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火焰

作品数:192 被引量:2,060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4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9篇农业科学
  • 2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生物学
  • 5篇天文地球
  • 5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8篇土壤
  • 32篇养分
  • 23篇水稻
  • 22篇肥料
  • 19篇施肥
  • 18篇
  • 16篇氮肥
  • 15篇番茄
  • 15篇
  • 14篇潮土
  • 13篇钾肥
  • 12篇油菜
  • 12篇肥际
  • 11篇水稻土
  • 11篇小麦
  • 11篇磷肥
  • 10篇重金
  • 10篇重金属
  • 10篇污染
  • 8篇幼苗

机构

  • 181篇中国科学院
  • 28篇中国科学院研...
  • 2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4篇华中农业大学
  • 9篇南京农业大学
  • 5篇湖南省土壤肥...
  • 4篇苏州农业职业...
  • 4篇安徽省农业科...
  • 3篇滨州学院
  • 3篇山东省林业科...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云南农业大学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安徽省农业科...
  • 2篇长江大学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兰州交通大学
  • 2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中国热带农业...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91篇王火焰
  • 147篇周健民
  • 84篇陈小琴
  • 70篇杜昌文
  • 17篇段增强
  • 14篇刘晓伟
  • 14篇卢殿君
  • 13篇李寿田
  • 13篇董彩霞
  • 13篇陈照明
  • 10篇刘云
  • 10篇董元华
  • 9篇王运华
  • 8篇祖朝龙
  • 8篇干方群
  • 7篇姜超强
  • 7篇朱德进
  • 6篇聂军
  • 6篇杭小帅
  • 6篇范晓晖

传媒

  • 39篇土壤
  • 20篇土壤学报
  • 12篇植物营养与肥...
  • 9篇中国土壤与肥...
  • 7篇土壤通报
  • 6篇江苏农业科学
  • 5篇水土保持学报
  • 5篇农业环境科学...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环境科学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生态环境
  • 2篇中国农业科技...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植物生理学通...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8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7篇2018
  • 6篇2017
  • 11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11篇2012
  • 5篇2011
  • 12篇2010
  • 13篇2009
  • 17篇2008
  • 14篇2007
  • 9篇2006
  • 13篇2005
  • 6篇2004
1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的温室土壤盐分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邓晶杜昌文周健民王火焰陈小琴
关键词:温室土壤主成分分析
电镀厂下游水体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其风险评价被引量:26
2008年
以苏南某电镀厂下游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探讨电镀厂废水对其造成的影响,采用ICP-AES分析了地表水与地下水样品中重金属Zn、Mn、Cr、Cu和Ni的含量.结果表明,电镀厂向河流中排放Zn、Mn、Cr、Cu和Ni等酸性污染物,浓度分别达到1.34、3.77、28.1、6.40和9.37mg·L-1,pH为2.32,除Zn外皆超过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是构成下游河流中重金属沿程分布的主要原因.重金属在井水中的分布特征,未能说明其受到河水重金属的影响,表明重金属在土壤中迁移率较低.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地表水水质明显下降,河水中Ni和Mn超标严重,Cr和Cu也有部分样点不同程度地超过Ⅲ类标准限值.以14口井水为地下水中,除Mn元素有4个样点属于Ⅳ类地下水之外,其它重金属皆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
杭小帅王火焰周健民
关键词:电镀厂重金属地表水地下水
盐胁迫下大气CO2浓度升高对黄瓜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及矿质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采用营养液培养和开顶箱法,研究了盐胁迫下CO2浓度升高对黄瓜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及矿质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生长在80mmol/L NaCl下,其生物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显著下降,而胞间CO2浓度明显升高;CO2浓度升高可增加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生物量,使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升高。表明CO2浓度升高能减轻盐胁迫对光合功能的不利效应。80mmol/L NaCl可使黄瓜幼苗体内总N和K+的浓度降低,而使Na+浓度增加;CO2浓度升高具有提高盐胁迫下总N和K+浓度,降低Na+浓度的效应,说明CO2浓度升高可减轻盐胁迫的毒害作用,提高黄瓜幼苗生物量。
袁会敏周健民段增强王火焰
关键词:盐胁迫黄瓜矿质元素
石灰性土壤肥际磷酸一钙的转化及肥料磷的迁移被引量:19
2009年
肥际是肥料与土壤接触后肥料养分浓度很高、肥料与土壤组分相互作用强烈的区域。P肥肥际反应尤为强烈,其过程对肥料P在土壤中迁移及生物有效性可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肥际为切入点,通过土柱培养试验,研究了磷酸二氢钙(MCP)在石灰性潮土肥际的形态转化及肥料P的迁移。结果表明,MCP施肥31天后,肥料P的迁移距离达45mm。MCP异成分溶解导致约30%的肥料P残留在原施肥点;另有约70%进入土壤。无机P形态分级结果显示,进入土壤的肥料P仍保持较高的有效性,且主要以磷酸钙盐存在。其中,近10%仍以水溶态(WE-P)存在,近35%转化为Ca2-P,近35%转化为Ca8-P,近15%转化为AI-P,约5%转化为Fe-P,仅不足1%转化成O-P,而Ca10-P没有明显变化。肥际(0~2mm)新增各形态含P矿物中,Cas-P所占比例显著增加,O-P的比例略有增加,其他形态P的比例相应减少。MCP施肥后土壤WE-P和Ca2-P的分布呈明显的分段特征,即由自施肥点开始的快速线性下降阶段和随后的缓慢线性下降阶段构成,其他形态的P的分布也有肥际集中分布特性,使得进入土壤的肥料P90%左右集中在不足一半的扩散距离内。MCP施肥引起肥际土壤pH显著下降,对肥际碳酸盐及铁、铝矿物溶解破坏作用极为显著,特别是2mm内碳酸盐被完全分解。土壤CaCO3溶解释放的Ca2+是进入土壤的肥料P转化固定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施肥伴随的Ca2+,肥际铁、铝矿物溶解释放出的Fe3+、Al3+对P的固定也有重要贡献。MCP对土壤矿物的溶解破坏及其异成分溶解作用是石灰性土壤中该肥料有效性的主要限制因素。
金亮周健民王火焰陈小琴杜昌文
关键词:潮土磷酸二氢钙肥际迁移
植物化感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2年
通过化感育种 ,提高植物化感作用 (如对杂草 ) ,降低植物自毒作用 (如对黄瓜 )是减少杂草及作物连作障碍的根本途径。阐述了前人在植物化感种质资源的筛选、鉴定和利用上所作的研究 。
李寿田周健民王火焰陈小琴杜昌文
关键词:植物化感作用自毒作用种质资源
一种烟区酸性红壤上改酸增钾培肥的改良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烟区酸性红壤上改酸增钾培肥的改良方法与应用,该方法为:在每亩酸性红壤上施用40kg的pH值为10.6的碱性高钾硅基矿物改良材料、50kg烟草专用肥和硝酸钾10kg/亩。本发明通过在酸性红壤上施加含有钾钙镁...
卢殿君陈玉兰王勇闫芳芳张宗锦张映杰陈小琴王火焰冯文强李冬雪王一柳郇威威
运用四苯硼钠法准确测定土壤有效钾素变化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5
2007年
通过室内实验探讨了四苯硼钠法用来测定土壤有效K素变化的效果及其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四苯硼钠法提取的土壤K量因四苯硼钠浓度、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温度而有显著的变化。选择较高的四苯硼钠浓度、较长的提取时间或较高的提取温度均会显著促进四苯硼钠对土壤中非交换性K的提取。研究初步提出的一种土壤有效K素变化的测定方法,从12种土壤中提取的K量分别为各土壤常规缓效K值的2.3~7.4倍。当土壤添加100~2500mg/kg的外源K后,12种土壤中用该法测定的K素变化的回收率绝大多数在90%~110%之间,平均为101.9%±8.2%,说明改进后的四苯硼钠法将可以用来测定土壤中的有效K素变化。
王火焰朱树国周健民吴礼树杜昌文陈小琴
关键词:土壤四苯硼钠
石灰性土壤肥际磷酸一铵的转化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12
2008年
以肥际为切入点,通过土柱培养试验,研究了磷酸二氢铵(MAP)在石灰性潮土肥际的转化及肥料磷的迁移。结果表明,MAP施肥31 d后,约90%进入土壤,肥料磷的迁移距离达57 mm。无机磷形态分级结果表明,进入土壤的肥料磷仍保持较高的有效性。其中,以Ca8-P和Ca2-P增幅较大,其次为水溶态(WE-P)、Al-P和Fe-P,O-P仅有少量增加,而土壤Ca10-P没有明显变化。肥际(0-2 mm)新增含磷矿物中,Ca8-P所占比例显著增加,其它形态磷的比例则相应减少。空间上,WE-P与Al-P相似,在56 mm内显著增加,且随距施肥点距离的增加整体呈线性下降。Ca2-P亦于56 mm内显著增加,但包括0-14 mm的快速下降和随后缓慢线性下降两个阶段,并在0-14 mm内相对富集。Ca8-P分布与Ca2-P相似,但表现为集中在6 mm内快速下降。Fe-P在56 mm内显著增加,但在13 mm处含量最高,并在26 mm内相对集中形成,26 mm后缓慢线性下降。O-P仅在30 mm内略有形成。MAP施肥后,进入土壤的肥料磷相对集中,其中,约20%分布于0-2 mm内,6mm内磷的增加量即达土壤磷总增量的50%左右。MAP施肥引起土壤pH显著下降,对土壤碳酸盐及铁铝矿物溶解作用较为显著,特别是0~2 mm内碳酸盐被完全分解,6 mm内土壤碳酸盐含量显著降低。CaCO3溶解释放的Ca^2+是导致进入土壤中的水溶性磷转化固定的主要因素,而土壤难溶性铁铝矿物溶解释放出的Fe^3+、Al^3+离子对水溶性磷的固定也有一定贡献。MAP对土壤难溶性铁的活化作用显著,明显提高了土壤铁的有效性。
金亮周健民王火焰陈小琴杜昌文
关键词:潮土磷酸一铵肥际磷迁移
高钾用量和根区施肥可提升皖南不同质地土壤烟叶钾含量被引量:15
2019年
钾是烟叶的品质元素之一,提升烟叶钾含量一直是我国烟草行业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选取安徽烤烟主产区皖南宣城市砂土与黏土两类典型土壤,以云烟97为试验材料,研究田间条件下不同高钾用量水平与施肥方式对烟叶钾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耕层土壤全层混施方式下,随着施钾量增加(0、300、600、900、1 200、1 800、2 400 mg/kg,以纯K计),两种质地土壤烟叶钾含量均显著上升,呈先快速增加而后缓慢增加的趋势。在钾肥用量低于1 200 mg/kg时,每增加钾肥用量100 mg/kg,砂土和黏土烟叶不同部位钾含量分别平均增加2.4 g/kg和1.0 g/kg。更高钾肥用量可使砂土烟叶钾平均含量提升到44.0 g/kg,黏土则只能提升到26.2 g/kgo两类土壤钾肥效果差异极大的原因与土壤固钾能力有关,土壤速效钾含量与烟叶钾含量呈线性相关,而黏土钾肥固定率平均为71%,远高于砂土的25%,这是两种质地土壤钾肥肥效差异的根本原因。在常规同等钾肥用量条件下(K2O 25 kg/667m^2),氮磷钾根区集中施用较常规条施显著促进了烟叶对钾的吸收,提升了烟叶钾含量,而且砂土的效果要好于黏土,其原因也与根区施肥可显著提升烟叶根区土壤速效钾含量有关。以上结果表明,选择固钾能力弱的土壤,提高钾肥用量并改进施肥方法可以有效提升皖南烟叶钾的含量。
郇威威王一柳卢殿君祖朝龙王火焰孙磊
关键词:钾含量烟叶土壤质地
温度变化对磷在水稻土肥际微域中迁移和转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以湖北潜江水稻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温度变化对所施磷肥在水稻土肥际微域迁移转化的影响。实验采用室内土柱培养法,将磷酸二氢铵单施或与草酸配施后置于5℃、20℃和35℃的温度条件下,分别培养60 d或120 d后,对水稻土肥际微域内水溶性磷、有效磷及酸溶性磷的含量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形态磷在水稻土肥际微域中的迁移距离均较短,单施磷酸二氢铵在5℃和20℃下肥际微域中不同形态磷迁移距离相近,均为50 mm左右,培养时间延长对迁移距离无显著影响,但在这两种培养温度下配施草酸时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磷的迁移距离有所增加。当温度进一步升高至35℃时,配施草酸与否磷的迁移距离均比中低温条件下迁移距离减小,仅为42.5 mm左右。肥际微域中水溶性磷、有效磷和酸溶性磷含量均随着距施肥点距离的增加而显著降低。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肥际微域水溶性磷和有效磷含量和累积量逐渐减少,但酸溶性磷含量基本呈增加趋势。同一温度下,随培养时间延长,各形态磷含量和累积量也逐渐减少。不同温度下配施草酸均能增加肥际微域内水溶性磷和有效磷的累积量。但是随着温度升高,配施草酸与否施磷后肥际微域水溶性磷和有效磷含量和累积量均有显著下降,表明温度升高施入土壤的磷的有效性下降,配施草酸对于减缓升温对磷的固定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同一温度下配施草酸可以增加肥际微域水溶性磷和有效磷的含量和累积量。肥际微域可以作为研究磷肥施入土壤后迁移转化及有效性变化的窗口,但是肥际微域中磷的变化对土体磷植物有效性的影响程度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小区或大田试验进行研究。
陈小琴康欧周健民王火焰
关键词:肥际微域温度草酸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