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国芝

作品数:214 被引量:2,020H指数:31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1篇期刊文章
  • 33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8篇天文地球
  • 41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4篇盆地
  • 36篇地球化
  • 36篇地球化学
  • 34篇四川盆地
  • 31篇地质
  • 28篇油气
  • 28篇流体
  • 27篇灯影组
  • 24篇成藏
  • 21篇震旦
  • 20篇震旦系
  • 20篇储层
  • 19篇地球化学特征
  • 18篇成矿
  • 17篇同位素
  • 17篇化学特征
  • 16篇龙门山
  • 13篇造山带
  • 12篇盐岩
  • 12篇碳酸

机构

  • 206篇成都理工大学
  • 20篇中国科学院
  • 16篇中国地质调查...
  • 10篇中国石油天然...
  • 9篇中国石油
  • 6篇国家海洋局第...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6篇青海油田
  • 4篇国家海洋局第...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四川省地质矿...
  • 3篇中国石化
  • 3篇国家深海基地...
  • 2篇成都地质矿产...
  • 2篇南京大学
  • 2篇有色金属矿产...
  • 2篇图宾根大学
  • 2篇自然资源部第...
  • 1篇贵州省地质矿...

作者

  • 214篇王国芝
  • 75篇刘树根
  • 32篇徐国盛
  • 26篇李娜
  • 24篇孙玮
  • 18篇雍自权
  • 17篇张长俊
  • 17篇王东
  • 16篇黄文明
  • 15篇邓宾
  • 14篇袁海锋
  • 13篇胡瑞忠
  • 13篇李智武
  • 12篇范蕾
  • 10篇付于真
  • 10篇关俊雷
  • 10篇马文辛
  • 10篇龙腾
  • 9篇赵锡奎
  • 9篇刘顺

传媒

  • 29篇成都理工大学...
  • 20篇矿物学报
  • 9篇地质学报
  • 9篇矿物岩石
  • 8篇成都理工学院...
  • 7篇四川地质学报
  • 6篇岩石学报
  • 6篇云南地质
  • 5篇第六届全国成...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中国区域地质
  • 4篇沉积与特提斯...
  • 4篇地质科技情报
  • 4篇矿物岩石地球...
  • 3篇地质科学
  • 3篇地球科学进展
  • 3篇油气地质与采...
  • 3篇天然气地球科...
  • 3篇第五届全国成...
  • 3篇第四届全国应...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8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11篇2016
  • 14篇2015
  • 14篇2014
  • 21篇2013
  • 15篇2012
  • 23篇2011
  • 4篇2010
  • 20篇2009
  • 9篇2008
  • 7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2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龙门山南段冲断带流体活动特征
2011年
龙门山因其关键的构造位置和典型的前陆冲断构造,历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由于其冲断推覆构造发育,地壳内存在多层次的推覆滑脱构造带,形成了良好的流体运移和聚集场所。而流体是盆山物质交换的最主要介质,与盆地内油气及金属矿床的形成分布密切相关。龙门山冲断带特殊的构造位置。
付于真王国芝
关键词:流体活动油藏流体古流体活动带
四川盆地西部中三叠统储层特征与类型被引量:8
2012年
主要通过中46井、青林1井、川科1井、龙深1井等的钻井岩心、岩石薄片、岩石样品地球化学的分析测试,并结合四川盆地西部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钻井、录井、测井资料,对川西雷口坡组储层的储集岩性、储集空间、物性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研究,进而对储层类型进行了划分,并指出了影响其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以期对川西雷口坡组的勘探提供理论基础,明确勘探方向。研究区中三叠统储层主要发育层位为雷三段,储集岩性主要为(藻)砂屑白云岩、残余砂屑白云岩和藻团块白云岩等各类颗粒白云岩和藻黏结白云岩,储集空间以各类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如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属于中孔中低渗和中孔高渗的孔隙型和裂缝-孔隙型储层。储层可划分为3种类型:(礁)滩相白云岩型储层、风化壳岩溶型储层和热液白云岩型储层,其形成发育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抬升和断裂活动)的明显影响和控制。
秦川刘树根汪华彭靖淞王国芝张长俊
关键词:四川盆地中三叠统储层特征雷口坡组
北冈底斯带日松花岗岩体的锆石U-Pb测年和Hf同位素组成被引量:17
2014年
在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日土县拉梅拉山口一带的日松花岗岩体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测年和Hf同位素分析。岩石地球化学数据表明,日松花岗岩体属钙碱性岩类型,绝大多数样品含透辉石标准分子。富集Rb、Pb、Th等而亏损K、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高场强元素Nb、Ta、Ti等明显亏损。稀土元素呈现出右倾缓倾斜型的特征,且存在较为明显的负Eu异常。与前人研究确定岩体的时代为晚白垩世始新世不同,本文认为岩体的侵位时代主要为白垩纪,可分为早白垩世、晚白垩世两期。获得二长花岗岩样品(D10452)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08.4±2.1Ma(MSWD-2.4,n=18),结合锆石稀土元素特征、岩浆振荡环带特征(CI。图像)及锆石Th/U比值,上述年龄可以代表岩体的形成年龄(早白垩世)。锆石Hf同位素特征显示,二长花岗岩样品(D10452)的εHf(t)为正值。介于1.49~3.86间(平均值为2.50);而石英闪长岩样品(D1045)的£Hf(f)多数为负值,介于-2.09至0.15之间(平均值为-0.69)。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分别在763.0~884.5Ma(D1045—2)、959.1~1073.5Ma(D1045)之间。两件样品的εHf(t)和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均具有较小的变化范围,暗示岩体的岩浆物质来源应该具有较为均一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日松地区早白垩世花岗岩体的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特征,基本反映了北冈底斯早白垩世的岩浆活动时间和源区等特征,其成因可能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岩石圈向南俯冲过程中幔源物质参与岩浆形成演化有关。本文研究成果,为研究班公湖一怒江结合带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资料证据。
关俊雷耿全如王国芝彭智敏张璋丛峰李娜
关键词:HF同位素早白垩世
四川叠合盆地油气富集原因剖析被引量:33
2013年
通过总结和综合分析四川叠合盆地油气富集的控制因素——原始生烃条件、古油藏发育特征、保存条件、构造特征以及油气成藏等多方面资料,结果表明四川叠合盆地有7套烃源岩,除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和上二叠统龙潭组外均为油系烃源岩,总成烃潜量达4 263.1×1012m3,曾形成过多个层位的古油藏,且古油藏曾经历过深埋藏过程。深埋高温作用使得四川盆地内海相地层中一切能生成天然气的有机质均充分而完全地转化成天然气,致使有机质成气率极高。盆地内的保存条件优越,特别是中下三叠统膏盐岩盖层是重要的区域盖层,封盖性强,致使其下的油气不易逸散。盆山结构是控制油气富集的另一重要因素,突变型盆山结构在盆地内的变形弱,保存条件未遭大规模破坏,有利于喜马拉雅期构造变动时油气的保存和聚集;渐变型盆山结构在盆地内的变形较强,构造变化大,保存条件被不同程度地破坏,不利于喜马拉雅期构造变动时油气的保存。因此,四川叠合盆地油气富集的主要原因(一级控制因素)是烃源充足和保存条件佳。除四川盆地外的广大南方地区,烃源仍较充足,但已剥蚀掉中下三叠统膏盐岩区域盖层的地区,其保存条件较差,不易形成大规模的常规油气聚集。
刘树根孙玮王国芝韩克猷李智武邓宾冉波雍自权徐国盛袁海锋
关键词:油气富集
滇西昌宁崇山群变形变质作用特征
沿澜沧江断裂带北段所发育的一套以火山岩为原岩的角闪岩相中深变质岩系被称为崇山群(云南省地质矿产局,1990;卫管一等,1984).该套变质岩向南延至昌宁一带被划归为中元古界花岗岩(翟明国等,1990) 或被归为中元古界花...
王诚王国芝王道永
关键词:变质作用
香格里拉木星土组杂砂岩中锆石的年代学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二叠系木星土组杂砂岩中的锆石具有典型的碎屑锆石特征,用LA-ICP-MS法对锆石样品进行形态特征及年代学研究,表明这些锆石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来自于岩浆源区,另一来自于古老的变质基底。
付小文王国芝李娜
关键词:碎屑锆石
若尔盖地块震旦系—志留系极低级变质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对若尔盖地块震旦系—志留系中黏土矿物进行了X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震旦系至志留系中伊利石结晶度0.25
胡爱平王国芝刘树根
关键词:黏土矿物伊利石结晶度极低级变质作用
龙门山南段冲断带流体活动特征
本文以龙门山南段冲断带为分析对象,对流体包裹体的充注情况做介绍,流体呈多期充注,脉体以方解石、白云石为主,还见油藏流体充注,流体活动的强度和活动期在空间上具有规律性。通过同位素示踪法探讨流体的来源,旨在探讨流体活动对矿床...
付于真王国芝
关键词:成矿作用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示踪
文献传递
贵州织金磷矿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被引量:46
2004年
 贵州织金戈仲伍剖面戈仲伍组磷质岩主要为生物碎屑白云质、硅质磷块岩,普遍形成生物碎屑结构,以小壳类动物化石及藻类化石为主。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戈仲伍组磷质岩样品的稀土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磷质岩中普遍富集稀土元素,含稀土总量ΣREE较高,尤其富集Y重稀土元素;磷质岩具Ce负异常,指示环境处于氧化程度相对较高状态;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模式曲线为帽状形态,指示在磷质岩形成过程中有生物或有机质参与作用;磷质岩普遍具Eu正异常、稀土总量较高、ΣLREE/ΣHREE比值较高的特征,暗示戈仲伍组磷矿具有正常海相沉积伴有海相热水沉积混合成因的特征。
施春华胡瑞忠王国芝
关键词: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热水沉积海相沉积硅质磷块岩
川西丰谷区须四段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被引量:3
2012年
基于丰谷21井和川丰563井的薄片观察和地质分析,认为丰谷地区须四段钙屑砂岩储集物性受溶解作用影响,主要储集空间为次生溶蚀孔隙和裂缝;储集类型为裂缝-孔隙型。孔洞缝中方解石流体形成主要由钙屑砂岩中碳酸盐岩屑重溶。
张帅王国芝黄盛郝杰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