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英

作品数:25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淮阴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系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文化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3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社会
  • 4篇教育
  • 3篇大学生
  • 3篇女大学生
  • 2篇学科
  • 2篇技术学
  • 1篇大学科
  • 1篇大学科技
  • 1篇大学科技园
  • 1篇党建
  • 1篇党建工作
  • 1篇党性
  • 1篇党员
  • 1篇道德
  • 1篇道德修养
  • 1篇董事
  • 1篇董事会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特点
  • 1篇心理学

机构

  • 20篇淮阴师范学院
  • 6篇清华大学
  • 3篇江西理工大学
  • 2篇南方冶金学院

作者

  • 25篇王英
  • 10篇黄欣荣
  • 1篇庞世伟
  • 1篇汪浩
  • 1篇丁妍

传媒

  • 9篇淮阴师范学院...
  • 3篇科学学与科学...
  • 2篇科学学研究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经济师
  • 1篇科学技术与辩...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自然杂志
  • 1篇有色金属高教...
  • 1篇科学.经济....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烟台大学学报...
  • 1篇泰州职业技术...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年份

  • 4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1
  • 4篇199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策略转变及实践被引量:2
2005年
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点是转变观念,改革高校企业体制,遵循市场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双重规律。当前,高校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主要是利用科技中介机构,特别是依托大学科技园。在利用大学科技园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实践过程中,应当从大学科技园的管理入手,用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经营管理,建立相应制度,走出一条富有实效的产业化道路。
王英
关键词:高校大学科技园
五四科学精神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被引量:1
1999年
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伟大的政治运动,也是一场深刻的科学活动。五四运动时期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转折点。经历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之后,中国国民的科学概念、科学观点以及科学价值取向和科学组织从无到有,与科学精神有关的实证主义精神、理性主义精神、怀疑批判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得到了广泛传播。以科学和民主为焦点的这次东西文化碰撞。
王英
关键词:五四运动
古代技术活动中心兴衰规律的统计研究被引量:3
1990年
本文对技术活动中心的统计规律作了拓广研究。结果表明,古代技术也同样存在着中心现象,并出现过古希腊(-800——150)、罗马(-250——150)和中国(100——1100)三个技术中心。作者引入中心强度、成果均值两个新概念并计算后指出:古代技术中心有兴盛时间长,中心强度强、成果均值小等特点。
黄欣荣王英
现代科学的复杂性审视——齐曼科学社会学思想的新发展被引量:5
2004年
约翰·齐曼是一位科学家出身的科学社会学家。他认为现代科学正在从学院时代走向了后学院时代,因此其传统的学术规范即默顿规范随之也要作出相应的修正;科学进步也像生物进化,有自然选择但也有自组织能力;科学虽然并不具有绝对可靠性,但它仍然有理由值得我们去信赖。
王英黄欣荣
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本体论证被引量:1
1998年
海德格尔不仅是一位存在主义哲学家,而且是一位著名的本体论技术哲学家。他认为,技术不只是人达到目的的工具,技术在本质上是意志,是存在的一种揭示性的展现方式。不过,在他看来,现代技术的展现方式已远离揭示性这一本质状态,演化成挑战性的了,演化成了框架,其结果是贮存物的生成,甚至人自身也不由自主地成了贮存物,并被置于技术框架之中。但是,技术本质的异化决不是技术本身的过错,责任在人,复归的希望也在人。
王英
关键词:技术哲学本体论
古代科学活动中心的统计研究被引量:1
1990年
1962年,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利用菅井准一等编的《科学技术史年表》记录的重大科学成果数和Wester人物传记词典编选的有代表性的科学家做统计处理,成功地说明了近、现代五次科学中心转移的现象。这就是科学学中著名的汤浅现象。很遗憾的是,汤浅只研究了1500年以后的情况,而1500年以前情况怎么样呢?古代的科学活动是否也有中心现象?如果有,其科学中心的兴盛期是否与近、现代的科学中心兴盛期一致?与近、现代科学中心相比,古代科学中心又有什么特征呢?这些问题,汤浅都没有加以研究。本文作者引用汤浅的统计方法,对世界古代的科学活动中心作了统计研究,从而拓宽汤浅的结果。我们试用图表来说明公元前五千年到公元一千五百年世界科学活动的情况。这个统计结果使我们对上述问题有个明确的答案。
黄欣荣王英
关键词:科学活动中心
讨论式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实践
2005年
《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性质决定了讨论式教学不仅可操作 ,而且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结合教学实践 ,文章认为 ,从尝试到熟练 ,不仅使广大学生非常乐意接受这种教学方式 ,而且也使教师在教学中得到锻炼。
王英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思想道德修养》课
中国古代科技兴衰的社会动力机制被引量:2
1990年
1990年12月9日是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90周年诞辰。为了表示对李约瑟博士九十华诞的庆贺,本刊特辑“李约瑟难题’征答”专栏。所谓“李约瑟难题”,就是指李约瑟博士提出的一个历史之谜,即“中国古代有杰出之科学成就,何以近代科学崛起于西方而不是中国?”这一难题的提出曾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极为广泛的兴趣,为此先后举行过几次学术讨论会,发表过相当数量的论文。这无疑对解答“难题”,开拓视野,启迪思想,大有助益。李约瑟博士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对中国古代文明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卓越的研究成果,为世界所公认。 1980年12月,值李约瑟博士80周年诞辰之际,本刊曾发表了徐迓亭先生的专文《李约瑟博士与中国科学》,简要介绍了李约瑟博士生平及其在中国的科学活动,以此表示我们的友好情谊,1981年9月,在李约瑟博士千里迢迢再次来华访问期间,本刊又专辑了李国豪、张孟闻、曹天钦、胡道静等专家学者的文章,介绍了李约瑟博士的在华活动及其丰硕成果。在10年后的今天,李约瑟博士90周年诞辰之际,本刊特举办“李约瑟难题’征答”活动,以示祝贺。自1989年11期本刊刊出“李纷瑟难题’征答”启事后,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响应和支持,陆续收到了60余篇应答稿件。借此机会,我们对广大读者对本专栏的热情支持深表谢意。由于篇幅有限,这次仅选入11篇有一定代表性观点的文章,供有兴趣者探讨。我们深信,无论是提出这个“难题”的李约瑟博士,还是关注和探索这个“难题”的海内外学者,都希望振兴中国科学技术,使具有五千年悠久文明历史的中国重新崛起,并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本专栏曾得到胡道静、吴德铎、马伯英等先生的大力协助,在此特致谢意。
黄欣荣王英
关键词:中国古代科技历史之谜社会动力
钱学森科学分类与科技体系思想述评被引量:8
2000年
钱学森将现代科学技术划分为十大部门 ,其中自然科学是迄今为止发展得最为成熟的一个门类 ,其层次结构包括工程科学、技术科学、基础科学 ,这三个层次通过辩证自然观或自然辩证法迈向人类知识的最高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思想方法上来说 ,钱学森科学分类和体系建构中有两个特点 ,一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 ,二是始终坚持现代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 ,其科学意义在于为客观世界描绘出一幅科学的图景 。
王英
周恩来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思想探索
2002年
周恩来关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三点 :一是宏观管理 ,强化职能部门的调控作用 ;二是在具体工作环节中采取发展与保护并重的举措 ;三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危机意识。
王英汪浩
关键词:宏观调控人口环境保护周恩来社会协调发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