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涵
- 作品数:23 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方案及力学效应研究被引量:15
- 2021年
- 以2022年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重大交通保障项目延(庆)-崇(礼)高速公路第06标段玉渡山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 3D程序研究了隧道穿越F115断层破碎带CD法施工方案,分析拱顶沉降、水平收敛与塑性区范围,依据分析结果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给出了锚-网-喷-钢拱架联合支护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施作支护方案后,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段累积拱顶沉降为16.2mm,累积水平收敛量为22.3mm,而现场监测得到的累积拱顶沉降与累积水平收敛分别为19.3mm和26.5mm,二者较为吻合,故在后续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CD法施工过程中以数值计算的方式预估隧道累积拱顶沉降、累积水平收敛等相关参数;(2)若数值计算结果显示隧道最大累积拱顶沉降量、最大累积水平收敛量较大、塑性区较为发育时,则隧道存在较大塌方风险;(3)在施作支护方案后,穿越断层破碎带段隧道的累积拱顶沉降量由51.5mm减小至19.3mm,累积水平收敛量由62.7mm减小至26.5mm,有了明显降低,且应力集中得以改善,塑性区范围亦大幅减小,隧道得以顺利穿越断层破碎带。
- 王涵高永涛李建旺
- 关键词:隧道工程施工方案断层破碎带CD法
- 一种制备Cr-Mn复合纳米线的方法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Cr‑Mn复合纳米线的方法,属于金属纳米线制备领域。本发明在样品室内放入Sn球,以1500目304不锈钢网作为蒸发源,在真空度为10<Sup>‑1</Sup>Pa蒸发温度为800℃~900℃的条件下,...
- 宋西平刘敬茹陈嘉君王涵张蓓尤力
- 一种制备纳米镁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纳米镁的方法,利用蒸发 - 冷凝的原理,所述方法以工业用镁粉作为原料,在氩气气流保护下,加热到一定温度下蒸发,然后在循环水冷却的冷轧铜片上冷凝沉积,得到纳米镁。本发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时间短、成本低...
- 宋西平王涵窦娜娜张蓓
- 文献传递
- 制备高性能的具有NaZn<Sub>13</Sub>结构稀土-铁钴硅化合物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高性能的具有NaZn<Sub>13</Sub>结构稀土-铁钴硅化合物的方法,属于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具体将至少由主相为1∶13相和含稀土的杂相组成的稀土-铁钴硅母合金制成粒度在1μm-40μm之间的粉...
- 龙毅李晓兰王涵叶荣昌常永勤万发荣
- 文献传递
- 一种制备Cr-Mn复合纳米线的方法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Cr‑Mn复合纳米线的方法,属于金属纳米线制备领域。本发明在样品室内放入Sn球,以1500目304不锈钢网作为蒸发源,在真空度为10<Sup>‑1</Sup>Pa蒸发温度为800℃~900℃的条件下,...
- 宋西平刘敬茹陈嘉君王涵张蓓尤力
- 文献传递
- 一种利用纳米多孔镁快速制取氢气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纳米多孔镁快速制取氢气的方法,属于制氢技术领域。该方法以纳米多孔镁作为原始材料,与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发生反应,来快速制取氢气。其中,所用纳米多孔镁的孔隙率为60~80%,比表面积为10~30m<Su...
- 宋西平刘敬茹王涵张蓓
- 文献传递
- 一种制备纳米镁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纳米镁的方法,利用蒸发<B>-</B>冷凝的原理,所述方法以工业用镁粉作为原料,在氩气气流保护下,加热到一定温度下蒸发,然后在循环水冷却的冷轧铜片上冷凝沉积,得到纳米镁。本发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时间...
- 宋西平王涵窦娜娜张蓓
- 文献传递
- 一种气相沉积法制备纳米多孔镁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相沉积法制备纳米多孔镁的方法,属于金属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以工业用镁粉作为原料,在低真空、辅助气体下,加热到一定温度进行蒸发,然后在较低温度的不锈钢网基底上沉积,最终得到羽毛状纳米多孔镁。制备得到...
- 宋西平王涵刘敬茹张蓓
- 文献传递
- 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镁纳米线的工艺及机理研究
- 本文利用物理气相沉积法成功制备出了镁纳米线,并研究了镁纳米线的制备工艺,提出了其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在特定的蒸发温度和沉积距离下,可以制备得到不同尺寸的镁纳米线。随着蒸发温度和沉积距离的增加,镁纳米线随之变得更粗更长,并最...
- 陈嘉君王涵宋西平
- 关键词:镁纳米线
- 一种高真空气相沉积法制备纳米多孔镁的方法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真空气相沉积法制备纳米多孔镁的方法,所述方法以工业用镁粉作为原料,在高真空环境下,加热到一定温度下蒸发,然后在较低温度下,在不锈钢网基底上沉积,最终得到纳米多孔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工艺简单,制备时...
- 宋西平王涵陈嘉君李如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