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晓彬

作品数:19 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建筑科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0篇应力
  • 10篇预应力
  • 9篇混凝土
  • 5篇轴压
  • 5篇环向
  • 5篇环向预应力
  • 5篇混凝土圆柱
  • 4篇钢筋
  • 4篇钢筋混凝
  • 4篇钢筋混凝土
  • 3篇施工方
  • 3篇施工方法
  • 3篇筒仓
  • 3篇轴压比
  • 3篇锚头
  • 3篇木结构
  • 3篇加固混凝土
  • 2篇燕尾榫
  • 2篇预留
  • 2篇预留孔

机构

  • 19篇北京交通大学
  • 10篇同济大学
  • 3篇中广电广播电...
  • 2篇中冶建筑研究...
  • 2篇北京市建筑设...
  • 1篇中国冶金科工...

作者

  • 19篇白晓彬
  • 13篇周长东
  • 8篇吕西林
  • 7篇田腾
  • 5篇李慧
  • 4篇厉春龙
  • 4篇杨娜
  • 3篇常鹏
  • 3篇李季
  • 2篇赵锋
  • 2篇郭婷
  • 2篇卢明奇
  • 2篇杨庆山
  • 1篇张艾荣
  • 1篇高日

传媒

  • 2篇建筑结构学报
  • 2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工业建筑
  • 1篇工程力学
  • 1篇铁道学报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结构工程师
  • 1篇工程抗震与加...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震后桥梁结构应急加固方案优选被引量:4
2011年
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近年来就发生了汶川、玉树等7级以上的大地震。地震发生后,部分桥梁结构虽然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但经加固后可继续使用。要使抗震救灾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很多桥梁结构需要进行应急加固。而综合考虑地震震区的各种影响因素,选择最优的加固方案是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决策理论是在模糊决策理论中引入层次分析法的层次理念和权重计算方法,在复杂影响因素下,使整个模糊决策过程层次清晰、易于理解、计算过程相对简单。本文在分析总结影响加固方案选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构造判断矩阵,分别求出了影响因素的权重;运用模糊决策理论,计算模糊决策向量,得到了加固方案优劣排序;结合工程实例证明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决策理论在震后桥梁结构应急加固方案优选中,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周长东白晓彬张艾荣高日
关键词:应急加固桥梁结构层次分析法
预应力碳纤维条带加固混凝土圆墩抗震性能试验被引量:19
2012年
针对地震灾害中桥墩柱的破坏形态,考虑轴压比变化、预应力大小、纤维布层数和加载顺序等因素的影响,对9根采用与未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条带加固的钢筋混凝土圆形墩柱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通过各试件主要破坏形态和滞回曲线的对比,分析了各因素对承载力、延性性能、滞回特性、耗能能力等重要抗震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条带加固后,柱的承载力、延性性能、耗能能力均有较大幅度提升;预应力碳纤维条带提供的主动横向约束力能有效抑制斜向剪切裂缝的开展,将圆墩柱的破坏形态由剪切破坏转变为延性较好的弯曲破坏;先施加轴力后进行预应力碳纤维条带加固所得的加固承载力低于后施加轴力的试件。
周长东田腾吕西林白晓彬李慧
关键词:桥梁工程抗震性能试验
一种用于将光纤光栅式传感器安装在木结构上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中健康监测,尤其是一种用于将光纤光栅式传感器安装在木结构上的装置,安装支座包含有连接座及焊在连接座上的安装座,连接座与安装座呈一字型或十字型,安装支座通过木螺钉固定在木构件上,传感器通过小螺丝固定在...
杨娜白晓彬郭婷杨庆山卢明奇常鹏
文献传递
预应力碳纤维条带加固高轴压比混凝土圆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为了研究预应力碳纤维条带加固高轴压比混凝土圆柱的抗震性能,进行了7个钢筋混凝土圆柱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其中1个为设计轴压比0.82的未加固对比柱试件,另外6个为不同高轴压比下的预应力碳纤维条带加固柱试件,主要考虑了环向预应力和轴压比两种参数对加固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条带加固高轴压比混凝土圆柱后,其承载力、延性性能、耗能能力均有大幅度提升;预应力纤维条带提供的环向主动约束力能够有效抑制斜向剪切裂缝的开展,加固后高轴压比圆柱呈现出弯曲破坏特征;采用试验数据回归分析方法,得到了预应力碳纤维条带加固混凝土圆柱极限荷载点位移Δm计算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周长东田腾吕西林白晓彬李慧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圆柱高轴压比拟静力试验
燕尾榫约束古建木梁环境温度效应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为了研究古建木梁在环境温度效应下顺纹方向的应变特征,在拉萨室内布置了一根无约束木梁和一根燕尾榫约束木梁,分别在室温变化下对其进行了空载和分级加载试验.根据试验数据,分别对木材的顺纹方向弹性模量及燕尾榫的拉压刚度、转动刚度进行识别,将各参数识别成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变量.根据燕尾榫的构造特点,将升温段和降温段识别为不同的拉压刚度.分析了上部荷载、约束条件等因素对梁底顺纹方向应变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无约束梁在环境温度作用下的应变增量和上部荷载无关,约束梁在环境温度作用下的应变增量随上部荷载的增大而增大.梁端反力对梁底部的二阶弯矩作用引起了附加应变,附加应变随温度和荷载的增大而增大.最后,根据附加应变的理论计算公式,将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二者吻合较好,说明附加应变的理论公式是合理的.
白晓彬杨娜杨娜
关键词:燕尾榫
预应力碳纤维条带加固混凝土圆形墩柱恢复力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为了研究预应力碳纤维条带加固钢筋混凝土圆形墩柱的抗震性能,对7根钢筋混凝土圆形墩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考虑的主要参数为环向预应力大小和轴压比。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纤维条带提供的主动横向约束力能够有效抑制斜向剪切裂缝的开展,将圆形墩柱的破坏形态由剪切破坏转变为延性较好的弯曲破坏。通过分析各工况下被加固圆形墩柱的滞回性能,得出其恢复力模型的滞回规则;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数据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给出预应力碳纤维条带加固混凝土圆形墩柱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得出骨架曲线各特征参数的计算方法,确定了卸载刚度和再加载、反复加载下的强度退化率,最终建立了能够考虑轴压比与环向预应力大小两因素的预应力碳纤维条带加固混凝土圆形墩柱三折线型恢复力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周长东田腾吕西林白晓彬李慧
关键词:恢复力模型轴压比环向预应力
震后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的快速鉴定方法
2011年
目前我国没有专门针对于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震后快速鉴定的标准或规范,也没有成熟的震后快速鉴定方法。在大量分析单层工业厂房震害基础的前提下,基于层次分析法,提出一种应用于震后单层工业长房安全性快速评估的方法。该方法在分析单层工业厂房常见震害的基础上,对地震中构件的破坏程度提出了定量和定性的判断标准;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各类构件进行安全等级评价,形成隶属度判断矩阵;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类构件、各结构层进行权重评价;依据等级隶属度判断矩阵和各类构件、各结构层的权重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整体结构的安全性评价。建议的方法简单易行,层次清晰,鉴定结果较为合理。可对震后紧急情况下应急救援政策的制定、救灾措施的实施和开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周长东白晓彬赵锋
关键词:震害层次分析法模糊决策
预应力纤维条带加固震损混凝土圆墩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通过12根钢筋混凝土圆墩柱(其中对比柱1根,震损柱3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分析预应力纤维条带加固钢筋混凝土圆墩柱的抗震性能。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预应力大小、预损程度、纤维种类、表面处理方式。根据试件的破坏形态和滞回曲线,分析各因素对承载力、位移延性、滞回性能、耗能能力等重要抗震性能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条带加固震损圆墩柱后,震损柱的承载力、延性性能、耗能能力均可在一定程度内得到恢复与提高。对柱体表面打磨、纤维布刷胶之后,再进行预应力0.2碳纤维条带加固的试件抗震性能得到最大程度改善。实际工程抗震加固时应优先选用预应力碳纤维条带,并尽量避免使用预应力玄武岩纤维条带。
周长东田腾吕西林白晓彬李慧
关键词:抗震性能
侧向预应力约束高轴压比混凝土圆柱滞回性能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研究侧向预应力约束高轴压比混凝土圆柱的滞回性能,进行了7根混凝土圆柱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采用理论分析与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了预应力碳纤维条带约束高轴压比混凝土圆柱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提出了能够考虑轴压比与预应力大小两因素的预应力碳纤维条带约束高轴压混凝土圆柱三折线型恢复力模型及其特征点的计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条带约束高轴压混凝土圆柱后,柱的滞回性能有显著改善;预应力碳纤维条带提供的环向主动约束力能够有效抑制斜向剪切裂缝的开展,加固后高轴压比圆柱的破坏形态由脆性剪切破坏转变为延性更好的弯曲破坏.采用推荐模型所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周长东田腾吕西林白晓彬李慧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圆柱滞回性能恢复力模型高轴压比
长期监测中藏式古建筑木梁应变-温度模型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针对藏式古建筑木梁的构造和受力特点,通过在梁端施加非线性弹簧,建立了温度作用下的简化力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梁端反力对梁的二阶弯矩作用,建立了温度作用下梁底跨中顺纹方向应变的理论模型,并将一年内的温度循环分为四段进行分别计算.以某藏式古建筑监测工程中的木梁为例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一年之后应变增量回到了初始值,但升温段和降温段的曲线没有重合而是分成了两部分.将应变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对比,二者吻合较好.最后,对影响温度作用下应变增量的各个结构参数进行了参数分析,研究表明,不同温度起点的设定对分析结果没有影响,木材的弹性模量对应变影响最大,燕尾榫的拉压刚度影响最小.
白晓彬杨娜
关键词:温度作用燕尾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