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微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地质
  • 2篇同位素
  • 2篇锂矿
  • 2篇黏土
  • 2篇硅同位素
  • 2篇分析方法
  • 2篇储库
  • 1篇抵抗权
  • 1篇地层
  • 1篇地质特征
  • 1篇地质特征及成...
  • 1篇行政
  • 1篇行政抵抗权
  • 1篇行政行为
  • 1篇岩系
  • 1篇平衡论
  • 1篇锂矿床
  • 1篇黏土矿物
  • 1篇无效行政行为
  • 1篇煤系

机构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6篇王微
  • 2篇魏海珍
  • 2篇蒋少涌

传媒

  • 2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教学秘书视角的提高全日制本科生毕业率策略研究——以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为例
研究全日制本科生毕业率问题,是保障学生本人及其家庭利益的迫切要求,是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文以高等教育学和教育管理学为理论基础,从教学秘书的...
王微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秘书课程设置
平衡论视野下行政抵抗权研究
在平衡论角度下研究行政相对人抵抗权,这样做在传统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事后的救济途径之外,为保护相对人的权利开辟了一条新的事中救济方式,同时也使作为行政法律关系一方主体的相对人对行政主体行使权力构成有效的制约。因为行政相...
王微
关键词:平衡论行政抵抗权无效行政行为
湖相沉积黏土型锂矿主要地质特征及成因被引量:3
2024年
锂是重要的战略性新能源矿产,主要有卤水型、硬岩型和沉积黏土型3种类型。前两者已有大量开采。现阶段具有开发利用前景的沉积黏土型锂矿主要产于湖相盆地中,其产出规模大、层位浅、矿体分布稳定、厚度大、品位高,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和潜在的经济价值。现已发现的湖相沉积黏土型锂矿床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和中国。该类型矿床赋矿沉积岩的沉积特征、锂的赋存状态、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与成矿机理等研究目前还较薄弱。本文主要介绍全球主要湖相沉积黏土型锂矿的地质特征、赋矿矿物特征和成矿规律,并对国内外湖相沉积黏土型锂资源的成矿作用机理进行综合分析。湖相沉积黏土型锂矿床中锂主要赋存于蒙脱石、伊利石等黏土矿物中,个别为独立含锂矿物贾达尔石。锂的主要物质来源及成矿方式有多种,包括喷发至湖盆中的富锂火山岩(特别是火山灰地层)、深部富锂岩浆热液运移至湖相盆地中并与沉积黏土水岩反应形成,或者通过富锂盐湖卤水与围岩黏土岩的相互作用使得锂吸附在黏土矿物中。全球湖相沉积锂成矿作用的差异主要是成矿物源区和沉积环境的差异所致。
王微蒋少涌葛文张七道刘桐张行凯
关键词:黏土矿物成矿机理
铝土岩系和煤系地层中沉积黏土型锂矿床: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3
2024年
沉积岩型锂矿是自然界中最主要的锂矿床之一,我国铝土岩系和煤系地层中沉积黏土型锂矿主要分布在扬子地块西南部和华北地块,该类型锂矿分布广、储量大,对其进行研究对破解我国未来锂资源困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我国铝土岩系和煤系地层中黏土型锂矿的分布状况,锂的赋存状态、来源,以及开发利用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锂的富集过程主要与风化-沉积作用及火山岩浆活动有关,锂主要来源于火山凝灰岩、早期形成的岩浆岩、黏土岩等富锂基底岩石。锂以锂绿泥石独立矿物或者类质同象/吸附在黏土矿物、三水铝石和勃姆石中。锂的提取流程与锂的赋存状态密切相关。随着实验及工业提锂技术的发展,该类型锂资源具有广阔的前景。
张七道蒋少涌王微葛文
关键词:煤系地层
高精度硅同位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基于碱熔法的改进和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MC-ICP-MS)的发展,近年来高精度Si同位素组成(δ30Si)分析方法取得了长足进步,分析精度(2SD)自气体质谱仪(GS-MS)时代的±0.15‰~±0.30‰ 提高...
王俊霖王微魏海珍
高精度硅同位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基于碱熔法的改进和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MC-ICP-MS)的发展,近年来高精度Si同位素组成(δ30Si)分析方法取得了长足进步,分析精度(2SD)自气体质谱仪(GS-MS)时代的±0.15‰~±0.30‰提高到优于±0.10‰,足以辨析高温过程中Si同位素发生的微小分馏,并且避免了实验流程中使用含氟等危险化学品。二次离子质谱(SIMS)和飞秒激光剥蚀(fs LA)的发展使得原位Si同位素组成分析精度近期也优化到±0.10‰~±0.22‰。文章对近年来Si同位素分析方法的发展沿革进行综述,探讨建立溶液法MC-ICP-MS的高精度Si同位素分析方法的进展与局限,并比对了国内外各个实验室已发表国际国内Si同位素标准物质测定值,最后总结了硅酸盐地球(BSE)、地壳和陨石等主要地质储库的δ^(30)Si组成范围。
王俊霖王微魏海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