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睾丸
  • 6篇前列腺
  • 5篇手术
  • 5篇肿瘤
  • 4篇外科
  • 4篇外科手术
  • 3篇增生
  • 3篇尿道
  • 3篇前列腺增生
  • 3篇睾丸组织
  • 3篇细胞
  • 3篇疗效
  • 3篇膀胱
  • 3篇膀胱癌
  • 2篇凋亡
  • 2篇移植后
  • 2篇异体
  • 2篇增生症
  • 2篇上尿路
  • 2篇上尿路结石

机构

  • 28篇湖北医科大学...
  • 2篇襄樊市中心医...
  • 2篇滋贺医科大学
  • 1篇湖北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湖北医科大学...

作者

  • 28篇王玲珑
  • 18篇詹炳炎
  • 13篇张孝斌
  • 8篇金化民
  • 7篇杨嗣星
  • 6篇刘修恒
  • 5篇刘运初
  • 4篇吕胜启
  • 4篇张杰
  • 3篇周江桥
  • 3篇徐颖
  • 3篇高新
  • 2篇詹鸣
  • 2篇钱有辉
  • 2篇张雪军
  • 2篇吴荣杨
  • 2篇钱辉军
  • 1篇赵汛萍
  • 1篇张齐钧
  • 1篇胡礼泉

传媒

  • 5篇临床外科杂志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临床泌尿外科...
  • 3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男性学杂志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1
  • 6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6篇1996
  • 2篇1995
  • 4篇1994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TS_1基因在膀胱癌中存在状态的研究
1998年
目的观察人膀胱癌中MTS_1,基因的存在状态。方法运用双重对照PCR及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17例原发性膀胱癌。结果 17例膀胱癌中,2例表现为MTS_1基因纯合性缺失,2例表现为杂合性缺失,缺失频率为23.5%(4/17),未见异常泳动带。结论 MTS_1基因缺失与原发性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胡云飞王玲珑金化民姚学军
关键词:MTS1基因聚合酶链反应膀胱肿瘤
盐酸特拉唑嗪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0年
陈晓春李恒张齐钧鲁功成王玲珑张孝斌杨星嗣李家贵叶章群杜广辉李世文胡礼泉王怀鹏龚培力李真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药物疗法盐酸特拉唑嗪
无B超引导的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探讨被引量:9
2000年
目的 探讨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经皮肾穿刺造瘘的方法。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经皮肾穿刺针无 B超引导对肾积水患者作肾穿刺造瘘并置引流管引流。结果  32 0例患者 ,穿刺成功率 94.7% ,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无 B超引导的经皮肾穿刺造瘘术为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杨嗣星方丽萍王玲珑张孝斌吴荣扬钱辉军张杰吕胜启周江桥
关键词:肾积水经皮肾穿刺造瘘术B超
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探讨非手术方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疗效。方法 采用 TRMZS型多功能前列腺治疗仪 +保列治及单用保列治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各 2 0例。结果 治疗后 1个月及 1年随访 ,IPSS评分联合治疗组的 5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 多功能前列腺治疗仪 +保列治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一种较有效的方法。
詹鸣吕胜启王玲珑张孝斌詹炳炎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多功能前列腺治疗仪
经尿道囊肿低位横切开治疗成人输尿管囊肿被引量:4
1996年
该文采用经尿道囊肿低位横切开治疗成人输尿管囊肿9例,术后随访1~6年,效果满意。结果提示,该术式不仅能够充分减压引流,而且有良好的抗逆流作用,不失为一种操作简便、安全、经济和有效的方法。
张杰詹炳炎王玲珑张孝斌吴荣扬
关键词:输尿管囊肿成年人
附睾管输精管吻合术治疗附睾阻塞性无精子症被引量:5
1996年
为了提高附睾阻塞性无精子症的治疗效果,我院1985年至1994年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附睾管、输精管吻合术,治疗附睾阻塞性无精子症21例,术后有精子者20例,精子数达到4x1010/L者18例,有12例患者妻子已生育。作者认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按术中探及附睾管扩张程度,选用三种不同的吻合方式,可明显提高疗效。文内对输精管通畅试验及吻合方式的选择进行讨论。
张孝斌詹炳炎王玲珑吴荣扬金化民
关键词:男性不育症无精子症显微外科手术
复方明矾溶液灌注控制泌尿道大出血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王玲珑金化民邱启裕詹炳炎张孝斌刘运初
泌尿道大出血在临床上并非少见,目前虽有化学药物灌注止血的报道,但有严重副作用,该院采用自制的复方明矾溶液控制泌尿道大出血,效果满意。研究工作分三部分:药物配制:泌尿道出血后常有感染发生,在明矾溶液中加入新洁尔灭,达到止血...
关键词:
关键词:血尿
上尿路结石致肾积水手术前后检测β_2M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1995年
对22例上尿路结石所致肾积水患者手术前后病侧肾脏尿液中β2M微球蛋白(β2M)含量进行放免检测。术前所有患者病肾尿中β2M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肾积水越重,其术前及术后尿中β2M含量越高;反之越低。合并感染患者,其术前及术后病肾尿中β2M含量较未感染者明显增高。术后两周时,轻度肾积水患者病肾尿中β2M含量较术前显著降低;但中度及重度肾积水患者病肾尿中β2M含量无明显降低。结果提示:肾积水越重,肾功能损害越严重,肾功能恢复所需时间也更长;合并感染可加重病肾肾功能的损害。
刘修恒詹炳炎王玲珑
关键词:微球蛋白肾积水尿结石手术前
前列腺癌组织中PAP、PSA及HNK-1抗原含量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1996年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前列腺癌组织中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对于明确诊断、转移灶的鉴别,患者转归及预后判断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PAP(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HNK-1(人类自然杀伤细胞抗原-1)抗原的分布规律,本实验采用抗PAP。
刘修恒刘运初詹炳炎王玲珑友吉维夫吉贵达宽
关键词:肿瘤分化转移灶前列腺酸性磷酸酶
肿瘤标志物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分布
1997年
本研究采用抗PKP、PSK及KNK-1单克隆抗体对68例前列腺癌患者的石蜡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ABC)染色,观察免疫染色反应后阳性癌细胞的比率和染色强度及其与肿瘤分化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抗PAP、PSA及HNK-1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反应的阳性率分别为57.3%、72%及引%,对三种单克隆免疫组化反应的总阳性率为97.1%。抗PAP免疫组化反应与肿瘤分化度无关;而抗PSA及HNK-1免疫组化反应与肿瘤分化呈正相关。
刘修恒刘运初詹炳炎王玲珑友吉唯夫吉贵达宽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免疫组化前列腺肿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