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景华

作品数:74 被引量:474H指数:12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8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9篇卒中
  • 27篇脑梗
  • 21篇脑卒中
  • 19篇脑梗死
  • 19篇梗死
  • 17篇预后
  • 12篇血管
  • 11篇基因
  • 10篇多态
  • 10篇多态性
  • 10篇脑梗塞
  • 10篇梗塞
  • 9篇脂蛋白
  • 9篇流行病
  • 9篇流行病学
  • 9篇基因多态性
  • 8篇缺血
  • 8篇脑出血
  • 7篇载脂蛋白
  • 7篇中风

机构

  • 46篇天津医科大学...
  • 24篇天津市神经病...
  • 23篇天津市环湖医...
  • 11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济南军区总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院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天津市大港医...
  • 2篇天津市泰达医...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山东省千佛山...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大港油田
  • 1篇大港油田集团...

作者

  • 74篇王景华
  • 44篇宁宪嘉
  • 21篇安中平
  • 11篇杨露春
  • 9篇程焱
  • 9篇涂军
  • 7篇周官恩
  • 6篇田桂玲
  • 5篇赵文娟
  • 5篇段建钢
  • 4篇薛蓉
  • 3篇赵伟
  • 3篇卢红艳
  • 3篇杨新宇
  • 3篇张建宁
  • 3篇汪培山
  • 3篇田思思
  • 2篇李锋坦
  • 2篇吴伟
  • 2篇张玲

传媒

  • 17篇中国慢性病预...
  • 4篇中国神经精神...
  • 4篇天津医药
  • 4篇中华老年心脑...
  • 4篇中华神经医学...
  • 3篇中风与神经疾...
  • 3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3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2篇1997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Ref-1、NF-κB及IκB的表达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Ref-1蛋白、NF-κB及IκB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Ref-1、NF-κB、IκB的动态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脑缺血再灌注后,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Ref-1蛋白、IκB阳性细胞数逐渐减少(P<0.05),NF-κB蛋白阳性细胞数逐渐增加(P<0.05)。结论脑缺血区再灌注损伤可导致Ref-1蛋白酶活性下降、IκB降解,引起NF-κB的激活,进一步导致自由基大量产生,加重了细胞内DNA的损伤,从而促进损伤区的神经元凋亡。
张丽侠张建宁于士柱刘艳霞石志鸿安同岭王景华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NF-ΚBIΚB
天津地区脑梗塞apo-B基因多态性特点研究
2001年
目的 研究天津地区脑梗塞患者载脂蛋白B(apo -B)的基因多态性特点。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DNA。结果 两组EcoRI、XbaI酶切位点均以E+ 和X-为主 ,且脑梗塞组E-和X+ 基因型相对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脑梗塞组E+ 等位基因类型者的apo -A水平显著高于E-者 ,具X+ 基因型者的apo -A水平显著低于X-组 ,apo -B的水平则明显高于X-组。结论 天津地区的常见基因型以E+和X-为主 ,E-和X+ 是脑梗塞发病的危险基因型。
宁宪嘉王景华汪培山
关键词:脑梗塞分子生物学载脂蛋白B基因多态性
天津市农村60岁及以上人群认知功能下降检出情况和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天津市农村老年人群认知功能下降的检出情况和影响因素,为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于2012年7-9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天津市蓟县某镇60岁及以上的1247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人口学信息和病史)和体格检查(身高、体重和血压),并进行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量表)测试。结果调查对象MMSE量表平均得分为(20.74±5.25)分,男性为(22.42±4.48)分,女性为(19.29±5.43)分;认知功能下降检出率为32.5%,女性检出率(38.2%)明显高于男性(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095,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检出率随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712,P〈0.01);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升高,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检出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659,P〈0.01)。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及肥胖对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JD〉0.05)。根据受教育年限分层,文盲组的认知功能下降检出率为53.6%,不同性别人群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受教育年限1-6年组的认知功能下降检出率为23.2%,女性检出率(27.2%)明显高于男性(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01,P〈0.05);受教育年限≥7年组的认知功能下降检出率为28.1%,男性检出率(33.3%)高于女性(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21,P〈0.05)。结论农村老年人群认知功能下降检出率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诼渐下降.日与新畜7k平和件别相关.
湛长青陈雅静宁宪嘉涂军张楠程焱王景华
关键词:认知功能下降老年人影响因素
缺血性卒中TOAST分型与预后关系的一年随访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TOAST分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自2007年1月—2008年5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卒中单元病房住院治疗的1 01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男性630例,女性389例,平均年龄(64.54±11.60)岁。脑卒中依据TOAST标准分型,即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心源性栓塞型(CE)、小动脉闭塞型(SAO),其他明确病因型(SOE)和不明原因型(SUE)5型。应用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评分(mRS)了解不同亚型患者入院时和随访1年时的功能状态,并评价不同亚型患者预后,复发率和病死率的差异。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男性患者发病年龄较女性患者早(P<0.001)。脑卒中亚型:LAA 689例(67.6%),SAO例(20.4%),CE例(7.0%),SUE例(3.8%),SOE例(1.2%),其中LAA亚型所占比例最高。各亚型与预后的关系:CE型患者入院时病情危重,神经功能缺损最严重,NIHSS评分最高(15.82±9.56),SAO亚型入院时病情最轻(4.19±4.30)。1年时CE亚型预后不良发生率(50.70%)、复发率(33.3%)和病死率(36.62%)均高于其他亚型。SAO亚型预后不良发生率(7.96%)、复发率(15.8%)和病死率(2.88%)均为最低。结论 SAO亚型预后佳,可作为独立的因素预测预后。CE亚型复发率和病死率最高,预后最差。
安中平赵文娟王景华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TOAST分型预后随访研究
急性期抗血小板及调脂治疗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影响的前瞻性随访研究
安中平赵文娟王景华宁宪嘉
关键词:抗血小板他汀类调脂药预后随访研究
心房颤动脑梗死患者OCSP临床分型与预后的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脑梗死患者的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临床分型及预后。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将1019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心房颤动脑梗死组(房颤组)91例和无心房颤动脑梗死组(无房颤组)928例;又按OCSP临床分型标准分为完全前循环梗死44例、部分前循环梗死552例、后循环梗死300例和腔隙性梗死123例。进行随访并比较2组预后。结果与无房颤组比较,房颤组患者完全前循环梗死比例明显增加,后循环梗死、腔隙性梗死比例明显减少(P<0.01);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及改良Rankin评分明显升高(P<0.05,P<0.01)。2组部分前循环梗死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患者预后不良率为71.4%,发病1年时复发率为31.3%,病死率为30.0%;无房颤组患者预后不良率38.4%,发病1年时复发率为16.5%,病死率为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房颤动脑梗死患者较无心房颤动患者预后差。
周官恩安中平王景华宁宪嘉
关键词:心房颤动超声心动描记术华法林预后
入院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
目的:虽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已经公认为心脑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但是其与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尚存在争议。以前的研究结果显示:LDL-C与卒中预后之间的关系存在相互矛盾,有研究认为二者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
邢永红安中平王景华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LDL-C预后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分析糖尿病(DM)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方法将244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DM合并脑梗死(DM组)99例,单纯脑梗死(非DM组)1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及病死率。结果与非DM组比较,DM组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梗死病史及其家族史等危险因素者多,病死率高(P均(0.05)。结论DM合并脑梗死较单纯脑梗死的合并危险因素多、预后差。
曹海燕薛蓉王景华程焱
关键词:糖尿病脑梗死预后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型脑梗死急性期治疗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9
2011年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抗血小板、调脂和抗氧化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689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型脑梗死患者根据是否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调脂药物或抗氧化剂普罗布考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随访12个月,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评价两组的预后,比较两组的改善率、复发率、预后不良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的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3、12个月的预后不良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血小板、他汀类调脂治疗或抗氧化治疗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型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明显降低预后不良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赵文娟安中平王景华宁宪嘉
关键词:脑梗死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调脂抗氧化剂
体质指数与脑卒中发病率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0年
脑卒中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和地区都已经成为第1和第2位死因及首位致残原因,而我国肥胖人群的不断增加,更加重了脑卒中的危害。因此,研究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因素,探求肥胖对脑卒中发病的作用机制,是目前预防脑卒中发病的主要课题之一。对体质指数(BMI)与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率的关系进行了综述,为开展积极有效的危险因素干预研究,降低脑卒中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
王景华田思思宁宪嘉
关键词:脑卒中体质指数发病率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