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连训

作品数:39 被引量:34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天文地球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岩石
  • 13篇花岗岩
  • 10篇年代学
  • 9篇锆石
  • 7篇地球化
  • 7篇地球化学
  • 7篇岩浆
  • 5篇东昆仑
  • 5篇岩石成因
  • 5篇岩石圈
  • 5篇岩体
  • 5篇成矿
  • 4篇地质
  • 4篇同位素
  • 4篇湘东北
  • 4篇北缘
  • 3篇地质年代
  • 3篇地质年代学
  • 3篇地质意义
  • 3篇定年

机构

  • 39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核工业北京地...
  • 1篇长安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汉诺威大学
  • 1篇图宾根大学
  • 1篇中化地质矿山...

作者

  • 39篇王连训
  • 31篇马昌前
  • 6篇张金阳
  • 5篇陈玲
  • 5篇佘振兵
  • 4篇王世明
  • 3篇张超
  • 3篇刘园园
  • 3篇熊富浩
  • 2篇朱江
  • 2篇彭练红
  • 2篇刘劲松
  • 2篇彭三国
  • 2篇陈能松
  • 1篇田建吉
  • 1篇郭磊
  • 1篇易立文
  • 1篇邱啸飞
  • 1篇骆金诚
  • 1篇张丽娟

传媒

  • 7篇地球科学
  • 4篇岩石学报
  • 2篇地球科学(中...
  • 2篇地质通报
  • 2篇2007'全...
  • 2篇中国矿物岩石...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球化学
  • 1篇矿物岩石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铀矿地质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2008年全...
  • 1篇2012年全...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0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下庄矿区铀成矿条件及找矿新思路被引量:11
2010年
下庄矿区是下庄铀矿田内的老勘探区,前人在该区的主构造带——下庄断裂带深部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近年来,对该区进行地表工作及深部钻探研究,有了新的发现:(1)下庄断裂带下盘存在一组与该带走向大致平行,倾向相反,缓倾斜的断裂构造,并且在其中见到新的铀矿化类型和较好的工业矿体;(2)在下庄河沉积覆盖区域找到了隐伏的辉绿岩及硅化断裂构造,为寻找隐伏的"交点型"铀矿提供了依据;(3)在山下村后山402号带、404号带和406号带等深部发现了新的富铀矿体。这些新的发现表明,今后该区的铀矿勘查工作应充分重视平缓的断裂构造组、隐伏辉绿岩以及深部"交点",它们与铀矿富矿体存在密切关系。这也为下庄矿田南部新一轮铀矿勘查工作开辟了新的思路。
赖中信王连训周锐郭海涛欧阳海汪洋
关键词:花岗岩型铀矿成矿条件找矿远景
后碰撞阶段的“俯冲型”岩浆岩:来自东昆仑瑙木浑沟晚三叠世闪长玢岩的证据被引量:12
2018年
位于青蔵高原东北部的东昆仑造山带在晚二叠世到晚三叠世时期形成了大规模壳幔混合成因的花岗岩类,是研究壳幔相互作用和陆壳生长-再循环的理想场所.对该造山带的瑙木浑沟闪长玢岩岩体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矿物化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的研究.结果显示,瑙木浑沟闪长玢岩形成年龄为215.6±3.4Ma,属于晚三叠世岩浆作用的产物.斑晶主要由斜长石和角闪石构成,斜长石斑晶为中长石和少量拉长石,并具有正环带和反环带两种类型,角闪石斑晶属于浅闪石.闪长玢岩具有准铝质到弱过铝质、相对富Mg#(~51.2)和中-高钾钙碱性特点,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富集Rb、Th、Ba和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和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明显陆缘弧岩浆活动的特征.此外,岩石具有均一的ISr值(0.708 6~0.708 8)和相对较低εNd(t)(-5.3^-4.8),并具有相对较古老的模式年龄TDM2(1.38~1.43Ga).上述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说明,闪长玢岩可能起源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幔源岩浆上涌引发古老地壳熔融,并与壳源熔体均匀混合形成母岩浆,形成方式具有明显的MASH特征.结合区域地质研究,认为瑙木浑沟闪长玢岩可能形成于阿尼玛卿洋俯冲至晚期并向大陆碰撞的转换阶段,可能代表了巴颜克拉-松潘甘孜-东昆仑地体拼合的岩浆延迟反应产物.这对于理解造山带背景下从洋壳俯冲到陆-陆碰撞以及后碰撞过程的陆壳增长过程至关重要.
张明东马昌前王连训郝峰华郑少杰张磊
关键词:东昆仑地质年代学闪长玢岩晚三叠世岩浆混合
华北克拉通南缘蓝田和牧护关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28
2010年
蓝田和牧护关花岗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东秦岭西北端,同时地处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西侧,准确限定其侵位时代对于正确理解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东、西秦岭中生代岩浆作用的时空分布均具有重要意义。蓝田岩体主要由巨斑状二长花岗岩和中细粒二长花岗岩组成,牧护关岩体主要由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富黑云母花岗岩组成。对其中主体岩性的锆石LA-ICPMSU-Pb定年结果表明,蓝田和牧护关岩体的侵位时代分别为(154±1)Ma和(151±2)Ma,说明它们是燕山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蓝田-牧护关岩体以西的西秦岭广大地区印支期岩浆岩分布广泛,但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燕山期岩浆活动的证据;相反在蓝田-牧护关岩体以东的华北克拉通南缘和东秦岭地区,燕山期侵入岩十分发育。秦岭造山带中生代花岗岩类侵位时代的系统差异表明,东秦岭和西秦岭自晚侏罗世以后受不同的构造背景控制。一般认为,西秦岭印支期岩浆岩与扬子和华北板块的碰撞拼合有关,而东秦岭燕山期岩浆岩则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或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的俯冲有关。因此,蓝田和牧护关岩体可能代表了滨太平洋构造-岩浆域和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的西界。
丁丽雪马昌前李建威王连训陈玲佘振兵
关键词:华北克拉通南缘燕山期岩石圈减薄
东秦岭早白垩世晚期准铝质A型花岗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正>大别山-桐柏山-秦岭东部一线存在早白垩世巨量岩浆侵入活动。该时期花岗岩类主要以含角闪石和黑云母的I型花岗岩为主。最近我们在河南省方城县东部首次发现早白垩世晚期含榴花岗岩,其暗色矿物主要为黑云母,并出现大量石榴子石。...
张金阳马昌前佘振兵王世明王连训曹运诚
文献传递
湘东北晚中生代岩石圈挤压向伸展转换的启动:——幕阜山高镁闪长岩(赞岐岩)岩石学、年代学及地球化学制约
湘东北幕阜山岩体为一大型复式岩基,主要岩石类型为二云母二长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以及花岗闪长岩。此外在通城县马徐家附近还出露一闪长质小岩株。本文通过对该闪长质岩石的详细研究,认为这些镁铁质岩石应来自富集岩石圈地幔的玄武...
王连训马昌前张金阳陈玲刘园园
关键词:复式岩基启动时间
长英质岩浆系统晶粥再活化与岩浆混合过程
最近二十年来,随着微区原位技术的迅速发展、地球物理探测分辨率的提高、实验和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等研究手段的革新,岩浆岩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重要标志之一是构建了以'晶粥'为基本物质组成的穿地壳岩浆系统(Transcru...
马昌前王连训邹博文高珂尹烁
关键词:岩浆岩
文献传递
赣南遂川晚侏罗世幕式花岗质岩浆活动:年代学、地球化学和Lu-Hf同位素约束
2023年
赣南遂川县晚侏罗世花岗岩体由弹前单元与紫阳单元组成。弹前单元主要岩石类型为细粒黑云母花岗岩(g1)和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g2);紫阳单元为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g3)、细粒含斑黑云母二长花岗岩(g4)和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g5)。这些花岗岩具有相似的矿物组合及地球化学特征,均不含角闪石、白云母、堇青石、石榴石等矿物,斜长石An值为20~30;具有较高的SiO_(2)(70.6%~78.6%)、Al_(2)O_(3)(12.2%~14.3%)、K_(2)O(4.34%~6.04%)含量与FeOT/MgO比值(3.95~13.5)、A/CNK比值(1.01~2.12),饱和温度(742~820℃)、DI值(86~95),较低的P_(2)O_(5)(0.002%~0.14%)含量;稀土元素中Eu元素负异常明显;微量元素中富集Rb、Th、U、Ta、Nd,亏损Ba、Nb、Sr、Zr等元素,属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尽管岩石类型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相近,锆石U-Pb定年结果及野外接触关系显示两单元形成于不同阶段,弹前单元为155.4~152.2Ma,紫阳单元为148.7Ma。锆石Lu-Hf同位素也指示二者具有不同的岩浆源区,前者εHf(t)为-10.9~-19.5,平均为-14.2;后者εHf(t)为-8.50~-11.2,平均为-10.0。这些特征显示该岩体为晚侏罗世幕式多期次岩浆活动的产物,其母岩浆主要为古老地壳熔融产物,并混合了少量地幔组分,在岩浆上升侵位过程中经历了明显的AFC过程。由此本文认为遂川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的构造环境,是由华南板块局部岩石圈拉张减薄导致岩石圈地幔物质上涌热驱动同熔地壳所形成。
刘高峰王连训罗春林熊清华楼法生卢先锋刘永旭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LU-HF同位素
从苏丹高等教育与地学研究看深化“一带一路”科教合作
<正>在"一带一路"宏伟愿景下,中国的各行各业都加强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中国的影响日益扩大。矿产资源分布的全球性和不均匀性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矿产资源的配置必然要走国际化和多元化道路。因此,加强地学和矿产...
马昌前陈能松王连训
扬子东南缘新元古代花岗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对地壳生长的约束被引量:10
2018年
出露于扬子板块东南缘的九宫山片麻状花岗岩侵位于早新元古代双桥山群.通过阴极发光图像分析和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试表明,九宫山岩体的岩浆结晶年龄为830±8Ma;4个继承锆石分析点给出加权平均值为873±7Ma的年龄值,可能记录了新元古代早期扬子与华夏板块碰撞产生的岩浆活动.九宫山岩体具有高SiO_2(71.83%~74.20%)、高K_2O+Na_2O(7.06%~7.90%)、低基性组分(∑TiO_2+FeO^T+MgO=2.64%~4.00%)的含量特征,高K_2O/Na_2O比值(1.25~1.64),铝饱和指数(A/CNK)为1.03~1.27,主要为弱过铝质花岗岩.岩石具有轻稀土富集的右倾模式和明显的Eu负异常(Eu/Eu*=0.35~0.47),K、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Sr、P、Nb、Ta、Ti等相对亏损.全岩ε_(Nd)(t)值为-1.49^+5.24,同岩浆锆石和继承锆石的ε_(Hf)(t)值分别为3.5±1.0~11.0±1.1、5.1±0.9~12.9±1.1,指示岩浆源区含有显著的新生地壳物质.九宫山岩体可能形成于陆内裂谷环境,由类似双桥山群的变质砂屑岩和火山岩部分熔融形成.区域对比表明,江南造山带新元古代中期花岗岩的Nd-Hf同位素组成具有从东向西逐渐降低的特征,表明该区早新元古代时期新生地壳物质对花岗岩的影响由东向西呈减弱趋势,这可能是扬子与华夏板块碰撞拼合过程中岛弧岩浆作用由东向西逐渐减弱而使新生地壳物质减少所引起.
王艳马昌前王连训刘园园
关键词:新元古代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SR-ND-HF同位素江南造山带
渤海湾黄骅盆地晚中生代-新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岩石成因及构造体制转换被引量:15
2009年
本文研究了渤海湾黄骅盆地早白垩世基性-中性-酸性火山岩和第三纪基性火山岩的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早白垩世火山岩以碱性系列为主,不同基性程度的岩石具有一致的富集Sr、Ba、K、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强烈亏损Nb、Ta、Zr等高场强元素,轻重稀土强烈分异,Sr-Nd同位素组成与EMⅠ相似,Sr同位素初始比高于方城玄武岩和汉诺坝基性麻粒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表明,酸性火山岩主要来自于地壳重熔,基性火山岩具有板片流体/熔体交代富集的特征,二者的岩浆混合作用可能是中性火山岩的成因,它们共同构成了东北亚晚中生代活动大陆边缘岛弧火山岩的一部分。第三纪基性火山岩以碱性系列为主,弱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Ti,不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Zr呈弱亏损,Sr-Nd同位素组成显示呈亏损型,亏损程度低于碱锅玄武岩和汉诺坝玄武岩,但总体与OIB相似,表明岩浆源区为软流圈地幔,并且高热上涌的软流圈对上部带有俯冲带印记的岩石圈地幔的萃取可能是导致弱富集的原因。从早白垩世的岛弧环境到第三纪陆内裂谷盆地,其控制因素可能归咎于东北亚东侧大洋板块的俯冲和相互转换。法拉隆板块于晚中生代向东北亚俯冲,但晚白垩世时被伊佐奈崎与北新几内亚板块取代,后两者之间的洋脊俯冲引起的"板片窗"效应,导致了渤海湾地区裂谷盆地的发育和同期软流圈地幔来源的玄武质火山活动。
张超马昌前廖群安张金阳肖敦清付立新王连训
关键词:黄骅盆地晚中生代第三纪火山岩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