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天

作品数:22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3篇生物学
  • 3篇建筑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杜鹃
  • 4篇径流
  • 3篇绿地
  • 3篇城市
  • 2篇地表径流
  • 2篇引种
  • 2篇生态敏感性
  • 2篇显微观察
  • 2篇建筑
  • 1篇大众
  • 1篇低温胁迫
  • 1篇滇池
  • 1篇滇池流域
  • 1篇杜鹃属
  • 1篇性状
  • 1篇引种地
  • 1篇荧光显微观察
  • 1篇有机覆盖物
  • 1篇雨洪
  • 1篇雨水

机构

  • 13篇云南农业大学
  • 11篇河南农业大学
  • 4篇云南省农业科...
  • 2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2篇白天
  • 11篇吴雅文
  • 6篇田国行
  • 5篇张敬丽
  • 4篇解玮佳
  • 3篇关文灵
  • 3篇何瑞珍
  • 3篇宋杰
  • 3篇李世峰
  • 3篇刘震
  • 2篇李枝林
  • 2篇李东徽
  • 2篇蔡艳飞
  • 2篇陆琳
  • 2篇李树发
  • 2篇葛倍辰
  • 1篇吴坤
  • 1篇张巧玲
  • 1篇李进昆
  • 1篇张宁

传媒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种子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云南农业
  • 1篇广东园林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植物研究
  • 1篇中国城市林业
  • 1篇建筑与文化
  • 1篇西部林业科学
  • 1篇绿色建筑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昆明大观楼木结构建筑VR可视化表达研究
2021年
木结构建筑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主要形式且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云南省昆明市木结构建筑历史悠久,保存完整,在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有着较高的参价值。以科技前沿为导向,以科教宣传为目的,探索利用VR技术对昆明木结构建筑空间、结构等特征的有效表达,促进了对木结构建筑潜在价值的挖掘。在实地调研过程中使用数码相机、鱼眼镜头对昆明大观楼内部1〜3层进行实景拍摄,使用PTGui将拍摄内容建立VR模型,最后转化为二维码进行信息开放;利用线上问卷调查收集群众反馈信息,80%的受访者对展示结果表示满意,51%的人认为木结构建筑的VR可视化表达还需进一步完善。结果表明,木结构建筑的VR可视化表达更加直观地表达了其内外结构,有利于加强建筑教学、文旅宣传的效果。
董睿邹丽陈宇涵白天
关键词:VR技术可视化表达
基于大众行为需求的城市公园视觉元素提取与设计研究——以昆明海埂公园北部滨水绿地改造设计为例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为昆明海埂公园北部滨水绿地改造,该绿地改造以提升场地空间利用性以及趣味性为切入点,运用不同的视觉元素创造富有视觉冲击的景观。将此滨水绿地景观改造为一个舒适、富有观赏性和趣味性的公园景观,在设计中考虑游人在景观活动中的行为参与和精神参与,使之成为游人乐于游憩娱乐的活动空间。
张心宇李煜白天
关键词:视觉元素
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林下经济种植分析
2012年
调研昆明松华坝水源区林地生产具体现状,通过随机筛选,分区域选取水源保护区内不同点的示范基地,调研分析各类经营模式,综合分析和评价林下经济实际经营效果。调研结果表明:保护区采用多种种植模式为其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建议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因园因树选种,采取林-苗模式、林-药模式、林-菌模式并加强长短期间套作种植模式,既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又可以降低林木抚育管理的成本,起到"以短养长,以园养园"的目的。
白天邹彧
耐冬和雪椿在不同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及抗寒性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以耐冬和雪椿为材料,通过自然低温(2013年10月—2014年01月)和人工气候室控制低温(4、0、-4、-8、-12℃)2种处理方法,测定低温过程中样本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合低温半致死温度和隶属函数的综合评价,探讨耐冬和雪椿的抗寒性及其生理响应机制。结果表明,耐冬和雪椿叶片中各物质的变化规律基本相似,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耐冬的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雪椿,且自然胁迫波动性较大;可溶性蛋白、POD酶活性和CAT酶活性均是先下降,当达到一定阈值后开始上升。但耐冬和雪椿生理指标的阈值存在差异,耐冬可溶性蛋白和POD酶活性在-8℃低温处理后开始上升,雪椿的可溶性蛋白和POD酶活性都在0℃低温处理后开始上升,而耐冬和雪椿的CAT酶活性都在4℃低温处理后就开始上升。经自然低温处理后耐冬的低温半致死温度为-14.08℃,雪椿的为-11.93℃,结合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判定耐冬的耐寒性优于雪椿。
吴雅文吴君白天刘震郑德芝
关键词:低温胁迫抗寒性
基于CA-MC模型的滇池流域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特征
2023年
【目的】探究滇池流域近30年间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特征。【方法】定量分析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基于1995年、2005年、2010年和2018年的遥感影像和基础数据,运用CA-MC模型、重心迁移及核密度进行分析。【结果】1995—2018年,滇池流域土地覆盖/利用、河岸缓冲区和景观指数敏感性均呈波动下降趋势,归一化植被指数敏感性总体升高,流域综合生态敏感性呈现高等级向低等级转化的特征。不敏感、轻度敏感和中度敏感性区域面积整体上升,分别增加2.10%、0.47%和11.20%;高度敏感性区域面积波动下降,减少13.77%。各级生态敏感性重心转移及核密度分布差异显著,不敏感和轻度敏感性区域向西北方向迁移,中度敏感和极度敏感性区域向西南方向迁移,高度敏感性区域向东南方向迁移。通过CA-MC模型推演,2018—2026年滇池流域敏感性空间演变,总体敏感性等级缓慢上升。【结论】研究区域生态敏感性演变过程能够及时了解区域生态演变规律,提出生态保护策略。
杨峻明胡恬滋李炳蓬李东徽张敬丽黄秋霞葛倍辰白天
关键词:生态敏感性熵值法滇池流域
基于GIS技术的漯河城市不同用地类型产流及淹没风险分析
2018年
文章采用GIS技术获取研究区0.09 m分辨率影像,结合SCS-CN水文模型,设计2年、5年、10年、20年、30年、50年、100年7个暴雨重现期和漯河市2010年7月17日近10年最大暴雨93.5 mm/h共8个情景,定量模拟分析漯河城区产流和积水分布特征,划分风险等级。结果表明:1)研究区产流量、积水深度和积水面积随暴雨强度增强而增加; 10年重现期为重要拐点,综合产流量20.78 mm/h,淹没面积达55.15%; 2)由于地表渗透能力不同,产流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道路用地和建筑用地产流风险最高,最大产流量58.29 mm/h; 3)城市中心与城市周围环境也存在差异,城市外围的农业用地淹没面积最大、淹没速率最快,其最大淹没面积占农田总面积的64.90%,占研究区域的18.77%;而中心城区内淹没范围,建筑用地>道路用地>城市绿地>未利用土地>公共管理与商业用地。除水域外,城市绿地中的暴雨径流衰减量最大。研究定量分析了降雨产流特征与城市用地分布的关系,为合理规划土地结构和城市雨洪灾害预警提供数据参考。
白天吴雅文金牧青宋培豪田国行
“木奇”覆盖对城市绿地土壤主要理化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1
2018年
以河南农业大学校园绿地土壤为例,选取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H值、温度、保水能力、渗透性为指标,通过野外试验和控制试验,探讨"木奇"(Mulch)对城市绿地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木奇"可有效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钾以及有机质含量,与裸土相比分别平均增加了41.74%、53.22%、22.20%;覆盖处理对改善土壤pH值及调节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恒温起到积极作用,且铺设9 cm"木奇"的处理对改善土壤pH值和夏季对土壤降温、冬季保温的综合效果最好;"木奇"能有效增强土壤保水能力并延缓地表径流的发生,其覆盖下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渗透系数与裸土相比分别提升了23.60%和61.97%。
夏妮白天金牧青沈亚鹏李文玲田国行吴坤
关键词:有机覆盖物城市绿地土壤修复
中日两国山茶花的渊源及异同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解决中日山茶花名称不统一的问题,以利于中日两国山茶花的交流,文中在综述中日两国山茶花栽培史及渊源的基础上,对中日山茶花名称及形态特征进行考证。结果表明:中日山茶花栽培历史源远流长;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 Linn.)原产于中国;自唐朝时,日本开始从中国引进山茶花,命名为椿;雪椿(C.japonica var.decumbens)是山茶花的一个变种;茶梅(C.sasanqua Thunb.)原产于日本,在日本称作山茶花,传入中国以后被称作茶梅。
吴雅文张宁白天王艳梅刘震
关键词:山茶花栽培历史引种
基于GIS-FLUS的漯河市域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通过定量分析生态空间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探究漯河市域生态敏感性时空分布特征与规律,为研究区域国土空间生态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地形地貌、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3个层级、11项因素为对象,结合居民聚集因素,运用GIS静态空间分析和FLUS模型动态仿真对漯河市域生态敏感性区域变化进行分析及预测。【结果】(1)2015和2020年,不敏感、低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和极度敏感区在研究区的占比分别为41.47%、27.06%、14.94%、8.90%、7.63%和43.61%、25.76%、14.55%、8.47%、7.61%,5年间城市倾向于向低度敏感性方向发展;(2)低度敏感区分布集中,具有较强的扩张特性,高度敏感区分布分散,有较高的保护难度;(3)生态敏感影响要素表现为环境因子>地形地貌因子>建设因子;(4)模拟结果显示:积极保护极度敏感和高度敏感区将有效抑制低度敏感和不敏感区蔓延。【结论】通过分析研究区生态敏感性演变特征、分布规律和模型预测,能够为城乡可持续发展统筹规划提出科学的生态保护策略。
白天白天吴雅文吴雅文郑琳琳何瑞珍何瑞珍
关键词:生态敏感性GIS
锈叶杜鹃授粉花柱的显微观察与自交亲和性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以锈叶杜鹃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其自交花粉的萌发、花粉管在花柱中的生长动态,并统计自花授粉后的坐果率。结果表明,锈叶杜鹃自花授粉后2 h花粉开始萌发,授粉后8 h后花粉管伸入花柱,授粉后48 h花粉管进入子房,76 h后花粉管进入胚珠。在锈叶杜鹃花粉管萌发和生长过程中,从柱头乳突细胞开始到花粉管、花柱通道细胞、子房引导组织、胚珠的胚囊等都伴随出现一系列的胼胝质反应等异常现象;而自花授粉的花朵坐果率仅为19.89%。结果表明:锈叶杜鹃自花亲和,但其自身存在抑制自交亲和的机制。
解玮佳白天李世峰关文灵宋杰彭绿春李树发蔡艳飞陆琳
关键词:自花授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