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生物学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孢子
  • 8篇细胞
  • 7篇孢子发生
  • 7篇细胞化学
  • 7篇细胞化学研究
  • 7篇刺五加
  • 6篇小麦
  • 6篇小孢子
  • 6篇超微
  • 6篇超微结构
  • 5篇短柄五加
  • 5篇雄配子
  • 5篇雄配子体
  • 5篇配子体
  • 5篇小孢子发生
  • 4篇配子
  • 4篇细胞化学定位
  • 4篇桔梗
  • 4篇化学定位
  • 4篇超微细胞化学...

机构

  • 23篇哈尔滨师范大...
  • 12篇烟台师范学院
  • 9篇北京大学
  • 1篇哈尔滨学院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30篇田国伟
  • 28篇申家恒
  • 12篇王仲礼
  • 12篇刘林德
  • 2篇殷华
  • 2篇王好友
  • 2篇韩淼
  • 2篇杨焕杰
  • 1篇何群
  • 1篇王全喜
  • 1篇包文美
  • 1篇尤瑞麟
  • 1篇曹建国
  • 1篇李慧蓉
  • 1篇王凤春
  • 1篇王晓燕
  • 1篇李玉芬
  • 1篇陈丽萍
  • 1篇李慧荣

传媒

  • 7篇植物分类学报
  • 7篇Acta B...
  • 6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哈尔滨师范大...
  • 3篇植物学报
  • 2篇植物研究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大豆科学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0
  • 4篇1999
  • 7篇1998
  • 4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5
  • 4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1
  • 1篇199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短柄五加种子结构、后熟作用及其细胞化学研究被引量:21
1998年
短柄五加EleutherococusbrachypusHarms种子为扁肾形,种皮由一层细胞构成。种子脱落时,胚为心形胚期,胚周围的胚乳细胞解体形成液样囊腔,并包裹胚,胚细胞中存在较多蛋白质,胚乳细胞贮存大量蛋白质颗粒和脂类,但两者均未见多糖颗粒。有萌发潜能的种子只占全部种子的9.27%。在试验地种植条件下饱满种子经18~19个月后萌发,出苗率为1.67%,该过程细胞化学特点是胚细胞中蛋白质含量逐渐减少,并逐渐积累少量多糖颗粒。种子经变温层积处理6个月即可完成后熟过程,其细胞化学特点是胚细胞中蛋白质含量逐渐减少,但在心形胚后期即已积累大量多糖颗粒,并一直保持至胚完全发育成熟。经比较短柄五加与刺五加的种子结构、后熟作用及其细胞化学特点,认为短柄五加种子质量差、自然状态下后熟时间长和出苗率低是短柄五加致濒的重要生殖因素,并提出了相应保护方法。
田国伟王仲礼刘林德刘林德
关键词:短柄五加细胞化学濒危植物
刺五加花的形态学及雄蕊异长现象的观察被引量:30
1997年
刺五加Eleuthercoccocus senticosus(Rupr.et Maxim)Maxim.具有花丝长度不同的三种植株类型, 本文报道了其花序和花的形态结构,开花式样,异长雄蕊现象及相应的花柱长度。结果表明:长花丝长3.96~4.44mm,短花丝长0.45~0.93mm,中花丝长2.16~3.08mm。伴随异长雄蕊特征的其它表现在于花药大小、花药形状和颜色、花粉大小、花粉数量、柱头宽度和雌雄蕊育性。其中,长花丝对应的花药饱满、白色、花粉量大、花柱较短、雌性败育;短花丝对应的花药小、黄褐色、无花粉、花柱较长、雌性可育;中花丝对应的花药中等、花粉粒较大、雄性半不育、雌性可育。据此,刺五加被认为是单全异株的,其长花丝类型是雄性、短花丝类型是雌性、中花丝类型是两性的。另外,对三种性别形态类型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认为将雌株作为变种“短蕊刺五加”var.brevistaminea显然是不恰当的。
刘林德王仲礼田国伟申家恒
关键词:五加科刺五加形态学雄蕊
刺五加的有性生殖与营养繁殖被引量:44
1997年
刺五加Eleuthercococcus senticosus(Rupr.et Maxim.)Maxim,既可进行有性生殖,又可进行营养繁殖。本文报道其三类花丝长度不同的植株每个花序的花朵数量、座果率、饱满种子率及根茎形态和形态发生的某些特点。通过人工授粉,检测了其繁育系统。结果表明:长花丝植株不座果,短花丝植株座果,但不同年份、不同生境中座果率不同,中花丝植株也座果但饱满种子率较低。在正常年份,短花丝植株 的座果率接近40%,并且林缘的座果率稍高于皆伐迹地和次生林下的。考虑到中花丝植株在所研究地区居群数很少,我们认为绝大多数刺五加种子是异花传粉的产物,其有性生殖与营养繁殖相配合,在无人为破坏的前提下,该物种不应该濒危。
刘林德王仲礼田国伟申家恒
关键词:五加科刺五加营养繁殖有性生殖
小麦珠心细胞衰退过程酸性磷酸酶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英文)被引量:14
1999年
采用磷酸铅盐沉淀技术对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 珠心细胞衰退过程进行了酸性磷酸酶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研究。结果显示,在未有明显衰退迹象的一些珠心细胞中,酸性磷酸酶只出现在细胞核轻微凝聚的染色质上。随珠心细胞衰退程度的逐渐增大,其衰退特征越来越明显,酸性磷酸酶依次在细胞质中较小液泡、细胞壁、线粒体、质体以及内质网等结构上出现活性反应。紧连胚囊的珠心细胞衰退程度最大,细胞严重变形,酸性磷酸酶定位于细胞绝大部分结构中,但此时变形的细胞核则无酸性磷酸酶活性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珠心细胞的衰退过程中,酸性磷酸酶存在一个有规律的变化。
田国伟申家恒尤瑞麟
关键词:小麦酸性磷酸酶化学定位
小麦小孢子发生过程的超微结构被引量:4
2000年
采用透镜电镜技术对小麦 ( Triticum aestivum)小孢子发生过程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造孢细胞时期 ,细胞质中含有丰富的核糖体、质体和线粒体。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 ,有核糖体数量存在逐渐减少的现象 ,质体和线粒体结构在双线期 /终变期和中期 趋于简化 ;二分体时期 ,质体和线粒体形态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结果表明 ,小麦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质体和线粒体的脱分化与再分化过程 ,但该过程与核糖体数量增减无关。讨论了植物孢子体向配子体世代转变过程中的信息转换方式。
陈丽萍田国伟王凤春
关键词:小麦小孢子发生超微结构
大豆胚胎学研究被引量:3
1990年
本文对大豆(Glycine max L. Merrill)“黑农26号”的胚胎学进行了观察,主要结论是:1.雄性的孢原为表皮下列多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多数为四面体形四分体,少数为两侧对称形四分体;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表面具三个萌发孔;花药壁发育为基本型,绒毡层为分泌型,其细胞始终保持单核。2.单室子房,2—4个胚珠,弯生,厚珠心;亚表皮下分化出多个大孢子孢原细胞;大孢子四分体多数为直线形排列,少数为“T”字形排列;蓼型胚囊。3.胚的发育为柳叶菜型;核型胚乳;胚柄在胚发育的主要阶段长期存在;合点端存在胚乳吸器。
李慧蓉田国伟申家恒
关键词:大豆胚胎学小孢子雄配子体
小麦珠心细胞衰退过程中ATP酶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被引量:21
1996年
采用磷酸铅沉淀技术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珠心细胞衰退过程进行了ATP酶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初始衰退的珠心细胞,ATP酶只定位于细胞膜上,其它部位未见有ATP酶活性。衰退中期的珠心细胞,细胞膜上ATP酶活性减弱并逐渐消失;细胞核染色质和细胞质中一些细胞器上存在ATP酶活性。在严重衰退的珠心细胞中,只在细胞核染色质上存在ATP酶活性。珠心细胞的细胞核以两种方式衰退。衰退的细胞核染色质碎片仍存在ATP酶活性,并向胚囊方向转移。推测小麦珠心细胞衰退过程中细胞膜上ATP酶变化反映了珠心细胞生理状态转变;
田国伟申家恒
关键词:小麦腺苷三磷酸酶
栽培大豆、半野生大豆、野生大豆比较胚胎学研究被引量:5
1991年
通过对栽培大豆、半野生大豆和野生大豆比较胚胎学研究,指出了三种类型大豆具有相同的胚胎学发育特征,这些特征如下:1.雄性孢原为表皮下多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孢子主要为正四面体形,少数为左右对称形;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花药壁的发育属基本型;绒毡层细胞单核,属分泌型绒毡层。2.单室子房;弯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胚珠亚表皮下多孢原;多数大孢子四分体线形排列;少数为“T”字形排列,合点端大孢子有功能;胚囊发育为蓼型,反足细胞短命。3.大孢子发生较小孢子发生稍晚,但发育速度较快,后期雌、雄配子体同步成熟。4.自花授粉;受精过程属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5.胚的发育属柳叶菜型;核型胚乳,胚乳发育中后期胚囊合点端存在胚乳吸器;胚珠合点端具承珠盘结构。
申家恒田国伟李玉芬李慧荣王晓燕张淑玲张艳馥
关键词:大豆野生种
刺五加种子结构、后熟作用及其细胞化学研究被引量:37
1999年
刺五加(Eleutherococcussenticosus(Rupr.etMaxim)Maxim)种子为扁肾形,种皮由一层细胞构成。种子脱落时,胚处于心形胚期,胚周围的胚乳细胞解体形成囊腔包裹胚,胚细胞原生质浓厚,胚乳细胞中贮存大量蛋白质和脂类,但两者均未见贮存多糖,有萌发潜能的种子只占全部种子的12.80%。种子经变温层积处理6个月即可完成后熟过程,其细胞化学特点是:处理1.5个月时胚细胞中开始积累多糖颗粒,至4个月时达最大量并一直保持至种子萌发。试验地种植条件下饱满种子经18-20个月后萌发,出苗率为10%,其细胞化学特点是:处理12个月以后,胚细胞中开始逐渐积累多糖颗粒,至种子萌发时达最大量。刺五加种子质量差、自然状态后熟时间长和出苗率低。
田国伟刘林德王仲礼王仲礼
关键词:刺五加细胞化学
蒙古黄芪的胚胎学被引量:10
1991年
蒙古黄芪(Astragaius monghocus Bge.)雄性原为花药表皮下单列细胞,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单子叶型花药壁。分泌型绒毡层,其细胞核始终一个,细胞里含有一至多个草酸钙晶体。二细胞型花粉:单室子房,多胚珠,弯生,双珠被,厚珠心。蓼型胚囊。雌性孢原为珠心亚表皮下多细胞。直线形大孢子四分体,合点端第一、或第二、或第三个大孢子有功能。成熟胚囊具有盲囊结构;花粉管通过退化助细胞进入胚囊。双受精属于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胚的发育为柳叶菜型。核型胚乳。胚乳细胞在球形胚时期开始形成。在胚乳发育过程中,合点端胚乳游离核存在着聚集、合并、无丝分裂和胚乳细胞内多核合并等现象。
田国伟申家恒
关键词:蒙古黄芪胚胎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