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微

作品数:13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心肌
  • 4篇心肌梗死
  • 4篇梗死
  • 3篇动脉
  • 3篇心病
  • 3篇他汀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冠心病
  • 3篇伐他汀
  • 2篇心功能
  • 2篇心肌梗死患者
  • 2篇心肌缺血
  • 2篇血管
  • 2篇缺血
  • 2篇老年
  • 2篇肌钙蛋白
  • 2篇钙蛋白
  • 2篇阿托
  • 2篇阿托伐他汀
  • 2篇斑块

机构

  • 12篇沈阳医学院附...
  • 1篇沈阳医学院

作者

  • 12篇王微
  • 7篇田志鹏
  • 5篇李立杰
  • 5篇杨帆
  • 4篇李敬
  • 3篇韩冰
  • 3篇孟亮
  • 2篇葛华
  • 1篇侯宇
  • 1篇田兵
  • 1篇韩冰
  • 1篇赵鑫
  • 1篇臧倩
  • 1篇周雪莹
  • 1篇王月

传媒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达比加群酯和华法林用于持续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评价达比加群酯和华法林用于持续心房纤颤(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循环科就诊的持续房颤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华法林组(56例)和达比加群组(56例),分别给予华法林和达比加群酯用于抗凝治疗,治疗目标为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与血栓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个月后,华法林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INR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酶时间(TT)变化不明显(P>0.05);达比加群组患者APTT和INR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 INR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3个月后,达比加群组患者的APTT和TT水平显著高于华法林组(P<0.05),而PT、INR显著低于华法林组(P<0.05)。华法林组患者随访期间发生血栓事件5例(8.93%),达比加群组发生1例血栓事件,Log rank检验显示,两组血栓事件发生风险无统计学差异(HR=0.133,95%CI:0.014~1.278,P=0.081)。华法林组和达比加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5.36%和1.79%,Log rank检验显示,两组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无统计学差异(HR=0.329,95%CI:0.046~2.335,P=0.311)。华法林组和达比加群组患者随访期间分别发生出血事件5例(12.50%)和2例(3.5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0,P=0.43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致命性出血事件;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79%和19.6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1,P=0.371)。结论在持续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中应用达比加群酯的抗凝效果明显优于华法林,两种药物的血栓与出血事件发生风险相似,安全性也不存在明显差异。
王微杨帆田志鹏李立杰李敬韩冰
关键词:心房纤颤抗凝治疗达比加群酯华法林血栓事件
侧支循环对前降支单支病变冠心病PCI手术患者心脏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侧支循环对前降支单支病变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手术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284例前降支单支病变且行PCI手术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无侧支循环组(A组,Rentrop0级,n=150)及存在侧支循环组(B组,Rentrop1、2、3级,n=134),根据侧支循环的来源将134例患者分为同侧组(B1组,n=20)、对侧组(B2组,n=91)、同侧+对侧组(B3组,n=23)。比较各组的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DS)、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二尖瓣最大流速与心房收缩期二尖瓣最大流速的比值(E/A),以及血浆脑钠肽(BNP)的水平。结果术后全部患者的心功能均有所改善,但B组的LVEDD、LVESD、BNP显著低于A组(P<0.05),LVEF与E/A显著高于A组(P<0.05)。在B组内,B3组术后的心功能最佳,其次是B2组,B1组的术后心功能最差。结论侧支循环可以显著改善前降支单支病变冠心病患者PCI手术后的心功能,且同侧+对侧侧支循环的患者的心功能恢复程度最佳,其次是对侧侧支循环,同侧侧支循环最差。
王微孟亮田志鹏赵鑫
关键词:PCI侧支循环心功能前降支
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川芎嗪对冠心病患者CysC、心功能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川芎嗪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心功能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9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9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丹参川芎嗪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Cys C水平、颈动脉斑块情况、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心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第2、3、4周的血清Cys 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Nbh)、全血低切黏度(Nbl)、血浆比黏度(Np)及纤维蛋白(Fb)含量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及左心室舒张末压力(LVEDP)含量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确切,显著降低患者血清Cys C水平和血脂水平,改善心功能及颈动脉斑块情况,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王微杨帆田志鹏李立杰李敬韩冰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丹参川芎嗪冠心病心功能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9月接受治疗的2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表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1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尼可地尔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尼可地尔治疗。采用血液分析仪对患者进行血液相关检查(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并记录患者心电图变化(心电图ST段压低的发生次数和累计持续时间及心肌缺血总负荷),采用改良冠心病疗效评价量表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6.35±0.38)m Pa·s]、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4.98±0.67)m Pa·s]、血浆D-二聚体含量[(562.15±168.22)g/L]、纤维蛋白原含量[(4.08±0.51)μg/L]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ST段压低的发生次数[(3.14±1.26)次/24 h]、ST段压低累计持续时间[(24.16±9.32)min]、肌缺血总负荷[(41.69±16.28)mm·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81.0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尼可地尔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含量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改善心肌供血,疗效显著。
王微杨帆田志鹏李立杰李敬韩冰
关键词:冠心病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尼可地尔心肌缺血总负荷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RP水平测定与临床应用
2014年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研究,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血液中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在临床诊断AMI中的价值。方法将入住该院的68例AMI患者,按照心功能等级进行分组,检测各组的CRP水平。同时,将AMI患者整体组的CRP水平同健康样本组的CRP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MI组CRP检测数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且CRP与心功能Killip分级是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即Killip等级越高,CRP指标数值越高。结论临床急性心肌梗死病情诊断中,CRP检测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王微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肌钙蛋白在检测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2013年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检测应用和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AMI患者、4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28例骨骼肌损伤(SM)患者和23名健康者进行血清cTnI、CK和CK-MB检测,并将这四种类型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AMI组中有53例检测出阳性,检测率达到94.6%,而UAP组中只检测出3例,SM组和对照组均未检测出阳性。CK-MB检测的敏感性达到了75%,而CK的敏感性只有57.1%。结论在AMI临床诊断效果上,cTnI指标均优于CK和CK-MB。因cTnI诊断窗口期较长而且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因此是诊断AMI较为理想的血清标志物。
王微
关键词:心肌肌钙蛋白急性心肌梗死CK-MB
microRNA-1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microRNA-1(miR-1)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9例,健康体检人群49例。在心肌梗死症状发作后的不同时间段(入院时、发病8 h、发病12 h、发病24 h、发病后第7天和发病后第14天)收集全血标本。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全血miR-1,应用ELISA法检测血浆肌钙蛋白I(cTn I)。结果 1全血mi R-1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的表达量都较对照组增高,在T0[(入院时,(4.98±2.46)h]、T8[AMI发病8 h,(8.00±0.50)h]、T12[AMI发病12 h,(12.00±0.50)h]和T24[AMI发病24 h,(24.00±0.50)h]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全血mi R-1在AMI患者入院时即开始增高,在发病8 h达峰值,T24之后有所下降,7 d降至正常范围;c Tn I在AMI患者入院时即开始增高,在发病24 h达峰值,T24之后有所下降,7 d降至正常范围。mi R-1与c Tn I相比较具有更早的达峰时间;3血清mi R-1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在T0(A)、T12(B)和T24(C)分别为0.888(95%置信区间CI:0.812~0.964,P=0.001)、0.906(95%置信区间CI:0.839~0.974,P=0.001)和0.838(95%置信区间CI:0.745~0.931,P=0.001)。结论 AMI患者全血mi R-1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且与血浆c Tn I表达水平相比较具有更早的时间窗和达峰值时间,具有诊断AMI良好的早期敏感性,提示未来血清mi R-1可能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新的生物学标记物。
田志鹏孟亮杨帆李立杰王微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MICRORNAS肌钙蛋白I生物标记物
PCI术前应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PCI术前应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80例ACS患者在知情同意基础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于PCI术后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口服;治疗组于PCI术前3 d即给予瑞舒伐他汀20 mg口服,术后用药剂量及方法同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内皮素-1(ET-1)指标的影响。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较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明显改善(P均<0.05);TC、TG、LDL-C、HDL-C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治疗24 h及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hs-CRP及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随访12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组(P<0.01)。结论 PCI术前应用瑞舒伐他汀对减轻心肌重构、改善炎症递质及内皮功能、降低术后MACE发生率有一定价值。
王微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瑞舒伐他汀急性冠脉综合征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作用。方法 100例AMI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50例;A组给予30 mg阿托伐他汀;B组10 mg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粥样斑块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的量均较治疗前下降,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上升,A组血脂改善程度优于B组(t=5.624 4,4.815 1,7.079 0,5.444 6;P=0.000 0);两组治疗后,血管内皮舒张因子一氧化氮(NO)含量上升,血管内皮素含量降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指数FMD升高;A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高于B组(t=10.704 1,8.654 9,20.200 7;P=0.0000);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大小、厚度及血管内中膜厚度均有所减小,A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B组(t=25.000 0,3.192 3,9.006 9;P=0.000 0,0.001 4,0.000 0)。结论 3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的AMI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动脉粥样斑块及体内的血脂水平均得到较好的改善。
李敬孟亮杨帆田志鹏李立杰王微韩冰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血管内皮动脉粥样斑块
盐酸曲美他嗪调控自噬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盐酸曲美他嗪(TMZ)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蛋白-Ⅱ(LC3-Ⅱ)和自噬流的另一个标志物p62的关系,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组(I/R组)、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药物干预组(I/R+TMZ组),每组18只。制备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即刻、4周、8周后处死大鼠,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LC3-Ⅱ和p62的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改变。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大鼠心肌细胞内LC3-Ⅱ和p62的表达水平增高(P<0.05);与I/R组相比,I/R+TMZ组大鼠心肌细胞内LC3-Ⅱ和p62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在第4周时心肌细胞中LC3-Ⅱ和p62的表达水平增高(P<0.05);在第8周时心肌细胞中LC3-Ⅱ和p62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TMZ的干预可能通过调节自噬流对大鼠损伤的心肌起保护作用,并存在一定的时间效应。
龙玉莹葛华王月王微
关键词:盐酸曲美他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自噬P62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