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金华

作品数:9 被引量:153H指数:6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石漠化
  • 2篇遥感
  • 2篇植被
  • 2篇沙地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地利用变化
  • 2篇土地石漠化
  • 2篇海岸沙地
  • 1篇地理
  • 1篇地理学
  • 1篇多样性
  • 1篇遥感数据
  • 1篇遥感影像
  • 1篇遥感影像特征
  • 1篇植被恢复
  • 1篇植被特征
  • 1篇石漠化土地
  • 1篇年华
  • 1篇驱动力
  • 1篇自然地理

机构

  • 5篇佛山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湖南省国土资...

作者

  • 9篇王金华
  • 6篇李森
  • 3篇董玉祥
  • 3篇罗红波
  • 3篇王明刚
  • 2篇王兮之
  • 2篇李辉霞
  • 2篇魏兴琥
  • 1篇张素红
  • 1篇李红兵
  • 1篇陈志军
  • 1篇廖肖霞

传媒

  • 3篇中国沙漠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中国岩溶
  • 1篇热带地理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粤北岩溶山区土地石漠化过程的植被特征与多样性初步研究被引量:16
2007年
粤北岩溶山区是广东省石漠化土地面积最大、程度最严重的区域。为了确定石漠化对植被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选择英德市岩背镇等地为研究样地,系统地调查了不同石漠化程度的植被特征和物种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加深,石灰岩植被的生境向旱生化和岩生化发展,植物群落结构越来越趋于简单。植被盖度从轻度石漠化土地94.65%,降低到极重度石漠化的12.14%以下;现存生物量同样随着石漠化过程显著降低。同时,石漠化造成物种的数量和分布发生变化,物种多样性显著降低,从轻度石漠化到极重度石漠化,丰富度指数从1.61降到0.36,除从中度到重度石漠化阶段,丰富度指数都呈显著性下降趋势;Shannon-Wiener指数从轻度到中度、极重度显著下降;而Simpson指数显著增加。植被退化是石漠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和标志。
罗红波魏兴琥李森王金华王明刚
关键词:石漠化植被特征物种多样性
近30年来粤北土地石漠化动态变化及发展趋势研究
土地石漠化是我国南方土地荒漠化的重要类型,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粤北岩溶山区是石漠化土地演变的典型区域,研究其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对我国南方石漠化监测与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
王金华
关键词:植被恢复
文献传递
30a来粤北山区土地石漠化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力--以英德、阳山、乳源、连州四县(市)为例被引量:11
2009年
论文运用RS、GIS等方法,重建了30 a来粤北岩溶山区4县(市)土地石漠化的时空演变与分异格局。30 a来本区石漠化土地在时间上由初步逆转向加速逆转态势演变,在空间上由多成片分布、少零星分布向多零星分布、少成片分布的分异格局演变。对本区气候变化、人为活动及其与石漠化的关联度、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人为活动是石漠化发展、逆转的主要驱动力,气候变化是次要驱动力。石漠化驱动力的互动激发机制、耦合机制、干预机制和反馈机制共同驱动着本区土地石漠化时空演变过程。
李森王金华王兮之李辉霞陈志军廖肖霞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
海岸沙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地处全球变化敏感地区的海岸沙地的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日益受到关注。文章通过对海岸沙地利用及其变化研究的发展历程,海岸沙地利用变化研究的案例与技术方法,海岸沙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等方面的环境效应研究等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对国内外海岸沙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海岸沙地利用变化未来发展的情景模拟、海岸沙地利用演变驱动机理的定量分析、海岸沙地利用的整体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海岸沙地防护林地的合理开发与布局等。
王金华董玉祥
关键词:海岸沙地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
粤北典型岩溶山区土地石漠化景观格局动态分析被引量:28
2007年
利用1988年和2004年的2期TM遥感数据,在GIS和FRAGSTAT景观格局分析软件支持下,定量地分析粤北典型岩溶山区及其4县(市)的土地石漠化类型变化及其景观格局时空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6a来各种类型石漠化土地无论是在数量、面积和空间分布特征方面都发生了十分显著的变化,总面积减少721.67km2,斑块数减少了1 900块;2004年粤北4县(市)石漠化土地的面积占各区的比例分别是:连州为3.33%、阳山为7.28%、英德为1.54%、乳源为5.11%;粤北及其4县(市)石漠化土地的总体景观空间格局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在程度上有所差异,均表现为景观异质性减弱,破碎度降低,而景观优势度增加;随着相关石漠化治理措施地开展,中度与重度石漠化土地成为研究区内重点关注区域,尤其在阳山与乳源,这种空间格局变化的特征更为明显。
王兮之李森王金华
关键词:石漠化土地遥感数据
石漠化土地分级指征及其遥感影像特征分析——以粤北岩溶山区为例被引量:44
2007年
建立准确的石漠化土地分级指征及其卫星遥感影像特征是提高石漠化土地监测与评价的基础和关键。以生态基准面概念为理论依据,在综合性、主导性、可操作性原则指导下,选取基岩、植被、土壤、土地利用等指标,建立了粤北山区石漠化土地分级指征,并提出了各级石漠化土地的解译标志。结果表明:选取的分级指征及解译标志能够有效地揭示粤北石漠化土地的现状。
王金华李森李辉霞罗红波王明刚
关键词:石漠化遥感影像特征
土地石漠化概念与分级问题再探讨被引量:55
2007年
针对前人研究中将石漠化发生的地域限定在亚热带,将发生的时间限定在人类历史时期,将发生的原因均归结为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而忽视了石漠化可能发生的其它地域、其它时期和其它成因等问题,对土地石漠化概念作了修正。认为土地石漠化是在湿润、半湿润气候环境和岩溶环境中,由于人类活动和/或气候变化等因素作用,造成地表植被退化、土壤侵蚀、地表水流失、基岩裸露,形成类似石质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并对其内涵作出释义。在此基础上依据生态基准面的理论,以坡面形态、溶蚀岩溶地貌形态、基岩出露率、土壤厚度和土被覆盖度、土壤侵蚀程度、植被覆盖率和植物种群、土地利用类型等为景观指征,将石漠化土地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4个等级,并以粤北岩溶山区为例,拟定了区域性石漠化土地分级及其综合景观指征。
李森董玉祥王金华
1958-2013年华南海岸沙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以福建海岸为例被引量:5
2015年
以中国华南海岸沙地的典型分布区——福建海岸为研究区,以历史资料和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应用GIS技术定量分析了50多年来海岸沙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56年来,福建海岸沙地总体呈减少趋势,经历了从1958—1988年裸沙地快速减少、耕地快速增加到1988—2000年裸沙地持续快速缩减、养殖用地与建设用地增加再到2000—2013年林地快速减少、建设用地迅猛增加的过程,地类转换主要为裸沙地向林地和耕地、林地向耕地和建设用地的转变。建国后的治沙造林政策是海岸沙地利用变化的基本影响因子,海岸地区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的扩张等是研究时段中后期海岸沙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王金华董玉祥
关键词:海岸沙地土地利用变化
典型岩溶山区土地石漠化过程——以粤北岩溶山区为例被引量:38
2010年
中国南方岩溶区是土地石漠化广为发生发展的脆弱生态区域。运用面上调查、定位观测和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粤北岩溶山区为例,从地表生态过程的角度对土地石漠化过程进行解析、研究。在轻度石漠化向极重度石漠化发展的过程中,仅2-3 a,植被就从灌草混合群落退化为草本群落,物种减少76%,植被盖度降低87.2%;土壤侵蚀量逐渐加大,土壤物质不断流失和丢失,土层变薄,侵蚀模数呈10多倍、数10倍增加。岩溶坡面特殊的水文过程和水循环模式,使石漠化土地上"四水"转化迅速。随着石漠化程度加重,地表水和壤中水流失量加大,石灰岩脉动式"生长"速度加快,使基岩裸露率由30%—50%增至90%以上,最终导致土壤粗化,养分减少,生物生产量减少89%甚至更多。这表明,土地石漠化过程是由植被退化丧失过程、土壤侵蚀过程、地表水流失过程、碳酸盐岩溶蚀侵蚀过程和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过程相互联系、组合而成的土地退化过程,也是岩溶山区土地生态系统演变为石质荒漠系统的地表生态过程。
李森魏兴琥张素红李红兵王明刚罗红波王金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