7天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14天vWF、Fb水平低于治疗前。静脉血介入前、介入1天、2天、7天、14天vWF(148.3±16.4)%、(199.3±18.6)%、(176.5±18.1)%、(144.1±15.3)%、(128.5±11.4)%、Fib(3.88±0.23)g/L、(4.96±0.30)g/L、(4.59±0.25)g/L、(3.96±0.32)g/L、(3.11±0.19)g/L(均P<0.01)。结论缺血可引起内皮功能的损伤和凝血指标的变化,介入治疗可进一步增加动脉内皮功能的损伤和高凝状态,应早期进行内皮功能保护和抗凝治疗,介入后下肢血流改善,动脉内膜修复后,其内皮功能改善,高凝状态缓解。
王富军刘月芹齐会卿张玉娜白磊檀淼高倩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WILLEBRAND因子纤维蛋白原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
2021年
分析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100例医院门诊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西格列汀。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的变化。结果:①观察组总有效例数为47例,总有效率为94.0%;而对照组仅有80.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分别为(9.2±1.2)mmol/L和(7.2±0.7)mmol/L,治疗前后餐后2h血糖分别为(15.6±2.7)mmol/L和(11.2±1.6)mmol/L,治理前后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8.5±2.6)%和(6.2±1.1)%,对照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分别为(9.3±1.2)mmol/L和(8.1±0.8)mmol/L,治疗前后餐后2h血糖分别为(15.5±2.6)mmol/L和(12.8±2.1)mmol/L,治理前后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8.4±2.5)%和(7.5±2.0)%,观察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要明显高于单药二甲双胍,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白磊侯琳邢娜王富军
关键词: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合并糖尿病临床特点研究
2021年
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合并糖尿病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100例医院收治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间段100例单纯甲亢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甲状腺功能(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指标的差异。结果:①临床症状:观察组100例患者中多汗80例、心悸72例、多食53例、体重下降78例、甲状腺肿大36例;对照组100例患者中多汗78例、心悸70例、多食54例、体重下降76例、甲状腺肿大34例,两组患者在多汗、心悸、多食、体重下降、甲状腺肿大等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糖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分别为(12.6±3.5)mmol/L和(8.5±2.1)mmol/L,餐后2h血糖分别为(15.8±4.3)mmol/L和(11.0±3.1)mmol/L,观察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甲状腺功能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FT3分别为(12.6±6.0)pmol/L和(12.2±6.1)pmol/L,FT4分别为(8.9±7.5)pmol/L和(8.3±7.3)pmol/L,TSH分别为(0.04±0.01)mU/L和(0.03±0.01)mU/L,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但是在血清生化指标与单纯甲亢患者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临床诊断中需要注意鉴别区分,避免漏诊误诊的情况发生。
白磊侯琳邢娜王富军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
巧克力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膝下动脉闭塞病变的疗效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应用巧克力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膝下动脉闭塞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糖尿病膝下动脉闭塞病变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普通球囊实施经皮膝下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巧克力球囊进行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及术中限流性夹层形成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踝肱压指数(ABI)、经皮氧分压变化(tcpO2)及症状改善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6.43%和89.29%。观察组术中6条(6/39)膝下动脉球囊扩张后形成限流性夹层,对照组15条(15/40),限流性夹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BI、tcpO2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应用巧克力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病变疗效较好,可有效降低限流性夹层发生,近期疗效更具优势。
王文琦马红芳杜亚萍丁海霞白磊王富军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疗效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缺血动脉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PAD)患者下肢动脉介入治疗前后病变动脉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探讨T2DM合并PAD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及介入治疗对血清SOD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12月接受介入治疗的T2DM合并PAD患者40例,其中下肢单纯动脉造影者(A组)16例,行下肢动脉造影、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者(B组)24例(Fontaine分期Ⅱb期和Ⅲ期的患者)。B组中,单纯行下肢动脉造影、球囊扩张者16例(B1组),行下肢动脉造影、球囊扩张且行支架植入者8例(B2组)。门诊健康体检者(C组)20名作为对照组。A、B两组介入术前行常规检查并取静脉血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SOD水平。C组在同样条件下抽取肘静脉血测定上述指标。A、B两组术中取介入前动脉血,术后24 h取静脉血测定各组血清SOD水平。结果 A组患者下肢动脉造影无明显狭窄。A、B、C 3组SOD分别为(46.1±3.13)u/ml,(35.37±3.58)u/ml,(60.50±6.99)u/ml,A、B组SOD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t=8.420,P<0.01;t=14.324,P<0.01),A组SOD水平明显高于B组(t=10.092,P<0.01)。A、B、C 3组的踝臂指数(ABI)分别为0.70±0.12、0.58±0.13和1.15±0.07。A、B组ABI均明显低于C组(t=14.749,P<0.01;t=17.392,P<0.01),B组ABI明显低于A组(t=3.027,P<0.05)。SOD与HbA1c呈负相关(r=-0.541,P<0.01)。A、B两组组内静脉血与动脉血SO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1组、B2组介入前动脉血中SOD水平分别为(35.70±3.04)u/ml,(36.07±2.14)u/ml,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介入前缺血部位动脉血中SOD水平分别为(32.95±3.52)u/ml,(33.59±2.64)u/ml,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较介入前动脉血中SOD水平明显降低(t=2.741,P<0.05;t=2.704,P<0.05);介入后缺血部位动脉血中SOD水平分别为(29.40±5.49)u/ml,(26.68±2.31)u/ml,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较介入前缺血部位动脉血中的SOD水平明显降低(t=2.536,P<0.05;t=5.005,P<0.01)。各部位血中SOD水平B1组B2�
侯琳王富军李艳艳齐会卿张玉娜白磊孙金
关键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在网络教育中开展实时小组交流对糖尿病出院患者血糖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在糖尿病网络教育中引入"小组交流"开放型教育模式的价值。方法将100例出院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在开展每周1次的网络授课教育的同时增加1次网络小组讨论,由患者进行经验分享和医护人员即时点评、现场答疑。对照组通过常规的每周1次的电话随访方式对患者进行教育指导,指导内容同网络授课内容。6个月后,取消网络小组讨论,仅进行每周1次的网络授课和对患者的留言及疑问进行回复,2组接受同质化教育。并观察患者接受教育后3、6、12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在3、6个月时均低于对照组(P<0.05),12个月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3、6个月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与12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个月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6、12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网络实时进行指导,强化随访教育,是增加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融洽的医患交流氛围,树立患者治疗的信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医生的信赖程度,使患者主动遵照医嘱去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有利于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
刘月芹侯晓娟赵钦董玉霞张玉娜白磊
关键词:糖尿病网络教育血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