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淑芬

作品数:16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省皮肤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菌病
  • 4篇须癣
  • 4篇须癣毛癣菌
  • 4篇癣菌
  • 4篇孢子丝菌
  • 4篇孢子丝菌病
  • 3篇皮肤
  • 3篇小孢子菌
  • 2篇单胞菌
  • 2篇石膏样小孢子...
  • 2篇体癣
  • 2篇铜绿
  • 2篇铜绿假单胞
  • 2篇铜绿假单胞菌
  • 2篇念珠菌
  • 2篇综合征
  • 2篇面部
  • 2篇面部孢子丝菌...
  • 2篇假单胞菌
  • 1篇性行为

机构

  • 16篇山东省皮肤病...
  • 3篇济南大学
  • 2篇滨州医学院
  • 1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寿光市人民医...
  • 1篇山东医学高等...

作者

  • 16篇王淑芬
  • 11篇于长平
  • 7篇张福仁
  • 6篇暴芳芳
  • 5篇刘红
  • 4篇卢宪梅
  • 4篇周桂芝
  • 3篇于永翔
  • 2篇杨宝琦
  • 2篇田洪青
  • 2篇吴梅
  • 2篇王川
  • 2篇孙勇虎
  • 1篇吴卫志
  • 1篇林燕
  • 1篇尚盼盼
  • 1篇张迪展
  • 1篇杨青
  • 1篇牛贵业
  • 1篇屈丽娜

传媒

  • 1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国真菌学杂...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面部孢子丝菌病误诊为疖肿1例
2014年
患者,女,68岁。左眉外侧不规则暗红色斑块4个月,曾误诊为"疖肿"。真菌培养鉴定为申克孢子丝菌,诊断为孢子丝菌病。
崔艳霞杨宝琦于长平王淑芬
关键词:孢子丝菌病
石膏样小孢子菌感染引起的伪膜样阴囊癣1例
于长平王淑芬
石膏样小孢子菌引起皮下感染1例
目的 报道1例是由石膏样小孢子菌所致皮下感染的罕见病例.方法 老年女性,左前臂水肿性红斑1年.皮肤科查体:左前臂可见3cm×5cm大小片状红斑,浸润明显,表面可见2个豆粒大小浅表溃疡并有脓性分泌物.
王红蕾于长平卢宪梅王淑芬王川孙勇虎刘红张福仁
皮肤海鱼分枝杆菌致孢子丝菌病样皮肤感染1例
目的 报告1 例海鱼分支杆菌引起的孢子丝菌病样皮肤感染.方法 详询患者病史,细致查体;取材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分泌物和组织取材进行真菌和细菌培养,菌种进行16s 核糖体RNA 扩增并测序,序列提交GeneBank 进行分...
于长平王淑芬王川于美玲周桂芝
外用左氧氟沙星单疗治愈绿甲综合征一例被引量:1
2023年
患者,男,63岁。双手拇指甲板变绿半年。细菌培养结果为铜绿假单胞菌,根据药敏试验给予患者左氧氟沙星外用,治疗3个月痊愈。
暴芳芳王淑芬张雍吴梅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左氧氟沙星
男男性伴同患猴痘合并HIV阳性及梅毒二例
2024年
本文报道两例猴痘,系男男性伴关系,均伴HIV感染。两例患者均出现典型皮损、高热、发病前均有男男无保护性行为史,猴痘病毒qPCR(+)。
孙亚琦孙远航王猛李紫阁王淑芬暴芳芳田洪青
关键词:猴痘猴痘病毒同性性行为
须癣毛癣菌肉芽肿1例被引量:2
2014年
患者女,39岁。右下肢红斑2个月,全身丘疹伴剧烈瘙痒2周。有动物接触史。真菌培养分离出须癣毛癣菌。皮损组织病理PAS染色在真皮中部毛囊和毛干内见菌丝结构。诊断为须癣毛癣菌所致皮肤癣菌肉芽肿。
吕文国张迪展于长平王淑芬卢宪梅张福仁
关键词:须癣毛癣菌
面部孢子丝菌病1例被引量:1
2014年
临床资料患者,女,59岁,菜农。左侧面部红斑、结痂7个月。患者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侧面部出现粉刺状小丘疹,搔抓后逐渐增大,无自觉症状。无外伤史、类似家族史及其他病史。查体:系统查体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左侧面部见一直径约3 cm圆形暗红色隆起性斑块,边界清楚,中央附有黄黑色结痂(图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皮损病理检查示:表皮结痂,假上皮瘤样增生,较多嗜中性粒细胞移入表皮。真皮内较多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混合性浸润,并见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图2)。 PAS 染色:未见菌丝及孢子结构。真菌镜检及培养:申克孢子丝菌(图3)。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孢子丝菌病。治疗:伊曲康唑100 mg,日2次;局部热敷。治疗2个月后,皮损明显好转,面部红色斑块颜色变暗,浸润减轻,覆少许鳞屑(图1)。
牛贵业田洪青周桂芝王淑芬
关键词:面部孢子丝菌病嗜中性粒细胞假上皮瘤样增生申克孢子丝菌皮肤科检查
孢子丝菌病119例临床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皮肤型孢子丝菌病的临床特征,为孢子丝菌病诊疗及用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2021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皮肤科确诊的119例皮肤型孢子丝菌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基因分型及流行病学资料,同时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致病菌进行分型并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119例患者中以中老年人(≥40岁)为主,占比93.3%,临床主要表现为固定型(46.2%)和淋巴管型(47.1%)。治疗药物为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与碘化钾,对其中90例患者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为球形孢子丝菌感染,且孢子丝菌对特比萘芬最为敏感,其次是伊曲康唑,而氟康唑敏感性最差。除7例失访患者外,其余患者均治愈,随访无复发患者。结论:中老年患者是孢子丝菌病的易感人群,临床以淋巴管型及固定型为主,分子鉴定均为球形孢子丝菌,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与碘化钾对皮肤型孢子丝菌病具有较好疗效,不同疾病类型的疗程与疾病类型、患者年龄、感染部位以及是否存在合并症相关,但个人具体用药仍需在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下选择。
缪梦宇暴芳芳张雍于长平吴梅于修路杨宝琦施仲香杨青赵晴于功奇王淑芬杜文莉刘永霞周桂芝刘红张福仁
关键词:孢子丝菌病流行病学药敏试验
疣状瓶霉所致着色芽生菌病一例
2016年
患者,男,60岁。右手腕红斑结痂,缓慢扩展16年。皮肤科检查:右手腕4 cm×6 cm环形暗红斑,皮疹边界清晰,覆有渗出性痂。真菌镜检见棕黄色圆形厚壁孢子。25℃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培养形成黑绿色绒毛状菌落,镜下见具领状结构的瓶形产孢细胞和花朵样排列的小分生孢子。PAS染色见厚壁孢子。诊断:疣状瓶霉引起的皮肤着色芽生菌病。治疗:给予伊曲康唑胶囊口服及盐酸特比萘芬乳膏外用,同时45~50℃热敷后治愈。
夏杨于长平王淑芬卢宪梅张艳芳孙勇虎刘红张福仁
关键词:着色芽生菌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