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洲

作品数:83 被引量:252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安市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8篇视网膜
  • 48篇网膜
  • 27篇病变
  • 22篇视网膜脱离
  • 19篇内皮
  • 18篇皮素
  • 18篇内皮素
  • 17篇缺血
  • 16篇血性
  • 15篇视神经
  • 15篇细胞
  • 14篇神经病
  • 14篇视神经病
  • 14篇视神经病变
  • 13篇视网膜病
  • 13篇视网膜病变
  • 12篇血管
  • 12篇色素上皮
  • 12篇上皮
  • 12篇前部缺血性

机构

  • 56篇西安市第四医...
  • 36篇第四军医大学...
  • 7篇西安市第一医...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医学院附...
  • 1篇西京医院

作者

  • 80篇王建洲
  • 29篇惠延年
  • 22篇王润生
  • 18篇吕沛霖
  • 17篇马吉献
  • 13篇王雨生
  • 13篇宋虎平
  • 10篇雷晓琴
  • 9篇徐渊
  • 8篇侯旭
  • 7篇雷春灵
  • 7篇张鹏
  • 6篇杜善双
  • 6篇杨新光
  • 6篇毕春潮
  • 5篇王卉芳
  • 5篇俞江
  • 5篇张存丽
  • 5篇朱忠桥
  • 5篇王红艳

传媒

  • 15篇眼科新进展
  • 15篇中华眼底病杂...
  • 8篇国际眼科杂志
  • 4篇眼科研究
  • 4篇中国眼底病论...
  • 3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医学与哲学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2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Eye Sc...
  • 1篇现代制造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2008年全...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5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9篇2010
  • 10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12篇2003
  • 6篇2002
  • 1篇2001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T-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内皮素(endothelin-1,ET-1)对体外培养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al epithelium,RPE)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1×10-12~0.1×10-6mol.L-1ET-1作用后fluo-3/AM负载的RPE细胞[Ca2+]i的变化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与染料木黄酮对其作用的影响。结果含钙溶剂DMEM液溶解的ET-1,RPE细胞[Ca2+]i随着ET-1浓度的增加,反应敏感(F=8.228,P<0.01)。无钙溶剂D-Hank液溶解的ET-1,RPE细胞[Ca2+]i随着ET-1浓度的增加,反应较差(F=1.843,P>0.05),而DEX和染料木黄酮抑制了1×10-9mol.L-1ET-1诱导的[Ca2+]i的升高(F=9.945,P<0.01;F=17.864,P<0.01)。结论ET-1刺激使[Ca2+]i升高,ET-1使[Ca2+]i升高可能主要来自细胞外Ca2+的内流;DEX和染料木黄酮抑制ET-1的作用。
王建洲惠延年王海燕白建伟徐渊王雨生胡丹马吉献
关键词:内皮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染料木黄酮
不同眼轴眼振荡电位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振荡电位相关性研究
2010年
目的比较不同眼轴眼振荡电位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眼振荡电位幅值的相关性,研究不同眼轴患者视网膜微循环功能的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不同眼轴患者32例(32只眼)进行视网膜电流图检查,同时收集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证实的Ⅲ期及Ⅳ期DR患者18例(30只眼)进行视网膜电流图检查,比较不同眼轴眼振荡电位与DR患者振荡电位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眼轴眼平均∑O为(143.81±42.47)μv,中等眼轴眼平均∑O为(93.93±28.93)μv,长眼轴眼平均∑O为(68.43±17.99)μv;Ⅲ期DR平均∑O为(108.19±21.21)μv,Ⅳ期DR平均∑O为(69.70±16.63)μv。比较5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896,P<0.01),中等眼轴患者∑O值与Ⅲ、Ⅳ期DR患者∑O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长眼轴患者∑O值与Ⅲ期DR患者∑O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Ⅳ期DR患者∑O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眼轴的逐渐增长,视网膜振荡电位逐渐下降。长眼轴患者视网膜的微循环功能低于Ⅲ期DR患者。
李兴育陈涛王建洲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振荡电位
磁珠包裹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受磁场牵拉后ET-1的表达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在体外RPE细胞受牵拉后内皮素(endothe-lin-1,ET-1)的表达。方法:用磁珠与RPE细胞粘和后,受磁场受力牵拉细胞的原理,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和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牵拉对ET-1表达的影响。结果:在磁场中受力牵拉后,随着RPE受牵拉时间的延长,RPE形态发生改变,RPE细胞在各作用时间段后的24hET-1表达明显,在细胞上清液中,ET-1含量也明显上升,作用10,30min和2h培养24h和48h的细胞调理液的ET-1含量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PE细胞受牵拉后,ET-1表达和分泌增强,提示视网膜脱离发生过程中,会刺激表达ET-1增强。
王建洲惠延年侯旭韩泉洪王雨生徐渊
关键词:磁珠磁场内皮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内皮素在实验性视网膜脱离中的表达被引量:6
2006年
王建洲惠延年王雨生徐渊侯旭陈立军
关键词:内皮素视网膜脱离
同时诊断的双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同时诊断的的双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到2008年之间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患者病历.结果:在这5年期间共有2495例患者接受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其中有26例(男∶女...
宋虎平王建洲周卓琳杨新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Ninjurin 1的表达水平研究
宋虎平雷春灵王建洲
内皮素刺激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自分泌被引量:3
2007年
以往实验发现,在人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液中和检测出内皮素(ET-1)的含量增生膜中的表达,说明ET-1参与了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形成。ET-1可以刺激自身的分泌,是一种正反馈调节,可以激活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级联反应途径转录ET-1 mRNA。我们对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经ET-1的刺激,观察其自身的分泌和调节,现报告如下。
王建洲惠延年王雨生张鹏侯旭马吉献1
关键词:内皮缩血管肽1
缺血性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内皮素-1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关系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ET-1)浓度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ischemicpticneuropathy,AION)的关系。方法:通过放射免疫法(radioimmuoassay,RIA)测定60例AION患者及年龄相匹配15例非病变人群正常对照组的血浆ET-1浓度。将AION患者按视盘水肿程度分为水肿重度组、水肿轻度组、水肿消退组;并以临床不同病程阶段分为4组,分别为发病14d内(病程1组)、15~30d(病程2组)、31~60d(病程3组)和61~180d(病程4组)。以性别、病变程度及临床病程阶段检测结果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0例AION患者的血浆ET-1浓度犤(147.57±39.25)ng/L犦比正常对照组犤(108.72±16.66)ng/L犦增高(t=5.85,P<0.05),AION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ET-1血浆浓度逐渐下降;水肿重度组犤(167.21±34.79)ng/L犦和水肿轻度组犤(137.17±35.52)ng/L犦、水肿消退组犤(123.98±23.57)ng/L犦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1=2.46,t2=3.81,P<0.05);4组不同时段病程血浆ET-1浓度比较,病程1组犤(182.13±38.25)ng/L犦和病程3组犤(135.12±38.57)ng/L犦,病程4组犤(125.14±35.81)ng/L犦比较,病程2组犤(153.58±36.89)ng/L犦与病程3组,病程4组比较,病程3组和病程4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F=4.51,P<0.05);病程1,2,3组与正常对照组犤(108.
王润生王建洲李雯吕沛霖
关键词:缺血性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内皮素-1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放射免疫法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增生膜中内皮素的表达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检测内皮素 (ET)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增生膜中的表达 .方法 :手术切取 14例PVR患者的增生膜 ,分为PVR/C3和PVRD级 ,以ET 1抗体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T 1在增生膜的分布 .结果 :PVR患者的增生膜 14例 ,其中PVR/C3级膜 8例 ,D级膜 6例 ,内皮素均有表达 .ET 1分布于增生膜中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中 ,PVR/C3级的PRM中 ,可见细胞成分较多 ,细胞外基质较少 ,界限模糊 ,阳性细胞比例占 36 / 78,并在膜边缘染色加深 .D级PRM细胞较少 ,细胞外基质较多 ,界限清晰 ,并在膜表面染色加深 ,膜边缘的细胞呈长形 ,核呈深兰色染的长条状 ,阳性细胞比例占 2 3/ 4 5 .结论 :内皮素参与PVR的形成 ,增生膜中细胞表达并分泌内皮素 ,膜边缘的浓染提示与膜表面收缩有关 .
王建洲惠延年马吉献
关键词:内皮缩血管肽类染色法
出血性视网膜脱离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探索在兔眼建立出血性视网膜脱离 ( hemorrhagic retinal detachment,HRD)模型的方法 ,为 HRD损害及其救治的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  14只健康青紫蓝兔 2 8只眼 ,随机分为 HRD组 ( 12只眼 )和对照组 ( 16只眼 )。HRD组兔眼用特制的玻璃微管直视下经玻璃体腔在视网膜下注入自体抗凝血0 .2 ml,造成 HRD。对照组兔眼用同样方法在视网膜下注入 0 .2 ml含肝素钠 ( 2 .5 U/ ml)的生理盐水 (肝素盐水对照组 ,6只眼 )或生理盐水 (盐水对照组 ,3只眼 ) ,形成视网膜脱离 ( retinal detachment,RD)。并建立假注射对照 (单纯视网膜穿刺而不注射 ,3只眼 )和正常对照 ( 2只家兔的 4只正常眼 )。手术后 1h~ 2 8d行直接检眼镜、光相干断层扫描 (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A和 (或 ) B型超声检查以观察和分析视网膜脱离的发生和表现。 结果 手术后 HRD组兔眼均发生 HRD,视网膜明显隆起 ,范围为 10~ 12个视盘直径 ( disc diameter,DD) ,持续约 14d,2 8d时仍可见视网膜下部分血液残留。肝素盐水及盐水对照组兔眼均发生 RD,该 RD仅在手术后 12 h内明显。假注射对照组兔眼视网膜穿刺孔多在手术后 2 d内消失 ,正常对照组兔眼视网膜无变化。 结论 经玻璃体腔在兔眼视网膜下注入自体抗凝血建立
张自峰王雨生惠延年马吉献韩泉洪吴玉丽张鹏王建洲崔志利
关键词:出血性视网膜脱离模型眼出血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