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越英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基因
  • 6篇癌组织
  • 4篇基因表达
  • 4篇DMBT1基...
  • 3篇上消化道
  • 3篇上消化道癌
  • 3篇消化道
  • 3篇消化道癌
  • 3篇化道
  • 2篇肿瘤
  • 2篇小儿
  • 2篇酶链反应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癌
  • 2篇结肠癌组织
  • 2篇结肠肿瘤
  • 2篇聚合酶
  • 2篇聚合酶链反应
  • 2篇合酶
  • 2篇肠癌

机构

  • 10篇北京军区总医...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1篇王越英
  • 7篇唐槐静
  • 6篇赫捷
  • 5篇熊美华
  • 3篇袁香庆
  • 3篇王宪珍
  • 3篇刘端祺
  • 3篇周芳
  • 2篇石乃金
  • 2篇罗分平
  • 2篇刘克
  • 2篇邵康
  • 1篇杭洁
  • 1篇范峰峰
  • 1篇李南平
  • 1篇刘海玲
  • 1篇娄亚莉
  • 1篇陆士新
  • 1篇苏涛
  • 1篇谭文

传媒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癌症
  • 1篇中华医学会全...

年份

  • 4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MBT1基因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02年
目的 探讨DMBT1基因表达与胃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RT PCR方法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DMBT1基因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DMBT1基因的表达率分别为 2 2 .9% (11/ 4 8)和 89.6 % (43/4 8) ;伴周围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的DMBT1表达率 9.7% (3/ 31)均低于不伴周围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的表达率76 .5 % (13/ 17) (P <0 .0 1) ,该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型、浸润方式及肿瘤大小等无关 (P均 >0 .0 5 )。结论 DMBT1基因表达率降低与胃癌转移有关 。
袁香庆王越英刘端祺唐槐静赫捷
关键词:DMBT1基因胃癌基因表达
DMBT1基因在上消化道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探讨DMBT1基因转录表达异常在人上消化道癌组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 38例食管癌、2 1例贲门癌、2 5例胃癌肿瘤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DMBT1mRNA的表达缺失情况。结果 食管癌、贲门癌及胃癌组织中DMBT1mRNA阳性表达缺失率分别为 63 .2 % (2 4 / 38)、52 .4 % (1 1 / 2 1 )及 72 .0 % (1 8/ 2 5) ;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DMBT1表达缺失率均显著高于相应淋巴结无转移的癌组织 (P <0 .0 2 5) ;肿瘤外侵越严重 ,DMBT1mRNA表达缺失率越高 (P <0 .0 2 5)。结论 DMBT1基因表达缺失与上消化道癌侵袭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提示该基因在上消化道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起一定作用。
王越英唐槐静周芳熊美华赫捷邵康李体平
关键词:DMBT1基因上消化道癌聚合酶链反应基因表达
应用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时的甲襞微循环观察被引量:1
1993年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认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时,心肌缺血、缺氧及炎症细胞浸润可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当心肌不能及时清除时,即造成心肌细胞的破坏。因此使用自由基清除剂维生素 C 治疗心肌炎,可减少自由基对心肌细胞的破坏,有助于受损心肌细胞的修复。但是在病毒性心肌炎时,微循环有何改变报道不多,
李南平何淑文罗分平王宪珍娄亚莉王越英
关键词:心肌炎甲皱微循环维生素C
神经母细胞瘤9例误诊分析
1995年
神经母细胞瘤9例误诊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儿科(100700)王宪珍,王越英,刘克,娄正莉,阎国平神经母细胞瘤是胚胎性交感神经系统肿瘤,在儿童实体瘤中占第2位。其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早期不易发现。我院1988年~1993年收治16例,其中早期误诊9例....
王宪珍王越英刘克娄正莉阎国平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误诊病例分析
赖氨酰氧化酶与DMBT1基因在上消化道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2001年
赫捷唐槐静王越英张德超周芳熊美华杭洁
关键词:上消化道癌赖氨酰氧化酶DMBT1基因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防治研究
我院对134例分娩产妇,用脉搏—血氧饱和度仪(POM)进行监测,分娩前吸氧者94 例,娩出的新生儿较对照组新生儿在1~7min内SPO2为高(P<0.01),表明产妇分娩前吸氧对于预防和纠正胎儿缺氧是非常有意义的。9例术...
石乃金彭坚罗分平王宪珍胡波王越英胡兴菊黄晓梅
文献传递
赖氨酰氧化酶基因在上消化道癌组织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2年
背景与目的:赖氨酰氧化酶(lysyloxidase,LO)是近来发现的肿瘤候选抑癌基因,国外研究发现其表达与乳腺及前列腺癌的复发转移有关,但有关该基因与上消化道癌复发、转移之间关系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LO基因在食管、贲门及胃三种上消化道恶性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的方法检测食管癌,贲门癌,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内LO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研究表明LO基因在以上三种癌组织表达率分别为42.1%(16/38)、42.9%(9/21)及28.0%(7/2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LO表达率均低于不伴淋巴结转移的组织(P<0.05);肿瘤浸润至深肌层以下者LO表达率降低(P>0.05)。该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型、浸润方式、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个数等无关(P>0.05)。结论:本研究实验表明LO基因表达率降低与上消化道肿瘤转移存在相关性,提示该基因可能在抑制肿瘤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赫捷唐槐静王越英熊美华周芳邵康李体平
关键词:上消化道癌RT-PCR
人食管癌相关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2000年
目的 研究食管癌相关基因 1(ECRG 1)的编码蛋白质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进一步制备抗ECRG 1编码蛋白质的多克隆抗体。方法 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RT PCR)方法克隆ECRG 1基因蛋白编码序列。构建该基因的表达质粒 ,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 ,以Westernblot鉴定。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电泳 )纯化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抗。结果 RT PCR所分离的ECRG 1基因蛋白编码序列 ,经测序证明与 5′ RACE方法钓取的该基因序列相符。Westernblot证实该基因编码蛋白质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并获得效价为 1∶32 0 0的多克隆抗体。结论 ECRG 1基因编码蛋白质能够在原核细胞中表达 ,并能获得抗ECRG 1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多克隆抗体 。
王越英唐槐静陆士新王德斌苏涛刘海玲谭文
关键词:食管癌相关基因基因表达多克隆抗体大肠杆菌
DMBT1基因在结肠癌组织内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01年
为探讨DMBT1基因表达与结肠癌转移的关系 ,应用RT PCR的方法检测结肠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内DMBT1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 ,结肠癌组织内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内DMBT1基因的表达率分别为 36 1% (13/ 36 ) ,91 7% (33/ 36 ) ;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DMBT1表达率 (13 0 % )均低于不伴淋巴结转移的组织 (76 9% ) (P <0 0 5 ) ;肿瘤浸润至深肌层以下DMBT1表达率降低 (P <0 0 5 ) ;Dukes分期A +B期表达率为 73 3% (11/ 15 ) ,C +D为 9 5 % (2 / 2 1) ,两者有显著差异 (P <0 0 1)。实验表明 ,DMBT1基因表达率降低与结肠癌转移存在相关性 。
袁香庆刘端祺王越英唐槐静熊美华赫捷
关键词:DMBT1基因结肠肿瘤淋巴转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小儿溶血危象的防治探讨
1996年
小儿溶血危象的防治探讨范峰峰,石乃金,刘克,罗公平,王越英,高玉红北京军区总医院小儿科溶血危象(HemolyticCrisis)是指某种诱因加重红细胞破坏而出现的一系列急性溶血征象,若不及时恰当救治可导致严重后果。现结合我科收治的6例急性血管内溶血危...
范峰峰石乃金刘克罗公平王越英高玉红
关键词:儿童溶血危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