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俞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红壤
  • 1篇洞穴滴水
  • 1篇岩溶
  • 1篇岩溶石漠化
  • 1篇银花
  • 1篇中绿原酸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恢复
  • 1篇生态退化
  • 1篇石漠化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呼吸
  • 1篇农田
  • 1篇紫外
  • 1篇紫外分光光度
  • 1篇紫外分光光度...
  • 1篇温度
  • 1篇硝盐
  • 1篇离子含量
  • 1篇绿原

机构

  • 5篇西南大学
  • 3篇赣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作者

  • 5篇白俞
  • 3篇熊平生
  • 3篇周文亮
  • 2篇谢世友
  • 1篇陈国富
  • 1篇袁道先
  • 1篇王开然
  • 1篇姜光辉

传媒

  • 2篇国土与自然资...
  • 2篇中国岩溶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桂林硝盐洞滴水水文和水化学动态变化特征被引量:8
2013年
为认识裸露型岩溶包气带洞穴水文水化学动态变化特征,以桂林硝盐洞滴水为例,选取桂林硝盐洞3处滴水,对滴速、电导率、pH值、Ca2+、Mg2+、Sr2+进行监测,结果显示:(1)岩溶洞穴滴水的离子浓度与温度降水关系密切,高温多雨时节岩溶作用加快,洞穴滴水中Ca2+、Mg2+含量升高,同时强降雨会导致离子浓度产生很大波动;(2)滴水化学性质受到土壤、基岩顶板厚度、滴水量等的影响,土壤层越厚,滴水中Ca2+含量越高;(3)受"慢速补给"的滴水点,其滴水量与离子浓度呈正相关性,而受"快速补给"的滴水点,其滴水量与离子浓度呈负相关性;同时接受两种方式补给的滴水点,其滴水量和离子浓度变化剧烈,且呈良好的正相关性。
周文亮姜光辉陈国富白俞王开然
关键词:洞穴滴水离子含量降雨
重庆南川区石漠化分布特征及其坡地利用模式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2004TM遥感影像,并结合地质、水文气象、土地利用图等,研究了重庆南川区石漠化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川区石漠化分布具有如下特征:地层岩性上,石漠化集中发育在中生界三叠系嘉陵江、飞仙观、雷口坡组和下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地区的纯灰岩与其他灰岩和白云岩互层分布区中;气象水文上,石漠化集中分布在中部槽坝年均温为10~16℃、年降水量大于1 200mm的地区;地形高程上,轻度石漠化和中度石漠化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 200m之间,重度石漠化主要分布在600~800m之间,极重度石漠化主要分布在500~600m之间;土地利用上,轻度和中度石漠化主要分布于灌木林地中,重度以上石漠化则主要见于旱地。根据研究区石漠化的发育和分布特点,建议平缓坡地(<5°)推行稻田保护性耕作和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较缓坡地(5°~15°)发展农耕和种植园区;较陡坡地(15°~25°)种植藤本植物(金银花)、经济林果和生态林草;陡峻坡地(>25°)应长期封山育林,重点发展水源林和景观林。
熊平生袁道先谢世友白俞
关键词:岩溶石漠化
UV法及HPLC法测定重庆地区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比较研究
西南岩溶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人地矛盾突出,在这些地区引种金银花,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植被修复方法。重庆的蒙金一号金银花引种于山东,该金银花为重庆岩溶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研究了重庆4个岩溶...
白俞
关键词:金银花紫外分光光度法绿原酸木犀草苷
文献传递
赣南红壤崩岗侵蚀区生态退化及其修复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崩岗侵蚀是危害性极大的一种快速水土流失,不仅影响侵蚀区的经济发展,而且直接威胁南方红壤丘陵山区的生态安全。本文以赣南红壤崩岗区为研究区域,从生态退化和生态恢复的角度来分析崩岗侵蚀区生态系统,定量分析了赣南红壤崩岗所在区县生态退化现状和成因,并就崩岗区的生态恢复提出相应对策,为赣南红壤崩岗侵蚀区治理以及其他地区崩岗发生区的研究提供借鉴。
白俞熊平生谢世友周文亮
关键词:崩岗侵蚀生态退化生态恢复
赣南红壤地区农田和旱地土壤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本文采用静态碱液(NaOH溶液)吸收法来测定赣南红壤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呼吸,总结其释放规律。研究表明,农田和旱地的的CO2释放量均为正值,但是CO2的释放量存在着区别,同时这两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呼吸都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并且土壤呼吸与温度的变化有相关性。通过模拟,农田和旱地土壤呼吸与土温有较好的指数关系,并且通过计算:农田和旱地的土壤呼吸对温度的敏感性(Q10)存在差异,农田和旱地对地下5cm处土温的敏感性分别为3.66、5.56,农田的Q10值要小于旱地。
周文亮熊平生白俞
关键词:土壤呼吸农田旱地Q10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