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百灵
- 作品数:15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论语》中“三恶”与“颜渊问为邦”的关系探讨
- 2008年
- 《论语·阳货》中“三恶”与《论语·卫灵公》中的“颜渊问为邦”是我们研究孔子音乐思想的重要凭证,也是研究“雅郑”关系的重要依据,然多数研究者仅限于将“三恶”当作文献来加以利用,以证明孔子之美学思想或是其它诸类者,并未将此三者作为本体来研究,仅有李方元的《周代宫廷雅乐与郑声》一文对此有涉及,然亦未明确此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三恶”的背后所蕴含的社会现实。本文欲在此基础之上有所突破,并进一步推论其与《论语·卫灵公》中“颜渊问为邦”的关系。
- 王百灵
- 关键词:《论语》音乐思想美学思想宫廷雅乐社会现实孔子
- 浅谈聊斋俚曲的艺术特色被引量:3
- 2007年
- 从音乐上讲,聊斋俚曲既不能笼统说是曲艺音乐,又不能说是戏曲音乐或是小调俗曲,而应看作兼有民歌俗曲、曲艺说唱、戏曲特点的综合体,是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体。多棱性、不确定性及创造性是其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重要艺术特征,在词曲创作、曲牌运用、情感表达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 王百灵
- 关键词:聊斋俚曲曲牌情感表达演唱
- 从【憨头郎】的遭遇谈“俚曲”的挖掘、整理与保护被引量:2
- 2015年
- 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聊斋俚曲(简称俚曲)是清代初期由蒲松龄创立的一种新型艺术形式,它取明清俗曲作曲牌,用白话及鲁中方言俚语作载体,承诸宫调、鼓子词的唱白相间、散韵交织的文体及套数结构来讲唱故事,充分表达了人们愤世嫉俗、惩恶劝善的仁德精神。俚曲是明清俗曲的活化石,它是一种创新型的文化形态,它在汲取俗曲及前代艺术巨大成果的基础上,又使其沿着说唱化、戏曲化的道路前进,积累了丰富经验。因此可以说,聊斋俚曲在明清俗曲及说唱、戏曲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 王百灵
- 关键词:聊斋俚曲明清俗曲艺术形式愤世嫉俗清代初期
- 《孟姜女》两大歌系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一、孟姜女故事的源头及其在齐地的流传
孟姜女的故事是一个有历史记载的民间传说,它源远流长,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了。据史书记载,孟姜女的故事,源于“齐侯袭莒”的史实。始见于《左传·齐侯袭莒·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50年),齐庄公发兵攻打莒国,齐军先锋杞梁不幸战死,史载:
- 王百灵陈玉琛
- 关键词:《孟姜女》孟姜女故事历史记载民间传说史书记载
- 山东出土瓷器综述
- 2007年
- 本文详细论述了近100年来,山东地区重要瓷器的出土与发现情况,对窑址和墓葬出土的瓷器均作了介绍,并对其年代进行了考证,证明山东地区不仅是我国北方地区自北朝时期以来最重要的烧制瓷器产地,也是重要的使用和出土瓷器地区,这些精美瓷器的出土,对我国古代制瓷业的研究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
- 王百灵于海洋
- 齐地新出土战国至汉代三盏青铜灯被引量:1
- 2006年
- 王百灵
- 关键词:战国时期出土齐地金属工艺文物资料
- 浅谈俚曲情感表现的多样性被引量:2
- 2006年
- 聊斋俚曲是有故事有人物,容说唱、戏剧于一体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以明清俗曲为主要声腔、体现一代人文精神的、堪称通俗演唱之最的俚曲。重故事情节、重人物形象刻画是聊斋俚曲家喻户晓代代相传的思想基础,而“以情感人”、“雅俗共赏”、“寓教于乐”却是其集古代通俗艺术之大成而独树一帜的主要艺术特点。本文通过分析聊斋俚曲情趣表演多样性特点,探讨它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艺术表演形式与途径。
- 王百灵
- 关键词:聊斋俚曲情感表现曲牌演唱
- 聊斋俚曲演唱风格浅谈被引量:1
- 2004年
- 聊斋俚曲曲牌多样性的特点决定了演唱风格的多样化。概括其特点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流传地域广泛;二是风格各异;三是说唱形式多样;四是表现内容丰富。这就要求在俚曲演唱风格处理方面,首先应把握住内容的需要;其次要根据表现不同人物性格的需要,进行不同的表演处理;第三应细微处理曲牌的艺术性;第四注重方言的风格特色;第五体现时代性。
- 王百灵
- 关键词:聊斋俚曲曲牌演唱
- 《聊斋俚曲》的创作风格探究
- 2015年
- 清初大文学家蒲松龄不仅著有流芳百世的小说《聊斋志异》,而且还创作音乐唱本,并用当时流传民间甚广的俗曲时调相搭配,呈现出一种独具特色的音乐演唱文艺曲目,被称为《聊斋俚曲》。也就是说《聊斋俚曲》是采用明清俗曲做曲牌来讲唱故事的,这是它同其他演唱艺术最大的不同之处。近年来,研究《聊斋俚曲》艺术价值的较多,但对其创作风格特点的探讨略显不足,关键在于受现有曲牌稀少的局限。本文着重以曲牌的多样性和曲牌的独特性为主线,通过对主要作品的梳理,以及与山东梆子、柳子戏的对比分析,探究《聊斋俚曲》的创作风格。
- 王百灵马金萍
- 关键词:《聊斋志异》《聊斋俚曲》
- 试论郑声兴盛之因
- 2010年
- 上个世纪有关郑声问题的研究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就是所有的研究者几乎都注意到了郑声的历史环境、社会背景对郑声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但真正能够从历史环境、社会背景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的人却寥寥无几,然修海林的《郑风郑声的文化比较及其历史评价》①一文堪称各家研究之典范,
- 王百灵任飞
- 关键词:兴盛历史环境社会背景历史评价文化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