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毓杰

作品数:110 被引量:401H指数:12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1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0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农业科学
  • 3篇理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7篇藏药
  • 17篇学成
  • 17篇化学成分
  • 15篇心律
  • 15篇心律失常
  • 13篇药物
  • 11篇生物碱
  • 11篇乌头
  • 11篇景天
  • 11篇红景天
  • 10篇铁棒锤
  • 9篇指纹
  • 9篇民族药
  • 9篇抗心律失常
  • 9篇二萜
  • 9篇二萜生物碱
  • 9篇HPLC
  • 8篇指纹图
  • 8篇指纹图谱
  • 6篇毒性

机构

  • 110篇成都中医药大...
  • 4篇成都医学院
  • 3篇乐山职业技术...
  • 3篇西藏藏医学院
  • 3篇乐山市人民医...
  • 2篇重庆市中药研...
  • 2篇青海大学
  • 2篇四川美大康药...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陕西镇坪制药...
  • 1篇四川新绿色药...
  • 1篇成都普思生物...

作者

  • 110篇王毓杰
  • 71篇张艺
  • 19篇张静
  • 15篇赖先荣
  • 13篇王艳
  • 11篇范刚
  • 10篇曾陈娟
  • 9篇古锐
  • 9篇邝婷婷
  • 9篇姚喆
  • 8篇张静
  • 6篇蒲友明
  • 6篇赵彩云
  • 6篇伍文彬
  • 6篇游佳莉
  • 6篇蔡霞
  • 6篇黄宇
  • 6篇谭荣
  • 5篇德洛
  • 4篇陈一龙

传媒

  • 8篇华西药学杂志
  • 8篇中药材
  • 7篇中成药
  • 7篇中草药
  • 7篇世界科学技术...
  • 6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中国中医药现...
  • 4篇2009年传...
  • 3篇第三届中医药...
  • 3篇第四届中医药...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亚太传统医药
  • 2篇产业与科技论...
  • 2篇全国民族医药...
  • 1篇中国民族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西藏科技

年份

  • 2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11篇2016
  • 14篇2015
  • 13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1
  • 9篇2010
  • 8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咖啡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脑靶向性的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咖啡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脑靶向性评价。方法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咖啡酸与甲醇和乙醇直接反应合成咖啡酸甲酯和乙酯,咖啡酸在磷酸催化下与醋酐酰化得3,4-二乙酰基咖啡酸;并测定了咖啡酸及其衍生物在正辛醇-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系统中的分配系数;采用原代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BMVEC)和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C)共培养建立的体外血脑屏障模型来评价其脑靶向性。结果得到3个咖啡酸衍生物的油水分配系数均较咖啡酸高,亲脂性增强;其中咖啡酸甲酯和3,4-二乙酰基咖啡酸透过体外血脑屏障的能力较咖啡酸强。结论所合成的3个化合物经MS、1HNMR、IR和UV证实其结构;咖啡酸甲酯和3,4-二乙酰基咖啡酸能突破血脑屏障具有脑靶向性特点。
张静李标刘戟王欣王毓杰李钰婷张艺罗维早
关键词:脑靶向咖啡酸血脑屏障
松果菊苷和麦角甾苷的新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松果菊苷或麦角甾苷在制备血管生成抑制剂类药物中的用途。经试验证明,松果菊苷和麦角甾苷均可以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可以作为血管生成抑制剂,用于治疗肿瘤、糖尿病视网膜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前列腺增生或银屑病等...
王毓杰
文献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肉苁蓉苯乙醇苷抗氧化活性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肉苁蓉苯乙醇苷类成分抗氧化的分子作用机制,并采用体外实验对肉苁蓉中主要苯乙醇苷的抗氧化活性及构效关系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和文献挖掘,获取分布于中国的5种肉苁蓉属植物中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利用PharmMapper服务器、CoolGeN和GeneCards数据库预测和筛选苯乙醇苷抗氧化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 3.6.1构建成分-靶点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借助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采用Cytoscape 3.6.1构建药材-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图。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普鲁士蓝法,测定肉苁蓉苯乙醇苷、苷元和结构类似物的抗氧化能力和总还原能力;采用分子对接评价上述成分与重要靶点的结合能力,为药物的靶点预测和验证提供基础。结果 筛选得到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共71个,潜在作用靶点114个,进一步筛选抗氧化相关靶点,发现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GSTP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等44个靶点与抗氧化相关;KEGG通路分析显示,上述靶点涉及催乳素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Fc epsilon RI信号通路等51条通路。4种苯乙醇苷、苷元和结构类似物均能够清除DPPH自由基,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并且与靶点结合能力较强。结论 苯乙醇苷可以通过调节GSTP1、EGFR、MAPK1等靶点发挥抗氧化作用;苯乙醇苷的抗氧化作用与结构中的咖啡酰和3,4-二羟基苯乙醇基团有关。
高燕陶培王毓杰侯跃飞何少明
关键词:肉苁蓉苯乙醇苷网络药理学麦角甾苷松果菊苷
中药活性成分小檗碱的结构修饰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本文根据小檗碱结构修饰位点及各位点取代基的不同对小檗碱的衍生物进行分类,阐述了各类衍生物生理活性研究情况及活性较好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指出小檗碱9位是修饰较多的位点,国外活性研究多集中在衍生物与DNA、RNA的作用上,国内近几年活性研究的热点是对糖尿病的治疗。本文旨在提供小檗碱结构改造和构效关系的系统研究进展。
崔秋兵赵启鹏王张王毓杰张艺
关键词:小檗碱结构修饰活性化合物构效关系
西藏沙棘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研究西藏沙棘叶中黄酮类成分。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等柱色谱法分离纯化,通过MS、1H-NMR和13C-NMR等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西藏沙棘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α-L-鼠李糖苷(1)、异鼠李素-3-O-β-D-半乳糖-7-O-α-L-鼠李糖苷(2)、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7-O-α-L-鼠李糖苷(3)、异鼠李素-3-O-α-L-阿拉伯吡喃糖-7-O-α-L-鼠李糖苷(4)、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5)、异鼠李素-7-O-α-L-鼠李糖苷(6)、山柰素-3-O-β-D-槐二糖-7-O-α-L-鼠李糖苷(7)、异鼠李素-3-O-β-D-槐二糖-7-O-α-L-鼠李糖苷(8)、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9)。结论:其中,化合物2、4、6、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洪道鑫张雨欣李轩豪刘川王毓杰张艺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化学成分
一种印乌碱砂炒炮制过程中的产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盐;其中,R<Sub>1</Sub>选自氢、C<Sub>1</Sub>~C<Sub>8</Sub>烷基、C<Sub>1</Sub>~C<Sub>8</Sub>烷氧基、卤素、‑OC(O)R<...
王毓杰王艳陶培邓维佳
文献传递
灯盏细辛保护脑神经活性成分的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研究灯盏细辛活性成分的脑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植物化学分离方法,结合体外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存活影响实验,从灯盏细辛中分离化学成分,运用现代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并测定化合物的脑神经保护活性。结果从灯盏细辛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鉴定为野黄芩素(Ⅰ)、芹菜素(Ⅱ)、芹菜素-O-7-β-D-葡萄糖醛酸(Ⅲ)、野黄芩苷(Ⅳ)、1,5-二咖啡酰奎宁酸(Ⅴ)、3,4-二咖啡酰奎宁酸(Ⅵ);化合物Ⅲ~Ⅵ具有促进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存活的作用。结论灯盏细辛中黄酮类成分和咖啡酰类成分均具有脑神经保护活性。
张静王毓杰盛艳梅张艺罗维早
关键词:灯盏细辛神经保护活性成分
西藏沙棘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研究西藏沙棘叶中黄酮类成分,为西藏沙棘叶的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等柱色谱法分离纯化,通过MS、1HNMR和13CNMR等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 结果:从西藏沙棘叶乙醇提取物...
洪道鑫张雨欣李轩豪刘川王毓杰张艺
关键词:沙棘叶黄酮类化合物分离纯化技术
一种低毒性的抗心律失常的化合物及其制药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毒性的抗心律失常的化合物及其制药用途。该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抗心律失常活性,能延缓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大鼠的VPB潜伏期,有效阻止VPB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在0...
王毓杰陶培王艳
文献传递
一种印乌碱砂炒炮制过程中的产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盐;其中,R<Sub>1</Sub>选自氢、C<Sub>1</Sub>~C<Sub>8</Sub>烷基、C<Sub>1</Sub>~C<Sub>8</Sub>烷氧基、卤素、‑OC(O)R<...
王毓杰王艳陶培邓维佳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