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梅

作品数:44 被引量:151H指数:7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杀菌剂
  • 7篇霉病
  • 6篇毒力
  • 6篇毒力测定
  • 6篇疫霉
  • 6篇玉米
  • 6篇辣椒
  • 6篇辣椒疫霉
  • 6篇病菌
  • 5篇疫霉菌
  • 5篇辣椒疫霉菌
  • 4篇药剂
  • 4篇室内毒力
  • 4篇霜霉病
  • 4篇农药
  • 4篇黄瓜
  • 4篇番茄
  • 4篇斑病
  • 3篇稻谷
  • 3篇增产

机构

  • 44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辽东学院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作者

  • 44篇王晓梅
  • 15篇张浩
  • 9篇侯志广
  • 9篇杨信东
  • 9篇赵晓峰
  • 7篇逯忠斌
  • 7篇王岩
  • 6篇王鑫宏
  • 5篇刘国宁
  • 4篇高洁
  • 3篇刘淑艳
  • 3篇刘学敏
  • 3篇武志海
  • 3篇徐克章
  • 3篇段显德
  • 3篇凌凤楼
  • 3篇付大平
  • 3篇何小亮
  • 3篇孙明春
  • 3篇程丽

传媒

  • 6篇吉林农业大学...
  • 3篇玉米科学
  • 3篇农药
  • 3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吉林蔬菜
  • 2篇食用菌
  • 1篇北方园艺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莱阳农学院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辽东学院学报...
  • 1篇东北农业科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第七届全国植...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3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裂泛素化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信息素因子STE2蛋白相互作用被引量:1
2019年
真菌的进化、分化及有性发育趋势受若干性别基因的调控,如交配型、信息素因子及异源三聚体G-蛋白ɑ-亚基基因等;同时,信息素因子调控真菌的有性生殖在酿酒酵母中也得到充分研究。匍柄霉属(Stemphylium)是丝状子囊真菌中的一类重要真菌类群,许多丝状子囊真菌属、种中含有信息素因子。在自然界中,匍柄霉属真菌大多数是以无性态的形式存在,但其中也有一小部分存在有性生殖阶段。为了深入研究信息素受体STE2及其相关基因对匍柄霉属典型种有性生殖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含有信息素因子STE2的匍柄霉属典型种Stemphylium eturmiunum为试验材料,克隆鉴定了信息素受体STE2,然后将其构建至诱饵蛋白表达载体上,并在cDNA文库初筛得到数个疑似互作蛋白片段基础上,克隆其基因全长构建至靶蛋白表达载体上,并利用分裂泛素化的膜酵母双杂交系统,进行一对一验证筛选STE2的相关互作蛋白。该研究筛选出的互作蛋白结果为后期的CO-IP、Poll-Down实验提供了基础。
刘小缦王群王石高素素王晓梅
关键词:匍柄霉属
长春地区玉米大斑病、灰斑病空间分布型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对长春地区玉米大斑病、灰斑病的病株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大斑病病株空间分布型在病害发生前期为随机分布,后期为均匀分布;玉米灰斑病病株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用Iwao最适理论抽样模型n=t2/D2×[(α+1)/-X+β-1],计算出两种病害在不同发病程度下的理论抽样数。
王艳红王晓梅张建春田宇光杨信东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灰斑病空间分布型理论抽样数
辣椒疫霉效应分子RxLR19781与其互作蛋白的酵母互作一对一验证被引量:2
2019年
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引起的辣椒疫病是毁灭性土传病害,短期内暴发成灾,该病害严重发生常给辣椒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植物病原卵菌分泌大量的胞内效应分子,即RxLR效应分子,能干扰寄主植物细胞的正常生理代谢和功能,在病原卵菌侵染寄主及与寄主植物互作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酵母双杂交(Yeast two hybrid,Y2H)系统是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最常用的方法,它既可以在cDNA文库中筛选互作的未知靶标蛋白,同时还可以验证两个目的蛋白之间的互作关系。本研究分别以辣椒疫霉c DNA基因组,辣椒cDNA基因组为模板,克隆了辣椒疫霉效应因子Rx LR19781以及其疑似互作蛋白泛素连接酶E2 10和辣椒脂质转移蛋白EARLI 1,并将它们分别成功构建到PGBKT7和PGADT7载体上。运用酵母共转化技术,将带有AD载体的互作蛋白和带有BD载体的效应因子共同转化到酵母感受态Y2HGold中,对它们是否存在互作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两个疑似互作蛋白都与效应因子RxLR19781互作。但由于酵母双杂交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因此该效应分子与互作蛋白的互作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陈姗姗艾聪聪盛慧孙柏华冯锐王中洋黄恺浩王晓梅
关键词:辣椒疫霉菌酵母双杂交
一种生物防治菌Pantoea jilinensis D25及其应用
一株生物防治菌Pantoea jilinensis D25及其在制备植物病原菌防治剂方面的应用,属于农业微生物学技术领域。该菌株已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日期为2020年6月29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
张浩郑丽宁张金鹏梁爽刘玲王晓梅
文献传递
农作物昆虫多糖生防制剂的研究
史树森高洁孟昭军徐伟刘影袁海滨李晓光陶淑霞陈日照王晓梅白庆荣臧连生王志明
提出应用酸碱法制备昆虫多糖的最优条件数学模型。证实昆虫多糖对蚜虫的诱导抑制效果。提供一种新的生物性生长调节剂——昆虫多糖制剂-1。提供一种新的生防制剂——昆虫多糖制剂-2。不仅提出了昆虫多糖的制备技术及最优模型,而且研制...
关键词:
关键词:抗逆性
降解菌N80对土壤中氯嘧磺隆降解效果的研究
2015年
以N80为供试菌株,研究了N80对草甸黑土中氯嘧磺隆的降解能力,并测定了N80菌株的接种量、底物氯嘧磺隆初始量、土壤中的水分及土壤不同类型对氯嘧磺隆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当底物的浓度为20 mg/kg时,在灭菌草甸黑土中添加N80菌株5×1014CFU/g,N80对底物氯嘧磺隆的降解率由32.5%增加到87.7%,而在没有灭菌的土壤中添加N80菌株后,底物氯嘧磺隆的降解率由47.5%提高到94.4%。同时对不同性质的棕壤土和草甸黑土接种降解菌N80,第30天测定棕壤土和草甸黑土中的氯嘧磺隆降解率分别为49%、87.5%。底物氯嘧磺隆含量20 mg/kg、N80接种量为5×1014CFU/g、土壤水分含量30%时,在草甸黑土中N80对氯嘧磺隆除草剂的降解效果较好。
胡月王晓梅郭健侯志广赵晓峰王鑫宏张浩
关键词:氯嘧磺隆降解菌土壤条件降解效果
几种杀菌剂对水稻菌核秆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通过对水稻菌核秆腐病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测定,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杀菌剂。[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12种杀菌剂和3种混剂对水稻菌核秆腐病菌的毒力作用,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杀菌剂单剂中啶酰菌胺、丁香菌酯、醚菌酯、恶霉灵4种药剂对水稻菌核秆腐病菌的EC50值均小于0.01 mg/L,抑菌效果较好。啶酰菌胺与丁香菌酯混用质量比为5颐1时,其EC50值为0.000 12,增效系数为6.28,表明2种药剂混合后为增效作用。[结论]36%啶酰菌胺·丁香菌酯WP在200 g a.i./hm2剂量下对水稻菌核秆腐病防效最好,可作为田间防治水稻菌核秆腐病的有效药剂,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杨慧王晓梅侯志广赵晓峰赵兰坡张浩
关键词:杀菌剂毒力测定田间防效
10种杀菌剂对辣椒疫霉菌的室内抑制效果
2016年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辣椒疫病的药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药剂的室内抑制效果。结果表明:50%烯酰吗啉WP对辣椒疫霉菌的毒力最强,EC50达到0.16642mg/L,其次是25%甲霜灵WP,EC50为0.54097mg/L,125g/L氟环唑SC的毒力最弱,EC50为3.97226mg/L,木霉菌、20%氟吗啉WP、500g/L氟啶胺SC、10%多抗霉素WP、250g/L啶氧菌酯SC、25%醚菌酯EC、蛇床子素对辣椒疫病的毒力分别为1.64182mg/L、0.92168mg/L、1.43618/L、1.92731mg/L、2.03662mg/L、2.1477mg/L、2.19588mg/L。50%烯酰吗啉WP和25%甲霜灵WP对辣椒疫霉菌的室内抑制效果较好。
胡月王晓梅逯忠斌王岩张浩
关键词:杀菌剂辣椒疫霉菌毒力测定生长速率法
玉米小斑病重要流行环节的初步定量研究 Ⅱ病斑产孢、孢子飞散、杀菌剂筛选被引量:14
2007年
采用室内和田间观察试验,对玉米小班病的重要流行环节——病斑产孢、孢子飞散、杀菌剂筛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饱和湿度下病斑上孢子梗产生较快;保湿10h病斑很少产孢,25h后大量产孢,到35h后产孢基本不再增加;在直射光下病斑不产孢,在散射光下产孢量大干在黑暗条件下产孢量;病斑产孢的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26℃,5℃以下、35℃以上不能产孢。随玉米生育期的推进,单株病斑产孢量有所减少。孢子飞散白天多于夜间。阿米西达、代森锰锌(新万生、大生)、炭疽福美、福美双、百菌清等杀菌剂对玉米小斑病菌毒力较强,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三唑醇、甲霜灵等药剂基本无效。
王晓梅吕平香李莉莉见德宝杨信东
关键词:玉米小斑病产孢杀菌剂
真菌蛋白的提取及其对玉米病害的抗性诱导被引量:4
2006年
以4种病原真菌为材料,提取其蛋白进行试验,比较了蛋白对玉米大斑病和玉米锈病的抗性作用。结果表明:烟草赤星病的病原菌链格孢属链格孢菌Alternariaalternata(Fries)keissler的提取蛋白对两种病害的抗性都极其显著,很好的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
王晓梅于金萍藏东初韩兆胜杨信东
关键词:真菌玉米病害抗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