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英
-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底膜蛋白多糖对肌萎缩相关因子myostatin和IGF-1信号表达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旨在观察基底膜蛋白多糖(perlecan)对小鼠肌卫星细胞中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也被称为促生长因子)等肌肉萎缩相关因子信号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单一肌纤维卫星细胞分离培养技术,分离出高纯度肌肉卫星细胞,通过添加perlecan因子,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定量RT-PCR等技术方法观察Perlecan对Myostatin和IGF-1信号表达的影响。结果通过添加perlecan因子能促使肌肉卫星细胞中Myostatin含量增加,以及下游信号通路smad磷酸化过表达;促使IGF-1含量减少,以及下游信号通路Akt磷酸化表达降低(P<0.05)。结论Perlecan可通过调节肌肉萎缩相关因子Myostatin和IGF-1表达,对肌肉萎缩发挥调控作用。
- 许卓杨寿君石洪峰王月英平泽惠理
- 关键词:肌萎缩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肌肉生长抑制素信号表达
- 综合康复治疗舌咽、迷走神经麻痹后吞咽困难一例被引量:2
- 2014年
- 吞咽障碍常见于脑卒中、颅脑外伤、脑瘫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由周围神经疾病引起的吞咽障碍则鲜见报道.我科于2013年期间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1例舌咽、迷走神经麻痹后吞咽障碍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庞灵郑兰娥于惠秋宗敏茹王月英李乐
- 关键词:综合康复迷走神经吞咽困难
- 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神经功能重建早期介入对顺产后便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神经功能重建早期介入治疗顺产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盆底排便障碍的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娩方式均为顺产,产后时间为1年以内,给予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神经功能重建治疗,每次20 min。每周3次,13次为1疗程。治疗期间病房内或家中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30天后用神经功能重建系统进行评价,评估治疗前后盆底肌功能及便秘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较治疗前盆底肌功能及便秘的临床症状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32例中,显效13例,有效15例,有效率为87.50%。结论: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神经功能重建治疗顺产后便秘是一种安全、切实有效的方法。
- 王月英于惠秋宗敏茹
- 关键词:盆底肌肉功能锻炼产后便秘神经功能重建
- 超短波联合红外偏振光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且易反复发作,治疗比较困难。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笔者采用超短波、红外偏振光联合中频电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5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宗敏茹于惠秋王月英庞灵
- 关键词:红外偏振光下颌关节中频电消炎镇痛
- 高压氧综合治疗外伤后动眼神经合并外展神经麻痹一例被引量:2
- 2015年
- 眼肌麻痹常见于脑血管疾病、炎症、外伤和肿瘤等,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则恢复非常缓慢。笔者采用高压氧综合治疗外伤后动眼神经合并外展神经麻痹1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宗敏茹张尔驰王月英于惠秋
- 关键词:高压氧综合治疗外展神经麻痹动眼神经外伤后脑血管疾病眼肌麻痹
- 超短波联合高压氧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观察超短波联合高压氧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股骨头坏死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改善循环药物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超短波和高压氧治疗。超短波和高压氧治疗均每日1次,2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后)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均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Harris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好率达59.4%,对照组为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短波联合高压氧具有协同治疗作用,可显著改善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的疼痛情况、功能、畸形和关节活动范围。
- 宗敏茹于惠秋王月英王研李品梅王剑锋
- 关键词:超短波高压氧股骨头坏死
-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直肠的康复护理新进展被引量:12
- 2014年
- 脊髓损伤患者经过急性期,接受了自己原有移动能力丧失的事实后,大约有1/3的患者认为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要比神经源性膀胱和性功能障碍更严重。随着脊髓损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生理和心理的变更带来新的挑战。脊髓损伤后结肠动力下降、大脑对肛门括约肌控制的丧失,以及躯体大范围肌力的衰减等相互影响,使排便管理成为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难题,也是脊髓损伤患者重新调整进入家庭与社会的主要困难。近些年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已趋于系统化,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能力做了积极的贡献,而对于神经源性直肠的护理干预研究相对较少,临床重视度不够。建立一个有效的肠道管理模式可以显著降低各种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参与能力。本文主要阐述脊髓损伤患者肠道功能障碍的护理进展。
- 桑海燕庞灵张春苗王月英
- 关键词:护理脊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