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慈贤
- 作品数:131 被引量:528H指数:11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一种新的造血干/祖细胞的富集方法及其体外定向诱导分化
- 本发明包括利用脐带血中含有细胞成分的不同的理化性质,利用B淋巴细胞与尼龙棉吸附及单核/巨噬细胞与塑料制品吸附的特点,采用两步法负性富集的方法获得富集的人造血干/祖细胞,既克服了传统的免疫磁珠分离体系价格昂贵及含有磁珠的缺...
- 裴雪涛冯凯南雪白慈贤张锐
- 文献传递
- 低氧对CD34^+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及其对细胞因子依赖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00年
- 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脐血CD34+造血干 /祖细胞 ,进行低氧和常氧条件下单个核细胞 (MNC)及CD34+细胞的半固体及液体培养 ,计细胞总数和集落产率 ,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和细胞周期 ,以探讨造血干/祖细胞在低氧环境下增殖分化性能的改变及其对细胞因子反应性的变化。结果显示 :CD34+细胞在低氧条件下生成的BFU E集落数 ( 32 4 8± 41 4/10 4 细胞 )明显增多 (对照为 191 2± 34 5 /10 4 细胞 ,P <0 0 1) ;在无细胞因子存在的液体培养体系中 ,低氧组的BFU E产率 ( 15 2 4± 2 2 6 /10 4 细胞 )明显高于常氧组 ( 74 2± 9 3/10 4 细胞 ,P <0 0 1) ;低氧培养细胞中CD34+细胞的比例高于对照 2 5± 1 2倍 (P <0 0 5 )。但MNC生成的BFU E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无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 :体外低氧环境能显著增加CD34+造血干 /祖细胞形成红系祖细胞的产率 ,且使其对细胞因子的依赖性降低 ,并对早期红系祖细胞的维持有增强作用 。
- 孙兵白慈贤冯凯李梁赵鹏裴雪涛
- 关键词:低氧CD34^+细胞单个核细胞BFU-E
- 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心脏的迁移及分化被引量:37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在大鼠心脏定居存活情况、同种异体移植是否可行。正常心脏微环境与梗死心脏微环境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迁移、分化的影响。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 35只 ,①正常心脏MSC移植组 (1 0只 ) ;②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组 (AMI,1 0只 ) ;③心肌梗死MSC移植组 (1 0只 ) ;④单个核细胞治疗组 (5只 )。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梗死模型。分离纯化来自雄性Wistar大鼠的骨髓MSC ,于冠脉结扎后 1~ 3h植入到雌性正常大鼠和心肌梗死大鼠心脏组织 ,模拟同种异体细胞移植治疗。于细胞移植后 1 0周取心脏检测各种指标。结果(1 )经纯化的大鼠MSC在同种异体大鼠心脏可定居、生存 ,而未经纯化的单个核细胞移植在同种异体大鼠心脏未见存活 ;(2 )在正常心脏微环境中 ,带蓝色荧光的供体MSC细胞核呈小岛屿状分布 ,与宿主心肌纤维排列无关 ;而在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脏微环境中 ,蓝色细胞核分布广泛 ,呈椭圆形 ,似心肌细胞核 ,其排列方向与宿主心肌纤维排列方向一致 ,免疫组化检测胞浆心肌特异蛋白染色阳性。结论 纯化的MSC具有免疫耐受特性 ,无需加用免疫抑制剂 ,可进行同种异体移植 ;同种异体MSC在正常心脏微环境中不发生迁移、分化 ;
- 牛丽丽郑敏曹丰谢超李海民岳文高艳红白慈贤祝善俊裴雪涛
- 关键词:同种异体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微环境免疫耐受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和向神经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研究被引量:19
- 2002年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类存在于骨髓中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在体外不仅可以分化为间充质类细胞,而且可以分化为非间充质类细胞。研究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扩增和向神经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条件。从骨髓中分离MSC,用MesenCult培养基进行纯化和扩增培养。每扩增一代,细胞数量增加约2-3倍,在体外扩增12代后扩增约4.6×10^4倍;诱导不同扩增代数的MSC向神经细胞分化,诱导后的细胞平均有80%以上呈现典型的神经元样表型。免疫组化法检测发现,神经元样细胞强表达神经丝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组织化学法检测观察到神经元特有结构尼氏体,表明MSC在体外具有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潜能。
- 侯玲玲曹华白慈贤魏国荣张涌裴雪涛
- 关键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定向诱导分化神经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
- 一种定向诱导NSC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将神经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方法。本发明将WNT3a基因转染NSC,通过WNT3a基因的表达引发其下游基因的表达,产生诱导信号以扩增多巴胺能前体细胞,再加入抗坏血酸A...
- 裴雪涛韩姝师伟李艳华闫舫陈琳王韫芳白慈贤施双双南雪
- 文献传递
- 人脑少突胶质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 2005年
- 陈琳白慈贤张锐李艳华高艳红王冬梅吕洋王韫芳闫舫南雪谢小燕施双双裴雪涛
- 关键词:少突神经胶质细胞免疫组化
- 单克隆来源的小鼠胎肝HPP-CFC肝上皮分化潜能的研究
- 2009年
- 为研究胎肝中造血和肝上皮发育的关系,建立了小鼠胎肝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HPP-CFC)培养体系,并进行了单克隆培养以及诱导分化实验.在造血和肝诱导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对单克隆来源的HPP集落细胞向造血和肝上皮细胞进行诱导分化,采用透射电镜(TEM)、巢式RT-PCR、细胞免疫荧光检测,从细胞形态、超微结构、上皮细胞分化标志等方面对分化后的细胞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诱导后的部分细胞具有肝细胞特异性的超微结构,并不同程度地表达白蛋白(ALB)、甲胎蛋白(AFP)、细胞角蛋白(CK8,CK18)等肝上皮分化标志,同时还表达间质标志α-SMA和血管内皮细胞标志Flk-1.免疫磁珠分选表明:胎肝来源的HPP-CFC主要来自于CD45+细胞,CD45-细胞不具有形成造血细胞克隆的能力.在肝上皮细胞分化潜能上,流式分选获得的CD49f+/Sca-1+细胞与未分选细胞无明显差异.该模型的克隆源性通过细胞混合实验进行证明.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胎肝来源的HPP-CFC可能代表了一个新的造血细胞向肝上皮细胞分化的单克隆模型,为研究胎肝中造血和非造血细胞的发育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
- 周军年王韫芳要晖宇贺文艳陈海旭李思霆史岩施双双南雪白慈贤刘兵岳文毛宁裴雪涛
- 关键词:胎肝造血
- 一种分离巨核系祖细胞的方法
- 本发明包括利用系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混合物(包括CD2,CD3,CD14,CD16,CD19,CD24,CD56,CD66b,CD41及Glycophorin A)及免疫磁珠分离体系先去除已确定分化方向的细胞,再利用IL-...
- 裴雪涛冯凯王冬梅李梁杨雷南雪白慈贤张锐
- 文献传递
- HSV-tkGCV自杀基因疗法及其影响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研究单纯疱疹病毒 胸苷激酶 更昔洛韦 (HSV tk GCV)自杀基因系统的特性 ,探讨转HSV tk基因后 ,肿瘤细胞被更昔洛韦 (Ganciclovir,GCV)杀伤时的凋亡现象及对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逆转录病毒法将HSV tk基因转入乳腺癌细胞株MCF 7中 ,以Southernblot法对肿瘤细胞基因组DNA中tk基因的整合进行鉴定 ,以流式细胞仪及电镜观察GCV杀伤MCF 7 tk细胞时的凋亡现象。由脐血CD34+ 细胞诱生树突状细胞 ,以3H TdR掺入法检测树突状细胞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 以逆转录病毒法成功地将HSV tk基因转入MCF 7细胞中 ,转染tk基因的MCF 7细胞能被GCV有效杀伤并存在凋亡现象 ,凋亡率可达 31.3 % ;由脐血CD34+ 细胞在GM CSF、TNF α、SCF及FL作用下诱生树突状细胞 ,CD1a+ 细胞比例为 (2 7.18± 1.5 6 ) % ,HLA DR表达率为 (93 .7± 1.0 ) % ,电镜下见树突状细胞的典型形态。树突状细胞与凋亡的肿瘤细胞共育后 ,其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增强 (P <0 .0 1)。结论 HSV tk GCV自杀基因系统中 ,肿瘤细胞MCF 7 tk被GCV杀伤时存在凋亡现象 ,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可因接触凋亡细胞而改变 ,提示以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肿瘤生物治疗可结合自杀基因系统联合抗瘤。
- 王晓李梁冯凯白慈贤裴雪涛
- 关键词:HSV-TK/GCV自杀基因基因疗法树突状细胞
- 具有改善贫血功能的竹笋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竹笋提取物复合制剂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改善贫血功能竹笋提取物及其复合制剂以及其制备方法,复合制剂由竹笋提取物、补铁剂及其它助剂配制而成,其中:所述竹笋提取物是固形物、提取液或干粉,由新鲜竹笋或笋干水提醇提得到;所述补铁剂为铁卟啉或血红素铁...
- 裴雪涛师伟陈琳吕洋岳文白慈贤南雪施双双张赛男何丽娟任祥亮管利东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