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琼

作品数:57 被引量:28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6篇污染
  • 8篇双酚
  • 8篇四溴双酚
  • 8篇四溴双酚A
  • 8篇颗粒物
  • 8篇PM
  • 6篇前处理
  • 6篇前处理方法
  • 6篇老年
  • 6篇健康风险评价
  • 6篇PM2.5
  • 5篇心理
  • 5篇大气颗粒
  • 5篇大气颗粒物
  • 4篇多环芳烃
  • 4篇心理健康
  • 4篇运动员
  • 4篇环境健康
  • 3篇血清
  • 3篇水稻

机构

  • 26篇中国环境科学...
  • 24篇中国疾病预防...
  • 13篇北京师范大学
  • 7篇常州大学
  • 7篇中华人民共和...
  • 4篇内蒙古大学
  • 4篇中国辐射防护...
  • 3篇内蒙古科技大...
  • 3篇中国科学院生...
  • 2篇北京大学
  • 2篇鲁东大学
  • 2篇环境保护部华...
  • 2篇济南市疾病预...
  • 2篇徐州医科大学
  • 2篇陕西省环境科...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市环境保...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首都体育学院

作者

  • 57篇王琼
  • 20篇于云江
  • 15篇向明灯
  • 15篇孙朋
  • 14篇董小艳
  • 13篇方建龙
  • 9篇张艳平
  • 6篇李良忠
  • 5篇王畅
  • 5篇耿春梅
  • 4篇吴亚西
  • 4篇林海鹏
  • 4篇付益伟
  • 4篇刘紫恩
  • 3篇施小明
  • 3篇杜艳君
  • 3篇佟磊
  • 3篇冯宗炜
  • 3篇李湉湉
  • 3篇王效科

传媒

  • 10篇环境与健康杂...
  • 9篇环境卫生学杂...
  • 4篇环境科学研究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环境化学
  • 2篇生态毒理学报
  • 2篇科技视界
  • 2篇第十六届全国...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科技风
  • 1篇青少年体育
  • 1篇第19届中国...
  • 1篇心理学与创新...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9篇2014
  • 9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积极情绪研究的述评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探讨了积极情绪的功能和意义,并对积极情绪的研究现状进行述评。
王畅王琼
关键词:情绪积极情绪生理健康心理健康
环境污染的健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建立环境污染的健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方法利用计算机可视化编程原理,以软件工程理论作为开发指导,利用MSSQL Server 2008作为数据库平台,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和面向对象地理空间数据库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对环境污染事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构建了环境污染与健康信息管理数据库,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开发出环境污染与健康损害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环境污染与健康信息的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查询、直观展示、智能分析、报表自动生成等功能。结论该方法系统实现相对科学、界面自然友好、安全可靠、运行稳定、可用于环境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并动态直观表达风险分布及发展趋势。
于云江孙朋车飞贾晓峰向明灯王琼郭新彪
关键词:环境污染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评价管理
我国主要城市大气颗粒物及碳组分污染水平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1年
本文梳理归纳我国2007—2018年主要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_(2.5))及可吸入颗粒物(PM_(10))污染数据,分析大气颗粒物(PM)及负载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年际、季节和空间变化规律。发现我国主要城市大气PM_(2.5)和PM_(10)浓度水平在年际、季节和空间尺度上变化规律相似,2010年以前大气PM浓度较低,之后逐年上升,且自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实施后,大气PM浓度逐年下降;由于气候和人类活动原因,大气PM浓度呈现秋冬季节浓度高于春夏季节的变化趋势;在不同地理条件下,北方城市大气PM浓度普遍高于南方城市。同时,我国主要城市PM_(2.5)中OC和EC浓度变化趋势与PM_(2.5)大体一致。我国城市大气PM污染有所改善,但形势依旧严峻,需从减少大气排放和政策规范制定等方面加强和完善,以降低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崔倩张艳平莫杨王琼王立新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
电子垃圾拆解场多环境介质多氯联苯(PCBs)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估被引量:11
2014年
多氯联苯(polye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是一组氯代烃类化合物,有较强的生物毒性效应。研究通过采集中国某典型电子垃圾拆解区手工拆解场和焚烧场不同环境介质(大气、土壤、饮用水、食物等)分析15种PCBs同系物的污染水平。利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拆解场PCBs的来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毒性当量因子(TEFs)方法评价了两个拆解场环境介质中8种PCBs同系物的毒性。结果显示研究区大气、土壤、饮用水、农作物和农产品样品中PCBs同系物浓度均高于国际已有报道的同种介质中的PCBs污染水平,其中PCB-047和PCB-171污染最为严重。手工拆解场各介质PCBs同系物中PCB-047、PCB-171所占比例为2%-87%;焚烧场各介质PCBs同系物中PCB-047、PCB-171所占比例为2%~90%;来源分析表明除手工拆解场PCB-126和焚烧场PCB-114外,其余PCBs的来源具有相似性;毒性当量(TEO)评价结果显示区内大气∑TEQPCBs最高。环境介质中除红薯干外,∑TEQPCBa均是焚烧场高于手工拆解场,且TEQPCB-126和TEQPCB-169的毒性当量最高。
杨彦王宗庆王琼赵洁于云江李定龙
关键词:PCBS污染水平TEQ
高水平运动员角色认同的心理干预实验研究
运动员角色认同是指"个人对自己身为运动员角色的认同程度",即个人觉察自己是一位运动员,是在其所拥有的自我概念当中有关自我认同的部分,属于认知因素。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的认知理论发现,认知是决定行为产生的关键因素,行为的产生...
宋湘勤殷恒婵王琼
关键词:高水平运动员角色认同心理干预
文献传递
中国6城市大气PM2.5成分组成和来源研究
目的:比较中国6城市PM2.5的成分和来源的差别,为更好的开展人群健康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于2017年秋季在济南市、石家庄市、成都市、无锡市、武汉市和哈尔滨市使用中流量采样器采集大气PM2.5.
方建龙董小艳王琼杜宗豪
关键词:PM2.5
我国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的急性健康风险及防治建议被引量:3
2022年
本专家共识编写组通过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控成效、大气细颗粒物(PM_(2.5))的急性健康效应及大气污染防治的健康收益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主要发现如下:近年来我国大气PM_(2.5)污染总体防控成效显著,2020年我国大气PM_(2.5)年平均浓度较2013年降低明显,但当前我国大气PM_(2.5)污染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处于较高水平;短期暴露于大气PM_(2.5)显著增加我国居民死亡风险,特别是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风险,同时还会显著增加上述两类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持续性PM_(2.5)重污染天气大幅增加人群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且重污染天气持续时间越长、PM_(2.5)浓度越高,健康影响更为严重;大气PM_(2.5)化学组分与健康危害程度存在关联,其中含碳组分、部分无机盐及重金属元素与PM_(2.5)的健康危害密切相关;大气PM_(2.5)短期暴露可引起反映人群早期健康损害的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相关生物效应标志物水平的变化,继而造成人体各系统的损害;儿童、老年人和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其PM_(2.5)暴露的健康损害高于一般人群,是大气PM_(2.5)污染暴露的脆弱人群;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实施显著改善人群健康,无论长期还是短期执行的大气污染防控行动均可改善空气质量,降低由此引起的健康损失,同时个体防护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大气PM_(2.5)短期暴露的健康损害。鉴于当前我国大气PM_(2.5)污染状况,基于现有急性健康风险的科学研究,提出三方面建议。(1)大气PM_(2.5)污染防治政策建议:持续加强清洁能源的广泛使用和高效发展;继续推动工业产业升级;着力控制交通领域污染;不断完善大气污染治理现代化体系;逐步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探索纳入保护健康效应评价在内的大气污染防控政策后评价。(2)大气PM_(2.5)污染防治公众健康防�
我国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的急性健康风险及防治建议专家共识编写组中华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分会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施小明段广才陈晨李淞淞齐金蕾杨汀刘芳超陈仁杰张晓敏邓芙蓉王琼杨海燕
关键词:空气污染细颗粒物
兰州市大气PM_(10)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25
2013年
以现场采样监测和问卷调查方式,结合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兰州市大气PM10中重金属、PAHs及其健康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大气PM10中重金属和PAHs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冬季高于夏季;人群对重金属和PAHs的日均暴露剂量在9.6010-5~1.0610-3 mgkg-1d-1之间,儿童的日均暴露剂量高于成人,男性高于女性;Zn和4环及4环以上的PAHs对总暴露剂量的贡献率较高.无论致癌风险还是非致癌风险,研究区均高于对照区,男性高于女性,其中,男性儿童致癌风险最高,预期寿命损失为2.17 d.冬季研究区和对照区的致癌风险均高于美国EPA推荐的可接受风险水平.
于云江杨林李良忠王琼张艳平向明灯何焱孙朋
关键词:重金属多环芳烃健康风险评价
大气臭氧污染对粮食作物影响及应对策略
在全球O3 浓度不断升高的背景下,我国近地层O3 浓度增加趋势也尤为突出,如北京、上海等市的小时O3 浓度极值已超过300 ppb,在我国许多城市郊区都观测到高浓度臭氧.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自然源VOCs 排放较多,加上...
耿春梅王效科黄益宗王琼陈建华白志鹏
关键词:大气臭氧粮食作物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动物模型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对人类健康以及公共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新冠病毒(SARS-CoV-2)的不断变异,为COVID-19预防及治疗带来新挑战。动物模型为全面认知SARS-CoV-2发病机制、疫苗开发以及治疗效果评估提供方便。不同研究中SARS-CoV-2感染动物模型的构建与使用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动物模型的应用也各具特点。本文通过查询相关文献,对SARS-CoV-2感染动物模型构建及使用现状进行综述,为COVID-19相关研究中动物模型的建立和选择提供参考。
杨波崔倩刘琳豆董小艳张美云王琼
关键词:病毒感染动物模型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