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景振

作品数:321 被引量:1,844H指数:21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1篇期刊文章
  • 39篇会议论文
  • 20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0篇医药卫生
  • 10篇化学工程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3篇病毒
  • 38篇活性
  • 37篇中药
  • 35篇抗病毒
  • 28篇药理
  • 26篇提取物
  • 25篇色谱
  • 24篇体外
  • 23篇纯化
  • 22篇制剂
  • 22篇相色谱
  • 21篇液相色谱
  • 21篇正交
  • 21篇高效液相
  • 19篇药理作用
  • 18篇RSV
  • 17篇肿瘤
  • 16篇液相色谱法
  • 16篇色谱法
  • 15篇皂苷

机构

  • 320篇山东中医药大...
  • 11篇济南市第二人...
  • 9篇青岛大学
  • 7篇潍坊医学院
  • 7篇泰山医学院
  • 6篇山东中医药大...
  • 5篇山东省中医药...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济宁医学院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山东省医学科...
  • 4篇山东省食品药...
  • 4篇山东医科大学...
  • 4篇山东省卫生学...
  • 4篇山东第一医科...
  • 3篇济南大学
  • 3篇云南中医学院
  • 3篇烟台大学
  • 3篇济南市第五人...
  • 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321篇田景振
  • 84篇侯林
  • 63篇崔清华
  • 38篇张晓平
  • 23篇刘相文
  • 22篇陈智
  • 18篇王厚伟
  • 16篇刘金安
  • 14篇袁琦
  • 13篇容蓉
  • 11篇吕志强
  • 10篇巩丽丽
  • 10篇张成华
  • 10篇王莹
  • 9篇李慧芬
  • 9篇丁嘉信
  • 9篇付英杰
  • 9篇姬涛
  • 8篇张玉娟
  • 8篇王剑

传媒

  • 26篇山东中医杂志
  • 24篇食品与药品
  • 23篇齐鲁药事
  • 20篇中国实验方剂...
  • 19篇山东中医药大...
  • 17篇中成药
  • 8篇中草药
  • 8篇中国药房
  • 7篇中国医院药学...
  • 7篇中华中医药学...
  • 6篇时珍国医国药
  • 6篇中药药理与临...
  • 6篇中华中医药杂...
  • 6篇药学研究
  • 5篇中国新药杂志
  • 5篇辽宁中医杂志
  • 5篇中药新药与临...
  • 5篇辽宁中医药大...
  • 4篇西部中医药
  • 3篇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

  • 7篇2023
  • 18篇2022
  • 12篇2021
  • 12篇2020
  • 12篇2019
  • 11篇2018
  • 37篇2017
  • 14篇2016
  • 19篇2015
  • 23篇2014
  • 25篇2013
  • 20篇2012
  • 19篇2011
  • 15篇2010
  • 17篇2009
  • 13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14篇2005
  • 6篇2004
3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PLC测定消糖灵胶囊中格列本脲的含量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 建立测定消糖灵胶囊中格列本脲含量的方法。方法 DiamondC1 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磷酸二氢铵溶液(6 5∶35 ) ,流速1 .0ml·min-1 ,检测波长2 30nm。结果 在0 .2 4~0 .5 6 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 =0 .9998) ,平均加样回收率=1 0 0 .4 0 %,RSD =2 .0 6 %。结论 此方法可用于制剂的质量控制。
张玉娟田景振付英杰
关键词:HPLC消糖灵胶囊格列本脲糖尿病
无花果乳浆石油醚萃取产物对高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2022年
该文研究了药食两用植物无花果所含有的乳浆对于高糖所致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作用机制。采用系统溶剂萃取法制得无花果乳浆的不同极性供试品,建立Huvec细胞高糖损伤模型,分别采用MTT法、“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流式细胞仪凋亡检测、血管生成试验和ELISA法考察无花果乳浆的保护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高糖环境使Huvec细胞48 h内增殖率、迁移率、侵袭率分别下降至76.04%、28.36%、22.09%(p<0.001),凋亡率上升至24.23%(p<0.001),血管形成能力下降,乳酸脱氢酶(LD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素-1(ET-1)含量分别升高至20.96μg/L、90.03 ng/L、839.41 ng/L(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含量分别下降至3.52μg/L、184.75μmol/L、0.59 IU/mL(p<0.01),100、200、400 mg/L无花果乳浆石油醚萃取产物可显著性提高Huve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及降低凋亡率(p<0.001),恢复紊乱的血管生理因子水平。无花果乳浆的石油醚萃取产物可以减轻高糖引起的Huvec损伤,具有明显的细胞保护作用。
李保宏李忠原刘苗苗倪雯婷尹怡铭赵方舒田景振张晓平崔清华
关键词:高糖血管内皮细胞药食两用
舒咽处方单煎与合煎液HPLC指纹图谱的区别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舒咽处方药材合煎和单煎对方中主要特征指纹峰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分析单煎及合煎样品,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甲醇-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80 min,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分煎合并后的指纹图谱色谱峰基本是单味药材色谱峰的叠加。合煎液的色谱峰可在单味药材中找到相应的色谱峰。结论:本处方可用免煎颗粒代替处方进行临床给药,方便快捷,适合携带。
崔清华田景振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单煎合煎
微生物发酵中草药的研究进展
简要介绍了微生物发酵中草药的含义、应用历史、机理,阐述了其特点,并介绍了微生物发酵中草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耿巧玉田景振
关键词:中草药微生物发酵活性成分药理作用毒副作用
炮制对黄芩药理作用与化学成分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20年
黄芩作为中医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药之一,在现代临床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黄芩药理作用、黄芩中新发现的成分、黄芩炮制品及现代制剂技术处理后的药理作用、炮制前后成分变化进行综述,以期为黄芩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杨颖田景振陈智
关键词:黄芩药理作用化学成分
中药矮地茶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物体外抗病毒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为建立矮地茶抗病毒谱-效相关评价系统,对矮地茶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物体外抗病毒活性进行筛选。方法:采用细胞体外抗病毒实验法,结合CPE法及CCK-8试剂盒,以TI值(治疗指数)为研究指标,以利巴韦林、阿昔洛韦为阳性对照药,研究矮地茶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物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单纯疱疹病毒(HSV-1)、柯萨奇病毒(COX-B5)、手足口病病毒(EV71)的抑制作用。结果:矮地茶对RSV、HSV-1、COX-B5均有直接杀灭作用,水提液对COX-B5的直接杀灭效果较好,TI值为16.282,最大抑制率分别为87%,较阳性对照药利巴韦林相差不大(TI值为17.482,最大抑制率为85%)。结论:矮地茶提取物具有体外抗RSV、HSV-1、COX-B5的活性。
刘相文侯林崔清华袁琦陈亚乔田景振
关键词:矮地茶抗病毒RSVHSV-1
芫荽药物活性物质提取及其药理研究概述被引量:5
2020年
芫荽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泛。挥发油是芫荽主要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脂肪醛类化合物和脂肪醇类化合物,同时芫荽中的黄酮类、酚酸类及香豆素类等非挥发性化合物也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芫荽提取物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焦虑等药理活性。芫荽提取物尤其是芫荽挥发油对常见致病菌种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芫荽不同部位均具有抗氧化作用,且其抗氧化能力呈剂量依赖性,可能与其含有的酚类成分有关。芫荽在抗焦虑、抗炎、降血糖等方面也有药理活性。本综述为芫荽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支撑和方向指导。
侯雪雯田景振
关键词:芫荽药理活性抗焦虑药效制剂开发
甘草对5种病毒的抑制作用及抗RSV活性部位的筛选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考察甘草对RSV、HSV-1、EV71、CV-B3、CV-B5的抑制作用,并筛选其抗RSV活性部位。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效应法(CPE)结合MTT法,以治疗指数(TI)为指标考察甘草抗病毒作用,体外加时实验考察其有效部位对RSV复制周期的影响。滴鼻给予RSV建立RSV感染小鼠模型,于给药第5天解剖,检测肺指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变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免疫、氧化应激相关因子水平。结果甘草水提物对5种病毒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TI值分别为42.00、19.23、22.73、40.50、28.00,对RSV作用最强。甘草抗RSV活性部位为正丁醇及水部位,TI值分别为36.22、>15.71,并作用于RSV复制周期的吸附、穿入、复制阶段,其中正丁醇部位可改善RSV引起的肺组织损伤,降低小鼠肺指数,NF-κB、TLR4、TNF-α、Keap1水平,升高Nrf2、IFN-β水平。结论甘草对RSV、HSV-1、EV71、CV-B3、CV-B5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正丁醇部位可通过抑制杀死病毒、降低氧化应激水平、调节免疫、控制炎症来改善RSV引起的肺组织损伤。
李忠原李保宏刘苗苗杨颖田景振崔清华
关键词:甘草病毒活性部位炎症反应免疫调节
药用微球应用概况被引量:7
2009年
微球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本文综述了微球的定义、特点和制备方法,并系统综述了近年来微球在口服、鼻腔、眼部、注射及动脉栓塞转运给药系统等方面的应用概况,分析了近年来微球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微球的发展趋势。
陈智田景振
关键词:微球
脂质体表面修饰的研究新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脂质体具有一定靶向性,而修饰后的脂质体具有主动靶向性、抗癌性更强,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种新技术,笔者就现在几种比较常见的修饰脂质体进行简单介绍。
丁嘉信田景振陈新梅
关键词:脂质体修饰壳聚糖
共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