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杰

作品数:67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历史地理
  • 22篇政治法律
  • 4篇社会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6篇孙中山
  • 9篇辛亥革命
  • 8篇孙中山研究
  • 8篇文化
  • 7篇主义
  • 6篇共产党
  • 5篇学术
  • 5篇民主
  • 5篇国共
  • 4篇中国共产党
  • 4篇民国
  • 3篇人文
  • 3篇期刊全文数据...
  • 3篇全文数据
  • 3篇全文数据库
  • 3篇周年
  • 3篇注疏
  • 3篇佚文
  • 3篇晚清
  • 3篇晚清民国

机构

  • 61篇广东省社会科...
  • 5篇澳门科技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作者

  • 62篇王杰
  • 7篇张金超
  • 3篇杨新新
  • 2篇张冰
  • 1篇张俊尤
  • 1篇韦巍
  • 1篇马敏
  • 1篇胡波
  • 1篇赵艳芝
  • 1篇韩明章

传媒

  • 14篇团结
  • 12篇广东社会科学
  • 7篇学术研究
  • 5篇近代史研究
  • 2篇贵州社会科学
  • 2篇岭南文史
  • 2篇近代中国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探求
  • 1篇湛江师范学院...
  • 1篇中国地方志
  • 1篇广东省社会主...
  • 1篇广州社会主义...
  • 1篇中共珠海市委...
  • 1篇历史教学(下...
  • 1篇红广角
  • 1篇西部学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7篇2021
  • 6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2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孙中山与20世纪中国的社会变革”学术讨论会综述被引量:2
2001年
王杰张俊尤
关键词:孙中山社会变革学术研究文化理念
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昭示性
2021年
1924年初,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标志,拉开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幕,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谱写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朽篇章。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发展的伟大意义的探讨,前人已发表了不少成果。本文从新审视,即试图阐释国共合作的伟大功用在于它的“昭示性”——“三大政策”催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萌发;统一战线绽放民主革命奥区的“广州(东)制造”;黄埔军校孕育了中国共产党建军的摇篮——从而揭示在广州发现世界的新视角,同时呈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开篇的新样态。
王杰
关键词: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国国民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民主革命黄埔军校
论“三大政策”的时代性
1986年
对于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国民党曾有人说,这是“共产党替我们想出来的”,“是共产党代我们定的,也是共产党在替我们宣传”。由于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宣言、决议案、会议记录以及孙中山在一大前后的讲演确实没有提及“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文字,因此,也有一些人对此提出质疑。事实上,三大政策名符其实。它是时代的产物;它适应了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时期的革命需要;它加速了国民革命的节奏。
王杰
关键词:国民党左派新民主主义革命共产党人统一战线民主革命共产国际
华侨与辛亥革命关系研究的覃思——以民元伊始黄三德“讨债”为例
2021年
近几十年来,“世界史”“全球史”范式推动了辛亥革命与华侨研究日渐升温。“华侨乃革命之母”“海外是革命策源地”①,这是孙中山及其同仁感恩海外华侨持续鼎力支持辛亥革命的基本认知。在民国肇造前夜十数年间的艰难岁月,类似——“尊处同志闻系先变产业,以急应军需,热度之高,洵为海外所未有,同人等不胜感服”②之表述不绝于耳,华侨捐声、捐输、捐躯的爱国之举义薄云天。由是,华侨对辛亥革命的重大贡献也得到学界同仁的充分肯定与褒扬,令人感慰。
王杰
关键词:辛亥革命海外华侨捐输全球史华侨研究
从孝子到慈父:孙中山齐家从善
2020年
孙中山技成于西学,其人文精神的积淀则全赖中国传统道德的修为。他对中国固有的道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有深刻的感悟:“由于过去忠字的含义仅限于忠君,所以有些人认为民国没有君主就可以不讲忠了,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在国家之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如果说忠字可以不要,试问我们有没有国呢?我们的忠字可不可以用之于国呢?我们到现在说忠于君固然是不可以,说忠于民是可不可呢?忠于事又是可不可呢?我们做一件事,总要始终不渝,做到成功,如果做不到成功,就是把性命去牺牲亦在所不惜,这便是忠。
王杰
关键词:中国传统道德孙中山人文精神忠孝
文章得意 书海扬帆——“张磊研究员从事学术活动四十周年座谈会”纪略
1997年
文章得意书海扬帆———“张磊研究员从事学术活动四十周年座谈会”纪略王杰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最近召开“张磊研究员从事学术活动四十周年”座谈会。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科联、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海南电影公司...
王杰
关键词:孙中山思想孙中山研究研究员学术成就
孙中山与五四运动成说探疑
2022年
关于孙中山与五四运动互动的研探,学界经已对孙中山和运动的关系做了较为系统的梳理,(1)然而,对以往成果的写作思路及论述逻辑的内在脉理再考察,不难发现,仍有一些问题有待商榷。比如:一是将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混为一谈(尽管时间上交叠,而性质存异),在概念论述上存在漏洞;(2)二是,主观夸大五四运动对孙中山个人的影响,立论显得牵强。
王杰
关键词:五四运动孙中山写作思路新文化运动
论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
2015年
专制与共和,水火不容。作为近代民主革命的旗手,孙中山所揭橥的民主共和理念及其领导民主共和的伟大实践,揭示了中国的政治走向,为中华文明融入世界先进潮流辟开了先河。虽然由于中国的历史土壤与政治生态环境,孙中山关于民主共和思想在实践中不断调适,但百变不离其宗。孙中山的共和思想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展示了对西方民主共和"移植式"的时代效应,印烙着中土共和"试验式"的艰难步履,开创了共和变奏"创获式"的奇观。孙氏的共和思想与实践,既是时代的思想结晶,亦是孙中山关于民主共和"中国式"的创新。
王杰
关键词:民主共和
从孙中山近代道德思想看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被引量:2
1998年
从孙中山近代道德思想看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王杰孔夫子和孙中山,乃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他们的功业,彪炳千秋,流芳百世。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时间跨越了二千四百多年,社会环境变迁仿若沧海桑田。本文试图穿越漫长而广褒的时空,从道德思想切入,剖析孔夫子与孙中山...
王杰
关键词:《孙中山全集》孔子思想民族主义三民主义政治哲学
袁世凯与辛亥革命的失败被引量:1
2012年
辛亥革命的成功虽是由合力推动的,但袁世凯功不可没;而辛亥革命走向失败,则主要是袁世凯一手导演的。辛亥革命后,南北议和达成诸多共识,革命党人藉此对清朝体制进行西方式的改革与建构,初期取得了一些革命性的成果: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
王杰
关键词:袁世凯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孙中山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