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让会

作品数:314 被引量:2,551H指数:28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4篇期刊文章
  • 64篇专利
  • 50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0篇环境科学与工...
  • 59篇天文地球
  • 54篇农业科学
  • 32篇生物学
  • 16篇电子电信
  • 1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2篇经济管理
  • 12篇水利工程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2篇生态
  • 48篇干旱
  • 39篇干旱区
  • 35篇生态系统
  • 34篇土壤
  • 32篇遥感
  • 30篇绿洲
  • 27篇塔里木河
  • 24篇流域
  • 23篇生态环境
  • 23篇河流域
  • 22篇景观
  • 20篇荒漠
  • 19篇气候
  • 18篇植被
  • 17篇卫星
  • 17篇GIS
  • 16篇离子
  • 15篇离子液
  • 14篇导航

机构

  • 185篇南京信息工程...
  • 117篇中国科学院新...
  • 21篇学研究院
  • 18篇中国气象局
  • 16篇中国科学院
  • 9篇北京林业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新疆工学院
  • 3篇扬州大学
  • 3篇新疆大学
  • 3篇新疆遥感中心
  • 3篇新疆林业科学...
  • 2篇西北区域气候...
  • 2篇石家庄市气象...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常州大学
  • 1篇临沂师范学院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作者

  • 312篇王让会
  • 51篇张慧芝
  • 29篇陈敏东
  • 29篇陆建刚
  • 24篇李成
  • 22篇许正文
  • 22篇高柳
  • 22篇曹双
  • 22篇孙云杰
  • 20篇黄俊芳
  • 19篇樊自立
  • 19篇孙洪波
  • 18篇赵振勇
  • 16篇宁虎森
  • 14篇马英杰
  • 12篇徐德福
  • 12篇姚健
  • 11篇黄青
  • 11篇李琪
  • 10篇李锦

传媒

  • 14篇干旱区资源与...
  • 14篇干旱区研究
  • 14篇干旱区地理
  • 10篇南京信息工程...
  • 9篇遥感技术与应...
  • 6篇中国沙漠
  • 5篇水土保持通报
  • 5篇新疆环境保护
  • 4篇中国生态农业...
  • 4篇干旱地区农业...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测绘通报
  • 3篇农村生态环境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3篇环境科学与技...
  • 3篇生态与农村环...
  • 3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防护林科技

年份

  • 6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7篇2020
  • 5篇2019
  • 8篇2018
  • 15篇2017
  • 16篇2016
  • 13篇2015
  • 23篇2014
  • 18篇2013
  • 14篇2012
  • 12篇2011
  • 23篇2010
  • 13篇2009
  • 14篇2008
  • 13篇2007
  • 13篇2006
  • 11篇2005
  • 14篇2004
3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山北坡经济带工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在天山北麓9个州(市、地区)2002-2011年工业能源消费量、人口等数据基础上,利用LMDI法对该地区工业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人口规模是天山北坡经济带工业碳排放增加的拉动因素。工业能源强度和工业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是天山北坡经济带工业碳排放增加的抑制因素。总体来说,该地区抑制因素的抑制作用远小于拉动因素的拉动作用,工业碳排放量呈现增加趋势。
张萌王让会
关键词:天山北坡经济带工业碳排放影响因素
改性钙基脱碳脱硫剂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气固分离领域,特别是涉及烟气脱碳脱硫领域,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改性钙基脱碳脱硫剂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本发明的方法有效地提高钙基吸附剂吸附容量。本发明的改性钙基脱碳脱硫剂制备方法,采用石灰石经煅烧后,与离子液体...
陆建刚孙云杰高柳曹双许正文陈敏东王让会
文献传递
干旱区MODS格局下绿洲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被引量:5
2008年
干旱区山地—绿洲—荒漠系统(Mountain-Oasis-Desert System,MODS)中的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特征,直接反映了全球变化的特征。以中亚哈萨克斯坦东部及中国西部干旱区塔里木盆地南缘的且末绿洲为例,在分析干旱区MODS宏观特征的基础上,从温度与降水变化所反映的气候特征,以及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景观均匀度及景观破碎度等景观指数所反映的景观特征,分析了绿洲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过程。同时,从生态系统要素之间耦合关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方面分析了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绿洲生态系统的耗散机制,提出了生态系统调控的途径。
王让会
关键词:全球变化MODS干旱区绿洲生态系统
MODS格局下生态景观信息图谱的建立被引量:1
2009年
干旱区山地—绿洲—荒漠系统(MODS)的结构与功能,是认识干旱区生态过程、揭示生态规律的重要基础。生态景观信息图谱作为地学信息图谱的重要研究方向,MODS为进行干旱区MODS生态景观格局变化机理的研究拓展了新的途径。利用2000年Landsat TM及2005年CBERS-2 CCD影像数据作为主要信息源,综合各种属性数据和统计资料,在GIS软件平台上,进行模式识别、专题分类、图谱表达,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建立吐鲁番山地景观、绿洲景观及荒漠景观类型变化信息图谱,并创立属性数据库。以遥感和DEM数据为基本数据,结合生态景观特征进行生态景观类型划分;发挥了多元数据在建立生态信息图谱中的作用;设计并实现了景观生态信息图谱,凝练出了图谱模式;并从地学图谱的角度分析了MODS生态景观要素时空变化特征。
王让会李锦宁虎森张慧芝
关键词:MODS生态景观信息图谱遥感GISDEM
西部干旱区内陆河流域脆弱生态环境研究进展——以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为例被引量:59
2001年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脆弱生态环境是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人类对自然资源 ,特别是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加剧了脆弱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 ,影响了干旱区的生态安全。从国内外脆弱生态环境研究进展状况以及以塔里木河流域为典型代表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中 ,揭示了脆弱生态环境的特征及演变规律。近一个世纪以来 ,人们针对内陆河流域的人与环境问题、水资源问题 (包括水文地质、水资源变化特征、水环境变化特征 )、气候以及自然地理学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随着国家西部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将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地区。
王让会游先祥
关键词:干旱区内陆河流域脆弱生态环境塔里木河生态安全
复式离子液体和制备方法及其作为捕集剂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离子液体和气液分离领域,特别是涉及离子液体结构和烟气脱硫脱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式离子液体和制备方法及其作为捕集剂的应用。该复式离子液体为氨基酸乳酸烷基二胺复式离子液体,该复式离子液体的结构如下:<Image ...
陆建刚高柳陈敏东王让会许正文曹双孙云杰
文献传递
干旱区MODS耦合机制及其界面过程研究动态
MODS耦合关系是近几年提出的新概念.对荒漠与绿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其中许多是MODS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MODS耦合概念的提出、研究意义、研究重点--界面过程及其进展情况,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黄俊芳王让会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干旱区景观生态学荒漠绿洲
文献传递
一种农田环境臭氧浓度自动调控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田环境臭氧浓度自动调控装置,属生态环境与气象环境调控的技术与方法领域。本发明应用集气装置、臭氧浓度监测装置、臭氧发生装置、臭氧浓度记录与调控装置等构成农田环境臭氧浓度增加装置和检测装置,使臭氧浓度能够连...
胡正华陈书涛陈魁王让会刘巧辉李涵茂杨燕萍
文献传递
近43a潮州市蒸发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14年
利用潮州市气象观测站1969—2011年蒸发量、平均气温、降水、总云量、平均风速、水汽压和相对湿度等资料,采用距平百分率、累积距平、Mann-Kendall、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潮州市蒸发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潮州市蒸发量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最多,90年代最少,四季蒸发量的波动比较明显;突变检验表明,20世纪70年代日照时数出现突发性上升,但是没有出现明显突变点;通过对全年和季节蒸发量的周期分析,在比较显著的时间尺度上蒸发量目前处于偏多的时期;年蒸发量减少与平均气温增加关系密切,同时也和夏季日照时数的增加有一定关系.
唐凯王让会凌良新刘祖健
关键词:蒸发气候变化MANN-KENDALL法小波分析
历史时期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和演变阶段被引量:31
2005年
在历史时期,西北干旱区的生态环境演变过程是绿洲化与沙漠化并存,人进沙退和沙进人退皆有。灌溉绿洲是通过人工水系(渠、库、井)、栽培植物和耕作土壤,逐步替代自然水系、自然植被和土壤形成的。沙漠化则是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水资源的地域分配,使河流中下游地表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植被衰败而发展扩大。在受人类干扰很少的自然水系情况下,本区生态处自然平衡;在较强干扰下的半自然水系时,生态平衡失调;在强烈干扰的人工水系时期,河流上游生态改善,下游急剧恶化。
樊自立马英杰王让会
关键词:耕作土壤栽培植物生态环境西北干旱区地下水位下降历史时期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