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振中

作品数:1,461 被引量:5,306H指数:33
供职机构: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07篇专利
  • 63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21篇医药卫生
  • 34篇理学
  • 24篇化学工程
  • 8篇农业科学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20篇中药
  • 201篇色谱
  • 165篇药物
  • 118篇药组
  • 117篇内酯
  • 117篇中药组
  • 116篇中药组合物
  • 112篇细胞
  • 106篇相色谱
  • 103篇指纹图谱
  • 101篇活性
  • 100篇指纹
  • 97篇液相色谱
  • 97篇指纹图
  • 95篇注射液
  • 94篇桂枝茯苓
  • 86篇化合物
  • 86篇桂枝茯苓胶囊
  • 83篇高效液相
  • 74篇银杏内酯

机构

  • 1,438篇江苏康缘药业...
  • 348篇中药制药过程...
  • 150篇南京中医药大...
  • 50篇中国药科大学
  • 3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8篇暨南大学
  • 15篇沈阳药科大学
  • 14篇中国医学科学...
  • 13篇天津中医药大...
  • 12篇南京林业大学
  • 10篇大连工业大学
  • 9篇江苏财经职业...
  • 8篇北京大学
  • 8篇中国中医科学...
  • 8篇江苏食品药品...
  • 6篇北京协和医学...
  • 5篇军事医学科学...
  • 5篇辽宁中医药大...
  • 5篇江苏康缘阳光...
  • 4篇成都中医药大...

作者

  • 1,458篇王振中
  • 980篇萧伟
  • 383篇肖伟
  • 244篇黄文哲
  • 243篇曹亮
  • 225篇丁岗
  • 223篇章晨峰
  • 211篇毕宇安
  • 168篇吴云
  • 151篇李家春
  • 122篇胡晗绯
  • 110篇凌娅
  • 104篇周军
  • 98篇赵祎武
  • 89篇王永香
  • 86篇戴翔翎
  • 76篇曹泽彧
  • 75篇秦建平
  • 73篇李海波
  • 72篇孟兆青

传媒

  • 154篇中草药
  • 113篇中国中药杂志
  • 80篇世界科学技术...
  • 56篇中国实验方剂...
  • 27篇中成药
  • 23篇现代药物与临...
  • 13篇中国药房
  • 10篇南京中医药大...
  • 10篇中国现代中药
  • 9篇中药药理与临...
  • 8篇药学与临床研...
  • 7篇药物分析杂志
  • 7篇中国新药杂志
  • 5篇中国药理学通...
  • 5篇海峡药学
  • 4篇中国药学杂志
  • 4篇中国医药工业...
  • 4篇沈阳药科大学...
  • 4篇中国药师
  • 4篇中药材

年份

  • 24篇2024
  • 56篇2023
  • 55篇2022
  • 83篇2021
  • 91篇2020
  • 93篇2019
  • 168篇2018
  • 130篇2017
  • 191篇2016
  • 164篇2015
  • 115篇2014
  • 68篇2013
  • 43篇2012
  • 53篇2011
  • 31篇2010
  • 28篇2009
  • 11篇2008
  • 18篇2007
  • 16篇2006
  • 5篇2005
1,4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冠心平颗粒一步制粒工艺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优选冠心平颗粒一步制粒最佳成型工艺。方法: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实验确定影响冠心平颗粒一步制粒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采用Box?Behnken中心复合原理对主要影响因素设计3因素3水平实验,以颗粒合格率、休止角作为综合评价指标对试验结果进行优化,确定冠心平颗粒一步制粒最佳工艺。结果:冠心平颗粒一步制粒最佳工艺为进样速度25 r·min?1,浸膏密度1.20,进风温度90℃。结论:利用优化方案制得的颗粒与效应面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
康小东张艳军刘俊超李峰杨绪芳王振中萧伟
关键词:冠心平颗粒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一步制粒
木贼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优化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优选木贼配方颗粒的喷雾干燥工艺条件,制备合格的中间体,以利于后续干法制粒工序的开展。方法:以出粉率和粒径分布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辅料种类;利用Minitab 16软件中的Plackett-Burman设计,以出粉率为指标,筛选影响喷雾干燥的3个主要影响因素(进风温度、固含比、进料速度),并确定非主要影响因素的水平。以山柰素转移率、细粉吸湿率和出粉率为指标,利用Box-Behnken优选工艺参数。结果: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为3%微粉硅胶加入固含量20%的木贼浸膏中,料液温度65℃,进风温度151℃,进风量4 m3·min^(-1),进料速度33 m L·min^(-1)。山柰素转移率94.2%,喷干粉吸湿率20.6%,出粉率85.0%。结论:优选的喷雾干燥工艺稳定可行,为木贼配方颗粒的大生产提供参考。
邵杰张爱丽施静王振中萧伟
关键词:木贼喷雾干燥出粉率山柰素吸湿率
热毒宁注射液与溶媒配伍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研究不同用量的热毒宁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药液的稳定性。方法:将热毒宁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分别按5∶250,10∶250,20∶250,30∶250,40∶250,50∶250,62.5∶250的比例配伍后,考察配伍后06 h内药液的色泽、澄明度、pH、不溶性微粒、主要成分含量、液相指纹图谱的变化情况。结果:配伍药液色泽、澄明度、pH、主要成分含量、液相指纹图谱相似度在配伍后的06 h内没有显著差异,不溶性微粒有显著差异。结论:热毒宁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4 h内稳定,为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建议配伍使用控制在2 h内,与5%GS或0.9%NS配伍时,热毒宁注射液用量不宜大于50 mL。
王永香刘涛王振中张静萧伟
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溶媒配伍稳定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眩晕症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眩晕症药物中的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醋延胡索20‑200份、川芎10‑160份、威灵仙10‑160份、防风20‑200份、花椒20‑200份、牛膝10‑160份、伸筋草20‑200...
肖伟王星星王东帆孙晓萍周恩丽王永香王振中
文献传递
39个中药材提取物对Aβ_(25-35)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筛选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以SH-SY5Y细胞作为神经元代表,建立β淀粉样蛋白(Aβ_(25-35))诱导细胞损伤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体外细胞筛选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筛选39个中药材提取物中的杭神经细胞损伤活性组分。方法:采用CCK-8法进行活性初筛,CCK-8法和Hoechst33342/PI双染色分析法复筛活性组分。结果:初筛和复筛结果一致表明,39个药材提取物中黄柏40%乙醇部位(HB40)和95%乙醇部位(HB95)有较好的抗Aβ损伤活性。结论:提示黄柏有潜在的治疗杭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用价值。
陶晓倩胡玉梅王俨如李娜曹亮孟兆青丁岗王振中萧伟
关键词:SH-SY5Y细胞AΒ25-35阿尔茨海默病黄柏
肠道菌群与中药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8
2017年
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内庞大的微生态系统,与人体健康状况有着密切的关联。其特点是数量大、种类多,一旦失调,将会引发各种疾病。中药对肠道菌群的稳态具有调节作用,同时肠道菌群对中药成分具有代谢转化作用,中药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研究对实现中药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对近年来关于肠道菌群与中药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纳,为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药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提供参考。
汤齐高霞耿婷黄文哲刘丽芳王振中
关键词:肠道菌群中药相互作用微生态系统代谢综合征
茜草活性成分及其组合物、应用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茜草活性成分及其组合物、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解热抗炎作用的茜草活性成分及组合物,本发明采用乙醇提取,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分离,得到茜草活性成分组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具有解热抗炎...
萧伟房卉刘文君李海波孟兆青黄文哲王振中胡晗绯
文献传递
参乌益肾片成分检测方法及指纹图谱构建方法
本发明涉及分析化学领域,特别涉及参乌益肾片成分检测方法及指纹图谱构建方法。该参乌益肾片成分检测方法为:取参乌益肾片供试品溶液以及标准品溶液进行HPLC检测,HPLC检测的色谱条件为:采用C18色谱柱,以乙腈为流动相A相、...
萧伟潘有智张道利秦建平李家春仲海洁黄文哲王振中周习
文献传递
青蒿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青蒿水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物质基础,为天然抗氧化剂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传统加热回流提取法,用水作为提取溶剂对青蒿中抗氧化成分进行提取,并利用溶剂萃取、D101大孔树脂等分离手段对水提取物进行组分划分,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评价及铁离子还原能力、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总酚酸和总黄酮的测定。结果从青蒿水提取物中制备得到11个组分,且70%乙醇洗脱液(S10)、乙酸乙酯萃取物(S6)、大孔树脂20%乙醇洗脱液(S9)的抗氧化活性较高,与其所含的总酚酸和总黄酮密切相关。结论本研究明确了青蒿中大孔树脂70%乙醇洗脱液(S10)、乙酸乙酯萃取物(S6)、大孔树脂20%乙醇洗脱液(S9)为青蒿水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物质基础,为今后青蒿资源在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
马文芳郭新荣余秀李晋王春鹏王振中成志东常艳旭萧伟
关键词:青蒿抗氧化活性DPPH法总黄酮总酚酸
HPLC法测定二对甲苯磺酸缘生替尼原料药中的有关物质
2017年
目的:建立测定二对甲苯磺酸缘生替尼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_(18),流动相为甲醇-0.01 mol/L乙酸铵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0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10μL。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主成分峰与各杂质峰分离度均良好;杂质A、B、C和二对甲苯磺酸缘生替尼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均为0.25~2.0μg/mL(r≥0.999 0),杂质A、B、C的定量限分别为0.5、0.5、2.5 n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9%~102.6%、95.1%~107.7%、95.8%~107.5%,RSD分别为1.4%、4.2%、4.1%(n=9)。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二对甲苯磺酸缘生替尼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仲艳李家春李瑛光王振中黄文哲萧伟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共14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