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动态脑电图在癫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在癫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临床明确诊断的癫癎患者及84例非癫癎患者分别行常规脑电图(EEG)和AEEG检查。分析其中癫癎样波出现的几率及出现的时相。结果癫癎组癫癎样波的检出率AEEG为68.5%,常规EEG为31.0%;非癫癎组癫癎样波检出率AEEG为10.5%,常规EEG为0。癫癎样波出现在睡眠期占97.1%,比清醒期增加33.6%。结论AEEG对癫癎样波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EEG,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邵惠珍李袁华周春雷赵德明王艳
- 关键词:动态脑电图癫痫
- 预见性护理程序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意外发生的作用
- 神内科是住院病人意外发生的高发区,意外的后果可能造成病人身心损害。通过对我科 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31日发生烫伤、坠床、压疮等意外的回顾,针对意外发生各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制定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显著减少意外...
- 王艳
-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程序神经内科住院患者
- 文献传递
- 集体心理治疗对青少年抑郁障碍的干预效果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研究集体心理治疗对青少年抑郁障碍的干预效果,为预防青少年抑郁障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淮北市区4所中学2158名学生进行SDS自评量表问卷调查,再以ICD-10为标准作精神检查。确诊有抑郁障碍的104名中学生中自愿入干预组23人,运用集体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在其余的81人中19人自愿列为对照组,2组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0周)分别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筛选出抑郁障碍104人,抑郁障碍检出率为4.8%。干预组干预前男女生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由(14.91±6.71)(13.58±6.13),干预后下降至(3.18±2.32)、(3.67±2.42)。对照组汉密顿量表评分(0.27±0.51)下降低于干预组(0.72±0.19,F=76.195,P=0.013)。结论集体心理干预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有较好的疗效。
- 范春玲唐登华赵德明汪春花王艳
- 关键词:抑郁团体处理干预性研究青少年
-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附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2008年
- 目的探讨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的临床特点,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例1、例2均有家族史,例4无家族史;临床表现主要为由突然起始动作诱发的发作性运动障碍,发作时间短暂,发作时意识清楚,均在白天发作;口服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有效。例3为发作性持续运动诱发性肌张力障碍,治疗无特殊。结论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易误诊为癫痫。运动诱发、发作时间短暂、发作中无意识丧失、无发作后状态;有遗传倾向;抗癫痫治疗有效,预后良好是其特点。
- 孟庆森李晓民王艳周春雷赵德明
- 关键词:发作性
- 短程视频脑电图对非痫性发作性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短程视频脑电图对门诊非痫性发作性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129例非痫性发作患者的临床和视频脑电图资料。结果129例患者中,临床诊断为晕厥24例、头痛19例、发作性意识丧失15例、神经症15例、头晕1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例、其它37例。脑电图阵发性异常16例,痫样放电3例,检测中出现临床发作9例。结论短程视频脑电图对门诊非痫性发作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周春雷王艳董青阳陈卓孟庆森黄辉赵德明
- 关键词:视频脑电图非痫性发作
- 青少年情绪障碍的现状、危险因素及预防干预对策的研究
- 范春玲唐登华赵德明万景民赵剑峰尹国兴陶怀颖王艳
- 该项目对四所学校部分学生进行情绪障碍的抽样调查,并进行干预、观察,以探讨青少年心理问题尤其是抑郁情绪的特点和心理干预措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心理干预模式。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所调查中学生...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理健康
- 刷牙诱导癫: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刷牙诱导癫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与结果 2例患者系同胞姊妹,均为刷牙诱导癫发作,表现为口面部抽搐、单侧上肢抽搐伴意识丧失,数分钟后恢复,1例伴舌咬伤,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头部MRI无异常,脑电图1例正常、1例呈现发作间期尖-慢复合波。均未行抗癫药物治疗,嘱其避免用力刷牙、缩短刷牙时间后完全控制发作。结论刷牙诱导癫是一种少见的反射性癫,癫发作与刷牙呈锁时关系,轻症患者降低刺激强度即可完全控制发作。
- 周春雷罗晶李晓民王艳赵德明
- 关键词:刷牙
- 丙戊酸诱发可逆性帕金森综合征1例报告附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2年
- 抗癫痫药物丙戊酸治疗剂量时可诱发帕金森综合征,起病隐袭,血氨水平在正常范围,患病率为5%~6%,可于治疗后1周~25年出现震颤、强直、运动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停药或减量1个月后症状缓解、消失,大多数患者可完全恢复正常。笔者报道了1例全面性癫痫患者,给予丙戊酸400mg,3次,d,抗癫痫治疗半年后,逐渐出现两上肢姿势性震颤,动作缓慢,记忆力下降,此后半年症状进行性加重。头颅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给予丙戊酸钠逐渐减量至200mg。3次,d维持治疗,1个月后强直、震颤症状改善,记忆力恢复正常。3个月后肢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丙戊酸诱发帕金森综合征应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减量停药后临床症状可明显改善。
- 周春雷王艳董青阳杨静
- 关键词:丙戊酸帕金森综合征癫痫
-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附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目的探讨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的临床特点,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例1、例2均有家族史,例4无家族史;临床表现主要为由突然起始动作诱发的发作性运动障...
- 孟庆森李晓民王艳周春雷赵德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